2018年,剛從鄉鎮調回縣城工作的他,又被組織派遣到農村一線扶貧。面對這一決定,這位實誠的漢子沒有推辭退縮,而是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全身心投入到脫貧攻堅工作潮流中。「既然選擇了,就要為群眾多辦好事多辦實事,絕不辜負組織的重託」他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就是這一句話讓他舍小家為大家,把自己的全部心血灑向農村的溝溝峁峁。他就是神木市賀家川鎮喬家村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隊長盧軍。
喬家村位於神木市賀家川鎮西南15公裡處,屬於典型的黃土丘陵溝壑地貌,轄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39戶610人,主要經濟收入是種植玉米,穀物豆類和紅棗。共有貧困人口23戶55人,貧困的主要原因是立地條件差,土地貧瘠,老齡化嚴重,自我發展意識不足,沒有形成適合本村的致富產業。
深入基層為群眾
三年來通過「提升村風村貌,激發群眾內生動力;發展集體經濟,增加群眾經濟收入;因戶精準施策,提高群眾幸福指數」的工作思路,他與工作隊成員一道踏遍了喬家村的角角落落,不論春夏秋冬還是嚴寒酷暑,無論田間地頭還是村戶院落,都能看到這些扶貧幹部的身影,是他們帶領全體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是他們的努力奉獻將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付出總有回報,喬家村的扶貧工作受到了榆林市委組織部的表揚,通過了陝西省2019年度的成效考核驗收和陝西省2020年度的交叉檢查工作驗收,盧軍本人也被賀家川鎮黨委政府授予2019年度「先進個人」稱號。
健全設施強班子
進駐喬家村後,工作從哪入手?怎樣搞?經過深思熟慮後,盧軍認為只有加強隊伍陣地建設,才能發揮戰鬥堡壘作用。首先進行了「四支隊伍」的整合,將本人的組織關係直接轉接到村,及時調整了臨時黨支部組成人員,制訂了「四支隊伍」工作職責,成立了喬家村抓黨建促脫貧工作領導小組,通過多次調研討論結合村情制訂出喬家村五年工作規劃,為脫貧攻堅工作指明了方向。其次從改善村級辦公條件入手,加強陣地建設,通過多方籌集資金25萬餘元,對村委會辦公樓樓頂、門窗、樓梯、內外牆體進行維護修繕,硬化院落800餘平米。建立起黨員活動室、道德講堂、脫貧攻堅辦公室、農家書屋、紅白理事等活動場所。利用工作隊經費製作路燈宣傳牌60餘塊,建成了文化宣傳長廊。村室內外面貌大為改觀。三是推行支部書記、第一書記帶頭講黨課,深入紅色革命老區進行主題教育學習,「四支隊伍」成員定期研究脫貧攻堅工作,雙休日輪流值班,確保村級全天候有人值守,方便群眾辦事。他們這種紮實的工作作風得到了群眾的認可,在群眾中樹立起服務為民的公僕形象。
為民解憂捨身子
為了改善村民就醫條件,盧軍曾多次與幫扶單位衛健部門溝通協調,為喬家村建成了四室分離的標準化衛生室,大大提升了村民的醫療服務設施和服務能力。為了增加貧困戶收入,他千方百計出點子想辦法,為貧困戶喬廷士、喬小光、白花則、喬正功家畜牧引種秦川牛,為貧困戶喬鳳娥、王利芳和喬小光三人安排村內保潔員公益性崗位,聘用喬正功為村級生態護林員,為貧困戶喬忠魚和王利芳協調落實了扶貧貼息貸款發展種養殖產業,為喬拖明等12戶貧困戶的房屋進行了修繕和改造。為激發群眾的內生動力,積極開展扶貧扶志工作,三年來每到春節雷打不動聯繫書法協會為在家群眾書寫春聯,將福送到家,每到節日主動聯繫醫技人員、義工服務隊和慈善機構開展義診義剪、送溫暖、送關懷活動。活動中共計發放各類宣傳品300餘份,米麵油30餘份,理髮100多人次,義診100多人次。開展入戶遍訪,發現問題,及時予以解決。貧困戶喬來喜、喬三留兩戶因挖自來水導致院牆受損問題,三年前政府協調由施工方補償損失2萬元,但是施工方以各種理由推脫不予補償,直至工隊離開已2年還未兌現,他了解情況後二話不說聯繫到當時的工隊協調,一次、兩次他不厭其煩的周旋在此事上,最後終於將2萬元補貼款送到這兩戶家中,彌補了貧困戶的損失,看到農戶開心的樣子,他也露出了欣慰地笑容。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喬來懷與馮秋魚兩家的水路問題、喬秋西和喬會則兩家的房屋修建問題、喬明義老人的軍扶和光榮牌問題等等都得到了一一解決。遇到群眾的困難當成自己家事,入戶走訪喬建剛和喬秋西家聽到受疫情影響紅棗滯銷3000餘斤時,他不辭勞苦,馬不停蹄驅車到市區聯繫了郵政局電商平臺進行紅棗銷售,先後為兩戶銷售滯銷紅棗2000餘斤,金額5000餘元,及時彌補了農戶的損失。幫貧困戶打掃衛生、劃銀行存摺本、修電話、搬玉米、劈柴火、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在他和工作隊的眼裡就是大事,一樣做的認認真真。一樁樁一件件的暖心服務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也將工作隊與群眾真正融入到一起。
發展經濟育產業
脫貧攻堅貴在謀劃長遠發展,喬家村經濟聯合社成立來無項目實施,這讓駐村工作隊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怎樣才能發展好聯社的項目,為村民增收,帶動整村推進?通過村「四支隊伍」的多次實地調研,最後他們認準了沿河柳林灘小組的一塊200餘畝撂荒回填壩地,經過村組多次會議研究討論,決定將這塊撂荒地流轉到村聯合社,實施了高粱種植。又先後爭取資金進行了土地的整理,種植配套設施的購置,逐步向經濟林種植模式發展。這一項目的實施不僅帶動了全村239戶610口人的穩定收入,同時也將逐漸帶動喬家村的鄉村旅遊事業,前景可觀。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脫貧攻堅任重而道遠,喬家村駐村脫貧攻堅工作將在第一書記盧軍的帶領下,以「腳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的工作真諦,一個不少的扶上馬,再送一程。
來源:神木市賀家川鎮政府
作者/來源:文明神木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