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3日訊 12月23日,青島大學省派第一書記連環畫展在青島大學圖書館正式開展。從2012年至今八年間,總共17位省派第一書記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禮物——《一顆赤誠為民心·八年脫貧攻堅夢》連環畫。
據了解,從2012年3月開始,青島大學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號召,先後選派4輪17名優秀黨員幹部,分別到臨沂市臨沭縣玉山鎮與大興鎮、濟寧市泗水縣聖水峪鎮的重點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進行精準扶貧和脫貧攻堅工作。第一書記們通過各種途徑,累計爭取各類幫扶資金5.68億元,牽頭組織種植各類特色產業作物4300餘畝,進行了大大小小710多個項目的修繕、改造和開發建設,極大改變了昔日窮困落後的鄉村面貌,他們被群眾譽為「黨派來的好幹部」「脫貧致富的領路人」。
得知了第一書記的事跡之後,青島大學美術學院周松林教授萌生了以他們為題材,創作畫展的想法。他從大量搜集資料到實地調研採風,再到幾易起稿,歷經四個月創作72幅連環畫,用藝術的形式展現第一書記的工作歷程、感人事跡以及第一書記幫包村這幾年的發展變化,用一個縮影來展現十八大以後,第一書記帶領幫包村黨員幹部和廣大村民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不斷改善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所取得的重大突破和巨大成績。
臨沂市臨沭縣縣委常委、第一書記工作大組長王繼業見證了許多第一書記的工作,他深情地回憶:2012年初以來,14位在臨沭縣工作的第一書記,懷著對沂蒙老區人民的深情厚誼,牢記「老區不脫貧,第一書記不撤回」的鄭重承諾,累計協調資金5億元,開工建設了一大批深受群眾歡迎的「五通十有」民生項目,鋪就發展了一系列實實在在的增收致富之路,形成了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的「青大模式」,為我縣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為全縣廣大黨員幹部樹立了標杆,為老區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提供了樣板。
連續6年參加三輪省派第一書記的荊彥瑋同志現場講了微黨課《我做「第一書記」六年間》。他通過6年間自己做「第一書記」的真情實感,講述投身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真實故事,形式鮮活有創意、內容深刻有感染力。
青島大學黨委書記胡金焱表示,我們要總結凝練「第一書記精神」,學習第一書記們勇於擔當、勤奮敬業、艱苦奮鬥、為民愛民、無私奉獻、銳意改革的精神,我們要把第一書記精神發揚、貫穿到日常工作中去,堅持不懈地傳承弘揚下去,持續推動實現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
閃電新聞記者 孫楊 通訊員 孫竹媛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