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市脫貧攻堅獎獲得者牽牛山村第一書記謝飛臣

2020-12-20 遂寧新聞網

做脫貧攻堅創新實踐的探索者

——記市脫貧攻堅獎獲得者牽牛山村第一書記謝飛臣

2017年5月,縣醫保局辦公室主任謝飛臣帶著沉甸甸的責任和光榮的使命,就任萬林鄉牽牛山村「第一書記」。一年多來,他把自己當作「村裡人」,堅持不懈撲下身子、走向田坎、情系群眾、激情幹事、不斷創新,為牽牛山村脫貧攻堅付出了艱辛和智慧,他「點子多、辦法活」,贏得了村民們的一致讚賞,被稱為村裡的「謝電腦」。2018年10月,經過層層篩選,謝飛臣榮獲市脫貧攻堅獎。

謝飛臣組織村民學習藤編技術

  創新打造「幫扶樂園」

  幫扶幹部和貧困戶成了「朋友」

  每到周末,在牽牛山村的蔬菜大棚裡,常常可以看到城裡人和鄉下人一起勞作的身影,田地裡一片歡聲笑語。為了讓幫扶幹部真正愛上農村,真正關心貧困戶,謝飛臣多方奔走,在牽牛山村打造「幫扶樂園」。他組織貧困戶建立蔬菜大棚,鼓動建檔立卡貧困戶與縣醫保局、縣國調隊幫扶幹部共同認領一塊土地,共同協作進行綠色種植。「幫扶樂園」裡,貧困戶負責平日的田間管理,周末與幫扶幹部一起勞作。「這個可以摘了」「這塊地要澆水了」……貧困戶成「老師」,幫扶幹部成「學生」,貧困戶自信了,幫扶幹部理解了,感情就在這一句句樸實的話語中,一顆顆晶瑩的汗水中悄然建立。同時,該蔬菜大棚還造就了許多的「贏家」:幫扶幹部在繳納200元/年的租金後,能享受到「田間勞作」的快樂和綠色蔬菜;種植貧困戶在提供勞力後,每戶每年有300-500元的收益;村委會在提供相關管理後,每年有近10000元的集體收入;附近的農家樂在收購大棚種植的綠色蔬菜後,能給遊客提供更加健康的食品,吸引更多的客源,增加業主收入。

  建立「扶貧車間」

  貧困群眾足不出村就脫貧

  「太好了,我在家掙錢,還能照顧孩子。」貧困戶謝清賢的媳婦這樣說。腿部殘疾的貧困戶代堂松更是笑呵呵地說:「吃肉的錢不缺了」。2018年來,為了解決無法外出打工的貧困戶收入問題,謝飛臣跑遍了周邊的區縣,諮詢了大小企業。被他的誠意所感動,射洪縣向陽藤藝工藝有限公司決定在牽牛山村建立「扶貧車間」,把公司業務分一部分到村上,由公司提供半成品,貧困戶在家編織藤椅、藤桌等生活用品和工藝品,賺取人工費,再由公司收購銷售。同時,謝飛臣還和村兩委成員商量,從愛心人士捐贈基金中拿出部分現金對編織多、編織好的貧困戶進行獎勵,讓勤勞的貧困戶月收入增加1000元左右。

  推行「家庭道德積分制」

  成功創建省級「四好村」

  脫貧攻堅的成效,不僅要實現群眾收入增加,鄉村風貌也要煥然一新。如何讓貧困戶「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2017年,謝飛臣利用創建省級「四好村」的契機,在牽牛山村率先探索建立了「家庭道德積分激勵機制」為創建添磚添瓦。

  在謝飛臣的帶領下,村裡成立了由鄉駐村工作組、村組幹部、黨員和群眾代表組成的評比小組,聘請公道正派、威信較高的老黨員、老幹部和「兩代表、一委員」擔任評議員,分月分季度開展「十個好」定期評比活動、「十顆星」量化積分活動,並建立多元化激勵措施。同時採取村民「一事一議」或集體經濟組織股東大會的辦法建章立制,提取10%的集體經濟收益,設立家庭道德積分激勵專項基金,用於採購獎品,表揚獎勵道德積分優秀家庭,全面引導村民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2017年12月,牽牛山村成功創建省級「四好村」。

  創新實施「精準慰問」

  助推貧困戶立志立勤

  「幫扶單位的慰問物資參差不齊,老百姓相互攀比;慰問時平均主義,人手一份,沒有起到促進貧困戶改變『等靠要』思想的目的,反而養成了『慰問我是應該,不來慰問我是失職』的錯誤思想。」謝飛臣帶領牽牛山村兩委積極思考探索,在實踐中形成了「精準慰問法」,促進貧困戶立志立勤。 

  在牽牛山村,村兩委與貧困戶籤訂定點收購協議,舉辦採購節,激發內生動力,讓貧困戶「動起來」;實施「環境衛生評比制」,將環境衛生整治效果分出等級,對應發放不同的慰問金額,促使貧困戶「勤起來」;實施「放棄慰問制」,將貧困戶劃分了「發展好、一般、發展不太好」三個等級。鼓勵「發展好」的貧困戶將匹配給自己的慰問資金轉交給需要的人群,樹立「我現在不需要慰問」的思想,促使貧困戶「志起來」;實施「因需施慰制」,根據貧困戶需求組織不同的慰問物資,慰問資金用在貧困戶最需要的地方,促使資金使用「活起來」。 

  「欲問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風雨瀟瀟」,自謝飛臣任職牽牛山村第一書記以來,經過一年的努力,牽牛山村已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發展局面。謝飛臣深知,建設新農村,實現鄉村振興,任重而道遠。「只要我們用心用情投入到扶貧工作,一定會收穫到老百姓真心、真情、真意。」他表示將不忘初心,繼續在實幹中創新,讓牽牛山村變成「村美、業興、家富、人和」美麗小山村。 (全媒體記者 李曉玲)

相關焦點

  • ...記全國脫貧攻堅創新獎獲得者寧城縣小城子鎮黨委書記程國華
    他就是——全國脫貧攻堅創新獎獲得者、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小城子鎮黨委書記。2015年12月,程國華帶著組織囑託和群眾希望,奔赴抗日英雄高橋烈士犧牲的地方即寧城縣小城子鎮任黨委書記。面對急需加快的富民強鎮腳步和老百姓眼巴巴的目光,他暗下決心:一定不辜負組織希望和父老鄉親厚望,儘快帶領群眾踏上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上任伊始,程國華認真開展調研,足跡遍布小城子鎮山山水水。
  • 全國脫貧攻堅獎貢獻獎獲得者秦倩:把青春之歌融入時代旋律
    她是一名85後女孩,被村民親切地稱為「閨女書記」「胡辣湯書記」「不走的書記」……她就是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遲營鄉孫莊村第一書記,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獎貢獻獎獲得者秦倩。2016年,當她得知單位要選派駐村第一書記的消息時,好像一下子找到了問題的答案。她主動報名,經過選拔,成為西華縣遲營鄉孫莊村的第一書記。「胡辣湯書記」的扶貧經沒有山水、礦產,也沒有產業的孫莊村靠什麼脫貧呢?「換個眼光看西華,胡辣湯聞名全國,能不能當成扶貧產業?」
  • 2020年吉林省脫貧攻堅獎獲獎名單發布
    為表彰先進,弘揚脫貧攻堅精神,匯聚決戰決勝的磅礴偉力,鼓舞衝刺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的頑強鬥志,省委、省政府決定,授予侯振發等36人「2020年吉林省脫貧攻堅獎奮進獎」,授予鮑長山等69人「2020年吉林省脫貧攻堅獎貢獻獎」,授予鍾敬英等32人「2020年吉林省脫貧攻堅獎奉獻獎」,授予劉志平等38人「2020年吉林省脫貧攻堅獎創新獎」,授予林起超等15人「2020
  • 于田縣阿羌鄉塔爾阿格孜村第一書記陳常周脫貧攻堅記事
    中新網兵團新聞8月30日電 題:陽光照耀小山村——于田縣阿羌鄉塔爾阿格孜村第一書記陳常周脫貧攻堅記事  作者 樊曉麗 趙圓圓 王梅  幾天的浮塵天氣之後,又經過了一場小雨的洗禮,崑崙山終於清晰可見。
  • 脫貧攻堅做得頂呱呱!安慶這些個人和單位獲2020年脫貧攻堅獎表彰
    精準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全市上下盡銳出戰、攻堅克難,全市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基層幹部、社會各界湧現出了一大批勇挑重擔、無私奉獻、事跡突出、群眾公認的先進典型。經市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研究同意,2020年脫貧攻堅獎評選在全市範圍內開展。
  • 2020年吉林省脫貧攻堅獎候選對象公示
    根據《關於做好2020年全省脫貧攻堅獎評選表彰推薦工作的通知》(吉脫貧辦〔2020〕22號)要求,經各地各部門逐級推薦,評選委員會認真評審,推選產生了2020年吉林省脫貧攻堅獎獲獎建議名單,現公示如下:一、奮進獎獲獎建議人選(40名)(1
  • 【關注】陝西省委書記劉國中在全省脫貧攻堅表彰大會暨先進事跡...
    會議對2020年陝西省脫貧攻堅獎獲獎者進行了表彰,共表彰330個單位和個人,其中:奮進獎表彰80人、貢獻獎表彰65人、奉獻獎表彰40人、創新獎表彰50人、組織創新獎表彰95個單位。會上,為獲獎代表頒了獎,6位來自不同崗位的脫貧攻堅獎獲獎者代表作了事跡報告,他們用生動的語言、純樸的感情、親身的感受,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展現了脫貧攻堅過程中一幅幅真實感人的場面,為決勝脫貧攻堅進一步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氣、匯聚了力量。
  • 2020家國同心|「全國脫貧攻堅貢獻獎」獲得者傅飛丁:「讓老百姓的...
    冒著紛飛的細雨,47歲的綜合科科長傅飛丁正準備帶隊前往新鄉鎮,開展脫貧攻堅「收官大決戰」督查工作。此項督查工作在萬州區已連續進行了4天,重點關注就業扶貧、監測幫扶、「兩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飲水保障等政策是否真正落實。傅飛丁的頭上露出根根銀絲——他已在扶貧領域奮戰了21年。
  • 在奮鬥中書寫最美人生——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獲獎者群像掃描
    在全國脫貧攻堅獎表彰大會暨先進事跡報告會現場,臺上報告人楊寧滿含深情訴說心路歷程。臺下數百名聽眾深深沉浸在獲獎者講述的一個個感人故事中。  楊寧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安陲鄉江門村村委會主任、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獲獎者之一。2010年,大學剛畢業的她放棄在南寧一家公司的就業機會,回到貧困的大苗山當起大學生村官。
  • 「第一書記」上了連環畫 青島大學省派第一書記的八年脫貧攻堅夢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3日訊 12月23日,青島大學省派第一書記連環畫展在青島大學圖書館正式開展。從2012年至今八年間,總共17位省派第一書記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禮物——《一顆赤誠為民心·八年脫貧攻堅夢》連環畫。
  • 黨建扶貧風景線——吉林省以「第一書記」品牌助脫貧攻堅
    為提升農村治理水平,吉林省組織1489個貧困村的第一書記抓黨建、抓扶貧、抓發展,打造「第一書記代言」品牌、創建「第一書記協會」,連續兩年獲得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在「為了老鄉」理念指引下,走出以黨建為魂,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無縫銜接之路,打造出一道亮麗黨建扶貧風景線。  百姓需求是第一書記的召喚  需求對接是品牌創新的源泉。
  • 2020年吉林省脫貧攻堅獎候選對象公布
    根據《關於做好2020年全省脫貧攻堅獎評選表彰推薦工作的通知》(吉脫貧辦〔2020〕22號)要求,經各地各部門逐級推薦,評選委員會認真評審,推選產生了2020年吉林省脫貧攻堅獎獲獎建議名單,現公示如下:一、奮進獎獲獎建議人選(40名)(1)丁志剛 通化市東昌區金廠鎮龍頭村村民
  • 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公布!教育領域的他們獲表彰
    日前,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獲獎名單公布,獲獎先進個人和先進單位共148個。其中奮進獎25人,貢獻獎24人,奉獻獎25人,創新獎25人,組織創新獎49個單位。先隨教育小微來認識教育系統獲獎先進個人和單位,再一起看全名單——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獲獎名單貢獻獎
  • 2017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候選人公示公告
    2017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候選人公示公告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7年08月09日 10:02 A-A+ 》,經評選委員會初次評審,擬將以下60名人選作為2017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候選人,現予以公示。
  • 【脫貧攻堅 】麥積區馬家山村:在貧瘠的土地上播種希望
    好產業助推脫貧步伐  在馬家山新村的村口,記者見到了正在和幾名隊員協商事務的馬家山村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隊長孫首道。孫書記詳細地介紹了馬家山村的脫貧攻堅過程及督戰期間所取得的成果。在談到村上產業發展時,孫書記說,為了讓大家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村裡加快發展後續產業,建成了花卉苗圃、蘑菇大棚、玫瑰葡萄種植園,有效地解決了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的問題。目前,馬家山村現種植蘋果400畝、花椒280畝、核桃240畝,其它作物938畝,新建蘑菇大棚11座、玫瑰葡萄園12畝、培育花卉苗木76畝,共99畝。
  • 焦作市三人獲2020年度河南省脫貧攻堅獎
    記者從市扶貧辦了解到,10月16日,我省召開了2020年度脫貧攻堅獎表彰大會暨先進事跡報告會,60名脫貧攻堅戰線上的先進個人獲河南省脫貧攻堅獎,焦作市楊壽金、馬應福、張永生3人獲獎。  今年67歲的楊壽金,是沁陽市柏香鎮南西村黨支部書記,他獲得的是河南省脫貧攻堅獎奮進獎。楊壽金帶領村黨支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先鋒模範作用,協調建設7條街道3000餘米排水溝。
  • 「人物」五龍山上「女愚公」—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獲得者程玉珍
    報 道:王廣湖網絡編輯:郝楓程玉珍 1971年生,壺關縣五龍山鄉劉寨村黨支部書記、村委主任,山西省特級勞動模範,山西省第十三屆人大代表。「全國三八紅旗手」「山西省脫貧攻堅奮進獎」「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2018山西最美村幹部」等榮譽稱號獲得者。壺關縣五龍山鄉劉寨村距離縣城不遠,山大溝深。僅用了短短7年,這個昔日全縣聞名的窮村亂村,就因一位「女當家」的出現大變了樣,她就是程玉珍,被鄉親們親切地稱讚為五龍山上「女愚公」。
  • 宜賓表彰170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和集體
    四川在線記者 王吉南10月15日晚,第7個「全國扶貧日」即將到來之際,2020年宜賓市脫貧攻堅頒獎晚會在酒都劇場舉行,分脫貧攻堅獎貢獻獎、奉獻獎、奮進獎、創新獎、組織創新獎等5個獎項,對2019年度宜賓全市170個獲獎個人和集體進行表彰。
  • 脫貧攻堅主題電影《駐村第一書記》在河南首映
    恰逢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一部由河南人導演、河南人主演、在河南拍攝,以200多名駐村第一書記為原型的電影——《駐村第一書記》登上熒幕。11月22日下午3時,獻禮脫貧攻堅戰、記錄偉大時代變革的主題影片《駐村第一書記》在河南省人民會堂舉行首映式。
  • 林口縣一人獲全省脫貧攻堅貢獻獎
    10月17日是全國第6個扶貧日,2019年全省脫貧攻堅獎評選結果也於日前揭曉,林口縣應急管理局安全生產執法監察大隊大隊長、三道通鎮新青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朱洪波獲得貢獻獎。    據介紹,2018年春天,身為縣裡扶貧工作隊隊員的朱洪波來到新青村這個小山村,為貫徹縣委縣政府關於「網際網路+」精準扶貧的脫貧攻堅理念,他主動申請將三道通鎮村級電商服務站試點建在新青村,積極探索產業扶貧新模式。當年7月,新青村電子商務服務站掛牌成立,同時設立了交通運輸郵政合作服務站,採取交郵合作的方式,通過大客車把農產品運輸到縣城,送到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