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全國脫貧攻堅創新獎獲得者寧城縣小城子鎮黨委書記程國華

2020-12-21 正北方網

在赤峰市寧城縣小城子鎮這片革命老區貧瘠的土地上,他憑藉一顆對黨和人民的赤誠之心,帶領幹部群眾腳踏實地,嘔心瀝血,終於走出了一條成功的脫貧之路,實現了他五年的時間讓烈士鮮血染紅的這片土地生金長銀的承諾,他用智慧譜寫出了山老邊貧地區脫貧攻堅的新篇章,他用行動展現了一個基層共產黨員不顧小家為大家,對黨和人民的事業無悔忠誠。他就是——全國脫貧攻堅創新獎獲得者、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小城子鎮黨委書記。

2015年12月,程國華帶著組織囑託和群眾希望,奔赴抗日英雄高橋烈士犧牲的地方即寧城縣小城子鎮任黨委書記。面對急需加快的富民強鎮腳步和老百姓眼巴巴的目光,他暗下決心:一定不辜負組織希望和父老鄉親厚望,儘快帶領群眾踏上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上任伊始,程國華認真開展調研,足跡遍布小城子鎮山山水水。在與鎮黨政班子成員認真研究鎮情鎮況、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基礎上,因地制宜制定並實施了一系列脫貧創新思路和舉措。七老圖山下、八素臺河畔,一幅壯觀的脫貧攻堅民生畫卷徐徐展開。目前,全鎮13個重點貧困村全部出列,實現整村退出,貧困發生率僅為0.043%。

程國華走訪貧困戶,察看危房改造進展情況。(攝影:胡曉明)

打造惠及子孫的扶貧產業

作為農業大鎮,小城子鎮脫貧攻堅底子薄,任務重。根據小城子鎮地貌氣候等特點,程國華帶領全鎮幹部群眾大擺果樹經濟林、設施農業、鄉村旅遊業「三個產業」龍門陣,並確定了「打造紅色旅遊名鎮、建設塞外林果之鄉」發展定位。

程國華親手扶持百氏興林果專業合作社不斷做大做強,組織合作社的27名黨員以「一對一」形式幫扶96個貧困戶栽植果樹。結果,戶均年增收達30%以上。2015年以來,全鎮每年以2000畝的遞增速度發展果樹經濟林,目前林果總面積達到4萬畝,其中盛果期1.5萬畝,年產果品3萬噸,純收入1.2億元,帶動全鎮人均年增收4000元。全鎮湧現出林果專業村6個,千畝以上林果產業示範園13處,萬畝以上林果產業示範區1處。打造了八素臺流域50裡林果旅遊採摘觀光帶,建起內蒙古自治區第一家蘋果文化館,十多處蘋果主題公園。全鎮農民果樹經濟林收入佔人均總收入40%、林果專業村佔80%,小城子鎮一躍成為內蒙古自治區林果面積第一鎮。

程國華察看蘋果長勢情況。(攝影:胡曉明)

「一畝果樹脫貧一戶」,是程國華提出的脫貧創新舉措。栽植一畝地56棵果樹,年產蘋果4000斤,能獲純收入近萬元。因此,一畝果樹使貧困戶紛紛脫貧。2016年以來,在程國華力主下,小城子鎮多管齊下加快發展果樹經濟林,三年累計發展果樹經濟林6500畝,2019年又新發展果樹經濟林2500畝。全鎮靠發展果樹經濟林脫貧的貧困戶達518戶1578人,實現人均增收4000元。僅以八家村長皋村萬畝林果扶貧產業示範園為例,發展果樹經濟林9800畝,其中盛果期5500畝,年產果品1100萬公斤,年產值5500萬元,純收入4400萬元,受益農戶415戶1450人,帶動八家、長皋兩村建檔立卡貧困戶85戶235人脫貧,年均增收3.2萬元,輻射帶動周邊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30戶93人實現脫貧,年增收1.1萬元。當一車車蘋果換來一沓沓錢票時,驚喜萬分的貧困群眾紛紛向脫貧致富「領頭雁」程國華投去敬佩的目光。

果樹經濟林與鄉村旅遊融合發展,設施農業建設與移民搬遷工程結合進行,是程國華又一脫貧創新之舉。在抓好以林果為主的龍頭產業同時,程國華倡導因地制宜、多產業共同發展,以拓寬貧困戶增收渠道。

「我們鎮內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各村應千方百計發展鄉村旅遊業」,這是程國華掛在嘴邊上的一句話。為推進主導產業和旅遊融合發展,他將全鎮人文古蹟與自然風光串聯起來,實現農業與旅遊融合發展,並探索出了「春季賞花、夏季踏青、秋季摘果、冬季養生」農旅發展之路。三年來,程國華帶領幹部群眾精心打造了八素臺流域50裡林果旅遊採摘觀光帶,建起十多處蘋果主題公園,布展並對外開放了清格爾泰舊居,亮出了葫蘆峪紅色旅遊風景區、三百年陪嫁牡丹、普祥寺及古樹群等獨特旅遊品牌,吸引外埠遊客紛至沓來。應運而生的景區農家樂餐飲服務等實體如雨後春筍,不少貧困戶靠旅遊服務紛紛脫貧。鄉村旅遊這一新興產業的興起,為農民脫貧增收開闢了新的途徑。

讓產業跟著園區走,讓群眾圍著產業轉,是程國華在認真調查研究基礎上,為困難群體開闢的另一條增收渠道。三年來,程國華帶領幹部群眾為打造移民園區,確保搬遷農戶能增收,先後建成寧南村、長皋村、三家村三處移民產業園,安置貧困家庭90戶304人。

「昨天的黃瓜賣到了每斤1.8元,移民園區真是生金長銀啊!」在綠意蔥蘢的大棚裡,貧困戶呂顯忠高興得逢人就說。呂顯忠和其他貧困戶剛剛搬進移民新居,家裡乾淨整潔、暖意融融。從原來沒房沒產業,到現在住進新房還有了溫室大棚,對他來說真是走了鴻運。在小城子鎮,像呂顯忠這樣走鴻運的共有34個貧困戶。

為建設移民產業園,解決貧困戶缺少資金技術等難題,程國華認真謀劃並組織實施,從申報貧困戶名單、規劃選址到調整土地、整合資金,再到配套產業、後續銷售等各個環節,他都親自抓、經常問、緊盯不放。為解除貧困戶缺少資金、技術、銷售等後顧之憂,他提出並實施將黨組織、合作社與貧困戶捆綁起來,打造「黨組織+合作社+貧困戶」的扶貧託管模式,結果立竿見影,取得實效。僅以黃瓜產業為例,貧困戶產出的黃瓜由綠髮小城合作社負責銷售,其價格比市場價格高出0.1元以上,確保了移民搬遷戶搬得出、穩得住、有產業、能致富。

全鎮在公路沿線發展設施農業專業村4個,人均增收1.2萬元。有66個貧困戶遷入移民新居,投入設施農業經營,實現住有新居、幹有產業、富有進項。

真心把黨心變民心

情況在一線掌握,決策在一線部署,問題在一線解決,成效在一線檢驗,是程國華紮實的脫貧攻堅「一線工作法」。他走遍全鎮19個行政村的1145個貧困戶,詳細了解每一個貧困戶的家庭基本情況、主要致貧原因、扶持項目選擇等,掌握了第一手翔實資料。同時,根據每個行政村的實際情況,提出有針對性的脫貧舉措,對貧困戶如何脫貧、貧困村如何退出做到心中有數,從而確保全鎮脫貧攻堅工作思路清晰、措施得力、有條不紊。小城子鎮創造的「三到村三到戶」項目驗收、戶檔案「集中整理、分卷謄抄」模式,扶貧迎檢模式和經驗在全縣得到推廣。

華看望貧困大學生寧城縣道德模範趙陳龍。(攝影:孝玲玲)

走村入戶使程國華發現,頭腦空空、求財無門、治家無道、處事無方,是不少貧困戶致貧原因,對他們進行修身明理等靶向治療,實施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刻不容緩。在他的帶領下,旨在提高貧困群眾綜合素質的「三扶」工作,在全鎮各村如火如荼開展起來。鄉村文化講堂、《群書治要》學習群、健身廣場LED電子顯示屏、為貧困戶送一幅家訓等舉措,使「三扶」工作奇效凸顯。「一堂、一群、一場、一訓」就像春風化雨,教育和改變著貧困群眾,長志氣、趕窮氣、爭口氣蔚然成風,內生動力大大增強,實現了物質與精神雙促進、雙提升和雙收穫。柳樹營子村貧困戶金麗梅,丈夫因患腦血栓和糖尿病喪失勞動能力,金麗梅一度對生活失去信心。「四個一」春風撲面而來,程國華親手將一幅寫有「天道酬勤」的四字家訓掛到她家牆上,鼓勵金麗梅堅定信心,戰勝困難,脫貧致富。結果,這幅時刻都在金麗梅眼前浮現的家訓,使金麗梅看到了希望,鼓起了幹勁兒,她在村裡以及大伙兒幫助下,靠經營果樹經濟林一舉脫貧致富。每當與人談論起自己脫貧歷程以及失望到樂觀的轉變,她總是對程國華送來的「天道酬勤」四字經讚不絕口。像金麗梅這樣被「四個一」工程轉變了思想觀念、改變了家庭面貌的貧困群眾,在全鎮數不勝數。他們說:是程國華書記把咱領上陽關道的。

程國華入戶講解家訓。(攝影:胡曉明)

到2018年末,全鎮共組織鄉村文化講堂90餘場次,受益群眾達5000餘人次。同年12月,該鎮鄉村文化講堂創新案例被自治區扶貧辦選中,推薦到國務院扶貧辦進行經驗交流。

程國華倡導並實施的「四個一」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工程,使貧困群眾整體素質大為提升,思想觀念奇蹟般更新。全鎮每個貧困家庭都找到了適合對路的脫貧產業,學文化、學技術、學治家蔚然成風,不拖脫貧攻堅後腿信心十足。

走過去前面是片天

2018年11月6日,在程國華的工作日記上,寫得不僅僅是工作,還有對家人的愧疚:「昨天,我90歲的老母親走了,老人家走得很安詳。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想到這,我心底突然湧上了一股撕心裂肺的痛。這些日子,正是市裡脫貧攻堅初檢的關鍵時期。母親病危時,我沒顧得上在老人家床前盡孝,也沒聽到母親最後留給我的隻言片語,我虧欠母親的太多了!今天,我要把悲傷埋在心底,繼續努力工作,讓鎮裡的百姓過上好日子,母親在天之靈也會欣慰的!」淚水打溼了日記,也打溼了全鎮父老的感恩之情。

得知程國華痛失母親,幹部群眾心情沉重。因為,在2018年一年的時間裡,程國華不僅失去母親,還失去姐姐、嶽父。由於脫貧工作任務繁重,每位親人病重,他都沒能在床前守候盡孝。老母親去世的前一天,他還在督促檢查危房改造工作,驚悉老母去世噩耗,程國華匆匆趕回家辦完喪事,第二天就忍著悲痛返回工作崗位。

程國華不顧小家為大家,換來了脫貧攻堅的豐碩成果。從2016年開始,小城子鎮年度脫貧攻堅工作考核連續幾年在全縣排列第一。近三年來,小城子鎮代表寧城縣迎接國家、自治區扶貧工作檢查4次,其他脫貧攻堅工作參觀考察20餘次。程國華帶領幹部群眾取得的扶貧創新成果和經驗,引起了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時任自治區黨委書記李紀恆、現政府主席布小林、政協主席李秀領等省部級領導的關注,並親臨小城子鎮進行考察調研,對程國華帶領幹部群眾扶貧創新所取得成果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2019年,程國華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創新獎。

八素臺河水奔流不息,河畔厚土印著程國華為群眾脫貧日夜奔波的深深足跡;潺潺流水訴說著群眾對程國華這隻「領頭雁」的感激之情;飛濺的浪花凝結著程國華用真情和實幹幫助群眾脫貧的汗水結晶……

(作者單位:魯漢軍:寧城縣融媒體中心;邵湧河:赤峰市日報社)

[責任編輯:周婷]

相關焦點

  • 【脫貧攻堅奮鬥者】程國華:為百姓種出脫貧「搖錢樹」
    程國華到果農的果園裡了解蘋果的銷售情況。   這幾天晚上,赤峰市寧城縣小城子鎮政府辦公樓的燈光一直亮到很晚。鎮黨委書記程國華和黨政班子成員正忙著研究全鎮的脫貧工作。白天,各組幹部下鄉入戶排查精準識別、精準退出問題;晚上,他們再把各組存在的問題認真進行梳理,逐戶提出整改方案。「編筐編簍,全在收口,脫貧工作越到最後越得做細,得拿出繡花的真功夫!」在程國華眼中,精準識別才能精準施策,而精準施策必須產業先行,種蘋果、建大棚、搞養殖,這些都是管長遠的脫貧之計。
  • 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公布 湖南3人1組織獲獎
    華聲在線訊 9月20日,全國脫貧攻堅獎評選表彰工作辦公室發布《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獲獎名單》,根據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印發的《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獎評選表彰工作方案》,經過報名推薦、資格審核、初次評審、實地考察、徵求部門意見、複評審查、報批審定等程序步驟,評選出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獲獎先進個人和先進單位共140個。
  • 程國華:「蘋果扶貧」大有可為
    這幾天晚上,赤峰市寧城縣小城子鎮政府辦公樓的燈光一直亮到很晚。鎮黨委書記程國華和黨政班子成員正忙著研究全鎮的脫貧工作。白天,各組幹部下鄉入戶排查精準識別、精準退出問題;晚上,他們再把各組存在的問題認真進行梳理,逐戶提出整改方案。「編筐編簍,全在收口,脫貧工作越到最後越得做細,得拿出繡花的真功夫!」
  • 弱鳥先飛 滴水穿石—— 記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獲獎單位福建...
    近日,福建省「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主題記者見面會在壽寧縣下黨鄉舉行,這是福建省首次將省級新聞發布平臺下沉到鄉村一級。 為什麼將這麼重要的發布會選在這裡舉行呢?這個習近平總書記曾三次走訪調研的山鄉給出了答案——全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17戶508人全部脫貧,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88年的186元增長到2019年的14777元,2018年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去年8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下黨鄉鄉親們的回信中表示,經過30年的不懈奮鬥,下黨天塹變通途、舊貌換新顏,鄉親們有了越來越多的幸福感、獲得感,這生動印證了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的道理。
  • 記市脫貧攻堅獎獲得者牽牛山村第一書記謝飛臣
    做脫貧攻堅創新實踐的探索者——記市脫貧攻堅獎獲得者牽牛山村第一書記謝飛臣2017年5月,縣醫保局辦公室主任謝飛臣帶著沉甸甸的責任和光榮的使命,就任萬林鄉牽牛山村「第一書記」。一年多來,他把自己當作「村裡人」,堅持不懈撲下身子、走向田坎、情系群眾、激情幹事、不斷創新,為牽牛山村脫貧攻堅付出了艱辛和智慧,他「點子多、辦法活」,贏得了村民們的一致讚賞,被稱為村裡的「謝電腦」。2018年10月,經過層層篩選,謝飛臣榮獲市脫貧攻堅獎。
  • 記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獲獎單位福建省壽寧縣下黨鄉
    近日,福建省「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主題記者見面會在壽寧縣下黨鄉舉行,這是福建省首次將省級新聞發布平臺下沉到鄉村一級。為什麼將這麼重要的發布會選在這裡舉行呢?這個習近平總書記曾三次走訪調研的山鄉給出了答案——全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17戶508人全部脫貧,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88年的186元增長到2019年的14777元,2018年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去年8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下黨鄉鄉親們的回信中表示,經過30年的不懈奮鬥,下黨天塹變通途、舊貌換新顏,鄉親們有了越來越多的幸福感、獲得感,這生動印證了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的道理。
  • 2017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候選人公示公告
    2017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候選人公示公告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7年08月09日 10:02 A-A+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 據《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關於開展2017年全國脫貧攻堅獎評選表彰活動的通知
  • 脫貧攻堅做得頂呱呱!安慶這些個人和單位獲2020年脫貧攻堅獎表彰
    10月15日,安慶市2020年脫貧攻堅獎表彰會暨先進事跡報告會舉行,30個個人分獲奮進獎、貢獻獎、奉獻獎表彰,10個單位獲創新獎表彰。
  • 這四個重慶人 獲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先進個人
    △嚴克美 「不幹出名堂,我就不叫嚴克美」10月17日,在北京召開的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獎表彰大會暨首場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報告會上,公布了今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獲獎名單,共有139個先進個人和先進單位獲獎。趙皖平是全國脫貧攻堅獎評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也是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獎新設獎項——組織創新獎評選小組組長,他在接受重慶晨報記者採訪時稱,「我雖然沒和嚴克美見過面,但在《重慶晨報》上看到嚴克美的系列報導後,我就成了嚴克美的『義務宣傳員』。」
  • 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公布!教育領域的他們獲表彰
    日前,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獲獎名單公布,獲獎先進個人和先進單位共148個。其中奮進獎25人,貢獻獎24人,奉獻獎25人,創新獎25人,組織創新獎49個單位。先隨教育小微來認識教育系統獲獎先進個人和單位,再一起看全名單——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獲獎名單貢獻獎
  • 全國脫貧攻堅獎貢獻獎獲得者秦倩:把青春之歌融入時代旋律
    她是一名85後女孩,被村民親切地稱為「閨女書記」「胡辣湯書記」「不走的書記」……她就是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遲營鄉孫莊村第一書記,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獎貢獻獎獲得者秦倩。2016年,當她得知單位要選派駐村第一書記的消息時,好像一下子找到了問題的答案。她主動報名,經過選拔,成為西華縣遲營鄉孫莊村的第一書記。「胡辣湯書記」的扶貧經沒有山水、礦產,也沒有產業的孫莊村靠什麼脫貧呢?「換個眼光看西華,胡辣湯聞名全國,能不能當成扶貧產業?」
  • 2020年吉林省脫貧攻堅獎獲獎名單發布
    省委省政府關於表彰2020年全省脫貧攻堅獎的決定(2020年11月26日)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勝之年、收官之年。為表彰先進,弘揚脫貧攻堅精神,匯聚決戰決勝的磅礴偉力,鼓舞衝刺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的頑強鬥志,省委、省政府決定,授予侯振發等36人「2020年吉林省脫貧攻堅獎奮進獎」,授予鮑長山等69人「2020年吉林省脫貧攻堅獎貢獻獎」,授予鍾敬英等32人「2020年吉林省脫貧攻堅獎奉獻獎」,授予劉志平等38人「2020年吉林省脫貧攻堅獎創新獎」,授予林起超等15人「2020
  • 做初心的踐行者——記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創新獎獲得者烏布力...
    這是39歲的黨員企業家、新疆和田Hotan霸麗穆(BALIM)商貿有限責任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烏布力艾散·烏布力喀斯木常掛在嘴邊的三句話。把家鄉的親人們始終掛在心上,改變他們貧困的面貌,這一做,就成了他畢生的事業。
  • 2020年自治區脫貧攻堅獎評選表彰活動公告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根據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十三五」期間每年組織開展脫貧攻堅獎評選活動安排,按照自治區黨委工作要求,為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表彰為脫貧攻堅作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選樹宣傳先進典型,深化貧困群眾感恩教育,自治區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決定開展2020年自治區脫貧攻堅獎評選表彰活動。
  • —— 記石門縣維新鎮黨委書記唐匯馳 - 常德日報
    三個「三」的扶貧法 —— 記石門縣維新鎮黨委書記唐匯馳
  • 略陽縣接官亭鎮黨委書記劉旭:脫貧戰場見擔當
    這就是略陽縣接官亭鎮黨委書記劉旭。 陝西網訊(記者 山河)22年工齡18年在鄉鎮工作,紮根基層,無怨無悔。 投身脫貧攻堅戰場,抓黨建促脫貧、扶產業謀新路,他一馬當先、衝鋒在前,率先在全縣創辦首家社區工廠、新建光伏發電、農業觀光園區,創新「三合三分」發展模式,實現全鎮貧困戶產業全覆蓋。這就是略陽縣接官亭鎮黨委書記劉旭。
  • 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獲獎先進個人和先進單位公告
    根據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印發的《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獎評選表彰工作方案》,經過報名推薦、資格審核、初次評審、實地考察、徵求部門意見、複評審查、報批審定等程序步驟,評選出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獲獎先進個人和先進單位共140個。其中,奮進獎25人,貢獻獎26人,奉獻獎25人,創新獎25人,組織創新獎39個單位,現予以公告。
  • 2017年全國脫貧攻堅獎評選表彰活動公告
    經中央批准,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決定,在「十三五」期間設立「全國脫貧攻堅獎」,每年評選表彰一批為脫貧攻堅作出突出貢獻的各界人士。現就開展2017年脫貧攻堅獎評選表彰活動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表彰目的    組織開展全國脫貧攻堅獎評選表彰,旨在樹立脫貧攻堅先進典型,引領社會風尚,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積極參與脫貧攻堅,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營造濃厚氛圍,凝聚精神動力。
  • 【關注】陝西省委書記劉國中在全省脫貧攻堅表彰大會暨先進事跡...
    會議對2020年陝西省脫貧攻堅獎獲獎者進行了表彰,共表彰330個單位和個人,其中:奮進獎表彰80人、貢獻獎表彰65人、奉獻獎表彰40人、創新獎表彰50人、組織創新獎表彰95個單位。2020年陝西省脫貧攻堅獎奮進獎獲得者、安康市平利縣老縣鎮蔣家坪村黨支部書記羅顯平「過去,全村只有一條羊腸小道通往集鎮,我們吃的是堰塘水,照明用煤油燈,村民的住房多數是危房,一到暴雨天,我就滿村跑著喊大家趕快撤離
  • ...化模範縣」後,又奪得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莊浪,為什麼能?
    原標題:【三年決戰奔小康】繼成為中國第一個「梯田化模範縣」後,又奪得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莊浪,為什麼能?  20年前,莊浪摘得中國第一個「梯田化模範縣」的桂冠,在黃土高原上樹起了一座生態建設的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