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厄爾尼諾現象或致我市暖冬(圖))
11月24日下午,雨後的南岸雲霧繚繞。當日,我市主城區降雨降溫。冷空氣的光臨,讓市民真正感受到了冬天的到來。 特約攝影 蘇思本報訊
(記者 申曉佳)說起厄爾尼諾現象,許多人會馬上聯想到暖冬。11月24日,記者從市氣象局了解到,從2014年5月開始,赤道地區便出現了厄爾尼諾現象,一直持續至今。這也是自1951年有記載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厄爾尼諾現象。受它的影響,我市今年極有可能出現暖冬,東北部還可能會出現輕度氣象乾旱。
市氣候中心副主任唐紅玉介紹,厄爾尼諾現象是指發生在赤道附近中、東太平洋海溫異常增暖的現象。這種現象會改變大氣環流,影響東亞季風系統,間接影響我國的氣候。研究表明,每逢厄爾尼諾現象產生,我國就容易出現暖冬現象。
這個冬季我市是否一定會「暖」?唐紅玉表示,國家氣候中心預測,本次厄爾尼諾現象將持續至2016年春季,可能在今年11月至12月達到峰值,屆時影響重慶的冷空氣活動將總體偏弱。因此,我市出現暖冬的可能性較大,預計冬季(今年12月至明年2月)我市大部地區的氣溫將比往年同期平均氣溫偏高。
具體而言,我市今年12月較往年可能略偏冷,明年1月有階段性低溫時段,明年2月偏暖。冬季極端最低氣溫,我市東南部及東北部海拔較高地區為-4~-1℃,其餘大部地區為0~3℃,海拔較高地區有雨雪冰凍。今冬我市大部地區降水可能偏少,東北部可能會出現輕度氣象乾旱。
唐紅玉表示,儘管暖冬的可能性較大,但仍有階段性的強降溫過程,要做好冬季經濟林果、蔬菜冷凍害防禦。我市東南部及東北部海拔較高地區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及時預防和應對冰凍雨雪天氣對交通運輸的不利影響。東北部應及早規劃併合理安排工農業生產及生活用水。明年2月氣溫回暖較快,各地需做好田間病菌蟲卵的殺滅工作,減少病蟲害越冬基數。
作者:申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