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線洛陽訊 2009年5月18日,河南省洛陽市兒童福利院副書記周建才給記者打來電話說,該院員工準備到日本出差,日本友人希望她行前拍攝一些洛陽『中日友好碑』的資料帶過去。可是,她們找了好幾天也沒找著,希望記者幫助尋找「友好碑」。
日本友人隔海指點「友好碑」
據周建才介紹,該院員工王芳應日本自治體國際化協會之邀,將於5月22日赴日本東京、奈良等地,進行為期10個月的業務研修,主要學習高齡護理和殘障護理。
赴日前,日本方面提出:希望王芳能收集一些洛陽尚存的中日友好歷史遺蹟的資料,到日本進行兩國文化交流。他們推薦的第一個地方就是大福先寺。
日本奈良縣原市是洛陽的友好城市。該市政府交流策劃科科長、日本友人山崎貴浩先生通過網絡向王芳建議,洛陽東郊的大福先寺在日本赫赫有名,唐朝時,日本法師曾在那裡修行。日本一位佛學教授曾在該寺寫了一塊碑,這是中日友好的實物見證,是「友好碑」。他希望王芳能找到這塊碑,拍攝相關照片帶到日本。
王芳為難了,因為她從未聽說過大福先寺,到哪裡去找?山崎先生說,這個寺在洛陽本地名氣並不大,位置很偏僻,很不好找,但他和很多日本人都曾去那裡朝聖過。
為了幫王芳找碑,山崎先生還不厭其煩地通過網絡發來谷歌網絡地圖和一個日文的「隋唐洛陽城鳥瞰圖」,並根據地圖指出這個寺院的位置——白馬寺鎮唐寺門村。
王芳騎著電動車,在白馬寺、唐寺門找過兩次,卻沒有找到大福先寺。
尋碑無果
5月18日下午,大家在唐寺門村找了10多分鐘,終於在村民的指點下來到大福先寺門口。
大福先寺山門不大,與白馬寺相比,它位置偏僻,很難引起遊客的注意。走進寺院,大家發現這裡卻別有洞天,古色古香的佛殿、鬱鬱蔥蔥的古柏、陰涼靜謐的環境,給人一種「世外桃源」的感覺。
大家在寺院內仔細尋找了一個多小時,卻沒有找到山崎先生所說的「友好碑」。
該寺院負責人李德平居士說:我在這個寺院呆了20多年,從來沒有聽說過日本人在此立過碑。
原來是匾
找了半天,大家個個大汗淋漓,遂坐在樹陰下與李居士攀談起來。
李居士說:日本人立的碑我們這兒真沒有,你們說的是不是那塊匾?
根據李居士的指點,大家看到山門殿的裡門(後門)正中掛著一塊匾,上書「福先禪林」4個大字,匾上的落款是「日本國高野山靜慈圓敬書」。
懂日文的王芳恍然大悟:日文裡,「碑」「匾」不分,是我們誤把「匾」當成「碑」,山崎先生說的正是這塊匾。
李居士解釋說,高野山是日本天皇御賜的佛教聖地。高野山有個佛教大學,是日本真言宗的權威,靜慈圓任大學長(即校長),也是一名僧人,在日本佛教界有很高的地位。1984年,他到洛陽大福先寺,題了這塊匾。
歡迎投稿:
Email: news@fjnet.com(國內) fo84000@gmail.com(國際) 在線提交
QQ:983700265 電話:010-51662115轉8005 論壇投稿
免責聲明:
1.來源未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佛教在線立場,其觀點供讀者參考。
2.文章來源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為本站寫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權歸佛教在線所有。未經我站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刊物及營利性性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網站轉載,但須清楚註明出處及連結(URL)。
3.除本站寫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來自網上收集,均已註明來源,其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權益的地方,請聯繫我們,我們將馬上進行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