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華》朱棣下線,網友淚奔!千古一帝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2020-12-16 騰訊網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千古一帝朱棣戎馬一生,在北徵之路上終於走到了自己人生的終點。

縱看朱棣的一生,五徵漠北、遙建紫禁、墨寫大典,輝煌的功績無愧於「永樂大帝」的威名。

《大明風華》從「靖難之役」開始,到過半有餘,朱棣無疑是前半部當之無愧的主角。雖然這位千古一帝常常以布衣示人、鮮有皇袍出鏡,但是帝王之威卻絲毫不減。一旦生氣起來,就連鐵憨憨的二兒子也得低頭。

朱棣的一生更多時候是在馬背上度過的,從五徵漠北、收復南安(越南古稱)、在東北設立地方軍政機構奴兒幹都司、西至新疆設立哈密衛拱衛新疆門戶,也難怪被後人稱作「馬背上的帝王」。

對於國土邊疆的領土意識,朱棣明顯比其他帝王要重視得多。他在劇中多次向子孫闡明,自己出兵北上、打敗北方部族,就是為了讓多年以來困擾國家遭受侵襲的問題一勞永逸,給子孫們百年的安定。

要知道,最後一次御駕親徵韃靼的時候,他已經64歲高齡。而他深知自己疾病纏身、時日無多,仍舊選擇御駕親徵,在環境寒冷的漠北一呆就是一年,甚至為了子孫後代的安定奉獻了自己的生命。可以說,朱棣作為一個父親、祖父,乃至先祖,絕對是偉大的。

可朱棣很清楚,攘外容易,安內卻很難。自己的二兒子一直覬覦皇位,聯合三兒子對大兒子的打壓是家常便飯。

但他自己也很明白,自己的皇位是發動政變,篡奪了自己侄子的皇位得來的。篡位之後,朱棣其實很長一段時間是難以心安的。不僅時常夢見自己的父親朱元璋一刀砍了自己,也擔心建文帝捲土重來。因此他花費了許多力氣,冒著風險、瞞著兒子,讓孫子朱瞻基安排了與建文帝的會面。

作為父親,必定給常年跟在身邊打仗的二兒子三兒子一個「不好」的示範。所以朱棣甚至把三個兒子和最疼愛的皇太孫朱瞻基叫來當面一起發誓,日後自家人絕對不可自相殘殺。

即便四個子孫被他感動得痛哭流涕、允諾下來,朱棣也仍舊無法安心。這個無法心安的緣由終於在他彌留之際揭開了謎底。

原來是被後人譽為「黑袍宰相」的國師老和尚姚廣孝留下的信,信中預言了朱家的三次內鬥。

第一個是「飛龍在天,太子遽亡,倒覆江山於陛下。」也就是促使朱棣對侄子朱允炆發動政變的決心。

第二個是「龍戰於野,血色玄黃,主兄弟爭於室,濺血禁中。」這個預言的是朱棣三個兒子朱高熾、朱高煦以及朱高燧之間奪嫡的鬥爭。

這個預言對於朱棣來說是最放心不下的,因為他不想看到自己努力了一輩子仍舊無法避免兒子們的相互內鬥、自相殘殺。

第三個就厲害了,「白龍魚服九年,亢龍有悔,墮於地,又濺血禁中,仇殺無盡無期。」這個其實直接預言了「土木堡之變」和「英宗復闢」兩個事件。這兩個事件的主角正是朱棣的重孫、朱瞻基兩個兒子朱祁鎮和朱祁鈺之間爭奪皇位、自相殘殺的歷史事件。

朱棣恐怕要是地下有知,恨不得立刻上來給這兩個不肖子孫一頓毒打。

縱觀明朝後來的歷史,兄弟叔侄為了皇位而內鬥、自相殘殺的案例並不少見,甚至隱隱有一種家族傳統的感覺。

但這種家族傳統似乎又容易理解、有跡可循。明太祖朱元璋當年就是出身一個草根得不能再草根的小人物。草根逆襲的故事固然傳奇,但是對於權力的渴望已經遠遠大過於倫理道德。

不過也容易理解,那時的朱元璋已經父母兄弟皆因戰亂餓死,自己為了活下去什麼都可以幹。當生死來臨的時候,誰都不會在乎什麼倫理道德。

到了朱棣也是一樣,一方面是受父親朱元璋的薰陶,追求更大的權力。一方面是被自己侄子建文帝已經逼迫到生死邊緣,不反抗只有死路一條。所以,朱棣的篡位既有不服的因素,也有對於權力的欲望。

但話又說回來,從歷史往回看,如果不是朱棣稱帝,那麼明朝可能無法存在兩百多之久,也無法出現鄭和下西洋、修著《永樂大典》這樣的宏圖偉績。

《大明風華》在塑造「朱棣」這樣的千古一帝,其實只是側重他的尚武好鬥的一面。王學圻老師飾演的"朱棣",也給人一種要麼隱而不發,要麼雷霆萬鈞的感覺。

但也有可愛的一面,比如要第五次北徵的時候,大兒子前來勸諫,不肯放棄的他可憐巴巴地跟大兒子朱高熾討價還價,像極了一個愛玩的老頭子。不過脾氣撅起來也是三個兒子聯手都拉不回的。

雖然《大明風華》對於「朱棣」在遷都北京、鄭和下西洋、修著《永樂大典》等輝煌政績上一筆帶過,但是仍舊無法磨滅觀眾對他的喜愛和崇敬。

觀眾們給「朱棣」取了一個親切的英文名:Judy ,又在他逝世的那一刻齊刷刷地刷屏:恭送永樂大帝。足以可見,大家對於朱棣的喜愛。

王學圻老師飾演的「朱棣」在《大明風華》裡奉獻了34集的精彩表演,實在太令人捨不得了。

在《大明風華》最新的39集裡,孫子朱瞻基登基後,面對二叔的起兵不但沒有選擇殺戮,而是大打親情牌,以不戰而屈人之兵。當他高舉軍旗,在軍隊之中高喊口號之時,皇帝之仁慈與威武並存,彈幕之中甚至有網友說看到這一幕又想起了朱棣爺爺。朱棣要是看見自己最愛的皇太孫有這模樣,想必也甚是欣慰了。

相關焦點

  • 大明風華太子爺朱棣下線是第幾集 太子爺朱棣是哪一集死的
    《大明風華》是由張挺執導,湯唯、朱亞文、鄧家佳、喬振宇、吳越、梁冠華領銜主演的古裝劇,現在終於等到裡面的太子爺朱高熾下線了,那麼大明風華朱棣哪一集下線呢?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大明風華太子爺下線是第幾集  《大明風華》自開播就一直備受關注,在最新的劇情中,朱棣下線了,這也讓網友大呼捨不得,朱亞文告別朱棣。  這部劇高明就高明在,之前雖然鋪墊了很多朱棣英雄遲暮的劇情,但是真的到朱棣駕崩,劇裡卻沒有正面表現出一個老人的臨終。悲傷的落幕,被替換成了浪漫、奇幻又壯美的一個夢。
  • 《大明風華》朱棣去世,于謙被提拔,又讓大明江山多活200餘年
    最近的新劇《大明風華》,大家都看了嗎?作為現在最火的熱播劇之一,大明風華的不少角色都讓人喜歡,例如城府頗深的漢王,還是廠裡廠氣的朱瞻基,都讓人印象深刻。而在劇中的朱瞻基雖然大婚,但他馬上就要和朱棣幾人一起去瓦刺打仗,而在這場戰役中朱棣也會在途中去世,朱高熾也即將繼位,雖然朱棣下線,不過一個千古名臣即將上線,那就是于謙,也是他讓大明江山多活了200多年。
  • 大明風華樸妃結局 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
    大明風華樸妃結局 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時間:2019-12-24 09:27   來源:燒荒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明風華樸妃結局 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 近日,電視劇《大明風華》的播出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從開播到現在口碑也是非常不錯,雖然才剛剛播放幾集,但是很多觀眾都對劇中樸妃的結局很感興趣
  • 《大明風華》:皇室日常「搞笑一家人」
    久而久之,清朝戲的群眾基礎最雄厚,觀眾哪怕沒什麼歷史知識,也知道康熙、雍正、乾隆的關係,但你若問起《大明風華》中朱棣、朱高熾、朱瞻基的關係,很多人會一下子反應不過來。另一個客觀原因是,清朝不僅距離當下更近,作為一個大一統朝代,清朝各方面史料豐富且完備,民族關係也相對簡單。但明朝別的暫且不論,複雜的朝局鬥爭與民族關係就是創作上的一個難點。
  • 《大明風華》太子爺饞漢王的金豆子,連朱棣也饞,監國並非好差使
    《大明風華》太子爺饞漢王的金豆子,連朱棣也饞,監國並非好差使。古裝大戲《大明風華》開播以來最吸粉的並非男女主的愛情故事,而是朱家男人的互動環節,如此接地氣的皇家讓觀眾耳目一新。湯唯出演的女主角孫若微是將朱家男人串聯起來,大女主題材,而朱亞文出演的朱瞻基則是孫若微的丈夫,明朝第五位皇帝。
  • 朱棣棺材板快蓋不住了,打垮3萬瓦剌具裝騎兵,卻被《大明風華》黑
    編者按:最近爭議極大的《大明風華》,隨著王學圻,和梁冠華、俞灝明的相繼下線,開始被網友們認為是虎頭蛇尾之作了。比如該局又將朱棣北伐演出了土木堡的感覺,朱棣竟然被瓦剌首領馬哈木率領的蒙古大軍包圍,苦戰才得以突圍,卻死在了返京的途中。實際上朱棣與瓦剌人交上手的是1414年(永樂十二年)發生的第二次北伐,也正是在此發生了著名的忽蘭忽失溫之戰。那麼真正的忽蘭忽失溫之戰又是怎麼樣的呢?
  • 《大明風華》朱棣死後秘不發喪用鹹魚掩蓋氣味,歷史真的如此嗎?
    第五次北伐之時,朱棣打到了答蘭納木兒河,追擊阿魯臺部追了三百裡,蹤跡全無,朱棣這才下令退兵,班師回朝。 然而,到了《大明風華》裡面,全部變了樣,朱棣打了個大敗仗,60萬大軍被困茫茫草原,最後好不容易衝破了重圍,返回北京途中,朱棣暴斃。
  • 《大明風華》中楊士奇向朱棣隱瞞太子的病情,朱高熾:你腦袋還在...
    《大明風華》中朱棣率60萬大軍北徵,朱高煦、朱高遂、朱瞻基隨行,戰事已經膠著狀態,決戰一觸即發。然而此時大明朝廷中卻有不好的事情發生,正在監國的太子朱高熾病重。這是影響國之根本的事情,朝廷中以楊士奇為首的那幫大臣很是為難:是不是要把太子朱高熾病重之事告訴前線的朱棣。
  • 《大明風華》張叔平造型爭議不小
    信息時報訊(記者 陳慧)正在優酷播出的《大明風華》是近來的話題作品,圍繞著劇集是否「魔改」歷史,湯唯演電視劇到底行不行以及張叔平的造型非議,導演張挺日前在京一一作了回應。早在《大明風華》籌備階段,外界一致認定這部劇是圍繞湯唯角色「孫若微」而展開的大女主戲,但開播以來最圈粉的還是「朱家父子情」這條故事線。問到這樣的設計是不是跟古裝大女主戲受限制有關,才導致湯唯戲份減少時,張挺回答:「這個戲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做『大女主』,朱棣『下線』前皇家其他人在主戲裡面其實(份量)也不多。」
  • 歷史劇《大明風華》,再現了明成祖朱棣的文治武功!
    文︱雲少侃娛樂明成祖朱棣率領精銳的神機營、五軍營、三千營等50萬大軍親徵韃靼阿魯臺部,斡難河畔大兵壓境。情景再現韃靼部自知大禍臨頭,大汗脫脫不花只能屈尊覲見朱棣,行單膝跪拜禮,希望能罷兵言和。朱棣假裝不識:下跪者何人吶?脫脫不花環顧四周:我是脫脫不花大汗,我後面是我的兄弟和我的大將們。
  • 《大明風華》中,朱棣駕崩後秘不發喪,用鹹魚掩蓋氣味太離譜
    熱播劇《大明風華》中,朱棣在第五次親徵蒙古期間,在榆木川走到了人生的盡頭,在朱棣駕崩以後,朱瞻基為了謀得皇位,在楊士奇和于謙、樊忠的幫助下,選擇了秘不發喪,隨著時間流逝,朱棣死的時候又正直盛夏,屍體很快就腐爛發臭,為了掩蓋朱棣死去的真相,楊士奇和于謙等人在朱棣的大帳外掛滿了鹹魚,用鹹魚的臭味去掩飾朱棣屍體腐爛的臭味
  • 同為明劇,《山河月明》或將力壓《大明風華》為真正的歷史正劇?
    官微所述該劇為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難免讓觀眾想起正在熱播的同為講述明代歷史的電視劇《大明風華》。兩部劇同時標榜自己為歷史正劇,但是《大明風華》熱播後,許多網友卻對該劇表示質疑。那麼《山河月明》究竟是否為真正的歷史正劇呢?同為明劇,二者又有何區別呢?
  • 《大明風華》混亂的時間:于謙早產和朱棣要駕崩?
    《大明風華》朱家父子歡樂多,朱元璋回眸一笑嚇死鬼,老大扣老二逗,還有老三最陰險,看著這幾個大男人的逗比戲,比女主湯唯的好玩多了。《大明風華》號稱歷史正劇,可這時間線來回穿越也太不謹慎了。朱瞻基和孫若微的年紀就忍了,畢竟大家都是奔著朱亞文和湯唯來的,不過還是得吐槽一下這早戀的小屁孩。
  • 《大明風華》朱元璋太醜了,這是醜化還是寫實?
    原標題:《大明風華》朱元璋也太醜了,後頭的瞬間令人害怕!12月17日,由湯唯、朱亞文主演的古裝劇《大明風華》在優酷開播。該劇改編自蓮靜竹衣的小說《六朝紀事》,講述了明朝初年,孝恭皇后孫若微歷經五帝六朝的傳奇故事。
  • 《大明風華》拍了殉葬畫面,但畫面不適,你看樸妃經歷了什麼
    由張挺編導、朱亞文和湯唯主演的古裝劇集《大明風華》正在流媒體播出,目前該劇集更新到了中後期,筆者的興趣其實變弱了很多,主要是因為朱瞻基即將下線。
  • 大明風華:朱高熾用死化解了朱瞻基的戾氣與怨憤,胡善祥藏男人?
    張挺執導,根據蓮靜竹衣同名小說改編小說《六朝紀事》改編,湯唯,朱亞文,王學圻,俞灝明,梁冠華,鄧家佳,喬振宇聯袂主演的古裝權謀劇《大明風華》正在熱播,該劇通過湯唯飾演的孫若微的視角,見證了明朝六帝五朝發生的故事,包括靖難之役,土木堡之役,奪門之變,見證了大明朝的榮辱興衰。
  • 《大明風華》人設成謎?為何劇中角色都變得「瘋狂」?
    《大明風華》現在更新到了62集,與許多古裝劇相比其實並不算長。但許多觀眾都表示自從朱瞻基下線後,整部劇就顯得有些狗尾續貂,並沒有之前的劇情吸引人了。究竟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劇中所有角色的人設都發生了變化,他們都因為一些事變得有些不正常,甚至近乎瘋狂。所以究竟是什麼導致他們逐步變成現在的樣子呢?這樣的安排究竟是合理的還是真的爛尾了呢?朱棣曾說過:「做皇帝的都是孤家寡人」,從《大明風華》中我們不僅看到他們是孤家寡人,甚至更會因為皇位而逐漸變得瘋狂。
  • 《大明風華》為啥虎頭蛇尾?王學圻老師,幕後點破真相!
    《大明風華》在《大明風華》剛剛播出時,其實劇中有兩條主線。《大明風華》王學圻飾演朱棣按照《大明風華》的原著小說,這本來是一部宮鬥戲。但是很顯然,劇版《大明風華》,完全不想在後宮爭鬥上花費心思。而劇中朱棣、朱高熾兩人相繼離世,王學圻、梁冠華兩位老師,自然也殺青下線。《大明風華》這部戲的質量,也是急轉直下。
  • 大明風華:朱棣的牽掛和執念都是他,臨終對孫子的回答,並不滿意
    本以為《大明風華》是一部宮鬥劇,沒想到編劇一開頭就展現了朱家五子的日常,雖然是帝王之家,但煙火氣十足,他們也和普通人一樣,有喜怒哀樂,也要維持不同的兄弟感情,父子感情,叔侄感情等等。裡面每個人下線,都讓皇太孫朱瞻基快速成長。
  • 大明風華:2點讓朱高熾改遺詔,皇上太子不合,朱瞻基被貶去南京
    由張挺執導,根據蓮靜竹衣小說《六朝紀事》改編,湯唯,朱亞文,王學圻,俞灝明,梁冠華主演的62集大型歷史權謀劇《大明風華》正在熱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