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說:無利不起早,精華在下一句,但少有人知

2020-12-21 葉諾說文化

常說:無利不起早,精華在下一句,但少有人知

一個公司想要運轉的好,那麼一定要有良好的機制,特別是在激勵員工方面要讓員工真真切切的看到利益,若是一味的想要用感情留人,用感情讓員工做事,那並非長久之計,因為這個世界上只有利益對人的吸引是永恆的。

追求利益是人之常情,無關乎高尚與否,高尚的人也會追求利益,唯一的區別在於追求的過程是否恰當、是否合情合法。

「無利不起早」這句話相信大家都聽過,但是這句話的精華在下半句,遺憾的是知道的人比較少,下一句是「講究的是空手套白狼」,今天我們來詳細地解析一下這句話。

先來說說「無利不起早」,很多人聽到這句話就默認它是一個貶義詞,想當然地將這個起早的人認為是勢力之人,其實這是對這句話錯誤的解讀,「無利不起早」是個中性詞語,它有兩層含義。

首先,它指的是被生活所迫的人,他們為了生存,不得不起早。可以睡到自然醒,特別是在寒冷的大冬天,那是一件多麼享受的事情啊。如果不是出於無奈,誰願意這麼辛苦呢?唯一的原因就是現實所迫。

比如菜市場的小商販,他們正是「無利不起早」的人,但你能說他們是壞人,是奸詐之人嗎?顯然不能吧,他們只是一群為生活在辛苦打拼的可憐人,由於沒有其它的技能,只能是犧牲自己的睡眠時間,起早貪黑做點小買賣養家餬口。

相比於那些無所事事,睡到太陽曬屁股的人,顯然這些追逐利益的小商販更值得人尊敬。

「無利不起早」的另外一層意思確實含有貶義的成分,它專門指的是那些做違法生意的人,由於大清早的,很多人都還在休息,這個時候街上比較冷清,做一些違法或者見不得人的生意時,比較不容易被人撞見。

這類起早的人真的是為財而起,而且這個財大部分是不義之財。對於這類人,我們肯定是持著看不起的態度。正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若是你的利益來得不清不楚,或者不是很乾淨,那麼最終影響到的還是你自身。

接下來我們來說說「空手套白狼」,很多人誤以為這句話是現代人創造出來的,其實這是古人的智慧,所以我們從字面意思來理解這句話時要帶入當時的時代背景,「空手套白狼」的空手意味著古人沒有任何先進的武器在手上,而套指的是繩子這類簡單的工具,而白狼是比較罕見的,所以比一般的狼更加珍貴。

單純用一雙手和一條繩子就想要套住珍貴的白狼,難度係數有多高,大家可想而知。古人能夠做到「空手套白狼」至少說明兩個問題,第一,那就是古人的智慧和勇氣超群,用這麼簡單的工具就能得到這麼大的收穫,這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第二,也說明了藝高人膽大這個問題,狼是很兇狠的動物,就算是放到現在,你手上有先進的武器,你未必是狼的對手,所以套白狼的人是冒著生命危險在做這件事,一個不小心就會葬身狼口了。

隨著社會的演變,「空手套白狼」到了現在又有了新的意思,它指的是一個人想要以很小的付出或者沒有任何付出,就想要獲得巨大的回報,這是人的一種貪小便宜心理。

誰都想要不勞而獲,而且還是大收穫,可是這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這麼美好的事情,上帝對每個人是公平的,正常情況下,你的付出都是大於收穫的,甚至是做無用功,沒有收穫。

相關焦點

  • 經典俗語:桃三杏四梨五年,精華在下句,但少有人知
    經典俗語:桃三杏四梨五年,精華在下句,但少有人知在古代人看來,沒文化的人都是俗人。而在現代社會當中,誰又不是個俗人呢?在廣大的農村地區,農民們守著自己一畝三分地,雖然生活圈子很窄,什麼社交娛樂基本上都是村口閒談。
  • 和尚常說「南無阿彌陀佛」什麼意思?翻譯後肅然起敬,卻少有人知
    和尚常說「南無阿彌陀佛」什麼意思?翻譯後肅然起敬,卻少有人知文丨鏡子評歷史現如今,人們越來越看重信仰,心裡有敬畏之心是一件好事,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聊一聊佛教。身邊的親戚朋友信佛的越來越多,就說小編家吧,十個裡有三個是信的。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在平常看的電影或者電視劇中,佛教的寺廟裡不管是高僧還是和尚普遍都會說的一句話----南無阿彌陀佛。看到這句話你們是不是很奇怪,覺得很正常甚至聽過了很多遍,可是你們真的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嗎?放心,小編今天主要就是來帶大家解開這個疑問的。
  • 俗語:「會生之人生八月」,下一句更精華,可惜少有人知!
    俗語:「會生之人生八月」,下一句更精華,可惜少有人知!在很多農村地區,都多多少少流傳著一些俗語,而且它們結構簡單,通俗易懂,涉及範圍非常廣泛,即是老祖宗數千年的經驗總結,也是後世子孫一脈相承的處世之道。
  • 俗語:舉頭三尺有神明,其實上句才是精華,但卻少有人知
    俗語:舉頭三尺有神明,其實上句才是精華,但卻少有人知東野圭吾在《白夜行》的書評中有那麼一句話,這世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在小的時候做壞事的時候總是會心虛,念叨著: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神仙不要懲罰我啊。孩童時的我們有的人相信神的存在,所以在做了錯事後祈求著神明的原諒。這樣的行為現在看來有點好笑,不過各位是否知道為何三尺上的神明能知道人的善惡呢?這要從我國古代的民間傳說來說起。
  • 俗話說:「近水樓臺先得月」,精華其實在下一句,卻無關愛情
    現在人們想到:「近水樓臺先得月」,只能想到它關於愛情的含義,兩個人同時喜歡上一個女子,往往是那個和心上人最親近的能獲取芳心,這個芳心能夠成為其實這句話原本無關愛情,他的真實內涵一直在下一句,卻少有人知。
  • 俗語「不見棺材不落淚」,其實精華在下一句,但卻十人九不知!
    俗語「不見棺材不落淚」,其實精華在下一句,但卻十人九不知!毋庸置疑,俗語是一門充滿智慧語言,在那漫長悠久的歲月中,老祖宗根據自己的生活閱歷,創造了許多飽含哲理的經驗之談。比如今天講的這句俗語,就有著一段頗為戲劇的故事,它就是「不見棺材不落淚」,說到這句人盡皆知的俗語,大家肯定不以為然,那麼,俗語背後有何深層含義呢?其實,對於多數俗語,大家還是一知半解。這句話同樣並非原文,而本意則是「不見親棺不落淚」,比喻堅持錯誤的路線,不到徹底失敗的關頭不肯罷休。所以說,大家不要顧名思義,理解為「見了棺材就要哭」的說法,如此一來,多半要鬧笑話的。
  • 老話「舉頭三尺有神明」,它的上一句其實更經典,卻少有人知
    比如我們常說的「朋友妻,不可欺」其實就是在告訴人們要按照禮法行事,不能做出出格的事情,否則連朋友都沒辦法做成,還有一句俗語說「不擺三道菜」,而這裡的三道菜,其實並沒有特指哪三道菜,而是說「三」這個數字在古代是表示祭祀的,而請別人吃飯擺了三道菜,就會讓人心裡十分不舒服。
  • 俗語「金窩銀窩不如狗窩」,其實下一句才是精華,只是少有人知道
    俗語「金窩銀窩不如狗窩」,其實下一句才是精華,只是少有人知大家不管是出行到哪旅遊的時候,或者外出出差不能回到自己的家,需要住賓館的時候,是不是常常有睡不慣,住不慣,吃不慣的問題,有時雖然在自己的家裡,房間被你弄得很亂,但是呢,你住起來總是覺得很舒適,舒坦,沒有半點嫌棄的意思,這就是大家所說的「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
  • 佛家常說「南無阿彌陀佛」什麼意思?翻譯後肅然起敬,卻少有人知
    佛家常說「南無阿彌陀佛」什麼意思?翻譯後肅然起敬,卻少有人知佛教作為印度傳來的宗教,在兩位印度大師應邀前來,並帶來許多佛經之後,我國的佛教才算是得以引入。但是,佛教的盛行是在唐朝時期。李世民當年接受了少林寺的幫助,才得以躲過一難。
  • 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其實下句才是精華,但少有人知
    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其實下句才是精華,但少有人知民間流傳著許多非常有趣的俗語,這些俗語也屬於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我們都知道,傳統文化在傳承的時候也會出現丟失的部分,丟失的原因可能在於不適於新社會,也可能是人們不願意讓後人們過多了解。
  • 俗語:「一日夫妻百日恩」,精華在下半句,多數人可能不知道
    俗語:「一日夫妻百日恩」,精華在下半句,多數人可能不知道人之所以有別於動物,就是因為人們具有更高的思維和感知能力。如果說動物的思維和感知是建立在生存的基礎上,那麼作為人類來說,更多的感知都是出於本心,都說人有七情六慾,一個"情"字居然可以分化出七種感覺,便可見人的情感有多麼細膩了。人們對"情"的感知,常常見於書籍,詩詞歌賦中。其實最容易生情,最能夠表達情的地方,恰恰是我們自己的心。中國人歷來最重情,有千萬種方式把一個情字寫得哀婉纏綿,大氣磅礴,然而在最普通的社會關係,家庭關係中,夫妻之間的情,當是最為常見的。
  • 宋詞中少有人知的一首悼亡詞,一句「斷送一生憔悴」銷魂蝕骨!
    悼亡是古詩詞題材中一個小類,相比於其他送別、思鄉等等題材而言,悼亡詞的總體數量是非常少的。數量雖少,但名聲極顯,且不說《江城子》、《半死桐》這樣的千古絕唱,就連頗為冷門的《孤雁兒》、《西江月》等等讀來都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比之送別詞相思詞更為催人淚下!
  • 廣東又一景點走紅,位於佛山的「蘇州拙政園」,門票15少有人知
    多半人會想到蘇州的園林,以及北京的皇家園林,但很少有人知道,廣東也有名氣最大的四座古典園林。今天要說的這個園林,和蘇州拙政園,承德避暑山莊,北京頤和園等等的古典園林建築齊名。並且還是嶺南園林的代表作。它就是佛山順德清暉園。先來看看清暉園的景色。要概括的話,這裡的景色大概有18處之多,基本上都是一些古建築,既然是園林,這裡的花草樹木自然是少不了。
  • 俗語「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其實下一句才是經典,卻少有人知
    我國的俗語文化數以萬計,大多數都是一句簡單甚至略顯粗糙的言語,讓人讀起來十分容易理解。比如我們形容一個人沒有本事卻被強迫做某些事,都會用「趕鴨子上架」來形容,再比如形容一個人固執已見,都會說他「不到黃河心不死」,一個人在處理人際關係問題上,也常有「打工不去親戚家」等告誡之言。
  • 屈臣氏有款「低調」精華液,補水保溼去黃提亮,可惜少有人知!
    白皙無暇的肌膚是每個女人都想擁有的,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膠原蛋白流失很快,導致肌膚營養不足,水分缺失,肌膚出現細紋、色斑等衰老現象,非常影響顏值,所以說要想肌膚好,精華少不了,屈臣氏有款「低調」精華液,補水保溼去黃提亮,可惜少有人知!口碑非常好。
  • 老祖宗的告誡:「色字頭上一把刀」,下一句更經典,可惜少有人知
    自古就有美人配英雄之說,但是英雄真遇上了美人,他很可能就失去本心了。三國時期呂布就是如此,因為貂蟬而殺義父,後來不思進取,整體沉浸在與美人取樂之中,最後城破人亡,這樣的典故實在是太多,古人血淋淋的教訓也是歷歷在目。
  • 俗語「女子無才便是德」,下一句才是精華,卻少有人知
    說到古代文化,有一個最為有趣的現象,那就是斷章取義。古往今來多少名言警句因為斷章取義而變得本末倒置,想來當事人要是知道自己的本意被扭曲想必也會仰天長嘆。當然這不怪作者,畢竟作者也是引錄,之所以說是「至言」,還是因為根深蒂固的「才可妨德」的封建思想所影響。古人歷來對女子的才學並不關注,相反的「婦德」才是他們所關注的焦點。最為殘忍的是,這種觀念成為了統治階級愚民的手段,冠冕堂皇地將「德」與「無才」相聯繫。以此剝奪女性受教育的權力,使得中國的古代女性幾乎都是無知無識的人。無論是待字閨中的女子還是已經出嫁的婦人,上千年間一直處在「女憧憧,婦空空」的狀態。
  • 皖南的醉山野,匯聚了黃山與九寨溝的精華,少有人知的避暑勝地
    石臺縣,為安徽池州市下轄縣,位於皖南山區西部,其歷史非常悠久,早在1400多年前的南梁大同年間就已置縣,文化底蘊十分深厚,且風景秀美,尤其是這裡的生態環境,是我國專做生態旅遊的山區縣,素有「中國原生態最美山鄉」的美譽,深受遊客的喜愛與歡迎。
  • 無利不起早?賺不到錢之後,俄羅斯停止往中國出口電力
    東西南北電力分布不均勻要知道,我國西北部的人口是比較少的,電力用不完,而東部的人口比較多,電力會出現不夠用的狀態,可能大家都覺得,既然如此,我們把西部的電力輸送到東部不就行了嗎?其實,這也是不行的,因為我國東西南北橫跨的距離實在是太遠了一點,長途輸送電力會出現很大的損耗,這顯然是我們不能接受的損失,於是,我們就想到了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
  • 福建靈通山,被譽為「閩南第一山」,門票20元卻少有人知
    東南神州福建,其旅遊資源還是很豐富的,特別是廈門鼓浪嶼,已經成為中國小清新旅遊地的代表了,暫且不說其他旅遊景點,在福建也有一座「小黃山」,眾所周知黃山的美已經名揚天下,一句「黃山歸來不看嶽」就足以說明一切。而福建這座小黃山,被譽為「閩南第一山」,門票20元卻少有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