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其實下句才是精華,但少有人知
民間流傳著許多非常有趣的俗語,這些俗語也屬於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我們都知道,傳統文化在傳承的時候也會出現丟失的部分,丟失的原因可能在於不適於新社會,也可能是人們不願意讓後人們過多了解。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句俗語就是如此,相信大家平日裡都聽說過「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意思就是說家中如果有一位年紀比較大的老人是一家人的幸福。
為什麼這麼說呢?家中有一位老人也就相當於有一個主心骨,如果出了什麼事情和老人商量一下。儘管他們生活的年代不是那麼先進,但是畢竟歲數大經歷的事情也多,不管怎麼說經驗肯定比我們要多許多。老人們給我們提一些建議,作為晚輩也能在做事的時候踏實一些。
還有一個意思就是因為老人上了歲數之後,對人世看的也更加豁達,在心性上也會出現一些明顯的變化,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都是笑嘻嘻的,家人們受到老人的情緒感染,相對來說也會輕鬆一些,所以老人們在小輩們心中就像「寶貝」一樣。
這句俗語其實還沒完,它還有下半句,但是知道的人卻特別少,內容是「家有一老,猶有一賊」。每個人的性格都不相同,歲數大了也一樣,有的老人對於家裡人來說就是寶貝,而有的老人胡攪蠻纏,對於家裡人來說就是累贅和負擔。
一部分老人上了年紀之後非但看不開塵世,脾氣卻越來越像小孩子。常常會鬧脾氣,給工作繁忙的小輩們添麻煩。人們常說「老小孩」就是這個意思,他們年紀大後身體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毛病,子女們為他們好會提醒他們注意各種事情,但是他們偏偏反其道而行之,給子女造成困擾,搞得小輩們焦頭爛額。
話雖如此,但是他們畢竟還是我們的長輩。中國自古以來就重視「孝道」,父母給了我們生命,還費心費力將我們養大成人,我們才有機會體會這世間的美好。如果因為父母上年紀後常常給我們添麻煩,不妨先靜下心來,不要發脾氣,想像一下我們小的時候父母是怎麼教我們使用筷子的。等冷靜下來再作反應也不遲。
每到一個階段心性就會發生一定的變化,現在嫌棄父母的人年老之後未免就會比自己父母開明多少。如果實在忍受不了也可以選擇和父母進行溝通,給自己的子女做好榜樣,年老之後才不會被拋棄。
俗語下半句如此精闢卻被人們可以隱藏可能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不要總是埋怨事實,試著去接受,慢慢改變才是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