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行業新春大考成績單來了,網聯銀聯兩巨頭交易數據暗藏哪些消費...

2020-12-24 界面新聞

記者丨苗藝偉

中國農曆春節的「搶紅包」大戰漸入尾聲,支付行業全面「斷直連」之後的首次大考成績單來了,中國銀聯和「網聯」兩大支付清算機構都在大年初七公布了春節期間的交易數據。

根據網聯2月11日公布的數據:春節假期2月4日-2月10日(農曆除夕至正月初六),網聯平臺共處理跨機構支付交易45.5億筆。其中2月4日(農曆除夕)交易量最高,單日超過9.65億筆。除夕跨年夜,網聯平臺交易處理峰值超過4.4萬筆/秒,系統成功率100%,全鏈路平均交易耗時198.98毫秒。

同日,中國銀聯也發布數據稱,銀聯網絡交易再創春節長假歷史新高,交易總金額首次突破萬億級,達1.16萬億元,較去年同期(除夕至初六)增長71.4%。春節期間銀聯卡日常類消費金額同比增長74.7%,高於平均增幅,黃金珠寶類消費備受歡迎,金額同比增長超過九成。

據悉,春節期間,兩大支付清算機構的重保工作具有任務重、峰值高、規模大、時間長、類型多、範圍廣、難度大等新特點。同「雙十一」「雙十二」的集中支付相比,春節的支付交易呈現出交易量大、峰值時點較多、參與機構較多等特點。除了購物、餐飲等方面的節日消費增多外,春節期間的網絡支付還多了一項全民發紅包、搶紅包的環節。

「春節期間發起紅包活動的機構比較多,情況較以往更為複雜,相應的保障難度也要更大。網聯會同各相關方,針對不同支付機構和銀行均制定並實施針對性的保障方案,並充分發揮居間統籌作用,通過動態調配鏈路資源,保障各線程的流量在各方的承載能力範圍內,避免高並發風險,同時又不浪費資源,實現行業效能最大化。」網聯相關負責人表示。

作為全球最大的清算體之一,網聯平臺一側對接商業銀行,一側對接支付機構,立足於支付行業。在整個春節期間,網聯平臺也保持了全程平穩運行,網聯相關人士表示,通過實時監測各支付機構和銀行對接平臺的動態流量情況,網聯有效協調支付機構和銀行的參數配置,充分、合理、有效地調配資源,發揮了網聯平臺的行業樞紐價值。

在銀行方面,中國工商銀行網絡金融部副總經理楊雷表示,「作為全面斷直連之後的首次大考,工商銀行十分重視,從去年年底就開始準備春節保障計劃,把元旦保障當成了春節的預演,充分評估風險,做好應對。網聯牽頭與各銀行制定了符合春節特點以及各銀行情況的策略,即『一行一策』保障方案,充分考慮了各種情況,覆蓋了全鏈路各類場景。」

覆蓋地域和人群較廣泛的中國郵儲銀行情況更為複雜,「我們的服務網絡觸達到了更邊遠更貧困的地區,春節期間返鄉人員多,支付保障工作尤為重要。在網聯的統籌部署下,支付系統得以平穩保障,這也是普惠金融的直接體現。」中國郵儲銀行副行長曲家文表示。

在支付機構一側,騰訊財付通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在中國人民銀行的周密部署下,財付通作為首批接入網聯的支付機構,與網聯、銀行等行業相關方聯合作戰、緊密配合,在春節期間共同為微信紅包及QQ紅包提供中後臺保障服務,為廣大用戶歡度佳節提供了良好的支付體驗。」

支付寶相關負責人表示,春節期間,為了讓消費者有安全順暢的體驗,支付寶與網聯平臺、合作夥伴密切配合,進行重點保障,平穩度過了春節期間的支付洪峰。今後,支付寶也將繼續在中國人民銀行的指導下,同網聯平臺一起,保障日常和重大節點的網絡支付交易,為普通消費者和小微企業提供更普惠、安全、便捷的服務。

度小滿金融副總裁張旭陽告訴記者:「在時間緊急,問題複雜,場景新穎以及保障挑戰大的情況下,在人民銀行指導下,網聯等擔負起聯動支付行業各方的責任,牽頭實施針對春節紅包的支付重點保障,與各家銀行充分溝通,制定針對性方案,做好全方位準備。百付寶全程支持紅包的鑑權、籤約綁卡、提現全流程。網聯及相關各方緊密配合,為春節期間用戶搶紅包提供了平穩有效的支付基礎設施保障。」

中國銀聯則從另一角度披露了有關2019年春節消費的新趨勢。

中國銀聯數據分析師陳漢分析:「從消費構成來看,吃飯、購物、出行、娛樂四大類消費是今年春節長假期間消費支出的主力軍,在日常消費中佔據絕對優勢,所佔比重較去年同期增長4.4個百分點,今年春節消費有兩個特點值得關注,第一是老百姓更捨得花錢,不論是孝敬老人、獎勵晚輩還是犒勞自己,交易都有顯著增長;第二是文化娛樂和旅遊消費增長迅速,成為今年過年的消費亮點。」

銀聯數據顯示,春節期間銀聯卡日常類消費金額同比增長74.7%,高於平均增幅。具體來看,黃金珠寶類消費備受歡迎,金額同比增長超過九成,不少人選擇購置珠寶首飾,討一個好彩頭、過一個「珠光寶氣」的農曆豬年。此外,買年貨、逛廟會等傳統消費保持平穩快速增長,年夜飯、團圓飯預訂尤為火爆。內蒙古、寧夏、山西、河南、貴州等中西部地區餐飲消費漲幅最大,當地特色餐飲受到熱捧。

文娛消費走俏,消費升級趨勢明顯。除了聚餐,各類文娛消費成為消費新熱點。春節期間,滑雪、健身等運動受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喜愛,運動類消費金額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2倍。老百姓不僅追求身體健康,也注重文化的薰陶。賞話劇、看電影等文娛消費支出大幅上漲,金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超1倍。寧夏、內蒙等西部省份春節期間的娛樂消費支出同比增幅最高,體現出西部地區消費升級態勢以及地區間消費水平趨向平衡。

旅遊消費持續走高,行動支付成新寵。今年春節假期,旅行社、大型景區售票、賓館住宿等與旅行相關消費金額同比增長超過九成。出境遊方面,中國遊客在137個國家和地區使用銀聯卡,較去年同期增加10個。「一帶一路」沿線成為新興熱門旅行目的地,緬甸、摩洛哥、印度、土耳其、芬蘭等地交易量顯著增長。同時,境外旅遊消費呈現多元化趨勢,鐵路航空、加油站、公共運輸、超市類商戶交易量增長迅速。

隨著受理環境的逐步完善,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青睞更加安全、快捷的新興支付方式,雲閃付APP等銀聯行動支付產品受到歡迎。春節期間,銀聯行動支付業務交易筆數和交易金額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了2.5倍和4.4倍。在境外,銀聯手機閃付、銀聯二維碼支付境外交易額同比增長近120%,在新加坡、澳大利亞、俄羅斯使用銀聯手機閃付一「揮」即付,在香港、泰國通過銀聯二維碼支付完成交易都成為今年春節中國遊客出境遊的新體驗。

相關焦點

  • 元旦消費數據出爐 網聯和銀聯支付業務創新高
    元旦消費數據出爐 網聯和銀聯支付業務創新高 新華網 | 2021-01-05 09:05:02 4日出爐的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1月1日至3日,網聯、銀聯共處理網絡支付業務3.89萬億元,創歷年元旦假期新高。元旦假期,我國支付業務處理高效順暢,消費活力釋放,日用百貨、賓館住宿、餐飲等消費領域交易金額佔比居前。
  • 銀聯、網聯支付數據看十一:部分直播視頻交易金額增50%
    10月8日,記者從中國銀聯獲悉,國慶長假前7天,銀聯網絡的交易金額2.16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6.3%;今年國慶與中秋雙節合一,當天交易金額超過3300億元,同比增長15.5%。國慶長假,旅遊、出行、購物、餐飲等是假期消費主力,從主要行業來看,國慶期間全國各地表現不一。
  • 銀聯、網聯、支付寶、微信公布端午節數據
    端午小長假結束,銀聯、網聯、支付寶等支付企業相繼公布了端午節相關消費數據,整體上看,經濟回暖趨勢明顯,交易量具有不同程度增長。銀聯端午小長假前兩天銀聯交易金額6295億元,與今年五一假期的前兩天相比增長了2.3%;與清明小長假的前兩天相比,增長了11.7%。
  • 支付寶條碼支付接入網聯 兩大行動支付巨頭「各有歸屬」
    今天,支付寶確定接入網聯。而就在一個月前,微信條碼支付接入銀聯。隨著「6·30」網絡支付斷直連大限將至,行動支付的兩大巨頭似乎均有「歸屬」。
  • 央行公布「雙十一」成績單:網聯、銀聯共處理網絡支付業務金額同比...
    每經記者:邊萬莉 每經編輯:易啟江11月12日晚,人民銀行公布了「雙十一」當日網聯、銀聯處理網絡支付業務的數據。數據顯示,網聯、銀聯共處理網絡支付業務17.79億筆、金額14820.7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5.49%、162.60%。
  • 九卦| 網聯真來了,二馬、銀聯、支付公司誰是真哭?
    話說剛剛見識完關於無現金的各種花式撕,隨著8月4號支付司一紙雄文(8月4日,央行支付結算司發布《關於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的通知》銀支付[2017]209號文,明確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帳戶的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這些天來,哥又見識了圍繞網聯「收編支付公司」的各種文章中的各種花式哭,哭啥的都有,讓哥甚是奇怪。。。
  • 銀聯、網聯和信聯,從「三聯」看中國網際網路金融的未來
    銀聯是合法的清算機構,然而作為商業銀行銀行卡跨行交易清算機構,第三方支付機構網絡支付大都不走銀聯轉接清算,或自行其事、直聯銀行,如支付寶,或通過接入銀行或合法清算機構,實現跨行交易清算。而央行規定: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帳戶的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網聯成立以來,各家支付機構都進入了斷直聯的過程,但從進度上來講,並未達到預期。
  • 第三方支付基本接入網聯 後者「尚未參與利潤分配」
    經受「雙11」大考之後,目前已有超過九成跨機構業務通過網聯處理。不過,網聯暫時還未參與手續費收益分配在事實延期半年之後,銀行「斷直連」在年底提速。行業中約定俗成認為,「銀聯負責線下結算,網聯主管線上交易結算」,但是在銀聯、網聯博弈以及技術對接等問題之下,支付機構接入網聯並未能在約定的6月30日之前完成。到了下半年,第三方支付接入網聯進程加快,目前多家受訪第三方支付機構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截至12月,已經全部納入網聯交易。
  • 第三方支付斷開銀行直連 全面進入「網聯」時代
    比如,此前用支付寶綁定的銀行卡付款消費,走的是「商戶」到「收單機構」或者「支付服務方」到「發卡行」,而現在開始,支付寶銀行卡交易有了一個新的名詞,稱為「網聯協議支付」。  支付寶收到付款請求後,向網聯發起協議支付,網聯保存交易信息後,將請求轉給相應的銀行,銀行成功扣款並通知網聯,網聯再傳輸給支付寶,顯示支付成功,交易完成。
  • 萬億支付獨角獸,銀聯商務暫停自營消費貸
    在衝刺IPO過程中,藉助網際網路小貸和融擔牌照參與到消費信貸市場的銀聯商務,或許為其信貸業務的穩妥性和追求更高的資本估值考慮,其主動採取了上述業務調整。但客觀來看,近兩年來,除去貸款業務的高增長勢態,銀聯商務的其他業務或是停滯不前,或是規模開始萎縮,其上市估值仍將面臨嚴峻考驗。
  • 繼網聯之後,銀聯再次出手,支付寶們的苦日子要來了!
    真正的互聯互通一定是銀聯以清算機構的身份加入進來。所謂收單業務,簡單說就是支付機構向商戶提供資金清算服務,消費者在支付機構籤約商戶那裡消費,支付機構賺取佣金的模式。而一旦銀聯來作為清算機構,那麼清算服務市場競爭格局將重新洗牌。網聯、銀聯為何向「微信、支付寶們」出手?
  • 2018-2019年支付行業大變局:資本退燒、銀聯轉接、鏖戰海外……
    那麼2018~2019年的支付會有哪些變化? 一、資本的熱場已經接近尾聲 資本是敏感的,所以當監管機構真正啟動嚴監管的時候,資本在支付的高熱已退,不客氣的說,資本在逃離支付。 18/19年大的有關牌照的頻繁的大交易已經沒有了,即便有也是優質資產的充實到上市公司表現,不是裸牌照的交易。
  • 今起支付寶、微信等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
    微信、支付寶付款流程發生巨變  關於網聯與微信/支付寶究竟是什麼樣的合作模式,可以參考此前銀聯公布的相關信息。「斷直連」後,兩大支付巨頭與清算機構的合作鏈路將變為「商戶-收單機構-銀聯-A/T-銀聯/網聯-發卡行」,而不再是「商戶-收單機構或聚合支付服務方-A/T-發卡行」。
  • 央行網聯收編所有網絡支付:支付寶微信損失慘重
    你打開Apple Pay,收銀機滴一下,招行的簡訊通知來了,你消費23.5元。——這走的還是傳統的小額支付系統,銀聯完成收單和清算。你打開微信支付掃一掃,收銀機滴一下,從你的微信錢包零錢裡扣掉23.5元。——這時候,第三方支付完成了收單和清算的全過程。
  • 解碼央行數字貨幣丨網聯銀聯:跨行清算地位是否被削弱
    多位行業分析人士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直言,央行數字貨幣如何影響清算機構究其根本要看央行數字貨幣的使用運營方是誰,而在未來央行確定數字貨幣運營機構後,網聯銀聯如何分擔功能也頗受市場矚目。如何影響清算機構早在2014年,我國央行就成立了專門的團隊對數字貨幣的發行框架、關鍵技術等開展研究。
  • 央行網聯收編所有網絡支付 支付寶和微信損失慘重
    你打開Apple Pay,收銀機滴一下,招行的簡訊通知來了,你消費23.5元。——這走的還是傳統的小額支付系統,銀聯完成收單和清算。你打開微信支付掃一掃,收銀機滴一下,從你的微信錢包零錢裡扣掉23.5元。——這時候,第三方支付完成了收單和清算的全過程。
  • 銀聯、網聯和信聯:中國網際網路金融的未來在哪裡?
    銀聯是合法的清算機構,然而作為商業銀行銀行卡跨行交易清算機構,第三方支付機構網絡支付大都不走銀聯轉接清算,或自行其事、直聯銀行,如支付寶,或通過接入銀行或合法清算機構,實現跨行交易清算。而央行規定: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帳戶的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
  • 「雙十二」大促期間,銀聯、網聯支付金額大增約三成
    疫情之後,「雙十二」期間網絡支付繼續大增。12月15日,記者從中國銀聯獲悉,「雙十二」期間(12月10日0時至12月12日24時),銀聯處理網絡支付交易金額較去年同期增長30.84%,交易筆數增長12.19%。
  • 關於網聯平臺的出世,有必要解釋清楚這幾個問題
    這個由央行指導,由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組織支付機構,按照「共建、共有、共享」原則共同發起籌建的網絡支付清算平臺,必將深刻改變中國的支付行業格局。網聯的由來:亡羊補牢網聯,即網絡銀聯。相比銀聯是為線下支付,網聯是為線上支付提供了統一、公共的支付清算服務。它的誕生,是支付行業亡羊補牢的結果。
  • 央行網聯成功試點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標準 碼聯前夜暗流湧動
    「微信和銀聯掃碼互聯互通推進的速度顯然超過了行業預期」,易觀分析師王蓬博向南都記者表示,條碼互聯互通後,客戶可以實現一個支付軟體走天下,商戶也只要一個二維碼,就可以讓客戶使用任何一家支付機構或銀行的APP完成掃碼支付,減少資源浪費、降低社會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