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間彌生裝置藝術《水仙花園》在紐約展出

2020-12-18 中國青年網

這是6月29日在美國紐約蒂爾登堡拍攝的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的裝置作品《水仙花園》。當日,由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PS1分館再現的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的著名裝置作品《水仙花園》舉行媒體預展。這項裝置藝術由1500個鏡面圓球組成,設置在一個昔日美軍基地已廢棄的火車修理廠中展出。展覽將於7月1日至9月3日正式對公眾開放。新華社記者 王迎 攝

6月29日,在美國紐約蒂爾登堡,媒體工作者參觀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的裝置作品《水仙花園》。當日,由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PS1分館再現的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的著名裝置作品《水仙花園》舉行媒體預展。這項裝置藝術由1500個鏡面圓球組成,設置在一個昔日美軍基地已廢棄的火車修理廠中展出。展覽將於7月1日至9月3日正式對公眾開放。新華社記者 王迎 攝

6月29日,在美國紐約蒂爾登堡,媒體工作者參觀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的裝置作品《水仙花園》。當日,由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PS1分館再現的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的著名裝置作品《水仙花園》舉行媒體預展。這項裝置藝術由1500個鏡面圓球組成,設置在一個昔日美軍基地已廢棄的火車修理廠中展出。展覽將於7月1日至9月3日正式對公眾開放。新華社記者 王迎 攝

6月29日,在美國紐約蒂爾登堡,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的裝置作品《水仙花園》中布滿鏡面金屬球。當日,由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PS1分館再現的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的著名裝置作品《水仙花園》舉行媒體預展。這項裝置藝術由1500個鏡面圓球組成,設置在一個昔日美軍基地已廢棄的火車修理廠中展出。展覽將於7月1日至9月3日正式對公眾開放。新華社記者 王迎 攝

相關焦點

  • 草間彌生裝置藝術《水仙花園》在紐約展出(1)
    新華社照片,紐約,2018年6月29日(國際)(1)草間彌生裝置藝術《水仙花園》在紐約展出這是6月29日在美國紐約蒂爾登堡拍攝的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的裝置作品《水仙花園》。當日,由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PS1分館再現的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的著名裝置作品《水仙花園》舉行媒體預展。這項裝置藝術由1500個鏡面圓球組成,設置在一個昔日美軍基地已廢棄的火車修理廠中展出。展覽將於7月1日至9月3日正式對公眾開放。新華社記者 王迎 攝
  • 草間彌生《水仙花園》裝置被安置在「瞬間」展館
    目前,波點藝術家草間彌生(Yayoi Kusama)的《水仙花園》(Narcissus Garden)已經來到了美國的阿肯色州今年,草間彌生原計劃進行的多場展覽因冠狀病毒的影響均被推遲,像在紐約植物園的一場大型戶外展覽本預計於今年春季開幕,在柏林Gropius Bau博物館舉行的回顧展原定於今年9月份開幕,以及在華盛頓的DC’s Hirshorn Museum博物館和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London’s Tate Modern)的展覽。儘管如此,這位藝術家著名的藝術作品之一仍在美國被展出。
  • 草間彌生近期紐約活動 | 多場展覽與感恩節氣球遊行
    《紐約時報》對於草間彌生近期豐富的博物館與畫廊展覽、及感恩節氣球遊行的專題報導與此同時,草間彌生還正在紐約城中舉辦大型個展。藝術家的大型個展《每日我為愛祈禱》正在卓納畫廊紐約第20街空間展出,受到熱切關注。
  • 草間彌生近十年作品精選
    M.E.Thelen畫廊  第33屆威尼斯雙年展:「水仙花園」  影片「自己消滅」於德國、荷蘭、比利時、義大利  電視播放公開演出於巴黎各劇場  1967年 紐約 .Black Gate Theater:「草間的自己消  滅:視聽聲光表演」  紐約.Woodstock:「Horse Play」「草間的自己
  • 草間彌生2019紐約藝術作品展
    草間彌生,1929年出生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市,畢業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女子學校。1939年,草間彌生約10歲時,開始被大量幻覺困擾,因而時常有自殺企圖。她留有當時為母親畫的鉛筆畫,畫中就已充滿了小圓。在1956年移居美國紐約市,並開始展露她佔有領導地位的前衛藝術創作,現居住在日本東京。
  • 草間彌生又在紐約展出兩個新鏡屋 排隊幾小時參觀幾分鐘
    圖片來源:David Zwirner Gallery、Yayoi Kusama、Highsnobiety這兩周,一陣又一陣的冷空氣瞬間把紐約帶進了冬天。和冷空氣一起登陸紐約的還有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的最新展覽Festival of Life(生命慶典)以及Infinity Nets(無盡的網)。
  • 看草間彌生上海大展之前,你需要知道這些
    草間彌生和軟雕塑作品《堆積》1962 《無限鏡屋——陽具原野》1965 2012年,草間彌生在英國泰特現代美術館 展出《我的永恆靈魂》系列 1970年代,草間從紐約回到日本後, 一直住在東京新宿區的一家精神療養院
  • 謎樣的草間,令人眼花繚亂的彌生
    1964年草間彌生的《千船會》(Aggregation: One Thousand Boats Show),展出陰莖模樣的軟雕塑,不但塞滿船裡面,還塞滿了整個房間,牆壁上貼滿這些作品的圖片,轟動了紐約藝壇。草間彌生自稱她是「偏執狂的藝術家」(obsessive artist),那是因為她受到精神疾病的影響,無法避免反覆陷溺在漫天滿地重複的圖像裡。所以,她認為某位波普藝術的天王也是模仿她的。
  • 草間彌生在上海辦展了,包括一系列新作和「量身定製」的裝置作品
    3 月,在上海外灘邊有一場草間彌生的展覽。展覽名為「草間彌生:愛的一切終將永恆」(Yayoi Kusama:All About Love Speaks Forever),展品涵蓋草間彌生根據復星藝術中心的空間,量身定製的多件特定場域裝置作品。同時,還有草間彌生最近的繪畫系列《我的永恆靈魂》,以及雕塑等作品。
  • 草間彌生在紐約
    1969年3月17日,草間彌生與一些藝術家在紐約中央公園83歲時,草間彌生再次來到紐約這座對其影響至深的城市。她一生的作品,從她尚未到達紐約的上世紀40年代,到其離開紐約的70年代之後,被精心挑選,以回顧展的形式,陳列在紐約惠特尼美術館——一個以「美國藝術」為名的美術館中。在長達八旬的人生中,草間彌生在美國只生活了15年,但在這段旅居歲月裡,她創造了其藝術生涯中最為人知的作品。多年以後,當她回到紐約,這座城市在她眼中已經失去了往日的光芒:「沒有變化,乏善可陳。」
  • 草間彌生的抽象藝術,你看懂了嗎?
    」草間彌生以自己當時在紐約創作的軟雕塑為例,草間彌生在電影紀錄片的拍攝中,口訴著當年步步走過的鬱郁不得志辛酸史。歸結於當時的藝界實況。因為失意?因為病況?她當時在紐約的大樓從陽臺一躍而下。被救活之後,回到了日本老家。那當年讓她離鄉背井前往紐約的原因是否還在?而那原因是否藏在她的抽象點點漩渦裡?
  • 專訪草間彌生——精神療養院裡的日本藝術天后
    花和植物成為草間彌生近來創作的主題,並已經在洛杉磯展出了「午夜怒放之花」系列,正是因為她對童年的回憶。  1955 年,26 歲的草間彌生在舊書店發現了美國女畫家喬治亞.歐姬芙的作品。在一位懂英文的堂兄的幫助下,她寫信給喬志亞.歐姬芙尋求幫助。「雖然我在遠方,雖然我在藝術的道路上才剛剛起步,我還是懇請你為我指路......」深受感動的女畫家回信給草間彌生,表示願意在美國推薦她的作品。
  • 草間彌生新展「每天我都祈禱愛情」在紐約舉行
    當地時間11月13日,觀眾在紐約參觀草間彌生的繪畫和裝置藝術作品。國際知名藝術家草間彌生新展「每天我都祈禱愛情」 11月9日至12月14日在紐約曼哈頓一間畫廊舉行。中新社記者 廖攀 攝當地時間11月13日,觀眾在紐約參觀草間彌生的繪畫和裝置藝術作品。國際知名藝術家草間彌生新展「每天我都祈禱愛情」 11月9日至12月14日在紐約曼哈頓一間畫廊舉行。中新社記者 廖攀 攝當地時間11月13日,觀眾在紐約參觀草間彌生的繪畫和裝置藝術作品。
  • 活著就要不斷與藝術創作搏鬥——論紀錄片《草間彌生》
    事實上,早在上世紀六〇年代末(1968年)、適逢美國嬉皮風潮席捲之際,草間彌生即已和一群裸體舞者在紐約中央公園的愛麗絲主題銅像(Alice in Wonderland)前進行了一系列離經叛道、極具煽動性的「偶發藝術」(Happening Art,或稱「快閃藝術」)形式展演。
  • 草間彌生大型銅製南瓜雕塑參展2015香港巴塞爾
    草間彌生標誌性的「南瓜」此次重點展出的作品,包括草間彌生的大型銅製南瓜雕塑、Grayson Perry的8米長掛毯作品、以及Isaac Julien的攝影新作。 Isaac Julien亦將於藝術展期間現身香港,參與」M+進行:流動的影像」,推介其作品。  Victoria Miro(3樓:3D05)將聯同東京/ 新加坡Ota Fine Arts展出草間彌生高達2米的標誌性銅製南瓜作品。
  • 為何這兩家美國博物館要感謝草間彌生?
    現實的情況,在展覽6個小型盒子狀、結合了燈光和鏡子呈現出令人目眩的萬花筒般的《無限鏡屋》裡,觀眾們在每個裝置裡只有30秒的逗留時間。平日裡,布洛德博物館是允許觀眾逗留45秒。 憑展覽門票不僅能進入草間彌生這6間無限鏡屋,還能欣賞到這位88歲的日本老藝術泰鬥的60件繪畫和雕塑作品。
  • 草間彌生:最貴的藝術女王,最drama的愛與病
    在草間彌生紐約工作室覆蓋整面牆的網狀畫前1961草間彌生,由華盛頓特區國家美術館收藏圖片版權:草間彌生她開始畫這些斑點,它們像是世界的細胞、分子,草間彌生把它們看成是來自宇宙和自然的信號草間彌生在紐約展示出傑出的社交技巧。「無論什麼時候去參加派對,我都能交到朋友。」草間彌生甚至在1966年舉行的威尼斯雙年展上派發傳單,上面印有赫伯特.裡德爵士(Sir Herbert Read)對其作品的描述,指她的創作展現「奇怪美麗的意象」並「在我們的感官留下懾人的深刻烙印」。
  • 看懂草間彌生:在無限圓點中自我消融
    當時母親堅決反對草間彌生學畫畫,她希望女兒將來成為一名商人而不是藝術家。為此,草間彌生經常遭受母親的虐待。恐懼感和叛逆情緒反而讓草間彌生迸發出更強大的繪畫激情,她發誓決不放棄自己喜愛的藝術。她一如既往地畫著自己心目中的精神圖畫,並開始萌生出國的念頭。   也是在這個時期,草間彌生開始畫了大量後來成為她作品符號之一的南瓜。
  • 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作品在上海展出 (1/6)
    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作品在上海展出6) "← →"翻頁 12月14日,享譽世界的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
  • 「怪婆婆」草間彌生的禁忌之戀
    最近在上海火爆異常的草間彌生展,首次將這個怪誕、有趣、先鋒的當代藝術「怪婆婆」的作品大批帶入中國。她瘋狂無釐頭的標誌圓點,以及永遠有點莫名其妙地神情總讓人猜測這位82歲的「怪婆婆」頭腦裡到底在想什麼。就讓我們來回顧一下她在紐約青年時代的一段禁忌之戀,或許會對「草間何以成為今日的草間」有所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