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為澳大利亞的頻頻「鬧事」,兩國的經貿合作已經暫緩了。這對於澳大利亞部分產業的貿易出口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其中煤炭等支柱產業受到重創,而農業、水產也受到波及,其中典型的例子就是澳大利亞龍蝦產業。
11月初,由於澳大利亞方的不恰當幹涉境內區域事務的做法,導致兩國之間的關係陷於冷局,經貿合作受阻,再加上東方大國加強了對澳大利亞產品的海關清查力度,這就導致了包括龍蝦在內的一些鮮活農產品遭遇困局。除此之外,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在西方國家橫行霸道,也不得不加強對於進口食品的安全檢查,這再次加重了澳大利亞龍蝦產業困局的嚴重性。
根據澳大利亞當地媒體的最新報導表明,澳大利亞龍蝦出口東方市場受阻,造成了澳大利亞龍蝦價格迅速下降50%,對於澳大利亞的傳統漁業同樣造成了重創,目前,根據澳大利亞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已有相當一部分漁船都停止海外捕撈作業,許多澳大利亞漁民放棄出海捕漁。在澳大利亞尤為重要的龍蝦捕撈港口PortMacDonnell,原本日常進行海外出行捕撈作業的漁船不低於50艘,然而現在卻僅僅只有三、四艘仍在堅持捕撈作業。
在與東方的經貿合作遭到碰壁之後,澳大利亞為了緩解國內龍蝦帶來的困擾,迫切需要開拓其他國家的海外市場。所以,作為世界上人口密度很大,擁有十四億人口的印度就作為了澳大利亞首先實施開拓海外龍蝦市場的第一站,澳大利亞希望儘快向印度出口龍蝦,以彌補在東方市場上造成的流失空白。然而,印度雖然沒有直接拒絕澳洲的好意,但澳大利亞的龍蝦在印度大陸明顯水土不服,很快就敗走印度市場。印度作為一個農業大國,龍蝦並不在印度公民的食譜中,而且就算在澳大利亞國內龍蝦造成了冗積,價格暴跌,但是對於印度來說,沒有龍蝦這一食物習慣再加上價格昂貴,印度公民還是比較傾向於價格相對而言更加低廉的魚類海鮮產品。而東方市場對於澳大利亞龍蝦的需求還是很大的,曾經一度佔據了澳大利亞龍蝦市場的份額高達94%,隨著兩國之間的關係陷入僵局,人口大國印度也對澳大利亞龍蝦不感興趣,這雙重打擊更加讓澳大利亞龍蝦產業陷於極深的困境。
目前,國內龍蝦市場已被美國龍蝦和加拿大龍蝦給雙向佔據,已然超過了澳大利亞龍蝦在國內龍蝦市場的佔比,澳大利亞漁民的希望也變得非常渺茫。因此,澳大利亞龍蝦產業面臨的嚴峻困境,還是需要澳大利亞自己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