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成功也是靠蕭何,失敗也是因為蕭何」這句話,其中最離不開的兩個人物就是韓信,而另外一個當然也是句子裡的蕭何。為什麼說成功也是靠蕭何呢?因為當年韓信剛剛投靠劉邦的時候在軍營當中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軍官,沒有什麼地方值得這些將領關注他。你是,於是他就決定不為劉邦效力去找一個可以嘗試自己才華的人。在這之前他就認識了蕭河這個人,他們一見如故,在平時的交談中蕭何發現韓信在軍事方面十分的出眾,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將領,於是他就準備向劉邦推薦韓信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韓信卻離開了劉邦,準備找到一個可以重用自己的人,蕭何知道這件事情號非常的著急就趕緊騎著戰馬去找韓信。後來在他一番苦口婆心之下,終於又把韓信了回來,這件事被劉邦知道後特別生氣,覺得蕭何竟然為了一個普通小兵連夜騎著戰馬追趕,劉邦直接就問他這到底是為了什麼?蕭何對劉邦說出了韓信的才能之後,韓信才逐漸的得到了這些將領們的注意,沒過多長時間他就被破格提拔成了大將軍。
從這方面來看,韓信的成功絕對是離不開蕭何的,但是後來他的死也和蕭何脫不了干係。劉邦坐上了皇帝之後,他就開始對韓信不放心,覺得他這個人軍權比較重,後來就慢慢的削弱韓信的實力。最後劉邦準備殺死韓信,當時殺死韓信的方法也是有蕭何一手策劃的,早些年因為韓信給劉邦打江山的這個過程當中立下了許多戰功,所以劉邦當年就給了他一塊可以保命的金牌,但是後來劉邦非常後悔對韓信的這個承諾。蕭何就為劉邦獻出來一個計策來殺死韓信,他把韓信關在用黑布蒙上的鐵籠子裡,讓一群宮女拿削尖的竹子把韓信活活的扎死,當年在戰場上英勇的韓信就這樣死在了一群小小的宮女手裡。
如果說他作為韓信的領路人,這麼注重人才的蕭何,不應該用這種狠毒的心腸。那他到底是因為什麼才讓他對韓信下這麼狠的毒手呢?當年韓信立下的功勞太多了甚至超過了劉邦,嚴重威脅到了劉邦的權利,韓信還非常年輕,才三十多歲,他的權力就遍布了整個朝廷。雖然他的志向不是謀取皇位,但是對於權力韓信也是十分的渴望的,所以說作為皇帝的劉邦絕對不能讓韓信這樣的人活下來。還有就是劉邦當時已經老弱多病,而呂后實力慢慢的大了起來,蕭河為了自己的生存在暗地裡就投靠了呂后,給她獻出計策。
不管蕭何是出於什麼原因,他利用韓信對自己的信任把這個大將害死,在歷史上都是非常真實的一幕。在戰場上戎馬一生的韓信因為對的蕭何信任最後被一群小小的宮女殺死了,所以說韓信的成功是因為要蕭何,他的失敗也是因為蕭何。但是從韓信的自身上也是有原因的,如果說他當年學會低調不那麼招搖,事事懂得忍讓,也不會引起劉邦的注意準備殺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