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進展!
跨越珠海中山兩地的香海大橋
計劃將設8個收費站!
↓↓↓
近日,珠海交通集團發布《公開徵求珠海市香海大橋工程沿線收費站名稱意見的公告》,對8處收費站名稱向社會徵求意見,至此,香海大橋沿線8處收費站也完全曝光,中山境內有1處。
全線共設8處收費站,中山設1處
根據公告附件文件,香海大橋將在坦洲(樞紐)、界坦路、瀝溪路、梅華路、人民路、造貝、坦洲西、新豐圍(樞紐)、坦洲南(樞紐)、昭興圍(樞紐)等10處互通立交,設立主線收費站1處、匝道收費站7處!
值得注意的是,8處收費站中,珠海境內有6處匝道收費站,中山市坦洲境內有1處匝道收費站。
目前,收費站命名按照所在地或者附近社區命名,主要是界湧、瀝溪、梅華、明珠、造貝、金鬥灣、白藤、格力城等8個。
其中,中山市坦洲境內的匝道收費站為坦洲西互通連接坦洲鎮地面市政路系統(規劃環洲南路、平交規劃嘉聯路)的收費站,擬命名為金鬥灣收費站。
收費標準待定,或2021年通車
關於備受關注的收費問題,目前還沒有具體的標準出來。
根據珠海市民服務熱線近期的回覆,由於香海大橋按照收費高速公路立項建設,具體收費標準需通車前報省政府確定。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於收費,其實很多鬥門業主更關注沿途出入口的設置。在鬥門端僅設置主線收費站1個,出入口將是香海大橋和湖心路的平交口,作為目前鬥門人口聚集的板塊,湖心路已成為鬥門最擁堵的道路,香海大橋鬥門端出入口設置在湖心路,擁堵加劇幾乎是可以肯定的。
香海大橋這個跨越珠海中山兩地的工程,全長29.81公裡,分香海大橋段和香海支線段同步推進。
其中,大橋主體在珠海範圍內的工程已進入尾聲。
目前,香海大橋工程磨刀門特大橋副航道主橋已合龍,正抓緊推進磨刀門特大橋主航道橋、新豐圍互通等關鍵節點建設。
香海大橋磨刀門主橋鳥瞰效果圖
新豐圍互通效果圖
位於珠海市香洲區的梅華互通立交至造貝互通立交段預計今年內可順利通車,剩餘工程包括沿國道G105架設的香海支線段力爭2021年建成通車。
關於香海大橋
香海大橋項目北起西部沿海高速公路,起點為珠海市造貝路口,對接香海大橋支線翠屏段(規劃),路線向南利用國道G105架設高架至梅華路後沿珠海、中山市界繼續向西,經中山坦洲鎮等地,先後與廣珠西線高速公路、中山規劃古神公路、江珠高速公路相交,終點止於鬥門區湖心路。
據悉,香海大橋項目總投資76.72億元,線路全長約29km(含中山段),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納入廣東省高速公路聯網收費,設計速度100km/h,路基寬度33.5m,橋梁寬度33.0m。
目前已經完成將近一半的總投資,項目預計2021年底完工。
香海大橋是聯通珠海東西區的重要通道,省重點交通項目,是珠海市「六橫十縱」骨架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跨越珠海、中山兩市。
來源:綜合自珠海特區報、珠海交通集團、坦洲人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