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是一個區域發展的重要前提,掌握交通命脈才能贏得資本先機。
珠海西區發展相對主城區落後,而交通問題就是制約其發展的最大短板之一。
但近年來西區交通樞紐建設進度加快,交通壁壘正逐步打破。
規劃中的高鐵、城軌
就在前段時間召開的珠海市鬥門區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提到,要加快珠機城規北延線,希望能儘快立項規劃建設為珠海西部連接市區及周邊城市建設一條通勤軌道。
△截圖
從珠海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 「十三五」規劃和珠機城軌北延線想像線路可以看出,珠機城軌北延線擬在金灣和鬥門均設有站點。
珠機城軌一直以來被視為珠海的「地鐵」,若規劃線路開通,這就意味著珠海西區將迎來首條「地鐵」!
值得注意的是,珠機城軌二期(橫琴至珠海機場)三灶隧道盾構區間已於上個月實現雙線貫通,比合同工期提前一年完成。
△珠機城軌北延線想像線路
除了珠機城軌北延線,西區未來規劃的鐵路軌道還有廣中珠澳高鐵、珠江肇高鐵、廣佛江珠城際。
珠江肇高鐵起自橫琴(澳門),經珠海市鬥門蓮洲鎮引入江門站,設計速度350公裡/小時,今年動工,該項目建設周期為2020年—2024年。
廣中珠澳軌道交通在2019年初由城際快線升級為高鐵線路,項目全長約204公裡,初步可知,廣中珠澳高鐵起於廣州北站,經廣州接入中山站,經中山三鄉、坦洲後接入珠海鶴洲樞紐站。據了解,廣中珠澳高鐵項目已全線調整為近期實施項目,建成運營後,廣州至珠海間的車程將縮短至30分鐘左右。
而廣佛江珠城際珠海段主要經蓮洲、鬥門、金灣,最終至珠海機場與珠機城軌二期銜接。
西區交通瓶頸破局
如今,珠海西區交通正火熱建設中,未來西區通往主城區的將不再只有珠海大橋,珠海西區交通要開掛了!
△珠海西區重點交通一覽
珠海隧道:即將動工
珠海隧道擬建在珠海大橋的南側,工程全長約5km,雙向六車道,設計速度(銜接主線)為80km/h;輔道雙向六車道,輔道設計速度為50km/h。
擬申請用海期限40年,總投資約49.8億,總工期暫定為4年,力爭2024年完工,其中區間隧道940個工作日。
△項目地理位置圖
珠海隧道工程目前已完成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圖審查合格書等前期手續。
這就意味著,珠海隧道即將動工。
珠海隧道建成開通後,可以分流珠海大橋的車流量,將大幅度緩解珠海大橋的交通壓力。
香海大橋:收費站引起爭議
近日,香海大橋沿線8處收費站也完全曝光。其中珠海境內匝道收費站6處,中山市坦洲境內匝道收費站1處。
收費站命名按照所在地或者附近社區命名,主要是界湧、瀝溪、梅華、明珠、造貝、金鬥灣、白藤、格力城等8個收費站。
△香海大橋沿線收費站
不過收費站名稱徵求社會意見公告一出便引起了廣大珠海市民的爭議。
很多市民認為:香海大橋作為聯通珠海西區的便民路,其目的是為了緩解交通壓力,如今卻要收費,失去了便民的意義;另外,大橋鬥門端出入口設置在湖心路,有加劇湖心路擁堵的可能。
但也有市民表示理解:香海大橋畢竟屬於高速,只要能減少路上行車時間且收費合理,還是能接受的。
△網友留言截圖
香海大橋項目起點自珠海市造貝路口,對接香海大橋支線翠屏段(規劃),終點止於鬥門湖心路,項目總投資76.72億元。
香海大橋全長29.98公裡,含約20公裡的主線段和9.8公裡的支線段。全程設置互通式立交10處,採用高速公路技術標準,雙向六車道,主線設計速度100公裡/小時,支線設計速度80公裡/小時。
△香海大橋/圖源中交一公局橋隧工程有限公司
目前,香海大橋工程磨刀門特大橋副航道主橋已合龍,磨刀門特大橋主航道橋、新豐圍互通等關鍵節點正在全力推進;支線工程梅華互通正在進行主線橋蓋梁施工,下一步將全面開展預製梁架設,為梅華互通至造貝互通路段早日建成通車目標創造有利條件。
洪鶴大橋:航展前通車
洪鶴大橋起點位於香洲區南屏鎮洪灣,對接港珠澳大橋連接線,並於廣澳高速珠海段及橫琴二橋形成十字交叉。
項目全長9.65公裡,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為100km/h,全線無紅綠燈,即使走完全程,也只需6分鐘左右。
△洪鶴大橋/圖源網絡
本月月初,洪鶴大橋洪灣水道主航道橋合龍,按照計劃,洪鶴大橋將全線貫通,今年航展前可通車。
建成通車後,金灣開車到市區的時間將從原來的40分鐘,縮減到約20分鐘;而香港和灣區東岸的資源流入金灣的時間也僅需1小時,極大的提升了金灣對東岸資源的承接力度。
金海大橋:預計2021年通車
金海大橋連接橫琴新區與珠海金灣國際機場,以公鐵合建的方式跨越磨刀門水道及泥灣門水道,路線全長9.5公裡,總投資83.48億。
其中與珠機城際鐵路合建的7.1公裡,是珠三角入海口上架設的第一條公路、輕軌兩用橋,建成後將大大縮短金灣,橫琴之間的距離。
△圖源珠海特區報
目前,金海大橋主橋首個主塔墩混凝土澆築完成。
據了解,金海大橋建成通車後將大大縮短金灣、橫琴之間的距離,10分鐘~15分鐘可以從金灣到達橫琴;拱北到珠海機場也僅需25分鐘。
跨雞啼門特大橋:預計年底通車
跨雞啼門特大橋位於雙湖路A段線位上,項目橫跨雞啼門水道,連接鬥門和金灣。
橋梁設計總長約1.21公裡,橋面寬27米-38米,規劃雙向六車道,時速60km/h。
按照計劃,大橋計劃2020年7月底合龍,爭取今年年底通車。
△跨雞啼門特大橋/圖源珠海特區報
目前,跨雞啼門特大橋下部結構除28號橋臺外均已全部完成,小箱梁預製完成91%,架設83.5%,正在進行橋面附屬工程施工;南岸鋼混疊合梁溼接縫澆築完成,正在進行落梁施工,北岸鋼混疊合梁已落梁完成;南北兩主塔均已封頂。
作為橫跨雞啼門水道、連接珠海西部鬥門區和金灣區的大橋,雙湖路跨雞啼門特大橋建成通車後,將有效緩解鬥門和金灣兩區的交通壓力,鬥門新青片區將與金灣相連,原本20分鐘的通勤時間,將縮短至5分鐘。
鶴港高速:一期2021年通車
鶴港高速東接港珠澳大橋連接線,與江珠高速、機場高速和高欄港高速等多條高速公路聯通,西聯黃茅海大橋;沿線與珠海大道、機場東路、機場北路等城市快速路相接。
項目全長34.932公裡,其中江珠高速至鶴洲南互通段採用雙向四車道,設計時速120km/h,其餘路段採用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100km/h。
△鶴港高速
據了解,目前鶴港高速一期關鍵控制性工程HGTJ2標白藤河特大橋左幅邊跨合龍塊順利澆築完成。
建成後,將形成聯通港澳、橫琴新區,貫通珠海西部城區,輻射粵西的重要東西向通道,可有效緩解珠海東西向交通壓力,為將珠海建成粵港澳大灣區西岸核心城市,進一步完善省高速公路網和區域路網,發揮極為重要的作用。
黃茅海跨海通道:已正式動工
今年6月初,黃茅海跨海通道施工鋼棧橋打下第一根鋼管樁,意味著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正式動工,比原計劃提前半年。
△施工現場/圖源珠海發布
黃茅海跨海通道起於珠海市高欄港區,東連港珠澳大橋,西連新臺高速並與西部沿海高速相交,止於臺山市鬥山鎮,是繼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之後,粵港澳大灣區又一跨海通道工程。
項目全長約31公裡,採用雙向6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時速100公裡/小時,設計使用壽命100年,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
據悉,該項目設700米級超大斜拉橋2座。其中高欄港大橋擬採用鋼箱梁雙塔單跨斜拉橋設計,跨徑700米;黃茅海大橋擬採用鋼箱梁三塔雙跨斜拉橋設計,跨徑720米,建成後將成為世界跨徑最大的三塔斜拉公路橋。
目前,黃茅海跨海通道正在進行鋼管樁試樁與棧橋施工。
△黃茅海跨海通道現狀/圖源廣東交通集團
城市發展,交通先行。
待以上交通建成通車後,相信珠海西區彷如打通任督二脈,經濟發展會蒸蒸日上,其區域價值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