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好壞,脾胃說了算!6道題自測脾胃健康

2020-12-15 名醫在線網

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人體所有生命活動都有賴於脾胃的運行。若脾胃受損,即會多病減壽,小到感冒、大到腫瘤,都與它有關。

一、脾胃失調,百病叢生

脾像船長,運送水谷精微到達身體各個地方。若脾胃失調,船長就沒力氣開船運輸,貨物滯留積壓送不出去,碼頭就會癱瘓。所以脾胃病,易傷脾胃、肝腎、心肺、氣血…引起全身疾病。

1、升降功能失調

脾胃功能失調,運化能力就會下降,食物堆積體內,機體吸收不了營養,代謝廢物無法順利排出體外。

初期,有頭暈、睏倦、便秘、腹瀉、噁心、食慾差、消化不良等症。長期如此,可致肥胖、脂肪肝、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謝病。

2、 運化水溼失調

若脾胃功能失調,水溼排洩就會出現障礙,使溼熱蘊結體內,臟腑經絡運行受阻。

初期,有口苦口臭、舌體齒痕、尿黃而短、便溏、四肢沉重、五心煩熱、水腫、溼疹等症。

但若臟腑失調,血行遲緩不暢致血瘀,輕則舌質青紫、臉色晦暗、身體疼痛……重則臟器下垂,易發疾病,如:久瀉脫肛、子宮脫垂等。

3、統血功能失調

脾胃差,會使統血功能失調,一則運化無力,氣血生化無源,體虛衰弱,常有食少、腹脹、少氣懶言、舌淡苔白、脈弱、鬚髮早白等症;

二則氣血虛虧,固攝無力,易出血,如 :便血、尿血、月經過多等,常感倦怠、面色蒼白、四肢不溫、納呆便溏等。

二、對號入座,自查脾胃健康

通過仔細觀察膚色、五官、生活狀態,也能看出脾胃問題,不妨對照自查。

1、臉色是否發黃

一個人的臉色暗淡發黃,可能是脾虛,主要表現為吃飯不香,飯後肚子發脹,有腹瀉或便溏症狀。

如果沒有及時治療,臉色就會逐漸變成「萎黃」,即臉頰發黃、消瘦枯萎,這是因為脾的氣和津液都不足,不能給身體提供足夠營養造成的。

2、鼻頭是否暗淡

用手摸摸鼻頭會發現有一個小坑,以小坑為中心,周圍就是反映脾臟生理功能、病理變化最明顯的區域。

如果鼻頭髮紅是脾胃有熱證,表現為特別能吃,但吃完容易餓、消化吸收不好、口苦黏膩等。

3、睡覺時是否流口水

一個人的脾氣充足,涎液才能正常傳輸,幫助我們吞咽和消化,也會老老實實待在口腔裡,不會溢出。

一旦脾氣虛弱,「涎」就不聽話了,睡覺時會流口水。如果經常不自覺流口水,可從健脾入手,進行調理。

4、是否便秘

正常情況下,人喝進去的水通過脾胃運化,才能成為各個臟器的津液,如果脾胃運化能力減弱,就會導致大腸動力不足,繼而造成功能性便秘。

5、睡眠是否不好

古語講「胃不和,臥不安」。脾胃不好的人,睡眠質量也會降低,出現入睡困難、驚醒、多夢等問題。

6、精神狀態是否不佳

脾胃運化失常,容易導致健忘、心慌、反應遲鈍等。相反,脾胃健運,能讓大腦得到滋養,就會神清氣爽、精力旺盛、思考敏捷。

三、這樣做養出好脾胃

養脾胃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需要有健康的生活習慣和保健常識。為此,專家給出了以下建議。

1、規律飲食、定時定量、細嚼慢咽

這是保養脾胃的第一步,特別是胃本來就不好的人,更要少吃辛辣、刺激以及生冷食物。

要注意定時吃飯,不要狼吞虎咽,更不要站著或邊走邊吃,吃飯時不要討論問題或爭吵。

2、揉鼻頭

每次揉鼻頭20分鐘左右,能改善胃脹氣等症狀。

3、按摩足三裡

足三裡(膝眼直下3寸處)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每日按揉50~100次,能健脾和胃、調中理氣、導滯通絡,適用於各種類型的脾胃病變。

4、吃對食物

在長夏這個養脾的關鍵時期,應該結合健脾、祛暑、化溼等方法進行調補,可以吃些山藥,山藥中含有18種胺基酸、10餘種微量元素等多種礦物質,可健脾補虛、補中益氣、益心安神,補益全身。

食補講究堅持常食,山藥雖然口味淡雅,口感清脆,但是要堅持每天都以山藥為菜,估計大多數人都難以堅持,而且烹飪方法不對,容易損壞山藥中的營養。

所以,專家建議最好把新鮮山藥做成山藥粉,當作休閒零食或者早餐衝泡來吃,就很容易堅持,而且效果更明顯。

↓↓↓ 一杯香濃山藥粉的正確打開方式 ↓↓↓

5、常讀「呼」字音

可以培養脾氣,對緩解脾虛、腹脹、脾胃不和、食欲不振都有好處。

6、飯後慢慢走

中醫有「以動助脾」的養生觀念,飯後散步有助於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消化。

但「飯後」並非指吃完飯立刻就開始散步,而是要休息至少10分鐘再進行,若吃得過飽則需適當延長休息時間,並且飯後半小時內不能做劇烈運動。

相關焦點

  • 脾胃受傷,嘴先知!嘴巴出現這6種跡象,吃點它,脾胃重回健康態
    脾胃受傷,危害非常大,那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脾胃不好呢?如果你的「嘴巴」出現這6種跡象,最好檢查一下,可能已經中招了!1、「唇四白」異常脾胃開竅於口,其華在唇,嘴巴可以反應出脾胃的好壞。養胃,沒你想像的那麼難脾胃是後天為本,隨著年齡的增大,脾胃的功能逐漸下降,但是如何調理脾胃,使得後天脾胃不受病?俗話說胃病「三分治七分養」想要胃部健康,主要還是看日常的養護,胃病是一種慢性病,靠吃藥極難痊癒;所以要靠平時的溫養,今天給大家找來了超級養胃的「福東海·丁砂膏」。
  • 溼氣重的人,身體哪些部位會「鼓起來」?自測一下,有沒有中招
    也存在一些人根本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不是溼氣重,而耽誤了比較好的治療緩解時機,不妨透過身體看看,自測一下,如果有些部位出現了「鼓起來」的異常,或許暗示溼氣找上了身,那麼哪些部位要引起注意呢?觀察嘴唇也能大致了解身體好壞的,古代醫書有這樣的描述「唇赤腫為脾胃溼熱」,意思是嘴唇出現了赤色、腫脹,說明是身體脾胃溼熱導致的,暗示溼氣較重。不妨看看身邊一些溼氣重的人,看看他們的嘴唇是不是很厚,有發腫的外貌呈現。
  • 長期拉肚子,或是脾胃不健康,身體的這些表現,請不要大意
    導語:進入秋季,天氣日漸變涼,我們許多人都開始關注自己的身體,讓我們的身體變得暖和起來。但是我們要做的先養好我們的脾胃,這樣我們的身體才會健康,下面小編來大家認識一下如何保護我們的脾胃,讓我們的脾胃健康不生病。
  • 脾胃不好的人,飲食要注意這4點,才能養好脾胃,促進健康
    脾胃對身體健康的影響非常大,一直以來,脾胃都被稱為後天之本,對此很多人會表示比較不理解。脾胃真的有這麼重要嗎?實際上確實如此;人體的存活離不開食物的攝取,而只有通過脾胃的作用,才能使這些食物轉化為可供人體使用的能量,維持生命的延續。脾胃作為食物和人體能量的轉換橋梁,一旦出現問題,對身體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 內傷脾胃,百病由生,有這6個表現,預示你脾胃虛寒
    說到脾胃,你可能會忽視保養,其實應該重視,注意保健、養生的人,對於脾胃保健十分的重視。特別是中醫有句話,對於脾胃的保護更加關鍵:內傷脾胃,百病由生。是說脾胃受到損傷,危害實在是太大了,諸多疾病就會出現。
  • 降溫後6種蔬菜堅持吃,補氣又調理脾胃,健康抗寒冬
    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心補凝神定氣,健康在五行說降溫就降溫,不服?那就多穿點,再吃「好」點,讓身體暖和起來。一入冬,心腦血管疾病高發,嚴重的影響了中老年人的健康,就非常容易出現氣血不足的情況,出現手腳冰涼、頭暈目眩、少氣懶言、面色淡白或心悸失眠、食欲不振等現象, 如果你也有這些表現,提示你該補氣血,調理脾胃了。冬天是滋補調理的季節,我們的身體要儲存一定的能量,不但要抵禦寒冷同時還要為我們的身體健康提供保障。
  • 吃什麼補脾胃最好 10大食物有效呵護脾胃
    6、蓮藕中醫認為,蓮藕味甘性涼,能清熱生津,涼血止血,補益十二經脈血氣,平體內陽熱過盛、火旺,熟食蓮藕能補益脾胃、止瀉、益血、生肌。蓮藕散發出一種獨特清香,還含有鞣質,有一定健脾止瀉作用,能增進食慾,促進消化,開胃健中,有益於胃納不佳,食欲不振者恢復健康。
  • 十歲孩子脾胃強壯,專家:秘訣在於常吃一物,積食消除脾胃健康
    對於孩子而言,很多的家長都是非常擔心孩子的飲食問題,不少的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的成長,於是會經常讓孩子多吃一些食物,這樣有助於身體發育,但是孩子的脾胃本身就比較弱,如果吃了太多食物,也會造成食物消化不良引起積食,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及時的注意,控制孩子的飲食。
  • 給孩子調理脾胃很重要,這道湯滋養脾胃,增進食慾,常喝胃口好
    都說 「以形補形」,吃豬肚確實可以起到滋養脾胃的作用,可以作為日常調理脾胃的菜式進行搭配,但不宜在腸胃出現不適症狀的情況下食用,否則不能達到理想的緩解效果。下面就將這道的豬肚湯分享給大家,做法很簡單,將豬肚處理乾淨、沸水焯2~3分鐘後切成條狀,與胡蘿蔔、山藥、玉米、姜塊和白胡椒粒一起放入鍋中,加清水燉煮2~3 個小時,出鍋前放入鹽調味即可。豬肚的營養價值很高,但脂肪含量也較高,食用過量會讓身體產生負擔。
  • 寶寶脾胃好不好,看臉就知道!若有這3種表現,多半是脾胃虛
    對家長們來說,再大的事情也比不過自家孩子的健康了。而對寶寶的健康來說,脾胃是很重要的一個指標。如果寶寶的脾胃好,寶寶的健康肯定也差不到哪兒去;但如果寶寶的脾胃不好,就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那麼家長們又該如何知道孩子的脾胃好不好呢?其實寶寶的脾胃好不好,看臉就知道了!
  • 降溫後6種蔬菜堅持吃,補氣補血,調理脾胃,讓你健康過寒冬
    那就多穿點,再吃「好」點,讓身體暖和起來。一入冬,心腦血管疾病高發,嚴重的影響了中老年人的健康,就非常容易出現氣血不足的情況,出現手腳冰涼、頭暈目眩、少氣懶言、面色淡白或心悸失眠、食欲不振等現象, 如果你也有這些表現,提示你該補氣血,調理脾胃了。冬天是滋補調理的季節,我們的身體要儲存一定的能量,不但要抵禦寒冷同時還要為我們的身體健康提供保障。
  • 脾胃是健康的根本,脾虛、溼熱身體會出現哪些症狀,該如何調理?
    喜歡重口味,過辣、過甜等,或多或少都有些腸胃的問題,腸胃一旦出現問題,相應其它身體部位也會開始出現問題,脾胃不好的人往往在身體上會有一些明顯的症狀表現,脾胃虛弱到底有什麼症狀,脾胃虛弱該怎麼調理?脾胃不好的七大表現1、脾胃不好的人容易精神狀態不好中醫認為一個人脾胃運化失常,就容易導致失眠健忘和心慌、反應遲鈍等症狀反應。而如果一個人的品味狀況良好,大腦容易得到滋潤,這個時候就會顯得格外的有精神,思考問題非常敏捷。
  • 入秋後,身體有「3異常」,說明脾胃「積毒太深」,不能忽視
    導語:秋季已經悄然而至了,不少人都感受到了涼意,雖然溫度很適宜,但是卻內傷脾胃,很多人都忽視了給脾胃保暖,導致咱們的脾胃內寒氣積聚,從而就導致身體變差,胃酸、胃脹更是家常便飯,因此養脾胃不能忘,入秋後,身體有「3異常」,說明脾胃「積毒太深」,不能忽視。
  • 脾胃的「淨化劑」被公布,不是山藥,若孩子愛喝,脾胃好不積食
    王媽媽告訴我們,其實想要孩子身體好,脾胃的調理很重要,但是很多家長往往都忽略了。很多家長發現孩子積食了,認為過幾天孩子就沒事了,但是孩子的身體處於發育中,脾胃處於發育階段,一旦不及時幹預,很可能會影響孩子身體對營養的吸收,導致難長個,吃了不吸收。需知:孩子積食了,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 寶寶脾胃虛弱常生病,身體出現4個症狀,說明寶寶脾胃受損了
    很多孩子總是三天兩頭生病,父母照顧起來覺得非常吃力,家裡的老人常常跟他們說,挺一下,等到孩子長到6歲就好了。為什麼家裡的老人會這樣子說呢?這是因為6歲之前的孩子,身體機能發育還不成熟,特別是脾胃這塊,是特別脆弱的,如果家長的餵養方式不合理或者營養不均衡,就很容易導致孩子出現積食、消化不良、脾胃虛弱的問題。有很多家長只覺得孩子體質弱,總是生病,卻不知道這是因為孩子的脾胃受損導致的,一起來看看孩子脾胃受損的症狀有什麼吧!
  • 養好脾胃是健康之本,一味養脾胃的中藥,李時珍說開脾鬱、醒脾氣
    了解中醫的朋友都知道,脾胃被中醫是決定氣血之根、精氣神之源頭,醫學界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在《脾胃論》中提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的說法,所以養好脾胃是健康之本,脾胃不佳是多數亞健康與疾病的根源。甘松是敗醬科植物既然脾胃如此重要,該如何調養脾胃呢?有這麼一味養脾胃的中藥,它不僅調養脾胃,還能夠理氣散寒,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它開脾鬱、醒脾氣,它就是中藥甘松。
  • 寶寶脾胃不好?養好脾胃有這幾招,家長要及時給寶寶調理
    如果腸胃功能下降,消化系統也會產生影響,進而影響身體狀況,特別是對於寶寶來說,如果脾胃不好怎麼辦?消化對於寶寶來說,脾胃健康很重要,而且大多數寶寶,很容易出現積食的問題。所以家長在寶寶吃完飯後,要注意寶寶的消化問題,平時多觀察寶寶的狀態。
  • 脾胃不好百病生,調理脾胃,4種食物或可幫忙,但有些人不愛吃
    如今,雖然生活條件提高上去了,但是身體健康卻越來越容易出現狀況了。特別是大多數的人都會出現脾胃問題,而脾胃不好就會導致出現多種併發症,讓大家疲於應對,被各種疾病搞得焦頭爛額,嚴重影響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 六味早餐糊養脾胃
    &nbsp&nbsp&nbsp&nbsp俗話說得好,若要身體好早餐要吃好!這就是在強調食療養生的重要性,特別是今年熱銷大江南北的六味和正早餐糊,深受追求健康的朋友狂熱追捧,到底是出於什麼原因呢?
  • 脾胃不好有哪些外在表現?
    中醫認為脾胃是健康的「根」。 如果脾胃功能受損, 就會引發多種疾病。 怎樣判斷脾胃健康? 生活中如何科學養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