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要開學的大寶,興衝衝把我給她買的口罩、溼巾等一件一件地往書包裡裝。我說,還有十幾天呢。她說:可是我一想到我能上學了,就特別開心啊。過了一會兒,她又說:我得給好朋友準備個禮物,我把我最喜歡的橡皮送給她吧,不然她就會不理我了。
我聽了一驚,孩子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我嚴肅地對她說:一個要你給她禮物才和你做朋友的,不是你的朋友。她說:沒辦法啊,我不給她禮物,她就不跟我好了。我又想起來有一次,只有一隻鴨腿,平時最愛鴨腿的大寶眼睛就不眨地就讓給了她表姐。於是我借著上次的事問她:你上次把鴨腿讓給姐姐,是為什麼呢?大寶說:我怕我不讓給姐姐,她就不跟我玩了。每次我沒有答應她的要求,她就說她要走了。我只能再一次嚴肅地對她說:朋友之間互相送禮物,親人之間謙讓食物,都不是錯的。但是如果對方把這些作為條件來威脅你,你應該拒絕。任何人,都不能夠要挾你。大寶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又說:但是她們不跟我玩了,怎麼辦?我說:這樣的朋友,我們不要。
在這件事情上,我特別害怕,而且我覺得絕非小題大做。之前北大女生自殺的事,至今讓人覺得觸目驚心。花朵一般的年紀,因為交往了一個男朋友,長期受其精神虐待,懷疑自己、懷疑人生,最終走向不歸路。這個男生的確值得聲討。但是這不由地使我開始反思,如何讓孩子保持獨立特別是精神獨立,如何在親密關係中學會保護自己。就像大寶這個年紀常常去為了迎合別人,在我看來,就很危險。從當前講,孩子可能會常常壓抑自己,變得很沒有主見。從長遠講,以後她的同學、她的朋友,要求她做一些違法的事情,也以不然不做朋友相威脅,她會不會就跟著做。當她長大了,也會有愛情,我當然希望她在愛情中受呵護,但如果受到了傷害,她會不會及時抽身,會不會首先想到的是保護自己。
我想,這個問題在一些孩子中是存在的,對於這個問題,應該從幾個方面去看,不要讓孩子為了討好別人傷害自己。
01不要試圖教育出一個太乖的孩子
在這個問題上,我要反省,因為我有時候會不由自主地讓孩子按照我的指令來,特別是我工作很忙的時候,覺得讓孩子按照我的指令完成任務比較省時省力。孩子有時候因為沒有更好地完成我交代的事,顯得緊張而不知所措。我甚至覺得,這和大寶常常討好別的孩子有一定的關係。我開始注意在平時改正。比如做作業,不再為孩子規劃一二三四,不再隨意地批評孩子,儘可能給孩子規定一個大致的時間,讓孩子自己完成,然後再參與到作業批改中,可能在這個過程中我會比較累,但受益的是孩子。
02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
要讓孩子獨立,家長首先要從心裡承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紀伯倫有首詩,叫作《關於孩子》,裡面說: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我覺得應該時時對自己起到鞭策作用。學會尊重孩子,多和孩子談心,不是直接告訴孩子該做什麼,而是讓孩子多表達自己,引導孩子去分辨自己該做什麼。我也試著讓孩子多參與到家庭事項中的討論,不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個小孩子,而是要讓她覺得,她是所有思想都該得到應有的尊重,即使是錯的。孩子的價值觀不是一朝一夕就定型的,家長要多給孩子有益的陽光,澆灌著他們健康成長。
03要讓孩子感受到很多很多的愛
感受到家庭中濃濃的愛,心中有愛,孩子才有可能去分辨怎樣的愛是好的,是需要堅持的,什麼愛帶來的只有無止境的傷害,必須及時抽身、及時止損。我打算在今後多告訴孩子一些愛的故事,給孩子分析,也讓孩子多分析,給孩子更多的愛的滋養。
04任何時候,都要告訴孩子:你最珍貴
最重要的還是要學會愛自己。首先是愛自己,然後才是愛別人。不愛自己的愛別人,都是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