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是啥?一季度越南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長8.4%,外貿總額下降0.7%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南生今世說

關於一季度越南的對外貿易情況,近期似乎出現了幾個「互相矛盾的數據」比如,一季度越南的進出口商品總額同比下降了0.7%,但各港口貨物吞吐量卻同比增長8.4%——明明貨物增加了,怎麼進出口總額還下降呢?

一季度,越南經濟增速下滑不少

按照越南官方公開的信息,2020年第一季度越南經濟同比實際增速為3.82%,比上年同期的6.82%縮減了3個百分點。考慮到,一季度受疫情影響較小,預計二季度才是今年經濟增速的最低點。

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越南完成的名義GDP為511.14億美元,完成的進出口總額卻高達1153.4億美元,同比下降了0.7%——與新加坡、中國香港類似,由於實行「外向型、出口導向型經濟」,越南的外貿總額要比其GDP高很多、很多。

但可惜的是,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全球數十個國家為了對抗疫情,先後對商品進出口、遊客等都做了相關限制,使得包括越南在內的很多依賴國際貿易的經濟體都遭受了較大的損失。

從這個角度來看,一季度越南外貿總額同比下降0.7%,這應該是很正常的現象。那為什麼越南各港口的貨物吞吐量卻同比增長8.4%了呢?

為什麼會出現「矛盾」的數據呢?

首先我們要搞情況,真正體現貿易的是「進出口總額」以及「港口的船舶進出港次數」,而不是「貨物吞吐量」。前兩者,越南在一季度分別是下降了0.7%和下降10%。其中,3月份越南的進出港船舶下降幅度更是達到了35%,與3月份海外疫情達到高峰期正好「互相印證」。

按此推算,4月、5月甚至6月份,越南的對外貿易將會出現更大的降幅,並進一步拉低越南的經濟增長率。至於貨物吞吐量「逆勢增長」,這恰恰是疫情拉低越南對外貿易增速的「側面證據」。

因為疫情來得很突然,原來的大量訂單被迫延遲、中斷甚至被取消,這使得越南企業生產的大量商品暫時無法出口了,一部分堆在倉庫,一部分運到港口等待條件寬鬆後,再完成真正的出口。

疫情,對越南製造業打擊較大

按照越南媒體的報導,疫情已經使得越南的製造商在獲取供應和材料方面遇到了極大的困難——因為,越南雖然接受了大量的轉移產業,但產業鏈並不完整,需要從中國、日本、韓國等進進口大量的原材料、零部件。

現在由於疫情的影響,很多工廠已經因為缺乏必要的零部件,被迫暫時關閉。比如,韓國三星集團轉移到越南的手機工廠,因為缺乏零件,被迫暫時關閉。其他一些汽車和電子產品製造商也面臨的類似的問題。

越南工業和貿易部曾在2月底發出預警,聲稱越南的電視機、手機的零部件庫存只能使用1到1個半月內。如果無法得到補充,那這些製造企業只能停止運營了。由此可見,疫情對越南經濟影響較大,僅僅看到「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長8.4%」,就認為「越南能獨善其身」這顯然太片面了。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相關焦點

  • 3月,越南的進出港船舶降幅高達35%,預計二季度GDP增長很低迷
    來源:南生今世說按照越南海事局公開的信息,2020年第一季度,越南國內的各大港口的「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8.4%」——總量約為1.59億噸,其中3月份同比增長9%。一時間,大量網友紛紛驚嘆在疫情的影響下,越南還能取得如此的成績,真是非常厲害,甚至有望成為「另一個日本」。不要被「片面數據」迷惑一季度,越南的各港口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8.4%,這個成績看起來是不錯,但不要被這個「片面數據」迷惑。
  • 最新丨全國港口一季度成績單出爐:十大港口「六綠四紅」
    一季度,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300,727萬噸,同比下跌4.6%;完成外貿貨物吞吐量104,187萬噸,同比增長0.3%;完成貨櫃吞吐量5,518萬TEU,同比下跌8.5%。1-3月,完成貨櫃吞吐量3萬TEU,不到去年兩成的吞吐的兩成,貨物吞吐量1,041萬噸,下跌58.9%;大連港完成貨櫃量153萬TEU,同比下降27.7%,完成貨吞吐量8,255萬噸,同比增長1.5%;營口港完成貨櫃吞吐量118萬TEU,同比下跌15.4%,貨物吞吐量5,560,同比減少16.5%.
  • 應對吞吐量下降 漢堡港來華推」港口聯盟「
    中方願同德方在即將舉行的第四輪政府磋商中深入探討「中國製造2025」與德國「工業4.0」對接、第三方市場合作、智能製造、創新創業等領域合作。漢堡港是德國最大海港,也是中歐貿易的最重要港口,全球第18大貨櫃港口。中國是漢堡港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往來中國的貨櫃佔漢堡港貨櫃總吞吐量的29%左右。德國對華貿易中,50%的進出口貨物經由漢堡港轉運。
  • 【獨家】吞吐量連續三年穩增長——韓國釜山港
    ,2019年,韓國對三國出口額分別為1362.0億美元、733.4億美元和481.3億美元,其中對中國和越南出口下降16.0%、0.9%,對美國出口增長0.9%,分別佔韓國出口總額的25.1%、13.5%和8.9%。
  • 中國港口連破吞吐量紀錄,外貿已全面復甦?
    「鹽田港平均2.4秒處理一個標準箱,每4個多小時就有一條船開往美國,今年碼頭吞吐量將創下建港20年來的紀錄。」  鹽田國際貨櫃碼頭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林慶文介紹,美國從中國進口的每四個貨櫃中就有一個來自深圳鹽田港,而該港今年已連續兩個月刷新全球單一碼頭吞吐量紀錄。
  • 中國八大港口外貿貨櫃吞吐量回升,仍有大量貨櫃滯留海外
    記者 | 楊霞據中國港口協會監測,12月上旬,沿海主要樞紐港口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1.7%,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同比回落1.8%;長江港口生產繼續保持較好態勢,樞紐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長12.3%。數據顯示,中國八大樞紐港口外貿貨櫃呈現回升態勢。12月上旬,八大樞紐港口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3.1%,與前期基本持平。
  • 2019年全球港口生產形勢回顧
    作為外向型經濟城市,受全球貿易萎靡影響,新加坡外貿總額持續多月負增長,2019年港口生產形勢不容樂觀,全年12個月有8個月增速呈現負增長,其中8月份更是呈現6.9%的負增長。除此之外,巴西、日本、韓國、菲律賓等多個國家的主要港口生產受全球經貿環境影響而增長乏力。
  • 德國波蘭港口吞吐量下降,鐵路貨運的機會
    挑戰——港口吞吐量同比下降根據德國漢堡和波蘭格但斯克港口發布的第一季度報告,可見包含眾多大小港口在內,全球大流行病的影響無法忽略。漢堡港的海運貨物吞吐量為3,240萬噸,較同期下降了7.9%,而貨櫃吞吐量為220萬標準箱,下降了6.6%。據港口當局稱,貨櫃內陸運輸服務暫時相對穩定,但對於轉運處理的需求下降十分明顯,因而漢堡港的進出口流量明顯減少,可以歸結為新冠病毒危機造成的運輸和供應鏈中斷。
  • 2019年荷蘭GDP約0.9萬億美元,外貿總額近1.35萬億
    來源:南生今世說按照荷蘭國家統計局公開的信息,2019年其經濟同比實際增速為1.7%,比上年的2.6%縮減了0.9個百分點。其中,第一季度實際增長1.7%,二季度為1.8%,三季度為1.9%,當2019年第四季度經濟增速略微降至1.5%。
  • 珠海上半年外貿進出口總額同比下降12%
    日前,珠海市統計局發布了上半年經濟運行簡況,在外貿進出口方面,上半年珠海全市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1377.37億元,同比下降12.2%,降幅較一季度擴大0.8個百分點。其中,出口總額736.08億元,下降19%;進口總額641.29億元,下降2.7%。
  • 全國港口10月吞吐量成績單:幾大港口「貼身肉搏」
    10月20日,交通運輸部公布2020年1-10月全國港口貨物、貨櫃吞吐量。1-10月,全國港口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1,193,381萬噸,同比增長3.7%;1-10月,全國港口累計完成貨櫃吞吐量21,723萬TEU,同比下降0.03%。
  • 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報告:一季度中國港口生產增速強勢回升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宋薇萍)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近日發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港口發展報告》顯示,2017年一季度,全球GDP較上季度增長2.7%,全球製造業PMI指數較上季度上升0.37,延續了前兩個季度的上行趨勢。
  • 香港2019年第四季港口貨物吞吐量同比上升4.2% 全年同比上升1.8%
    當中,抵港港口貨物較2018年第四季上升14.5%,達4580萬公噸,而離港港口貨物較2018年第四季則下跌12.3%,為2200萬公噸。2019年全年的港口貨物吞吐量較2018年全年上升1.8%,達26330萬公噸。當中,抵港港口貨物較2018年全年上升7.2%,達17090萬公噸,而離港港口貨物較2018年全年則下跌6.7%,為9240萬公噸。
  • 前三季度上海市港口情況分析
    上海港在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推動下,發揮自身優勢,著重加強貨櫃的發展,港口經濟效益良好。 一、上海港貨物吞吐量小幅下滑 前三季度,上海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5.71億噸,比去年同期下降1.6%,佔全國的比重為6.9%,下降0.4個百分點,居寧波-舟山港之後,位於全國第二。
  • 中國港口連破記錄,八大港恢復去年同期水平,外貿全面復甦?
    作為全球第一大貨櫃港,上海港也於今年7月和10月接連刷新貨櫃吞吐量的月度歷史紀錄。中國港口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中國八大樞紐港口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11.1%,增速創今年新高。12月2日,上海港今年貨櫃吞吐量突破4000萬TEU。
  • 廣西北部灣港貨物和貨櫃吞吐量實現雙增長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復工復產,1—3月,廣西北部灣港(本港)貨物吞吐量、貨櫃吞吐量,增速均位列全國沿海主要港口第一位。4月13日上午,在北部灣港防城港碼頭402號泊位,一艘來自新加坡的貨船正在進行卸船作業,船上裝載17萬噸鋁礦。
  • 2019年一季度珠海經濟運行情況分析:GDP同比增長7.4%(附圖表)
    中商情報網訊:一季度全市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實現良好開局。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671.68億元,同比增長7.4%,增速分別高出全國、全省1.0個和0.8個百分點。一、經濟實現良好開局。一季度,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671.68億元,同比增長7.4%,增速分別高出全國、全省1.0個和0.8個百分點,增速居全省第3位。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5.20億元,下降2.8%;第二產業增加值330.14億元,增長7.7%;第三產業增加值326.34億元,增長7.5%。
  • 廣州港2019年貨物、貨櫃吞吐量穩步增長
    據廣州市港務局快報數據,2019年,廣州港口生產保持穩定增長,全年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6.25億噸,同比增長12.28%;全年累計完成貨櫃吞吐量2322.30萬標準箱,同比增長5.93%。樞紐功能明顯增強南沙港區首次開闢美東航線,新增了北歐等航線,全年淨增貨櫃外貿班輪航線8條,航線總數達156條,其中外貿航線111條。
  • 全國港口10月吞吐量成績單:北部灣港排名再向前
    10月20日,交通運輸部公布2020年1-10月全國港口貨物、貨櫃吞吐量。1-10月,全國港口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1,193,381萬噸,同比增長3.7%;1-10月,全國港口累計完成貨櫃吞吐量21,723萬TEU,同比下降0.03%。
  • 石獅石湖港區2017年貨物吞吐量創新高 同比增長8.7%
    ­  記者日前從石獅市海事部門獲悉,2017年全年,石湖港區貨物吞吐量達4558.2萬噸,同比增長8.7%,創歷史新高。海事局石獅海事處實行「5+2」工作制和24小時籤證制度,為外貿、對臺小額貿易、煤油等船舶開闢「綠色通道」,最大限度地為船方辦理手續提供方便,提升口岸通關質量和效率,助力了港口經濟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