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生今世說
關於一季度越南的對外貿易情況,近期似乎出現了幾個「互相矛盾的數據」比如,一季度越南的進出口商品總額同比下降了0.7%,但各港口貨物吞吐量卻同比增長8.4%——明明貨物增加了,怎麼進出口總額還下降呢?
一季度,越南經濟增速下滑不少
按照越南官方公開的信息,2020年第一季度越南經濟同比實際增速為3.82%,比上年同期的6.82%縮減了3個百分點。考慮到,一季度受疫情影響較小,預計二季度才是今年經濟增速的最低點。
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越南完成的名義GDP為511.14億美元,完成的進出口總額卻高達1153.4億美元,同比下降了0.7%——與新加坡、中國香港類似,由於實行「外向型、出口導向型經濟」,越南的外貿總額要比其GDP高很多、很多。
但可惜的是,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全球數十個國家為了對抗疫情,先後對商品進出口、遊客等都做了相關限制,使得包括越南在內的很多依賴國際貿易的經濟體都遭受了較大的損失。
從這個角度來看,一季度越南外貿總額同比下降0.7%,這應該是很正常的現象。那為什麼越南各港口的貨物吞吐量卻同比增長8.4%了呢?
為什麼會出現「矛盾」的數據呢?
首先我們要搞情況,真正體現貿易的是「進出口總額」以及「港口的船舶進出港次數」,而不是「貨物吞吐量」。前兩者,越南在一季度分別是下降了0.7%和下降10%。其中,3月份越南的進出港船舶下降幅度更是達到了35%,與3月份海外疫情達到高峰期正好「互相印證」。
按此推算,4月、5月甚至6月份,越南的對外貿易將會出現更大的降幅,並進一步拉低越南的經濟增長率。至於貨物吞吐量「逆勢增長」,這恰恰是疫情拉低越南對外貿易增速的「側面證據」。
因為疫情來得很突然,原來的大量訂單被迫延遲、中斷甚至被取消,這使得越南企業生產的大量商品暫時無法出口了,一部分堆在倉庫,一部分運到港口等待條件寬鬆後,再完成真正的出口。
疫情,對越南製造業打擊較大
按照越南媒體的報導,疫情已經使得越南的製造商在獲取供應和材料方面遇到了極大的困難——因為,越南雖然接受了大量的轉移產業,但產業鏈並不完整,需要從中國、日本、韓國等進進口大量的原材料、零部件。
現在由於疫情的影響,很多工廠已經因為缺乏必要的零部件,被迫暫時關閉。比如,韓國三星集團轉移到越南的手機工廠,因為缺乏零件,被迫暫時關閉。其他一些汽車和電子產品製造商也面臨的類似的問題。
越南工業和貿易部曾在2月底發出預警,聲稱越南的電視機、手機的零部件庫存只能使用1到1個半月內。如果無法得到補充,那這些製造企業只能停止運營了。由此可見,疫情對越南經濟影響較大,僅僅看到「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長8.4%」,就認為「越南能獨善其身」這顯然太片面了。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