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才是中國人的茶道

2021-02-07 物道

物道君語:

不知何時起,常聽人抱怨:中國沒有茶道,火力一炒,沸水一泡,滿滿一大杯就可以喝一整天,好不講究。

可「講究」就是中國的茶道嗎?非要像日本人一樣一招一式,拘泥於程序?

蔡瀾先生曾經說,日本茶道本源自古老中國陸羽先生的《茶經》,幾百年過去,中國人喝茶早就不局限於此。而所謂的茶道,只要真情流露,就有禪味。有禪味,道即生。

喝茶,就是這麼簡單。

也許你會說,潮汕工夫茶裡的關公巡城、韓信點兵的一招一式不都很麻煩,為什麼也是茶道?

確實,但於潮汕人而言,這樣的儀式不是矯揉造作,反倒是順手拈來,是一個很舒服的過程。

況且對於潮汕人而言,喝茶就重在於舒服!

不如呷茶去

《風味潮汕》裡黃東明一家每日早早就得開門做生意——賣牛肉丸粉,這天送走最後一波吃早飯的食客,他們一家三口才有時間歇息。

難得的空檔,換做別人多半是喝口水找個地補覺,但他們卻是泡起茶來,你一杯我一杯,就當是「休息」了。

禁不住好奇,問了身邊一位潮汕朋友:

「你們對喝茶都這麼執著麼?」

「只不過是習慣了。」

朋友是汕頭人,他說,從小家裡就喝茶。每日清晨,爺爺的第一件事便是燒水,有時間的時候用小火爐燒,沒時間了就用煮水壺煮,總之一天從一壺茶開始。

一天裡,不管什麼時候誰得閒了、口渴了或幹活乏了,就過來「呷die(吃茶)」,呷兩口繼續幹活。他自小就看著,自然也覺得是一件習以為常的事。

記得朋友說,他們如今習慣到,

早晨起來精神不振的時候,呷一口茶醒醒神;

寒冬臘月天,喝一杯滾燙的茶暖暖身子;

周末無聊,一邊喝茶一邊看劇;

若有什麼事一時得不到解決,那便喝喝茶放鬆.

在追求茶道要有儀式感、要高雅的當下,潮汕人的茶不是高高在上的,是植入生活的一種習慣,而這樣的「習慣」,飽含著他們對茶的深情。

真情流露,才是喝茶的精神。

有多少儀式感,都比不上真心喊一句「不如呷茶去」!

生活,不過一泡茶的工夫

有一年潮州一位朋友說:「今年的鳳凰單叢做好了,來家裡試新茶唄?」以前總聽說,潮汕人泡茶很講「規矩」,百聞不如一見,朋友邀約,我們也就興衝衝地答應了。

剛到那天,朋友早早地去接山泉水,啟用了一到採茶季便被擱置的小火爐,燒水、溫具、置茶、衝泡,動用了整套茶具。

要倒茶了,朱泥壺繞著幾個小杯「巡邏」,直至一滴都不剩,前前後後花了十幾分鐘。朋友說:「這是潮汕的工夫茶。」

我忍不住問:「你們這樣喝茶不麻煩嗎?」他卻說:「一泡茶的工夫而已。」

「工夫茶」,是花時間,用心泡茶的意思。但更有意思的是,在潮汕人的語境裡,「工夫」還有另一層含義:僅僅是一會兒時間,是很容易、很快就能做好的事。

蘇轍有句詩:「閩中茶品天下高,傾身事茶不知勞」。不知勞,不著急,才不覺得麻煩,才會覺得這只是一泡茶的工夫。

而泡茶這件事就是急不得,諸如工夫茶,儀式雖多,過程雖長,可依舊要做得井井有條。因為喝茶就是從0到1的體會,唯有慢慢感受,才能細細回味,才知真茶味。

生活如茶,亦不過一泡茶的工夫,也需要花時間,更需要用心慢慢過。

不著急的生活才能細活。

簡單,就是茶道,人生也如此

朋友的父親是個做了三十多年單叢茶的老茶人,年年種茶做茶,平時日日喝茶,茶席間趁機問了一句:「叔叔,什麼是工夫茶道?

「哪有什麼茶道不茶道的,就做茶喝茶那麼簡單」!

叔叔的茶園在高山上,平時很少去看它,只是一到採茶季便忙得日夜顛倒,白天採茶,晚上做茶,到次日中午剛採的茶葉已經做出了基本款。

這時,叔叔總會拿出剛制的毛茶,試試水,探探茶,也趁機喝口茶歇歇。

叔叔說,做茶就是遵循自然把茶做好,工夫茶就是泡出茶的味道,喝一口舒服自在的茶就很滿足,至於那些儀式,看著是一環扣一環,其實都是些必要的過程。

喝茶,真的是這麼簡單。

茶道,各人有各自的理解,本無孰高孰低之分,只是在追求茶要有「道」、講究技藝的當下,我更希望喝茶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一些儀式可以順手拈來地去做,而不過分追求,一些講究可以自然而然地而不非要規規矩矩,看重真正需要的,就是簡單。

這樣喝一口茶,才會達到恰到好處的舒服,而「舒服」,就是對茶道最好的描述。

中國的茶道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簡單,就是茶道!

很喜歡《瓦爾登湖》裡的一句話:簡單,是把一切不屬於生活的內容剔除得乾淨利落。

人生,縱然有很多風景,縱然有很多需求,可當我們去剔除了不喜歡的、不舒服的,只看重真正需要的、真正的想做的,就能回到一種簡單的狀態。

簡單喝茶,簡單生活,人生亦如此。

文字由物道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簡單,才是中國人的茶道
    原創 物道 2019-03-04 14:31:01物道君語:不知何時起,常聽人抱怨:中國沒有茶道可「講究」就是中國的茶道嗎?非要像日本人一樣一招一式,拘泥於程序?蔡瀾先生曾經說,日本茶道本源自古老中國陸羽先生的《茶經》,幾百年過去,中國人喝茶早就不局限於此。而所謂的茶道,只要真情流露,就有禪味。有禪味,道即生。
  • 簡單,才是中國的茶道
    梁實秋說:「凡是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茶。」還是擺在街頭的大碗茶,中國人的茶,可陽春白雪,亦可下裡巴人。沒有人說得清楚,究竟中國人從何時開始喝茶。現在,中國人喝茶的習慣,是被明朝皇帝朱元璋改變的。但其實明人喝茶,才是一半風雅,一半煙火。
  • 什麼是茶道?看中國茶道和日本茶道的區別就懂得一二
    茶自誕生至今到已經歷經幾千年,茶文化越來越被人感知,大家對茶道的感悟也是越來越深刻了,那麼到底什麼是茶道呢?對茶道的理解到底是怎麼樣的?我們可以通過了解中國茶道與日本茶道的一些區別來理解茶道。先看看日本茶道吧。日本茶道四個字概括——和、敬、清、寂。
  • 中國人發明了抹茶,日本卻把它做到了極致 日本茶道
    抹茶道在如今的日本,抹茶主要用於日本傳統茶道,普通人很少在日常生活中飲用抹茶,他們更青睞抹茶食品。這倒和中國極其相似,不少中國人喜歡抹茶,就是從抹茶蛋糕、星巴克的抹茶星冰樂開始的。只不過中國人吃到嘴裡的國產抹茶或「進口抹茶」,和真正的日本抹茶相比,品質差了十萬八千裡。那麼日本抹茶到底好在哪裡?怎麼才能挑到真抹茶?
  • 中國人發明了抹茶,日本卻把它做到了極致 日本茶道
    抹茶道在如今的日本,抹茶主要用於日本傳統茶道,普通人很少在日常生活中飲用抹茶,他們更青睞抹茶食品。這倒和中國極其相似,不少中國人喜歡抹茶,就是從抹茶蛋糕、星巴克的抹茶星冰樂開始的。煎茶的成品形態是茶葉,可以理解為中國人的「沏茶」,一般是將茶葉放入茶壺中,泡開後再注入各人的茶杯中。
  • 什麼是茶道?看中國茶道和日本茶道的區別就懂得一二
    茶自誕生至今到已經歷經幾千年,茶文化越來越被人感知,大家對茶道的感悟也是越來越深刻了,那麼到底什麼是茶道呢?對茶道的理解到底是怎麼樣的?我們可以通過了解中國茶道與日本茶道的一些區別來理解茶道。先看看日本茶道吧。
  • 林依輪吐槽韓國茶道申遺:作為中國人他們多驕傲
    林依輪吐槽韓國茶道申遺:作為中國人他們多驕傲    繼將端午節申遺之後,日前又傳出韓國擬將中國的盤發、茶道等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消息。該消息在網上引發熱議,遭網友調侃和吐槽:「好像全宇宙文化都是韓國思密達!」
  • 中國茶道:茶道即人道,茶道於人,不過靜怡真
    說到咱中國的茶道,相信每個人都能說出來那麼幾句,自古大家都知道茶道裡包含了滿滿的人生道理,茶禪講究一個「靜」字,古人還講究以茶會友,茶道也是禮節的體現,懂茶道的人自然也懂什麼叫做平心靜氣、修身養性,怪不得喜歡茶的一般都是老年人,到了那個時候都是看透人生了吧,自然能品懂茶中的道理。
  • 淺說中華茶藝為什麼不叫中華茶道?日本卻叫日本茶道
    或許大家都聽過,中國茶藝,日本茶道, 韓國茶禮,今天我就講講這其中的淵源。茶,起源於中國,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在兩年前,韓國茶禮又擬將中國茶文化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成為 韓國端午祭 申請成功後,再次引起國人以及茶圈內人士一片轟動。
  • 仁易說茶:喝普洱茶要率性,這樣才符合中國的茶道
    我們用了兩年才發現普洱茶泡了不好喝的原因,之前我們一直以為,普洱茶新茶有苦澀,又不好喝,又是變化的,因此在轉化過程中泡的不好喝是經常的事,但事實並非如此。中國人常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任何人的結局基本都是「教」,言傳身教是不可或缺的中國優秀傳統。茶道,已經涉及修道的範疇,也就是說最終茶道還是要教的,所謂「教」,就是你能給人帶來什麼。
  • 中國茶道:茶道即人道,茶道於人,不過靜怡真
    說到咱中國的茶道,相信每個人都能說出來那麼幾句,自古大家都知道茶道裡包含了滿滿的人生道理,茶禪講究一個「靜」字,古人還講究以茶會友,茶道也是禮節的體現,懂茶道的人自然也懂什麼叫做平心靜氣、修身養性,怪不得喜歡茶的一般都是老年人,到了那個時候都是看透人生了吧,自然能品懂茶中的道理。
  • 中國茶道,其意不在形式,而在於一種精神表達
    茶是中國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朋自遠方來,主人親自奉上一杯清茶——這也是中國人的待客之道。茶可淨心,茶可怡情,茶可養性。茶,凝聚著中國人的哲學。 名可名,非常名」的思想影響,「茶道」一詞從使用以來,歷代茶人都沒有給他下過一個準確的定義。直到近年對茶道見仁見智的解釋才熱鬧起來。
  • 茶道琴音 茶道全流程圖解,難得一見!
    廣告位招租,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號/qq:359560784【導讀】飲茶是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的習慣
  • 痴迷中國茶道文化的外國人丨文化自信
    很多外國人對中國茶道文化已經不是簡單的喜歡,而是發展成為一種莫名的敬畏和神往。文化自信:中國茶道文化魅力讓外國人痴迷!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在國外聚集了大批粉絲。有些外國人,對中國茶文化的見識,甚至已經超出不少中國人。文化自信:中國茶道文化魅力讓外國人痴迷!
  • 茶道起源之地及茶道的演變
    茶道被譽為是道家的化身。茶道文化起源於中國,南宋時期傳入日本,衍生出日本茶道。現如今,茶道文化已在日本流行。茶道的代表人物有唐朝《茶經》的作者茶聖陸羽和在少室山茶仙谷茶仙泉隱居時寫下《茶譜》《七碗茶詩》的唐朝詩人盧仝。
  • 中國的茶道不只是泡茶這麼簡單,其講究是一套複雜且講究的儀式
    中國的茶道不只是泡茶這麼簡單,其講究是一套複雜且講究的儀式中國,茶的發源地,發展出茶道來承載傳承上千年的飲茶文化。中國的茶道不只是指泡茶這麼簡單,其講究不僅是一套複雜且講究的儀式,同樣還有人的心境。中國人泡茶的器具往往包含3個方面的事物:製作茶葉、保存茶葉、烹煮茶葉的器具。中國的茶道對於茶葉的產地、製作和保存都有著相當講究的要求,對於烹煮茶葉的器具和烹煮的過程也是格外講究。迄今為止,中國人用來泡茶的器具都是大不相同的,有陶瓷的,也有金銀器皿。泡茶器具的選用與個人喜好相關,可反映出飲茶者的身份、地位和心境修養。
  • 茶道中的「道」到底是什麼?
    到了室町中期,在珠光的努力下,「茶湯」進一步技藝化,並最終發展成了茶道。 茶道,是日常生活中的藝術,是生活起居的禮節,也是社交的規範。這是日本人桑田忠親對自己國家盛行的茶道的理解。打個比方,一個人字會寫字,我們不會說他會書法,書法之所以成為書法,勢必不是如唐太宗說所的「書學小道」那麼簡單,而是有著許許多多的內在規矩,書法不是簡單的記憶、運用這些法則就可以寫的好的,難就難在這裡面有著「不傳之秘法」……道,則是非常抽象的概念,大到天地運行的規律,小到生活處事的智慧,你能感受到道是存在的,卻沒辦法說清楚道是什麼。
  • 中國茶道與「化」文化
    中國茶道開啟了人與自然的相通之門,使內外聯動,靈根慧起,身心一體,萬物化一,體現中國茶道中的「化」的文化力量。「壺裡乾坤大,茶中日月長。」數千年來,茶作為中國人的人生伴侶,走過無數歲月。關於茶,我們有太多話要講。中國人認為萬物皆可入道,茶道也由此而來。中國茶道是中國茶人的文化生命之道。那麼,茶道精神具體指的是什麼呢?日本茶道曾將他們的茶道精神概括為「和、敬、清、寂」。
  • 中國茶道與 「 化 」 文化
    發展至一定時期,茶,不單只是物質飲品,還是茶文化的象徵,使得中國茶道漸漸成型。中國茶道中蘊含著修養心性的文化信仰與生活理想。中國茶道開啟了人與自然的相通之門,使內外聯動,靈根慧起,身心一體,萬物化一,體現中國茶道中的「化」的文化力量。「壺裡乾坤大,茶中日月長。」數千年來,茶作為中國人的人生伴侶,走過無數歲月。關於茶,我們有太多話要講。中國人認為萬物皆可入道,茶道也由此而來。
  • 中國茶道,其意不在形式,而在於一種精神表達
    茶是中國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朋自遠方來,主人親自奉上一杯清茶——這也是中國人的待客之道。茶可淨心,茶可怡情,茶可養性。茶,凝聚著中國人的哲學。名可名,非常名」的思想影響,「茶道」一詞從使用以來,歷代茶人都沒有給他下過一個準確的定義。直到近年對茶道見仁見智的解釋才熱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