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海之畔,吾之家——廣西北海僑港僑民眼中的...

2020-12-15 正北方網

新華社南寧8月18日電 題:海之畔,吾之家——廣西北海僑港僑民眼中的幸福變遷

新華社記者向志強、潘強、黃慶剛

從飄搖不定到居有所安,從身無分文到收入穩步增加,從人跡罕至、雜草叢生的荒灘蛻變為漁業重鎮……40多年來,一群漂洋過海的僑民書寫著廣西北海僑港鎮的新篇章。

「海上漂來的部落」紮下根

「漁民曾經生活難,日曬雨淋駛風帆,擔驚受怕過日子,漂洋過海居無安。」唱起熟悉的鹹水歌,62歲的越南歸僑盧瑞星眼中閃出了淚花。

盧瑞星所在的北海市僑港鎮是中國西南沿海最大的僑民安置點。僑港鎮的「僑」即僑民,「港」即海港。全鎮總人口1.8萬人,其中歸僑僑眷佔95%。

「來到北海後,我們才有了自己的家,安定下來過日子。」盧瑞星說,他們一家在海外漂泊了20年,1978年全家乘小船漂到北海,當地政府為他們安排毛氈房作為過渡房,免費提供柴米油鹽等生活必需品。

同盧瑞星一樣,73歲的周勝林一家也是40多年前搖著風帆木船,漂過茫茫海域來到北海。

「以前這裡沒有港,就是一片荒灘爛泥塘,安置歸僑才開發,建設了漁港安置房。」周勝林說。1979年,中國政府在僑港鎮建設55幢安置樓,安置了7000餘名從越南等國歸來的華僑。自此,這個「海上漂來的部落」在北海紮下了根。

僑港鎮黨委有關負責人說,經過40多年的發展,僑港鎮僑民生活不斷改善,鎮裡商業服務、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等基礎設施健全,僑民把家和心都安在僑港鎮,這裡變成欣欣向榮的新僑鄉。

從荒灘到漁業重地

「僑港現在已經成為北海重要的漁業生產基地和水產品加工基地。」62歲的漁民梁振光說。

1978年梁振光一家8口人剛從越南歸來時,整個家當只有一艘小風帆船,只能在淺海作業,每天最多能掙十幾元錢。在政府的幫助下,他們貸款購置了大功率漁船闖深海。20世紀90年代,他家的漁船達到3條,如今已用上現代化的機械船。

「從小風帆船到現代化的機械船,這是我們當時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梁振光說,船具換代升級後,水產品的捕撈量和收益越來越多,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好。

改革開放之初,全鎮只有600餘艘風帆小漁船,現在已經發展為千餘艘大功率機動漁船。傳統近海捕撈已向遠洋邁進,漁業年產量10多萬噸,總產值近20億元。如今僑港形成了以漁業生產為主、海產品加工為輔的經濟發展格局。

「如今僑港的水產品加工闊步發展,建成僑港半島水產品加工區,從建鎮初期僅有2家小型企業發展到現在擁有20多家企業。」僑港鎮水產協會會長吳方權說,僑港形成了「產、工、供、銷」為一體的海產中心,產品暢銷國內外。

2019年僑港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萬元,沒有一戶貧困戶。當前僑港正借「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發展機遇,大力發展漁業深加工貿易,不斷提升對外開放水平。

水產為主到三產融合

「僑港風光美如畫,美食夜市最繁華,異國風情特色多,讚美歌聲傳天下……」

夕陽西下,漁港旁的街道兩側,熱鬧的夜市拉開帷幕。「僑港風情街」上,海鮮攤、卷粉店等一個個招牌霓虹閃爍,一道道色味俱佳的美食吸引了各方遊客。隨著北海旅遊業逐漸升溫,僑港正借勢打造海濱特色旅遊小鎮。

走進風情街,記者在一家糖水店看到10多位遊客正在排隊挑選糖水。「現在是旅遊旺季,遊客也逐漸多了起來,到了晚上真有些忙不過來。」57歲的歸僑周世權說,1997年他率先開辦僑港鎮第一家糖水店。2012年開始,北海市建設僑港飲食風情一條街,遊客漸多,他們店的生意更好,旅遊旺季時,一天營業額最高超6000元,生活越來越紅火。

當前,僑港鎮重點發展現代休閒漁業,開發海上觀光、趕海、海釣、拉網捕魚等一批出海旅遊體驗項目,許多傳統漁民轉型升級吃上了「旅遊飯」。

漁民鄭華仁說,旅遊業發展起來了,今後伏季休漁期間也有了增加收入的路子。他經營的「僑港糖水」融入越南、馬來西亞等東南亞特色風味,日銷售300杯以上,僅此項每天就有800多元的收入。「這些年遊客越來越多,旅遊是漁民轉型的一個方向,很多人已經得到了實惠,生活水平有了更大提高。」

[責任編輯:賈小燕]

相關焦點

  • 探訪「中國最大的歸僑安置點」廣西北海僑港
    「但是,祖國沒有嫌棄我們,而是張開懷抱接納了我們,讓我們很是感動和感激。」周勝林說。    此心安處是吾鄉    彼時,北海還是一個小城,城區面積只有9.3平方公裡,常住人口不到17萬。一下子湧入1100多艘船艇、1萬多名歸僑,接待安置的難度可想而知。
  • 荒涼灘涂變身美麗漁港——探訪「中國最大的歸僑安置點」廣西北海僑港
    夏秋時節,正值僑港旅遊旺季,白天遊人如織,晚上燈火輝煌,熙熙攘攘。僑港鎮水產協會會長、歸僑吳方權說,現在是伏季休漁期,等開海了,僑港將會更熱鬧。如今,經過40多年的艱苦創業,歸僑們把昔日的荒涼灘涂建設成為美麗而繁華的濱海小鎮,過上了幸福美好的小康生活。
  • 北海僑港:荒涼灘涂變身美麗漁港
    如今,經過40多年的艱苦創業,歸僑們把昔日的荒涼灘涂建設成為美麗而繁華的濱海小鎮,過上了幸福美好的小康生活。「但是,祖國沒有嫌棄我們,而是張開懷抱接納了我們,讓我們很是感動和感激。」周勝林說。此心安處是吾鄉彼時,北海還是一個小城,城區面積只有9.3平方公裡,常住人口不到17萬。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僑港鎮——心安是歸處
    央廣網北海8月21日消息(記者王逸群 張壘)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在廣西北海市僑港鎮,這裡生活的絕大多數人都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從越南漂洋過海,回到祖國的歸僑和僑眷。如今,幹了一輩子打漁生意的周勝林已經退休安享晚年,僑港鎮也成為了擁有2000多艘漁船、10多家海產品深加工企業,成為廣西重要的漁業生產、海產品加工基地。40多年彈指一揮間,僑港鎮從一片人煙罕至的海邊荒灘,發展成為了一座現代化的濱海新城鎮。除了傳統漁業,新一代僑港人用自己的方式為小康生活奮鬥著。周末下午2點多,僑港鎮港灣糖水店鋪裡的客人絡繹不絕。
  • 廣西僑港:昔日荒灘地,今朝繁華鎮
    然而,平靜的生活沒有持續多久。 海上漂來的部落 1978年4月,31歲的周勝林和兄弟姐妹被迫攜家眷離開越南。25口人,擠進兩艘5-6米長的小艇,經下龍灣往北,目標是回到廣西北海。四個壯男丁白天輪流划船,晚上休息。
  • 廣西日報頭版為北海高質量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點讚!
    花園式的廣場,充滿著漁家風情;擺著漂亮盆景的村道,曲徑通幽;一棟棟擁有小花園、小院子的樓房,掩映在紅花綠樹中……7月23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題採訪報導團走進北海市銀海區平陽鎮石橋塘村,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映入眼帘。近年來,北海市堅持海陸並進、統籌發展,高質量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項工作。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廣西北海:疍家小鎮的幸福新生活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在廣西北海有這樣一群水上人家,他們常年以船為家、以海為生,被叫作疍家人。幾十年前,疍家人陸續「洗腳上岸」定居。十八大以來,靠著黨的好政策,昔日的疍家漁村變成了獨具風情的疍家小鎮。疍家人在家門口做起了「靠海吃海」的新生意,過上了面朝大海的幸福新生活。
  • 廣西北海這座小鎮上,歸僑僑眷佔95%。看他們的日子是如何「唱著歌過的」
    圖為航拍廣西北海僑港漁港 中新社記者 俞靖 攝僑港鎮街道上為保障歸僑的生活,祖國劃出僑港這個地方安置僑民。1979年6月2日,用來安置這些歸僑的北海華僑漁業公社正式成立。隨新中國的建設發展,華僑漁業公社更名為新港鎮,又於1987年3月易名為僑港鎮。
  • 廣西北海市僑港鎮:一座海上「漂」來小鎮的華麗蛻變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一座海上「漂」來小鎮的華麗蛻變  入夜的僑港,燈火輝煌,遊人如織。進入廣西北海市僑港鎮的主街口,迎賓門樓霓虹閃爍,國旗飄揚,「祖國,我愛您」幾個大字顯得格外耀眼。  這幾個字,具有特殊的意義,飽含了一個群體對祖國持久的深情。
  • 魅力僑港再添新名片!
    網紅小鎮僑港再迎喜訊繼僑港風情街上榜廣西十佳美食夜市品牌之後,近日僑港鎮入選第十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魅力僑港歡迎您12 月 8 日,2020 年廣西夜間文化旅遊品牌評選活動項目頒獎儀式在桂林舉行, 廣西十佳美食夜市名單揭曉,僑港風情街榜上有名。
  • 坐上公交打卡廣西北海,休閒放鬆的好地方
    廣西的北海市,地處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南端,北部灣東北岸。冬季的北海氣候怡人,北海有很多旅遊資源:北海銀灘、海洋之窗、海底世界、市區的北部灣廣場等都是旅遊休閒的好地方。在市區乘坐3路公交車在終點站下車便可到達北海銀灘,北海銀灘是國家級AAAA景區,灘面寬闊,沙質細柔潔白,被稱為中國第一灘,到北海的必遊之地。北海銀灘中部的海灘公園內有一座被譽為亞洲之最的巨型不鏽鋼雕塑,是遊客們的打卡聖地。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綠色鋪就小康底色
    開欄語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是黨中央確定的今年全黨全國工作的大局。6月11日,中宣部舉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啟動儀式,全面啟動「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重大主題宣傳。
  • 北海八景之 僑港風情 漁舟唱晚
    僑港風情街位於北海市區南部的僑港鎮,是北海最有名的美食街。1978年為了幫助從越南歸國的一萬多名華僑發展生產建設家園,中國政府撥款2908萬元人民幣,聯合國難民署資助785萬美元,建起52棟1000多套居民樓,總建築面積93739平方米。
  • 北海美食上央視!2018中國夜市全攻略:廣西北海
    北海是一座擁抱海洋的城市,因為這裡的海洋足夠慷慨。上天的饋贈讓這裡的人們衣食無憂。在過去,曾經生活著一群終身以海為家的人。北海夜市中,最為集中,規模最大的要屬僑港風情街了。商鋪內,馬路邊到處都是食客。僑港這是來北海一定要到的地方,這個地方曾經是一萬多名越南華僑聚集的地方,那現在這裡的發展已經由亂草叢生,變成了特別繁華的一個旅遊聚集地,所以來北海,僑港這一帶是一定要到的。
  • 北部灣上黨旗紅——北海僑港「海上黨支部」零距離服務漁民
    新華社南寧6月30日電  題:北部灣上黨旗紅——北海僑港「海上黨支部」零距離服務漁民  新華社記者王念、董振國、潘強  廣西北部灣畔的北海市僑港鎮創造性地建立「海上黨旗紅」黨建機制,把黨支部建在漁船上,黨的建設從陸地向海洋延伸。
  • 北海僑港風情街,美食太多該如何選擇?
    北海僑港風情街,美食太多該如何選擇? 「長沙的坡子街、成都的寬窄巷子、西安的回民街、武漢的戶部巷……」我們也許會不記得某個地方的景點,但一定會牢記那個地方的美食,甚至會在某一時刻回味起它的溫度而再次踏上承載它的土地。
  • 廣西北海:比廈門人少,比三亞更適合生活
    那些曾最嚮往的海,其實,在廣西就有一顆仿佛被遺落的明珠——北海。不需要過於轟轟烈烈,卻也能在平淡愜意的生活裡找到精彩。被譽為中國的「邁阿密」,因天賦之地的優勢,北緯21°的黃金維度,被蔚藍包裹著,讓這一片海格外浪漫。北海的四季,因常年平均氣溫23℃,宜居、宜遊、宜養、宜學、宜業成為北海的標籤。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廣西欽州:一個「大蠔」撬動一座「小城」
    整齊的蠔排漂浮在海面上,如黑緞子般延伸到海的深處,平靜的海面正孕育著無限的生機。廣西欽州港七十二涇大蠔示範區的蠔排。王逸群 攝「看!這就是我們的大蠔,兩串足足有五十斤!」廣西欽州港七十二涇大蠔示範區養殖場的蠔工,用堅實的臂膀奮力提起兩串大蠔,淳樸的笑容下掩藏不住興奮與自豪。
  • 仙居縣全媒體新聞中心: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下園社區合力繪就幸福...
    仙居縣全媒體新聞中心: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下園社區合力繪就幸福新生活 2020-09-23 20: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廣西北海,被嚴重低估的美食之城!
    秋天到了,總有一顆按捺不住想狂吃海鮮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