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李清照,她號稱易安居士,相信她的詞大家都略知一二。關於她的詞,相信很多人都拜讀過,後世人都稱李清照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詞風格清新素雅,一般用白描的方式來寫詞。
她的詞在早期的時候一般是描寫日常的生活,之後因為生活經歷的變化,更多的是抒發自己的悲涼處境之情。通過李清照的詞,大家可以從中了解到李清照是一個多愁善感的女子,並且喜歡傷春悲秋。
李清照這一生寫的詞有很多,經典和流傳甚廣的詞也是不少的。可以說李清照留下的詞在宋代詞壇可謂是舉足輕重的,從古到今,說到她的詞,後世人無不驚嘆不已。要說李清照的代表作,或者說她所創作的經典的作品更是數不勝數。
比如她寫的詞《雙調憶王孫·賞荷》就讓很多文人嘖嘖稱讚。通過這首詞,相信大家會跟隨著作者的腳步,在她開篇的七個字中,讓你沉浸在荷花盛放的美麗當中。
湖上風來波浩渺,秋已暮、紅稀香少。
開始就用「湖上風來波浩渺」七個字引出來,她描寫的是微風輕輕吹拂著湖面的水,波光粼粼,此時的湖面平靜而縹緲,如此美景盡收眼底。後面通過「秋已暮、紅稀香少」這些語句的描寫,我們可以知道此時已經到暮秋,紅花已經凋零。
或許說到暮秋,大家想到的更多是悲涼和秋風蕭瑟,但是女詞人筆端下更多的是平和,並且頗有一番清新和遼闊的感覺。
從作者開篇的對暮秋的描寫中,我們看到女詞人視角的獨特,我們也可以從中個對大自然美好景色的體驗,我們從中也可以對「風」來的時候所出現的動態的美有個對比,在起風之後,作者所要表達的內心的波瀾,此情此景,讓人陶醉不已。
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
而第二句「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是詞作者對秋天美景的一種讚嘆,也是作者真實的情感表達。這不但是水光和秋色的醉人之美,是美好景色想和人親近的情感,更是作者內心的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於秋色的美,自己想要表達的和抒發的情感很多,但是卻一下子說不完,也不清。
李清照通過擬人的手法,想像著山水秋色有情感,所以感覺這醉人的景色也有了人的靈動感。對於這美景,自然會讓人慾言又止,說不清和訴不盡的美好情愫,表達了作者對美好大自然的讚美之情。
蓮子已成荷葉老,清露洗、蘋花汀草。
而第三句,描寫的是深秋的時候蓮子長成,而荷葉變老,露水開始清洗著萍草。這句話是對暮秋的景色描寫,是對第開篇描寫當中的「紅稀香少」的詳細描寫。
然而李清照的詞和其他人的詞相比是有別出心裁的特點,她通過暮秋的景色的描寫,但是沒有表達秋風蕭瑟的悲涼感。而更多的是表達了蓮實之後,萍草被露水清洗過後的蓬勃的景象,雖然是暮秋,但是卻有著別樣的色彩,充滿希望。
眠沙鷗鷺不回頭,似也恨、人歸早。
最後這句話,才女李清照通過擬人的手法將沙鷗以及白鷺生動地描述,從而表達自己內心對美好景色的讚嘆之情。這句話所要說的是沙鷗以及白鷺埋怨遊人過早就回去,即便遊人非常喜歡這深秋的景色。
但是奈何深秋的晚上微涼,遊人不得不早早回家。語句中看似是抱怨,實則是表達了內心對暮秋景色的留戀,恨不得多留一會好好欣賞這暮秋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內心深深的不舍和留戀。
李清照是我國古代最受歡迎的「奇女子」之一,婉約詞派代表,被譽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詞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
她的一生作品無數,主要代表作有《聲聲慢》、《如夢令》、《一剪梅》、《武陵春》、《雙調憶王孫·賞荷》等。
想要更加深入地去了解李清照,單單的幾首詞作是不夠的,推薦這本《李清照詞傳》,通過她不同風格的作品,全面地走進李清照的內心世界。
這套詞傳還包括《納蘭容若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辛棄疾詞傳》、《蘇軾詞傳》,為你展現幾位詞人真實而又充滿詩意的人生。
這套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購買。感受詞人五彩繽紛的內心世界。
風趣史書總結:
讀了李清照的這首詞,她通過擬人的描寫手法,把內心對深秋景色的讚美之情表達出來。這樣寓情於景的寫法正是李清照的手法的妙處,從她的詞中,我們也看出李清照內心所思所想,讓人久久回味。
看著李清照寫的這首詞,一首絕美的遊記,從詞的意境和描寫,我們仿佛置身其中,這大自然的美景確實會讓人心醉,讓人流連忘返,相信很多人都想抓緊去遊覽一番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