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江交響:展示錢塘江文化和弄潮兒精神

2020-12-16 文旅中國

12月5日,中國交響樂團2020-2021音樂季《龍聲華韻》——「錢塘江交響」音樂會在北京音樂廳舉行。指揮家譚利華執棒中國交響樂團,與鋼琴演奏家吳純、大提琴演奏家張瑩瑩、打擊樂演奏家王佳男、小提琴演奏家姚亮、男高音歌唱家薛皓垠、女高音歌唱家宋元明共同完成了這場音樂會。

音樂會共分為《錢江潮》《美麗鄉村》《錢塘隨筆》《白馬》《印》《鄉愁》《之江夢》七個篇章,全面再現錢塘江流域特有的人文地理、民俗風情和時代風貌。

開篇曲目由作曲家關峽創作的《錢塘潮》,音樂婉轉纏綿, 如泣如訴。描寫了在寂靜的山谷中,滴水匯聚成溪流,隨後無數的溪流形成遼闊的錢塘江水面。奔騰湧去的錢江大潮,巨浪撞擊著堤岸,倒海翻江,弄潮兒搏擊潮湧,音樂疊起高潮。從溪到江再到潮的表述,既描繪出錢塘潮這一世界獨特景觀,也寓意著從古到今文化一脈相承。

作曲家葉小鋼創作的《美麗鄉村》,以浙江杭嘉湖一帶的民間音樂為元素,熱情謳歌與描繪了中國江南鄉村的秀麗風光與杭嘉湖一帶厚重的人文底色,表達了新時代新農村的新氣象,更展示了新時代浙江廣大農民新的精神面貌。

由指揮家、作曲家紹恩創作的《錢塘隨筆》,以「源」「流」「湧」三個篇章,描繪了日以繼夜奔流不息的錢塘江和那些他這時代浪花的弄潮兒奮勇拼搏的身影。

如果說上半場的三個篇章概括、凝練地表達出錢塘江文化和弄潮兒精神,那麼從《白馬》起的下半場篇章,4位年輕作曲家則分別聚焦個性化元素,展現錢塘江文化以及兩岸人民不服輸的堅韌精神。

「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馬素車東去。」有關錢塘江,辛棄疾曾在詩詞中這樣描繪了潮神伍子胥的故事。這一歷史,以作曲家楊帆創作的協奏曲《白馬》展現出來。大提琴與打擊樂器交織,時而附和、時而對立,飽含著吳越文明中,厚重不屈的力量。

餘音嫋嫋,弦樂潺潺。作曲家王喆創作的《印》,著重描繪出「刻」「篆」「印」三部分。從蒼勁有力,到古樸典雅,代表著西泠印社的《印》,生動刻畫出三千年來信用和皇家的象徵。

在作曲家黃凱然創作的《鄉愁》中,悠悠響起的小提琴旋律裡,依稀可以聽到江南民歌《紫竹調》,仿佛童年樟樹下,外婆搖著蒲扇哼唱的小曲,勾起人們的鄉愁。作曲人黃凱然說,這首曲子以錢塘江兩岸人為切入點,他們背井離鄉,闖出一番天地。「萬裡歸來年愈少,此心安處是吾鄉。」

整場交響樂在作曲家李劭晟的《之江夢》中收尾。渾厚的交響樂與聲樂相融,集合了中國傳統文人音樂、民間音樂、西方當代音樂等材料,融會貫通形成一種新的音樂風格。作為點睛之筆,《之江夢》表達了之江兩畔英雄層立的氣質,以及對未來的期盼。

責編:楊曉君

相關焦點

  • 第三屆杭州錢塘江文化節來了
    為進一步弘揚弄潮兒精神,傳播錢塘江文化,踐行「擁江發展」戰略,作為第三屆杭州錢塘江文化節的開幕大戲,再過12天,這場大型現實題材話劇首演即將與觀眾見面。據主創人員介紹,這本話劇講述了在國外創業的女兒,突然得知父親病故的消息,在回國整理遺物時,無意中發現了一本父親留下的日記。
  • 杭州:從「西子」到「弄潮兒」
    通過打造錢江新城、規劃建設沿岸景觀,並堅決叫停本已上馬卻與新規劃理念不相符的發電廠項目,杭州城市中心逐漸東移,實現了江北「騰籠換鳥」和江南高新區擴張,又整體上促進了杭州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以前我們把江看成一種發展的障礙,現在擁江發展,江就變成一種財富和資源。」浙江省錢塘江文化研究會會長胡堅說,世界上許多著名城市都是因水而富有魅力,如巴黎擁有塞納河,倫敦擁有泰晤士河。
  • 7個月15項活動 杭州錢塘江文化節相約6月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金潔珺 通訊員 方曄 俞亮「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溼。」最具「弄潮兒」精神的杭州錢塘江文化節就要來了。錢塘江流域文化發展大會和H20全球擁江發展城市大會,將立足錢塘江本土實際,充分匯聚海內外經驗,商討區域文化發展大計。
  • 錢塘江金石竹木拓片見過嗎?來杭州海塘遺址博物館看這場展
    拓片是記錄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12月4日,第四屆「弄潮杯」錢塘江金石竹木拓片展開幕式在杭州海塘遺址博物館隆重舉行,本次活動屬於第四屆杭州錢塘江文化節系列活動之一。 據了解,江幹舉辦第四屆「弄潮杯」錢塘江金石竹木拓片展的主旨,在於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豐富錢塘江文化內涵,持續打響錢塘江文化品牌,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時代背景和錢塘江文化的角度進行二度創作
  • 天下自然奇觀:錢塘江觀潮
    大多名勝古蹟,歷史悠久,人文景觀,舊貌依存,可以錯峰參觀,避開高峰,既少了擁擠,有礙觀瞻,又可以盡情領略文化韻味。然而自然景觀,卻只能以季節為準,不好錯峰,方可領略自然的奇妙所在。錢塘江觀潮就是最著名的自然奇觀,而且中秋節八月十五到八月十八,是一年當中潮水最壯觀、最有觀賞性的時機,因此,人再多,如果想觀潮不留遺憾,自然以此時最佳。
  • 杭州錢塘江博物館新館曝光,建築呈水漩潮湧狀,2022年建成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餘雯雯 通訊員 徐悅細心的市民可能知道,在錢江新城城市陽臺下面「藏著」一座博物館——杭州錢塘江博物館,裡面展示著錢塘江的歷史和文化。這是老館,面積不夠大,展陳不夠豐富。以「錢江潮」為形象,既代表了錢塘江潮水的奔流不息,也蘊含著「弄潮兒勇立潮頭」的浙江精神。漩渦的外形又像是一個留聲機,作為錢塘江文化乃至杭州文化的傳播放大器,在展示錢塘江文化傳承的同時,也向全社會展示錢塘江的全新未來。
  • 杭州錢塘江博物館新館開建,沿江這些博物館等你來打卡
    ,裡面展示著錢塘江的歷史和文化。 整幢建築是「水漩潮湧」的形狀,猶如錢塘江與大運河兩股強大水流交匯後螺旋上升的形態。以「錢江潮」為形象,既代表了錢塘江潮水的奔流不息,也蘊含著「弄潮兒勇立潮頭」的浙江精神。
  • 第四屆「弄潮杯」錢塘江金石竹木拓片展開幕 地點就在海塘遺址博物館
    2020年12月4日上午,第四屆「弄潮杯」錢塘江金石竹木拓片展開幕式在杭州海塘遺址博物館隆重舉行。「弄潮杯」,是奔湧千裡的錢塘江大潮和冷峭高貴的西湖孤山之月之間無縫對接的豐碩成果。尤其是在2019年成功舉辦錢塘江文化「北京周」,以「詩書畫印」相融一體的方式,積極傳播錢塘江文化,大力弘揚「弄潮兒」精神,取得了廣泛的社會反響。
  • 錢塘江詩路文化述論
    錢塘江是浙江第一大江,又名「浙江」「制河」「浙水」「羅剎江」「之江」「曲江」,有南、北兩源。南源為蘭江,北源為新安江,兩源在建德市梅城匯合。上遊流經淳安、建德,稱新安江。中遊流經桐廬、富陽,稱富春江。其後流至杭州聞家堰,是為錢塘江,最後注入杭州灣。「錢塘江詩路」即是以「新安江—富春江—錢塘江」為主線的一條文化旅遊路線。
  • 錢塘江為何成世界級衝浪勝地?國家衝浪隊為你揭秘
    這幾天,如果你漫步錢塘江邊,你會發現江面上多了許多「弄潮兒」。從2012年開始,每年的農曆八月,錢塘江上都會舉辦一次世界級的衝浪賽事,今年也不例外。10月4日,2017卡拉寶錢塘江衝浪賽拉開帷幕,接下來的四天裡,來自中國、美國、澳大利亞、西班牙等11個國家和地區的百餘名選手將在錢塘江上演繹「速度與激情」。趙遠宏世界級的錢塘江衝浪賽事如何而來?
  • 錢塘詞畫|第二屆錢塘江文化節周旋帶您領略《城市陽臺》的美~
    為弘揚弄潮兒精神,傳播錢塘江文化,6月28日晚,第二屆杭州錢塘江文化節在杭州大劇院拉開帷幕,大型音畫組歌《錢塘詞畫》作為開幕活動首次公演!   這一刻,杭州的城市陽臺星光璀璨,錢塘江文化節在這裡盛大啟幕。開幕式以「放懷未來 潮起揚帆」為主題,展現了以「勇立潮頭、大氣開放、互通共榮」為核心的錢塘江文化內涵。
  • 一個二維碼遊遍錢塘江!杭州出了張神奇地圖……
    錢塘江詩路文化帶成果亮相今年1月,《浙江省詩路文化帶規劃》(徵求意見稿修訂稿)中明確,重點打造大運河詩路文化帶、錢塘江詩路文化帶、浙東唐詩之路文化帶、甌江山水詩路文化帶等四條詩路文化帶。這是一張特殊的地圖,名字叫《錢塘江歷史文化旅遊導圖》,它將235公裡的錢塘江流域風貌收入囊中,是此次錢塘江詩路文化帶的成果之一。
  • 為什麼錢塘江大潮,被譽為「天下第一潮」
    錢塘江潮,和亞馬遜大潮、恆河大潮並稱為「世界三大潮汐」。洶湧壯觀的錢塘江潮,歷來被譽為「天下奇觀」,人們通常稱這種潮為「湧潮」,也有叫「怒潮」的。它的「奇」,不僅在於形,也在於聲和勢。潮水激越時,如萬馬奔騰,「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橫」「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天排雲陣千雷震,地卷銀山萬馬奔」,都是古人對它聲勢的描述。
  • 首屆杭州錢塘江文化節開幕
    省政協原副主席陳加元和市領導戚哮虎、許明、陳紅英等出席。  趙一德在致辭時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種文化造就一座城。錢塘江是浙江和杭州的「母親河」。舉辦首屆錢塘江文化節,既是對母親河的熱情謳歌、對歷史和地域文化的深入探尋,也是對城市發展的深刻思考,更是對美好未來的無限憧憬。
  • 錢塘江保護與發展有法可依了!《杭州市錢塘江綜合保護與發展條例...
    《條例》的通過和實施,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杭州的又一次生動實踐,將有效保護錢塘江及兩岸區域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推動錢塘江流域高質量發展,全面提升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質量和生態環境質量。為什麼要制定《條例》錢塘江不僅是「母親河」,也是生態保護建設的重要區域,是杭州城市發展的重要軸帶和 「重要窗口」建設的重要本底。
  • 登上六和塔觀錢塘江,只見江鷗飛翔,隨波逐浪
    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溼,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據說那洶湧澎湃的巨浪,是春秋戰國時期吳國國相伍子胥的冤魂在怒吼。那伍子胥在春秋戰國時代,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他為吳國的興旺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卻被剛愎自用的吳王夫差殺戮身亡,拋屍錢江。為此我特地寫了五幕歷史話劇劇本姑蘇魂作為歷史的見證。
  • 錢塘江文化節好戲連臺唱
    本報訊(記者 孫鑰 通訊員 俞亮)都知道「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講的是錢塘江大潮;可是也許還鮮有人知道,早在千年前先人就有「弄潮」錢塘江的習俗,而今這一習俗已漸漸演變成了一場一年一度的國際盛會。 昨天,「錢塘弄潮」2018錢塘江國際衝浪對抗賽暨衝浪嘉年華活動又來了。
  • AEE全程拍攝錢塘江衝浪對抗賽引浪尖視覺熱潮
    AEE運動攝像機和無人飛機對此次比賽進行全程拍攝,完美展現了錢塘江獨特的自然景觀和衝浪競技的驚險視覺感受。  活動期間,選手們身上安裝了AEE運動攝像機特種系列S50,特種系列S50最高支持1920×1080P高清動態錄影,3200×2400拍照解析度,f/2.8超大光圈,175度超廣角,同時具有防塵、防抖、防震功能,IP68防水等級,防水深度可達100米。
  • 捲起沙堆似雪堆 浙江迎來錢塘江「最佳觀潮期」
    從小在這裡長大的他對錢塘江大潮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小時候每逢有潮日,大人嚇唬我們,大潮要吃小人的,聽了就怕。記得第一次看潮是小學四年級春遊時,老師帶我們去的,當時看到很奇怪,為什麼這洶湧滾動的海浪叫潮?直到讀初中時,才全面地知道了錢塘江及錢江潮。」楊利斌說。
  • 錢塘江遊輪夜遊首航 勾勒錢塘江遊覽新格局
    浙江外事錢塘江遊輪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沈祥鑫介紹,錢塘江遊輪產品包括日遊和夜遊兩大產品,夜遊無疑是主打產品。浙江外事錢塘江遊輪發展有限公司系浙江外事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於今年3月起著手籌備錢塘江遊輪項目,借鑑母公司此前西湖遊船、東錢湖遊船等水上旅遊項目的成功運營經驗,有針對性設計了「後峰會、前亞運」的錢塘江夜遊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