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兒子墓地被發掘,異常荒涼沒人守墓,墓壁的石板都被人拿走

2020-12-19 縱觀歷史幾千年

在歷朝歷代之中,皇位之爭是永恆不變的主題,著名的九子奪嫡就發生在清朝康熙時期,那時候發生了很多明爭暗鬥的內戰,最後每個人的結局都不一樣,在這場風波中,可能是最倒黴的皇長子了,他就是胤禔。

他是皇太子,按理來說,胤禔是最有希望被立為太子的,成為皇帝的,胤禔自身又是個足智多謀的人,康熙是很喜歡他的,但是奈何自己跟兄弟的等級不一樣,鬥不過他們,自己還被自己給坑了,脾氣急躁,不會說話,得罪了皇帝,於是皇位就在他手裡溜走了。

在史料中記載的胤禔是一個會為皇帝分憂的人,經常在一些政策方面出謀劃策,而且皇帝交代辦的差事也從沒掉鏈子過,從幼時就展現出了自己的儲君氣質,騎馬射箭樣樣都與康熙帝幼時是首當其衝的那一個,詩詞歌賦也同樣優秀。

胤禔確實有一個大哥的風範,長大之後,就出落得更加風度翩翩了,為人和善,做事能幹,深受康熙帝的寵愛。

康熙二十九年,噶爾丹在邊疆作祟,康熙下旨裕親王福全帶領八旗出徵邊疆。那時的胤禔只有18歲,是個輕狂的少年,為了歷練他,康熙讓他隨軍而去。

就這樣,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胤禔成了副將,率一支人馬奔向沙場。在戰場上遇到噶爾丹的強悍騎兵,胤禔沒有畏懼,勇敢出鋒。正是因為這場戰爭的勝利,胤禔的戰功卓著,覺醒起了胤禔想奪得天下的野心。

在那之後的胤禔一邊在依舊在幫康熙辦事,一邊卻在關注著皇太子胤礽的行動。康熙三十七年,胤禔被封為直郡王,可以參與軍機政事了。

在康熙廢太子之前,胤禔為這件事已經策劃了近20年的時間,他覺得,太子被廢了,按照功績來說,也該輪到自己了,但是事情總是事與願違,胤禔一步走錯,之後的路就全部廢了。

在關押廢太子回京的路上,胤禔一直在等待著父親的詔書,但是很久都沒有等到,於是一時太心切導致將心裡話都說出來了:「父皇應誅殺胤礽,以絕後患」。

儘管康熙早知道胤禔有奪嫡之心,但沒想到他竟然如此的心狠手辣,會不放過自己的兄弟,當時還有三皇子在旁邊補刀,說是胤禔魘鎮太子的,更令康熙煩心了。

於是就因為這一件事這一句話,二十多年來的籌謀,二十多年的辛勞都被抹去了。康熙還斥責他為「亂臣賊子」,下旨奪他的爵位,將他幽禁在府邸。

從被囚禁到被雍正囚禁12年間,飽受屈辱的胤禔一直沒有踏出禁區,所以胤禔成了一個謎。在專家之後仔細研讀歷史資料和實地考察之後得知,建胤禔之墓設在天津黃花山南麓。

因為胤禔的墓穴坐落在深山老林,因此保存的非常完好。然而,到了60年代,胤禔之墓被毀。之後的村民想挖一個儲藏糧食的洞穴,他們就想到了胤禔的墓園。

不過,這個看起來非常破舊的墓室裡還藏著一個特殊的墓室,整個墓室在油燈的照耀下發著光,全是用的漢白玉修整過。

有的專家聽後遂來探查,但翻閱整個墓室,裡面只有一口古棺材,其他什麼都沒發現。之後胤禔墓裡那些精美絕倫的漢白玉板也被拆毀了,整個古墓猶如一個大土坑,十分的寒酸。

相關焦點

  • 紹興多處名人墓無專門管理 徐文長墓難招守墓人
    這是浙江省紹興市紹興縣文保所為轄下徐文長墓招聘守墓人列出的條件——本年前,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徐文長墓的守墓人去世,卻難招新守墓人。  本次新一輪招聘條件列出,紹興當地、省內周邊城市以及江西、江蘇等多地超100人打電話詢問,最後超過30人報名,其中年齡最高至花甲,最小的22歲,從退休人員到應屆畢業生都有。
  • 袁崇煥墓第17代守墓人去世,佘氏家族已世代守墓整整390年
    2020年8月12日,袁崇煥墓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1歲。袁崇煥墓位於東城區東花市斜街一座四合院內,如今這裡是修葺一新,包括墓地、祠堂等一系列紀念建築。北京市民彭先生是會館研究專家,他一直非常關注袁崇煥墓,聽聞袁崇煥墓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去世,頗為感慨。彭先生說多年前,他去袁崇煥祠堂時,與佘老太太見過幾次面。佘老太太告訴彭先生,她以前住在祠堂東南側的一間小房,不過,那時,因為文物保護的原因,她也搬離了這處住所。
  • 守墓人一族用世代傳承的力量來保護淨土下的長眠
    而不管是他身邊的人還是使用的怪獸卡,都是來自前世守護法老王一族的傳承。這一族就被稱為「守墓人」,在現實中也是能夠找到相關原型的。就如同卡組的名稱一樣這套卡組多數為魔法族怪獸並且對於墓地有著很強的封鎖效果,能夠增強相關怪獸的戰鬥力的同時又能大幅度限制對手。
  • 廣安發現南宋石室墓 四大神獸十二生肖"守墓"(圖)
    廣安發現南宋石室墓 四大神獸十二生肖"守墓"(圖) 2015-05-08 16:14:21墓室內有武古造型石人俑,並雕刻有青龍、白虎、玄虎、朱雀以及「十二生肖」像,極為精美。當地文管所負責人認為,墓室如此精美,墓主身份應非富即貴。  屬南宋時期石室墓  該處墓葬位於鄰水縣經濟開發區的一處工地上。據介紹,在進行施工時,兩座高大的石室墓或隱或現露出地面,施工人員立即停止施工並向當地文管部門報告。
  • 「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墓遭村民發掘,墓前豎立康熙親書龍頭御碑
    于成龍,今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來堡村人。于成龍在20餘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舉「卓異」,以卓著的政績和廉潔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愛戴。康熙帝稱他:「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康熙二十三年農曆四月十八日,68歲的于成龍病逝。
  • 閻錫山墓地:墓前1字貫穿其一生,生前侍衛默默守墓令人動容!
    對於山西人來說,閻錫山這個名字是家喻戶曉的。閻錫山這位軍閥最後的結局是客死他鄉。閻錫山墓地:墓前1大字貫穿一生,生前侍衛默默守墓令人動容!這是閻錫山的軍裝照,即使面容蒼老,但也仍然十分挺直。閻錫是地地道道的山西人,出生山西,統治山西,還和蔣介石拜過把子。不過閻錫山晚年因為心臟病在臺灣逝世,死後被葬在了臺北的墓園。閻錫山墓地:墓冢朝向故鄉山西,生前侍衛默默守墓令人動容!
  • 東海島上守墓人
    鬥轉星移八百載,守墓人至今已繁衍發展為有近2000人的東參村……這就奇怪了。本屬南蠻流放地的東海島,史載此島十分偏遠荒涼,波濤阻隔,交通極為不便,怎麼會有宋墓?若是普通墓,怎麼會有延續了近800年的守墓人?為揭開這個秘密,我和陳中秋、吳松營、戴勝德、麥淑萍等省文史館專家一行到東海島去探個究竟。在霞山村委會副主任黃志釗的引領下,我們來到東海島東參村附近。
  • ...守墓人劉延寶因病再難上山祭掃 兒孫「接棒」繼續守護無名烈士墓
    一家人知道老人的心思,「不要忘記祭奠從祖輩就開始守護的無名烈士墓」。  港溝神武村村民劉延寶一家五代人,擔當著義務守墓人的重任,守護著濟南戰役中犧牲的烈士,這一守就是70年。  輪椅上無言的守墓人  臨近濟南綜合保稅區,神武村村址老舊的磚瓦房已變成一棟棟在建高樓。2013年,劉延寶一家也從村裡暫時搬到雍景豪庭小區租住。
  • 戈壁灘上的墓葬群——閩寧村西夏墓地發掘
    陶雙耳罐   發掘名稱:閩寧村西夏墓地清理髮掘   發掘地點:寧夏永寧縣西約25公裡處賀蘭山山前衝積扇   發掘時間:2000年—2001年   主持專家:孫昌盛   發掘成果:發掘的8座西夏墓都是階梯式墓道的單室土洞墓,一些特點與西夏陵區墓葬或唐代大型墓葬既有相似之處,也略有區別,在個別地方則更接近於唐墓。
  • 日本「梅田墓」首次發掘 發現200具人骨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讀賣新聞》10月18日報導,日本大阪市教育委員會17日表示,在位於JR大阪站北側梅北區的江戶明治時代墓葬「梅田墓」進行發掘研究期間,發現了200具被埋葬的人骨。梅田墓是日本江戶時代,在平民間流行的盆供養「大阪七墓巡」的遺址之一。在近松門左衛門所著的《獸根崎心中》中也有出現。挖掘研究尚屬第一次。大阪市教委和大阪文化財產研究所於2月至6月,與梅北區2期工程一起,對700平方米的區域進行考古研究。
  • 焦作發掘蘇藺墓群 "樓閣"鑲嵌在古墓墓壁上
    河南省焦作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對南水北調供水工程28號輸水線路蘇藺墓群進行考古發掘時,清理出一座鑲嵌在東漢古墓墓壁上的磚砌立體「樓閣」。     這一「樓閣」是漢代陶倉樓的一種。奇妙的是,它的樓梯與樓體,分別鑲嵌在相鄰的兩個墓壁上,構成了兩個不同空間,不僅具有強烈的立體感,還形成獨特的建築藝術之美,為研究漢代建築提供十分重要的實物資料。     「樓閣」位於一座編號為M15的古墓前室、墓門西側,鑲嵌在墓室西壁和南壁上。「樓閣」主體鑲嵌在西壁上,面闊3間,通體高112釐米、寬127釐米、進深16釐米。
  • 旅遊路上聽說袁崇煥墓守墓人佘幼芝去世  家族忠義守墓400年
    錦衣衛的電視劇很多,不少人到過北京十三陵旅遊,寄託懷古憂思。旅遊路上聽說袁崇煥墓守墓人佘幼芝去世 家族忠義守墓400年,讓人感佩。 2020年8月12日,袁崇煥墓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1歲。袁崇煥墓位於東城區東花市斜街一座四合院內,如今這裡是修葺一新,包括墓、祠堂等一系列紀念建築。
  • 袁崇煥的最後一位守墓人剛病逝,守護袁崇煥390年,佘家人了不起
    將袁崇煥秘密下葬後,佘義士就下定決心守墓,他堅信袁崇煥一定有昭雪的那一天。佘義士臨終前留下遺言,「家族之人不能回廣東老家;要讀書明理,但是不能做官;要世代守護袁崇煥墓,這點最重要。」此後300多年時間裡,佘義士的後人一直遵從祖訓。袁崇煥祠和墓位於北京市崇文區東花市斜街,而佘家人的辦公室就在院內南側一個小房間,佘幼芝是袁崇煥的第17代守墓人。
  • 西藏藏東地區發掘具有2700多年歷史阿崗絨墓地 挖掘出13座墓葬
    「2016年年底,西藏藏東地區發掘一處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青石石板墓地——阿崗絨墓地,共挖掘出13座墓葬。」阿崗絨墓地位於西藏藏東地區,地處海拔近2900米的林芝市波密縣傾多鎮。夏格旺堆說,此次考古共挖掘出以「二次撿骨葬」(古老葬法)為主,屈肢葬為輔的13座墓葬,其中11座是較為典型的青石石板墓,2座石塊砌邊墓。夏格旺堆解釋,按照當時的習俗,待逝者肉身全部腐爛後,撿出屍骨進行第二次埋葬為「二次撿骨葬」。
  • 神秘守墓老人,世代隱瞞不敢說出墓主身份,是誰?讓他如此謹慎
    一聽到「守墓人」,我們的腦海中浮現出什麼呢?陰森?恐怖?
  • 盜墓賊闖進康熙墓,取出稀世「九龍杯」,上交故宮後為何消失了
    沒有價值的墓地盜墓賊是不願意盜取的,耗費時間刨土就是為了盜取文物換錢,自然是墓主人身份越高貴的他們越喜歡盜掘。在所有的墓地中,帝王陵寢大概是所有盜墓賊的首選或者說終極夢想吧,只要能進去一次,拿上幾件就大半輩子不愁了。
  • 《墲人之境探索》守墓人角色資料詳解 守墓人有哪些
    導 讀 角色介紹(守墓人) 1. 錦衣衛 劉泰,錦衣衛指揮使。他和當朝的九公主青梅竹馬,關係無間。
  • 實拍孔子墓地,建於明代、康熙年間重修,圖7百年前的孔子墓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林,本稱至聖林,位於山東曲阜城北1.5公裡處, 是孔子及其後裔的家族墓地,是世界上延續時間最長的家族墓地。墓葬數量之多,規模之大,保存之完好,在世界上絕無僅有。
  • 菏澤有關的丁寶楨墓疑似被挖掘,其後人出面說話!
    6月26日,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網站發布濟南市文物局關於疑似丁寶楨墓考古發掘情況的通報,通報全文如下:濟南市考古部門嚴格按照規定的田野考古發掘程序,用了8天時間,完成了祝舜路建設工地發現的疑似丁寶楨墓搶救發掘、影像資料提取、圖紙資料繪製等工作。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 中華藝術探源|太原北齊徐顯秀壁畫墓的發掘與保護
    如1960年在迎澤區鄭村出土的柳子輝墓, 1984在迎澤區山西煤炭技術職業學校發掘了庫狄業墓等。2000年7月發現的狄湛墓,就位於王家峰村磚廠,和此座墓葬相距約1000米,據考證墓主人狄湛為盛唐名相狄仁傑四世祖。本次墓葬發現地稱作「王墓坡」,難道又是一位王侯級人物的墓葬?1981年在太原晉源區發掘出土並轟動一時的北齊東安王婁叡墓地名就叫王郭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