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嚮往的生活》第四季播出後,很多網友都說這一季的房子是四季以來最舒適的了,竹木結構的竹樓,寬敞的客廳,整潔舒適的榻榻米大通鋪,開放式的大廚房,米色調的內裝修,還有各式各樣獨具傣族風情的竹編織品,真是嚮往的生活最讓人嚮往的房子了。
《嚮往的生活》蘑菇屋
這一次《嚮往的生活》在西雙版納拍攝,住的房子也是當地獨特的民居——竹樓,但這個蘑菇屋是現代改造的新式竹樓了,已經不是最傳統的傣族竹樓了。
《嚮往的生活》蘑菇屋
竹樓
傣族竹樓是一種幹欄式建築,一般以粗竹子做房子的骨架,竹編篾子做牆體,樓板用竹篾,屋頂為歇山式屋頂,鋪茅草,主柱有24條。
竹樓的平面呈方形,一般分為上下兩層,上層住人,底層一般架空,這是為了防潮溼和散熱通風以及避洪水衝擊,同時還可以用來飼養牲畜和堆放雜物。而現在的新樓大多把下層也封閉起來做幾間房,不再架空。
最開始的竹樓全是用竹子建蓋的,隨著時代的發展,竹樓由純竹子結構變為竹木結構;隨著磚瓦的普及,新建的竹樓多轉變為磚木結構,屋頂鋪蓋緬甸的彩色小緬瓦;而近些年新蓋的竹樓則幾乎全為鋼筋混凝土結構。
勐遠仙境城子村
內部格局
傣族竹樓的二樓分為堂屋、臥室、前廊、曬臺四個部分。
堂屋內有「火塘」和「中柱」,以火塘為中心鋪著大塊的竹蓆,是燒茶做飯和家人團聚的地方;臥室屬於家人休息的場所,按照家庭成員的人數設置床鋪數量,沒有複雜的家具和陳設,只有牆上簡單的民族飾物,一家兩代或三代居於其中,分床而居,席樓而臥。
前廊是吃飯、休息以及接待客人的地方;曬臺是盥洗、曬衣、晾曬農作物和存放水罐的地方。
建房習俗
傳統的傣族竹樓用料僅需要竹子,材料簡單建蓋方便快捷。
在傣族村寨裡,一家建房,全村幫忙,一棟竹樓幾天就能蓋好。
傣族人家建蓋新房時,首先要選好地方,下地基。
之後就要準備好中柱,中柱一般是八根,整個竹樓都是在這八根中柱上建成的,八根柱子中還要分出四根「公柱子」和四根「母柱子」,分別以男人的衣服和女人的衣服覆蓋在柱子上以示區別。
選擇中柱是一件嚴肅而隆重的事情,是建蓋竹樓最主要的事情,將中柱運回村寨的時候,全村的人都要去迎接,並潑水祝福。
在修新樓時還會用樹葉墊在柱子下面,據說會更加堅固。
新房落成之後還要舉行上新房的儀式,要設宴款待來幫忙的村民和來祝賀的親朋好友;同時還要舉行儀式來趨避鬼神、祭告祖先,以此來宣示主人家對新房子的所有權。
結語
傣族人居住竹樓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竹樓的取材、結構都十分契合傣族人生活區域的氣候。
勐遠仙境城子村
如今,新建的竹樓材料雖然不再使用竹木,但傣族村寨中的房屋仍然都是以竹樓的結構建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