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探尋到了一個遺失在山林中的世外桃源。第一眼看到它的時候,激動、震撼,有一種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的感覺。
有事到重慶北碚五指山。
閒暇的時候,面對蒼翠的山巒、茂密的樹林,我跟同伴提議散步。
他說,好,我帶你去看看樹林裡的金剛碑。他是這裡的常客。「金剛碑,文物?」我問。「不,古鎮。」他回答。哦,我怎麼不知道?!重慶北碚縉雲山 嘉陵江 邊我也來過幾回,從沒有聽說過有古鎮,而且,就在眼前的樹林裡。
好奇心驅使我跟他走進了森林。
眼前幾乎沒有路。而且這個路已經很久沒有人走過了。
由於沒有人類活動的打擾,樹林裡灌木茂盛,藤蔓攀爬,古樹參天。一切顯得是那麼靜謐、那麼安詳、那麼荒蕪、那麼原始……。這種場景,至少也要是遠離城市驅車幾百公裡的深山老林才能遇見的畫面啊。
我已經怦然心動,被深深地吸引了。
在樹林裡,我們發現了房屋,破舊的房屋,遺棄的房屋。
這是一處老舊的房屋,兩層樓。
地板已經全部腐爛。同伴說,幾年前來的時候,有部分地板還可以走人。
大門外楣還保持了原來裝飾的樣子,大方莊重。幾十年前,這一定是一個富人居住的公館。
但為什麼不把這裡好好重新修建起來呢?這裡,繁茂濃鬱的植被以及深藏山坳的獨特地理位置,那已經成為城市的絕版啊!
不解中,繼續向坡下走去。
哇,更多的房子,民居的房子、破舊的房子、遺棄的房子。
有石板路,有小橋,有溝壑,有溪水……,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在這裡無障礙的植入,就在眼前。
心都因陶醉而顫慄了。
兩旁的青瓦房隨蜿蜒曲折的山勢延伸。現在,全部被青苔、綠草、野藤、枝蔓給覆蓋了、包裹了、遮擋了、侵蝕了。這是一種怎樣的自然的偉大力量。那種柬埔寨吳哥窟大樹纏寺的攝人心魄的圖像居然重現!
再走來,舊時的鋪面、作坊、客棧、茶館,映入眼帘。
那窄窄的小巷,靜靜的街道,突兀地佇立在面前。
全部荒無人煙。幾十年前的生活場景似乎被定格了。
時間在這裡凝固了嗎?
正當我們驚異於街上一間房門敞開,裡面擺放著簇新的畫框的時候,突然聽到一聲呵斥:「你們是幹什麼的?!」
有人戴著紅袖標從屋裡出來。終於見到人了。我們趕緊解釋,是來參觀古鎮的。「這裡是危房,不準參觀。」執勤者阻止道。
一來二去的問答,終於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原來,這裡已經被政府拆遷封閉多年,準備用2至3年時間將古鎮打造成一個「書香悠然,寧靜自然」的休閒養生型古鎮。不知是規劃設計的問題還是招商引資的問題,一停就是多年。
我們進屋觀看了項目開發的展板。
這裡真是歷史古鎮啊。「金剛碑」,從清康熙年間興街,至今已有300多年滄桑歷史。相傳,佛祖釋迦牟尼的大弟子迦葉尊者到縉雲山建寺之時,有金剛力士 前來助力,曾遺漏了塊巨石在此,後來唐人在碑上刻「金剛」二字,村子因此得名金剛碑。也有種說法是村子石板小街盡頭,嘉陵江中有一塊碚石,與北碚得名於「碚」一樣,於是「金剛碚」諧音成了「金剛碑」,地名由此而來。
金剛碑不僅因有這樣的傳說而變得神秘莫測。而且古鎮的風水據說也很講究。古鎮金剛碑院落坐落在綿延不絕的縉雲山山坳裡,左右兩側都是護山環繞,中間部分地勢寬敞,且被嘉陵江流水環抱,山水擁街,街含山水,形成了「枕山、環水、畫屏」的理想「形勝之地」,是為不可多得之風水寶地。民國時期,該鎮已經形成了姚家院子、熊家院子、鄭家院子幾家較大的民居建築群。極盛時期,沿街河兩岸有商店、貨棧千餘家,煤窯沿山排開,挑夫摩肩接踵,江岸帆檣如林,生意一派興隆。不過,現在的店招如「糧店」、「客棧」、「村公所」等實是一些電視劇劇組拍攝取景時留下的舞美道具。然而,誰都掙脫不了命運,誰都抵抗不過時光。陪都走了,煤礦枯了,船運衰落了,碼頭冷清了……。幾十年後,金剛碑又從繁華熱鬧陷入了蕭條沉寂。人們開始慢慢地離開這裡,只剩下昔日的傳奇和爬滿藤蔓的房屋。唯有那人文精神、文化魂靈,一遇合適的溫度和土壤,它就會捲土重來。現在的人們,物質生活好了,空閒時間多了,精神追求高了,金剛碑的滄桑之美、廢墟之美,又成了一撥文青尋找心靈家園的淨土,成為攝影愛好者追逐返璞歸真的勝地。
自然的力量太強大了。從2009年原住民搬遷撤離到2017年6月徹底禁止遊客參觀,短短的近10年,這裡就完全被植被覆蓋、蠶食、侵吞,茂密的黃桷樹根系和爬山虎用綠色瘋狂地佔領了廢棄建築的外表,留下一種崩密列式的荒蕪詭秘。
真的讓人感慨。枯卷的情懷,碾碎成年代。厚重的記憶,鐫刻成傳奇。湮滅的時光,埋沒成廢墟。荒蕪的遺蹟,魔化成秘境。
一個滄桑、原始、神秘、安靜的金剛碑,如果你不抓緊時間,也許你再也看不到了,——執勤人員說2018年就要開發改造了。
不過,我不告訴你怎麼進去,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