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來,江西南昌各方面都在不斷進步,尤其是在休閒旅遊方面,也新增了不少打卡地。像南昌艦、融創茂、省博物館新館、軍事主題公園等,還有即將開放的海昏侯博物館、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等,好玩的地方越來越多。
紅色文化,一直是南昌旅遊最重要的文化符號。作為人民軍隊的誕生地,很多人提到南昌就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八一」,因此八一起義紀念館一直以來都是來南昌旅遊的必到之處。其實除了八一起義紀念館,南昌重要的軍事文化舊址還有不少,新四軍軍部舊址就是其中之一。
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位於西湖區友竹路,是南昌城為數不多的老式建築。舊址始建於1915年,當時是北洋軍閥張勳的私宅。在八一起義時,這裡也是打得非常激烈的地方之一。抗日戰爭爆發後,1938年1月,新成立的新四軍將其軍部從漢口遷到南昌的這個地方,展開了一系列大動作。
在南昌期間,新四軍軍部確定了主要的領導班子,並指導南方八省的紅軍、遊擊隊改編為新四軍,直接指揮了4個支隊的組建和集結工作,進一步加強了抗日武裝力量。如果說武漢是新四軍誕生的地方,那麼南昌則是讓新四軍隊伍壯大的地方,可以說在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和八一起義紀念館的意義和價值同等重要。
不過新四軍軍部在南昌呆的時間並不長,因為前線戰事吃緊,1月來南昌,4月就走了,然後新四軍駐贛辦事處的同志們留在這裡工作了將近1年,在1939年3月,小日本攻陷南昌前夕全部撤離。解放後至今,舊址經歷了一系列整修和保護,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擴建了陳列館,展覽了很多珍貴的影像資料,還有當年新四軍用過的以及從小日本那繳獲來的物品。
如今的新四軍軍部舊址無論在結構上還是參觀方式上,幾乎和八一起義紀念館一樣一樣的,都是一處指揮部舊址+一處陳列館。但在人氣上,新四軍軍部舊址的存在感顯得有點弱,也不是南昌旅遊的必打卡地。因為南昌旅遊在紅色文化方面重點宣傳的一直都是「八一」精神,畢竟第一槍的意義更加重大。
另一方面,由於兩處景點都是軍事文化舊址,雖然性質有點不一樣,但對於遊客而言,在參觀完八一起義紀念館之後就會有些視覺疲勞了,何況南昌還有很多類型的旅遊景點可以去。再加上八一起義紀念館距離頭號景點滕王閣也比較近,馬上新開放的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也在旁邊,而新四軍軍部舊址周邊也沒有其他景點可去,這也是造成新四軍軍部舊址人氣不如八一起義紀念館的原因。
無論如何,新四軍軍部舊址對於南昌歷史文化的重要性無可替代。在我國漫長而又艱難的抗日戰爭史上,它為發展與組建抗日隊伍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它也是走向新中國道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