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全國各地博物館、紀念館創新教育形式,從線下到線上,策劃了一系列精彩紛呈的社會教育活動。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簡稱八一館)緊跟形勢,發揮團隊作用,將線上研學活動打造得新穎豐富,為紀念館運用新媒體技術開闢社會教育活動探索了新路徑。
《走進周恩來 永遠的榜樣》研學課程
《行走吧,少年!尋訪八一軍旗》遠足拉練活動
教育活動線上發起、線下收官
2020年上半年八一館圍繞春節、清明節、世界讀書日、國際博物館日以及六一兒童節、端午節等節點、熱點,相繼推出了「我們的春節--鼠年賀新春」、「清明雲共祭 白玉蘭有話對您說」、「點亮一顆心燈,播撒一顆種子」世界閱讀日活動、「紀念館大闖關 不一樣的六一」等研學活動。活動前期利用線上平臺進行活動預告宣傳、開通線上報名預約通道。活動設計中有的是結合傳統節日的文化開展,有的圍繞著互動體驗進行,營造寓教於樂、融情於景的研學遊。像清明節推出的「清明雲共祭 白玉蘭有話對您說」活動,面向全國青少年發起線上錄製小視頻,以花代情,雲祭思念,致敬緬懷革命先烈以及抗疫英雄。該活動在新浪微博平臺點擊閱讀量超1000萬,微信公眾號單篇文章閱讀量1.4萬,一共收到了600多份「視頻來信」寄託哀思,是網際網路雲紀念的創新突破。
鑑於這次活動反響良好,八一館又在世界讀書日時發起線上繪畫作品徵集活動,短短半個月時間就收到982幅繪畫作品,精選其中65幅,結合5.18國際博物館日推出的主題展覽《那些年、那些人、那些書—連環畫中的紅色經典》進行線下展出,還有238幅優秀作品通過兩微一端平臺線上展出,實現了線下參觀,線上雲遊的雙模式。活動中,全市各大中小學青少年積極參與,不僅為廣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同時以繪出心中的英雄為創作主題,讓青少年主動去了解紅色故事,激發創作靈感,以畫作傳遞正能量,樹立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核心價值觀。
陳列展覽線上雲遊、線下參觀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八一館雖然暫時停止對外開放,但並沒有懈怠業務,在微信公眾號線推出「最美戰疫聲」,以及「畫」說戰疫之路等系列節目。從《軍醫廖莎的家書》到《天使英雄》九期節目中講解員與志願者傾情錄製,感動了無數聽眾。「畫」戰疫之路由講解員親自執筆,畫出不同職業的抗疫英雄們援助疫情一線的感人瞬間。許多粉絲紛紛在留言臺寫下:「武漢加油!」、「願白衣天使平安歸來」、「以「聲」傳情,以「媒」為介」。
為了滿足不同觀眾的參觀需求,八一館藉助新媒體平臺實現一部手機就可以暢遊紀念館,推出「雲遊八一 建軍的那些事兒」系列內容。由講解員原創動畫形象「小軍軍」帶您走進展館內了解珍貴的歷史文物,如:周恩來的毛毯、朱德的手槍、八一起義歌等,重溫那段戰火紛飛的崢嶸歲月,感受革命情懷。
新媒體運用線上直播、線下探索
八一館與多家媒體合作,運用5GnLive平臺進行互動直播, 由講解員帶領大家走進軍旗升起的地方,探秘江南百年豪華大旅社,通過沃視頻、愛奇藝、鬥魚、虎牙四個平臺播出,隔著屏幕,享受著一對一沉浸式參觀服務。
同時八一館結合時下最流行的網絡直播方式,不斷創新紅色歷史傳播方式。端午節前夕南昌市人民政府與媒體平臺合作的雲遊英雄城直播活動,首站就設在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南昌市副市長李松殿親臨直播現場,為大家講述英雄城南昌的故事,觀看量超300萬次。利用這次機會,八一館還開展了《我是非遺傳承人 紀念館裡過端午》主題研學直播活動,一小時間內有40多萬觀眾在線參與。
據統計,今年1-6月八一館的官方微博、微信研學活動宣傳推送四百餘條,閱讀點擊量三千萬次,圈粉近萬名。未來八一館還將繼續探索網際網路+博物館社會教育的新路徑。(陳妍、周甜供圖)
(中國日報江西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