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阪終於設立首個「方艙」醫院
上圖是位於大阪市澱川區的大阪市立十三市民病院,是大阪市內的一個肺結核病專門醫院,總病床數為260床。
由於日本醫院的規模都不是很大,這個醫院雖然只有260床。
但是在日本,這個醫院也是屬於中等規模的綜合性醫院。
即使是知名大學的附屬醫院,總病床數也只是在1000多床左右。
4月14日日本政府宣布將該醫院列為大阪市內首家接受治療新型肺炎的醫院。
政府表示該醫院將用來接收新型肺炎感染者中有症狀的,並且是中,重症患者。為了防止院內感染,目前正在該醫院接受治療的非感染患者將被送到其他醫院。
日本政府這種做法,和我們中國建設方艙醫院異曲同工。
但是在疫情發展時間上,遠沒有我們中國政府有果斷力。中國的方艙醫院在疫情初期迅速建成並投入使用,但是日本的第一家所謂的「方艙」醫院也是在4月14號才被政府確定。
究其原因,日本政府也是被迫無奈。
最近一段時間,日本疫情迅速發展。
截止4月16日,日本全國感染者為8582人,死亡136人。
自從,4月7日日本部分地區宣布緊急事態宣言後,每天的新增感染者都在400-600人左右。
感染者逐漸上萬人,日本全國國民眾也越來越不淡定了,他們終於意識到了危險性。
相比初期,日本人因為不重視,外出時不怎麼戴口罩,現在外出民眾戴口罩的比例也越來越多。
曾經大阪市中心的心齋橋也失去了以前的繁華。
很多民眾表示,現在心齋橋的人這麼少,是過去60多年間都沒有見到過的情景。
日本政府最擔心的醫療崩潰目前正在發生。
從患者角度,醫療崩潰是指疫情期間即使想去醫院接受治療,但是卻遲遲不能接受治療,或者是因為由於去醫院的人太多,不能及時入院。
從醫療從事者角度,醫療崩潰則是指需要救治的人很多,但是由於種種客觀原因不能有效的去醫治患者,造成病情延誤。
不管站在哪個角度,目前日本的醫療狀況不太可觀,甚至可以說已經步入醫療崩潰的狀態。
首先,醫院病床數不足。
為了防止醫療崩潰,日本各地政府一直都在致力於增加可以接收感染者的病床數。但同時,增加病床數的同時感染人數也在增加。
從4月13日的官方統計數據來看,全國有9個都府縣的入床率都已經達到了80%。這個80%的意思是這幾個地區的感染者入院人數佔政府確保的的感染者病床比例為80%。
這個數據越高,說明該地區越接近醫療崩潰狀態,危機感越大。
這9個地區分別是:東京都,大阪市,兵庫縣,福岡,山梨縣,滋賀縣,京都府,高知縣,衝繩。
目前日本全國的病床確保數目為9600床,但是感染人數已經接近於8582人,如果政府不在最短時間內擴大接收感染的病床數,那麼,在感染數超過確保病床數的時候,將會出現大家最擔心的狀況---感染者無處可去,進而造成感染速速擴散。
截止4月12日,東京都確保的病床數為2000床,但是感染者高達1974人,入床數已經達到97%。
其中,重症的37人需要被送到重症監護室(ICU)藉助於呼吸機接受集中治療。
但是,日本的人均重症監護室擁有量實際上卻連義大利的一半都沒有。
義大利目前感染病死率很高,日本的未來也不容樂觀。
重症感染患者高度依賴於呼吸機。
如果到了呼吸機不足的狀態,同樣需要呼吸機維持呼吸的兩個病人只有一臺呼吸機時,該如何抉擇,也是一個要面對的課題。
為此,日本有醫療倫理組織制定了在呼吸機不足情況下,判定誰該用呼吸機的原則。
1醫療救治中,優先遵循患者本人是否需要做「延命處置」的意願。
2危急情況下,如果通過氣管插管藉助呼吸機,但是預測不能有效拯救生命的時候,要探討是否有必要使用呼吸機。
3醫護人員共同探討並判斷是否有必要使用呼吸機,然後和病人家屬說明溝通。
另一方面,疫情當前,日本醫療物資嚴重缺乏。
前幾天,日本政府表示,目前大阪府的醫療用品儲備接近為0。
N95口罩為0。
防護服為0。
醫療面罩為0。
醫療手套庫存僅為7萬雙。
距離政府的確保目標還很遙遠,疫情緊張的醫療現場物資嚴重緊缺。
全國醫療機關口罩嚴重不足,不得不限制工作人員的使用量。
像圖片上每周只發1-2枚口罩的醫院有很多。
即使用過的口罩也不捨得丟棄,要清洗一下繼續使用。
防疫物資缺乏,感染性太強,如果發生院內感染,醫院甚至會有破產的危機,後果不堪設想。
為此,全國有很多醫院都停止了門診服務。
醫院大門24小時封鎖。
只允許工作人員進出醫院。
病人家屬則不能探視病人。
醫院正常業務無法進行。
醫院基本處於閉鎖狀態。
由於可接收感染病人的醫院太少,4月14日還出現了一起因為車上是疑似感染者的救護車被40所醫院拒收的事例。
平時僅需要幾分鐘就可以把病人送到相應醫院的救護車,這次竟花費了一個半小時才找到接收醫院。
甚至還有一位80多歲的老年人,從確診感染到找到接受醫院,竟然花費了10個小時的事例。
即使在感染前線的醫療人員,醫療N95口罩和防護服也缺乏也很普遍。
防護措施事關重大,不能讓醫護人員赤膊上陣。
針對防護服不足問題,日本政府決定用一次性雨衣來當作防護服使用。
4月14日大阪市長表示將有償徵收民眾家裡暫時不用的一次性雨衣,呼籲大家貢獻力量。
對於緊急事態宣言後的疫情改善,日本專家說宣言2周後才可以看到效果,但是否真正有效果很多人持懷疑態度。
日本疫情何時才能到達「拐點」,我們今後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