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熊孩子」尿了葉卡捷琳娜宮 回應:被尿地板非文物,未造成損壞
近日,一則關於「中國遊客在葉卡捷琳娜宮地板上為孩子把尿」的消息在網上熱傳。9月10日上午,俄羅斯葉卡捷琳娜宮向重案組37號(微信ID:zhonganzu37)證實確有此事,官方稱地板非18世紀沙皇時期文物,此事也未對地板造成任何損壞。
中國駐聖彼得堡總領事館提示各位國內遊客,在冬宮、夏宮、葉卡捷琳娜宮等俄羅斯著名文化旅遊景點參觀時,請規範自身行為,展現中國遊客文明形象。
▲「中國遊客在葉卡捷琳娜宮地板上為孩子把尿」的消息引發關注。 網絡截圖
被尿地板被及時擦乾 未處罰遊客
葉卡捷琳娜宮國際聯絡與文化項目部副總監奧爾加·弗萊曼諾娃(Olga Filimonova)說,今年6月,一個中國旅行團參觀至宮殿的「騎士餐廳」時,其中一名女子為了解決孩子上廁所的問題,直接讓孩子在餐廳地板上小便。
「6月是旅遊旺季中訪客量最多的一個月,我們每天都需要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15000名遊客」,她介紹說。
「毫無疑問,事發後,整個宮殿的工作人員都十分震驚。」奧爾加·弗萊曼諾娃表示,由於女子此舉遭到了其他旅行團的反對,宮殿管理人員不得不趕到現場處理,並將母子二人帶出宮外。
她告訴重案組37號(微信ID:zhonganzu37),葉卡捷琳娜宮曾在二戰中遭到德軍的嚴重破壞,地板也是戰後重修的,並非18世紀沙皇時期的文物。「由於清潔工及時將地面擦乾,此事沒有對餐廳地板造成損壞,宮殿方也未對母子二人作出任何處罰。」
奧爾加·弗萊曼諾娃表示,她們十分歡迎來自中國各地的團組和個人到葉卡捷琳娜宮參觀遊覽,目前無法對中國遊客作出整體評價。「然而,一些遊客的行為並不盡人意,仍有許多待改進之處。」
▲「騎士餐廳」的地板,官方稱系二戰後重新修復而成,並非18世紀沙皇時期的文物。 圖片來源:葉卡捷琳娜宮官網
不文明行為可被拉入「黑名單」
重案組37號(微信ID:zhonganzu37)注意到,今年5月,國家旅遊局修訂形成了《國家旅遊局關於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並已經國家旅遊局局長辦公會審議通過。這一規定被旅遊業內稱為「遊客黑名單」。
《辦法》規定,中國遊客在境內外旅遊過程中發生的因違反境內外法律法規、公序良俗,造成嚴重社會不良影響的行為,納入「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因監護人存在重大過錯導致被監護人發生旅遊不文明行為,將監護人納入「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該記錄的信息保存期限為1年至5年,實行動態管理。
上述「不文明行為」主要包括: 破壞公共環境衛生、公共設施;違反旅遊目的地社會風俗、民族生活習慣;損毀、破壞旅遊目的地文物古蹟;違反旅遊場所規定,嚴重擾亂旅遊秩序等。
中國駐聖彼得堡總領事館提示各位國內遊客,在冬宮、夏宮、葉卡捷琳娜宮等俄羅斯著名文化旅遊景點參觀時,請格外愛護展品,不要用手隨意觸摸,不在文物古蹟上刻畫,更不要進行攀爬,不要在禁止拍照的地方拍照,不踩踏綠地、不摘折花木和果實。在旅遊景點、酒店、機場、車站等公共場合,請注意儀容儀表,規範自身行為,展現中國遊客文明形象。
▲事發地點葉卡捷琳娜宮的「騎士餐廳」全貌。 圖片來源:葉卡捷琳娜宮官網
背景 葉卡捷琳娜宮
葉卡捷林娜宮位於俄羅斯聖彼得堡以南24公裡處的普希金市。最早是為彼得大帝的妃子——女皇葉卡捷琳娜一世修建的,宮殿也因此得名。其後,在伊莉莎白女皇的命令下,1752年由建築師拉斯特雷利按照巴羅克風格對宮殿進行了大規模修改。至葉卡捷琳娜二世時代,又由建築師卡梅隆按照古典主義風格對宮殿進行了改建。
今天的葉卡捷琳娜宮,可以說是兩種建築風格的「爭奇鬥豔」。宮殿外圍牆壁長306米,天藍色的外表耀眼奪目,洋溢著喜慶氣氛,造型豐富的雕塑和凹凸有致的結構使數百米長的建築絲毫不顯得單調呆板。皇宮教堂的五個圓蔥頭式尖頂在碧空下金光燦燦,顯得光彩奪目。它於1990年被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產名錄。
事發地點「騎士餐廳」面積並不大,但牆壁上遍布鑲嵌著鏡子的假窗,使餐廳顯得寬敞明亮。廳內裝飾物以雕刻的鍍金花朵、貝殼為主,為典型的巴洛克建築風格。19世紀60年代翻修之後,廳內所有的裝飾物被鍍成銀白色,因此也被稱作「銀色餐廳」。直到二戰中被德軍損毀,此廳一直保持著銀色外觀。戰後重修時,餐廳再次恢復了伊莉莎白女皇時期金色的宮廷建築風格。
▲事發地點葉卡捷琳娜宮的「騎士餐廳」內景。 圖片來源:葉卡捷琳娜宮官網
(據百度百科及葉卡捷琳娜宮官網整理、編譯)
新京報記者 周佳琪 編輯 張太凌 校對 陸愛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