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頻道原創報導,中國水產養殖業,歷經40餘年大發展,已逐步由水產養殖大國向養殖強國邁進,養殖總量近3000萬噸,據全球之首。相伴而生的中國水產動保產業,沒有國外的完整產業可以引進,幾乎從零開始,科研與實踐兩條線齊頭並進,從模仿到創新,從初代到現。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最終發展成為產學研日臻完善,產值超100億的產業,累計為水產養殖業挽回的損失數以千計,大小企業參與其中,百花齊放,已然成為中國水產養殖業創業最活躍的領域之一。
但我們也必須認識到,這或許是目前中國水產養殖業最為混亂的領域。進入門檻低、參與企業多研發能力弱;從業人員魚龍混珠,治療水平在下降;炒作概念,產品同質化嚴重、動保產品功效被誇大、假冒偽劣、打擦邊球的現象依舊橫行;醫療事故頻發、索賠事件增多、動保「碰瓷」的概率在提高;新冠疫情期間,個別品種陷入禁養風波,部分市場被壓縮。繁榮與混亂並存,是中國水產動保行業的現狀。
隨著短視頻時代的到來,一些觸角敏銳的動保企業藉助網際網路、渠道變革、服務升級與產品研發,將動保產品銷售從簡單的產品屬性轉向內容屬性,利用模式輸出手法,搭建線上平臺,萌發了新的活力;中國水產養殖業在消費升級大趨勢的推動下,以加州鱸魚、鮰魚、黃顙魚、鱖魚等為代表的名特優養殖品種快速崛起,同時伴隨小龍蝦產業鏈升級轉型,給行業帶來了機遇;生物發酵料的迅速走火,也讓一些具有研發能力的動保企業看到一個新的突破方向;一些新生的水產動保企業、老牌企業的二代接班人,以全新思維、顛覆式的姿態不斷湧現;作為塘頭的延伸,以海大集團為代表的大型水產飼料集團開始進入水產動保行業,並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受此鼓舞,正大、通威、大北農、恆興、粵海、旺海、澳華、匯海、天馬、百洋、豐華、嘉康等越來越多的飼料企業開始進入這一市場,這些水產飼料企業有更強的資金實力與基層服務能力,也有更強的研發潛力與市場銷售網絡。
在監督層次,在環保、食品安全的雙重壓力之下,中央政府頻頻開展調研,各地政府監管機構近兩年,獸藥質量監督抽檢愈加頻繁,而就在今年三月份,農業農村部發布關於「依法應按獸藥管理的水產養殖用物資清單類型的公告(徵求意見稿)」,無不在體現著國家對水產健康養殖的重視,中國水產動保產業接下來加強監控已是大概率事件。
綜上所有因素,毫無疑問,當下正式中國水產動保產業發展的關鍵時期,中國水產動保產業接下來會如何發展?新形勢下水產養殖業的危和機在哪?水產動保企業這幾年的路徑選擇,或將決定企業未來的命數
為此,2020年11月20日,中國水產前沿展、水產前沿雜誌、中國水產頻道將在中國·南京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第三屆中國水產動保大會(2020)」,屆時,預計超過1000名行業精英與會,成為本年度最盛大的水產動保年度會議,共同探討渠道變革與供應鏈再造,為水產動保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添磚加瓦。
為了呈現行業中的先進力量與成果,大會同期還將舉行「2020中國水產動保產業年度榜」頒獎典禮,分設「2020中國水產動保產業最具成長性企業」、「2020中國水產動保產業傑出企業」、「2020中國水產動保產業年度企業」、「2020中國水產動保產業年度爆品」、「2020中國好漁醫」等五大細分榜單,呈現行業中的先進力量與成果,敬請關注!
一、會議主題
渠道變革與供應鏈再造
二、會議形式
主旨演講+產學研互動探討+企業名優精品展
三、會議時間
2020年11月20日全天
四、會議地點
南京國際博覽中心1-2號館·1號會議室
(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00號)
五、組織單位
主辦單位:
中國水產前沿展
水產前沿雜誌
中國水產頻道
協辦單位:
江蘇好潤生物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新希望六和成都楓瀾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奧特奇生物製品有限公司
湖南漁美康生物技術集團有限公司
金牌贊助單位:
清遠海貝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山東寶來利來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粵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銀牌贊助單位:
廣州精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成都科宏達科技有限公司
比利時英偉水產集團
廈門君和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眾合發(北京)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天津市漁生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鴻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漁經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贊助單位:
青島諾安百特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廣州雙螺旋基因技術有限公司
廣州市欣海利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晚宴冠名單位:
江蘇好潤生物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會刊冠名單位:
廣州天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參展單位:
南京景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贊助單位誠邀中……
六、會議日程
七、大會報告及嘉賓簡介
報告題目:我國水產動保產業現狀與調整方向
報告嘉賓: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原站長助理、研究員 王玉堂
王玉堂: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原站長助理,推廣研究員,農業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984年畢業於大連水產學院,一直從事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管理工作。1993年起先後任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技術推廣處處長、信息體系處處長、辦公室主任等職,2005年起任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用藥指導處長,主要從事水產養殖用藥指導和水產品質量安全技術服務等工作;曾任第四屆、第五屆中國獸藥典委員會委員、執行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第六屆中國新獸藥審評委員會委員、化藥二組副主任委員;中國水產學會漁藥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副主任委員;全國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淡水分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務;現任中國漁業協會河豚魚分會秘書長、河豚魚文化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先後組織專家編著出版了《漁藥藥劑學》、《漁藥製劑工藝學》、《漁藥藥效學》、《漁藥藥理與毒理學》、《水產養殖規範用藥指南》以及《漁用飼料加工與質量控制技術》等專業技術資料等50多部。
報告題目:動保產業·新冠疫情和中草藥--水產動保產業的生存和發展之路」
報告嘉賓:上海海洋大學教授 楊先樂
楊先樂:湖南桃源縣人,上海海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農業部水產增養殖生態、生理重點開放實驗室主任、上海水產大學漁業學院副院長、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魚病室主任,國家水生動植物病原庫主任、中國水產學會魚病專業委員會第四、五屆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獸藥典第三屆委員會執行委員會副主任等職。主要研究方向水產動物免疫學、魚類藥理學、漁藥的檢測與監控、水產動物疾病控制的理論與技術等。在草魚出血病防治技術、草魚出血病細胞培養滅活疫苗、中國大鯢子二代全人工繁育及工廠化養殖模式、漁用藥物代謝動力學、藥物殘留檢測技術以及禁用藥物的替代等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績。先後獲得國家、部省(市)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25餘項,國家、省(市)優秀科技論文獎15項,鑑定成果15項。發表著作30餘部,在《Veterinary Microbiology》等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300餘篇,制定國家、部頒標準20餘個,獲得各項專利30餘項。1992年被評為農業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同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報告題目:我國水產動保產品中存在的問題與發展方向
報告嘉賓:華中農業大學教授 陳昌福
陳昌福:1952年8月出生於湖北宜昌市。1975年畢業於華中農學院水產系(現為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學院),同年留校當《魚病學》助教、歷任講師、副教授和教授。1996年獲得日本愛媛大學理學博士學位。1993年10月起享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特殊津貼。1995年7月被評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先後主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發表專業文章300餘篇,編撰專業書籍多本。先後講授《水產動物疾病學》、《魚類免疫學》、《魚類病原生物學》和《水產動物病害研究進展》等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課程。社會兼職主要有:中國水產學會資深會員;中國獸藥典第三、四、五屆編委會委員;農業部第三、四、五屆新獸藥評審委員、農業部動物疫病防治諮詢專家(2014年至今)、農業部水產養殖病害專家委員會委員(自2017年12月起轉任顧問)、農業部全國水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組成員(2017年3月至今)、農業部全國獸藥殘留與耐藥性控制專家委員會執行委員(2017年5月至今)、農業部「水生動物致病菌耐藥性普查」和「漁藥減量行動」項目「首席專家」、中國水產學會漁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16年10月至今)。
報告題目:魚類肝保健技術及產品研發思路
報告嘉賓:四川農業大學教授 汪開毓
汪開毓:博士,四川農業大學二級教授,博導,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原四川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院長。擔任多屆中國獸藥典委員會委員、新獸藥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動物病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獸醫病理學分會獸醫病理學發展指導工作組委員,《水產學報》編委等職務。發表學術論文330餘篇,累計影響因子約130,培養碩士、博士近百人。申請「無花果多糖的用途」、「一種預防羅非魚鏈球菌病的疫苗」等國家發明專利23項,其中8項為第一完成人,12項已授權。主編、副主編和參編《草魚組織學彩色圖譜》、《魚類藥理與毒理學》、《魚病彩色診療圖譜》、《水生動物病理學診斷技術》、《水生動物病害學》等專著和教材21部,主譯《魚類應用藥理學》、《鮭鱒疾病彩色圖譜(第二版)》。獲省級以上科技進步獎10項,主持或主研的集約化養鯉細菌性敗血症及穿孔病的研究(1998年),斑點叉尾鮰安全生產關鍵技術(2014年)等3個項目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生理與病理條件下十八反的比較研究(1992年),喹乙醇對魚類毒性損傷機制與中草藥替代品研究(2007年),電化水製備、作用機理及其在水產品加工中的應用研究(2010年),斑點叉尾鮰重大細菌性疾病病原學、致病機理與防治研究(2011年),斑點叉尾鮰繁育及健康養殖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2017年)、主要養殖魚類肝臟保護技術體系構建及應用(2020年)等6項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獲範蠡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
主要研究方向為:水生動物病理學與藥理學
近年來主要在如下幾個方面進行科研和教學:
(一)、水生動物病理學診斷技術:培訓和推廣病理學技術在水產養殖疾病診療中的應用,編寫了專著用於教學參考,幫助有關單位建立水生動物病理學診斷實驗室和培訓相關技術人員。
(二)、免疫學技術:病毒、細菌的檢測技術、疫苗的研發。
(三)、益生菌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優良菌種的分離篩選、菌種的最佳配伍研究等。
(四)、生物製藥技術:魚蝦重要病毒、細菌相關的IG-Y(卵黃抗體)的研發。魚用幹擾素、轉移因子、白介素、胸腺肽等的研發。
(五)、天然植物提取物:先後已有無花果多糖、香菇多糖、青蒿、黃芩、貫眾、紫草、大黃等提取物。
報告題目:甲殼素衍生物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
報告嘉賓:中國海洋大學教授 毛相朝
毛相朝: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海洋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山東省海洋食品生物製造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入選國家優青、國家蝦蟹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山東省泰山學者青年專家和學校築峰人才工程特聘教授。主要從事海洋生物資源綜合利用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等國家和省部級項目10餘項。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SCI期刊發表論文79篇,主編教材著作3部;以第一發明人獲授權發明專利20餘項。成果榮獲教育部技術發明二等獎、海洋工程科學技術二等獎、海洋科學技術二等獎、山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和青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榮獲霍英東青年教師獎、山東青年五四獎章、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青島市青年科技獎等榮譽稱號。目前擔任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理事、中國生物發酵產業協會理事、中國水產學會水產品加工和綜合利用分會委員、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小龍蝦產業分會專家、山東省生物發酵產業協會副會長、山東省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青年委員會主任、山東省青聯委員等兼職。
報告題目:服務中國水產——打造中國專業動保產業園
報告嘉賓:湖南漁美康生物技術集團有限公司總裁 劉紹春
劉紹春:漁美康發起創始人,現任漁美康集團總裁,湖南漁美康畜牧水產科學研究院院長;全國執業獸醫師(水產);武漢大學EMBA碩士;四川農業大學水產病理學碩士,師從中國水產疾病、病理學專家汪開毓教授,具有豐富的水產專業知識、企業管理、產品科研開發等經驗。四川農業大學研究生導師,多家高校客座教授及講師,水產技術推廣總站減量用藥小組專家,並被多家企業聘請為顧問及特聘專家。
報告題目:論實現綠色動保、健康養殖的方向及意義
報告嘉賓:新希望六和成都楓瀾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唐磊
唐磊:南京農業大學碩士,成都楓瀾科技技術總監。主要從事公司產品研發及一線生產養殖技術服務,專注於水產養殖水質管理與關鍵調控技術。在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10餘篇,申請發明專利3項。
報告題目:心得分享:論蝦蟹池塘如何正確肥水
報告嘉賓:江蘇好潤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藥店發展部經理 許長青
許長青:中共黨員,畢業於江蘇海洋大學,從事水產行業9年,擅長河蟹和小龍蝦養殖技術,常年服務於蝦蟹養殖一線,2017年被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特聘為企業導師,現任江蘇好潤生物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藥店發展部經理(副總)、總經理助理、專職總店長。
報告題目:從替抗方案談添加劑企業在動保行業的優勢
報告嘉賓:北京奧特奇生物製品有限公司水產市場開發經理 張羽帆博士
張羽帆:華南師範大學及美國德州農工大學聯合培養博士,水產營養學專業。在國內外多家領軍型水產企業有任職經驗。目前擔任奧特奇中國區水產市場開發經理。
八、會議註冊與收費
本次論壇為中國水產前沿展同期會議,提前報名註冊+轉發本篇會訊到朋友圈,可享免費參會(交通、食宿自理),趕快報名吧!
長按掃碼填寫信息,得入場券
註:中國水產前沿展同期會議:「第五屆國際飼料加工技術研討會」、「第三屆中國水產動保大會」、「第三屆中國工業化水產養殖論壇」、「2020中國蝦蟹養殖高手論壇」、「2020中國加州鱸養殖高手年會」、「2020江蘇水產養殖高峰論壇」、「2020過硫酸氫鉀行業高峰論壇」、「袁聖2020年度線下大課暨第一期線下見面會」,除「第五屆國際飼料加工技術研討會」需單獨收費,其他會議均可免費參會(交通、食宿自理)。
九、參會指南
1、第三屆中國水產動保大會(2020)抵達路線
2、展館地圖
展廳:南京國際博覽中心1-2號館
報到處:南京國際博覽中心2號館旁·3A登錄廳
具體地址: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00號
3、報到
企業布展、報到時間:
11月17-18日9:30開始
地點:
南京國際博覽中心3A登錄廳
觀眾報到時間:
11月19日-20日9:00開始
地點:
南京國際博覽中心3A登錄廳
溫馨提醒:
入場均需刷身份證,請記得攜帶哦!
4、天氣
5、住宿
協議酒店:南京河西奧體優逸酒店
星級★★★★★
距展館:1.8公裡
房型及會議價:單間、標間均為500元/間/天,含雙早
酒店地址:南京建鄴區雲龍山路康緣智匯港B座
訂房熱線:025-52358666
(聯繫時請與酒店說明是參加中國水產前沿展,即可享受會議價,目前僅剩大床房,請儘早預訂)
周邊酒店推薦
6、南京美食
7、南京美景
【關鍵字】:水產 水產動保 水產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