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句》:僧.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溼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
這是南宋詩人僧志南的一首《絕句》。第一次讀還是上小學的時候。語文課本裡有一篇朱自清寫的散文引用了其中一句話。小時候很喜歡朱自清的散文。其中最出名的《背影》《春》《荷塘月色》這幾篇。其中《春》就引用了一句「吹面不寒楊柳風。」摘抄了全文其中的一段如下: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裡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溼的空氣裡醞釀。鳥兒將窠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 [2] ,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在嘹亮地響。
當時還年少,只是覺得這一句形容春風的溫柔很生動形象。然後就默默記在心裡了。其實老師有讓背過全篇課文,後來倒是全還給了書本,唯獨這一句一直默默記在心裡。
再後來因為心心念念的喜歡這一句就搜了整首詩。然後竟然就默默地背了下來,這次是真的記在心裡了,想忘也忘不掉了。還為此專一寫了一篇鋼筆字。
整首詩的譯文如下:把小船系在了樹蔭下,我拄著藜木做的手杖,它扶持著我走過了橋向東而行。三月間蒙蒙的杏花細雨沾在衣服上有微微的溼潤,迎面而來的微風將岸邊的楊柳稍輕輕吹蕩飄搖,我卻感覺不到一絲絲風的寒意,果然是春天來了。
我自己也譯了一小段:陽春三月,杏花兒開放。綿綿細雨像是故意要沾溼我的衣裳似的下個不停。春風吹拂人面,裹著楊柳清新氣息的暖風讓人陶醉。附圖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