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衣欲溼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 這就是杭州的春天

2020-12-12 浙江新聞

  花港觀魚公園,享受春色的遊客。邊走邊拍18

  蘇堤的桃花已經開放。 攝影 裡爾

  「吹面不寒楊柳風」,昨天的杭城,天氣與前幾日有所不同——抬頭看,天上的白雲多了一點;走在路上,是剛好吹起嫩綠柳枝的微風;路邊有幾枝玉蘭、杏花,都是淺淺的白色。這就是春天的溫柔,過些時日,枝頭的紅花綠葉顏色更豔,就不是現在這般嬌嫩的模樣了。

  天氣好,去戶外遊玩的人也多。這兩天,西湖邊、運河邊、湘湖邊,隨時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人,結伴而行感受春天。不過,看這幾天陽光燦爛,氣溫一個勁地往上升,可在天氣這件事上,是牢牢遵循著「久晴必雨」原則,在江南的春天裡,晴天和雨天總是會形成一個微妙的平衡,甚至某些年份雨水來的次數比太陽更多。

  比如這周。市氣象臺說,昨天市區最低10.8℃,最高24.3℃,走在路上,暖意十足,甚至有人都開始「嫌熱」了——的確,下午最暖的那陣,在室外穿著短袖也不覺得冷。

  但只要留心就會發現,昨天下午的太陽已經沒有周日那般耀眼,甚至偶爾還被雲層覆蓋,只透出一點金光。這便意味著:天氣系統要開始變化了。

  市氣象臺告訴我們,今天,杭州的天氣是多雲,氣溫12-25℃,跟昨天差不多。但從明天開始,天氣將明顯轉為陰天,到了明天夜裡,一場「隨風潛入夜」的春雨將會來臨。周三,杭城陰轉陣雨,14-24℃;周四,陣雨轉小雨,16-22℃。

  就像我們開頭引用的詩,這是南宋僧人志南的《絕句》,「吹面不寒楊柳風」之前,還有一句「沾衣欲溼杏花雨」。

  這場雨是冷空氣帶來的。別以為到了春天,冷空氣就不再出現。只不過它的「勢力」已不像冬天時那樣強大,但「強弩之末」的冷氣團還是會和暖溼氣流打一場「小架」,給我們帶來後半周的雨水和降溫。

  根據市氣象臺提供的信息,這個周四是一個天氣的「轉折點」——這以前,我們的最高氣溫大約在22-25℃,最低氣溫在12-16℃,但是從周四往後一直到周末,最高氣溫大約會降到15-16℃,最低氣溫8℃左右。

  不過,有了前半周「高溫」打基礎,後半周的降溫也沒有那麼可怕,只是下降到20℃以內,跟上一次冷空氣來時的降溫「不可同日而語」。畢竟是春天了,這冬和春的界限一旦立下,天氣、物候都會遵循著這樣的規律走下去。

  桃花已開,燕子何時來?

  「唧唧、唧唧」,每年3月,聽到這樣的聲音,再看到熟悉的形象——白色的肚皮和剪刀形的尾巴,就知道燕子又來築巢了。

  在24節氣裡,春分的物候就有一條「玄鳥至」。這裡的玄鳥,普遍被認為就是燕子。這就是物候的神奇之處了,季節轉換時,最先感受到春意的花鳥,總是先人一步。所以古人憑藉花鳥,預知盛行風和多雨季,還是很有道理的。

  燕子,作為夏候鳥裡最先來的,總是帶給杭州人很多的驚喜。西湖邊的第一隻燕子什麼時候出現?這個問題就跟「西湖里第一朵荷花什麼時候開」一樣,全杭州城裡,關注的人可不少。近些年,由於高樓大廈越建越多,「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景象已經很少見了,所以如今要看到燕子的身影、見到燕子築巢,也越來越難。印象裡,河坊街每年春天都會有燕子來築巢,原先以為只是因為這裡的老房子有屋簷,後來一次採訪的機會,聽到某個專家說:可能是因為河坊街附近有伍公山,燕子方便尋找築巢的泥土,所以才常常來。而且燕子這種鳥,說起來真是既念舊也長情,一般第一年在哪裡築巢、第二年它還會憑著記憶找來,倘若真的找不到,才會想辦法另築新巢。

  楊萬裡有一首詩寫到了某年正月廿八,峽外已見到燕子:「社日今年定幾時?元宵過了燕先歸。」這首詩是他54歲為繼母服喪回鄉時,在江西吉水寫的。可見那一年的春天,一定來得特別早。

  燕子感春銜陽而來、感秋銜陽而去,在中國古典形象裡,也是很討喜的存在。杜甫的「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可能是詠嘆燕子最有名的句子了吧。而且燕子喜歡出雙入對,也讓詩人特別感慨,李白有詩:「雙燕復雙燕,雙飛令人羨。玉樓珠閣不獨棲,金窗繡戶長相見。」只有陸遊,一臉惆悵地說:「牡丹枝上青春老,燕子聲中白日長。」

  一般來說,杭州的燕子會在3月中旬左右出現。但今年入春比較早,提前飛來也是有可能的。燕子春天來,秋天走,會跟我們一起度過3個季節,這兩天不妨仔細看看,有沒有這群「報春使者」的身影。

  除了即將成群結隊趕來的夏候鳥,這幾天,冬候鳥也該漸漸離開了。比如西湖里的秋沙鴨,年年來得最晚、走得最早,恐怕已經難覓蹤影,但是像銀鷗、鸕鷀、鴛鴦等等,或許都還找得到。

  當然了,這些都是水鳥,像燕子一樣的林鳥,也有一些要「回老家」的,比如在植物園裡過冬的紅脅藍尾鴝、北紅尾鴝、白腹鶇、灰背鶇、虎斑地鶇、斑鶇、樹鷚等,一般三月下旬就會陸續飛走了。

  冬候鳥啟程前,恰恰是觀賞的最佳時間。因為冬候鳥會在上路前好好吃一頓,為路上囤積一些能量。這時候鳥兒們飛來飛去不停覓食,甚至都顧不上躲著人類了,所以每每都有觀鳥愛好者在這個時候拿起相機去捕捉它們的倩影。但還是要提醒一句,遇到這些美麗的候鳥,儘量別打擾它們,也不要餵食,就讓它們安安靜靜地吃飽喝足,來年再見吧。

相關焦點

  • 每天一首古詩詞|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絕句》志南這是一首很美的小詩,主要寫詩人在微風細雨中拄杖春遊的樂趣。「杏花雨」、「楊柳風」,指的其實就是春雨、春風。然而詩人在前巧妙地加上「杏花」、「楊柳」二字,那種意境霎時便不同了,更有美感,更富畫意。「沾衣欲溼」,是以衣裳的似溼未溼來形容初春細雨的似有若無;「吹面不寒」,和風迎面吹來,卻不覺有一絲寒意,風景之怡人,詩人體察之入微、情感之細膩,也便可見一斑了。
  •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詩句常被引用,作者卻不為人知
    這就是古代的中國文壇,為何詩人如此眾多的原因所在。而作為看破紅塵的出家人,也就是俗稱中的僧人,按理是要吃齋念、青燈打坐,不該有人世情感與慾念的,但是,歷史上還就有那麼一拔僧人,也學著文人士子吟風弄月來。能寫詩的僧人,因而有了個非常形象的稱謂——詩僧。歷史上著名的詩僧,有唐代的皎然、寒山、靈澈、貫休,以及宋代的佛印等等。
  • 宋詩裡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其實宋詩之所以無數超越唐詩,最主要的一點,那就是不夠唐詩抒情,說理的成分太重,有一些宋詩,還是寫得非常不錯,也是值得一讀,例如這首《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這首詩也是一首描寫雨的佳作,應當說也是宋詩裡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這首七絕有4個地方需要注意
    有人問:「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是誰的詩?妙在何處?前言這兩句詩很有名,出自南宋時期詩僧志南的七言《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一、詩家語的倒裝這首詩中,四句有三句用了詩家語中常見的倒裝法。杖藜-扶我-過橋東。意思是:我扶-杖藜-過橋東。沾衣-欲溼-杏花雨,意思是:杏花雨-沾衣-欲溼。吹面-不寒-楊柳風。
  • 雨中的鄭州有多美: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走過花季是雨季,穀雨過後鄭州雨!突然跳過的一把彩虹傘,將生活重新點亮,感謝下雨天,讓我重新欣賞這座美麗的城市,重新調整著自己的心境。我知道,我不可能就此停住腳步,我還要步步向前。我喜歡春天,喜歡這個美麗的下雨天!雨中的雙鶴湖中央公園,別有韻味!
  •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2021.1.18 星期一 基布吊帶價格
  • 「沾衣欲溼杏花雨」的下一句是什麼?
    記不清這是什麼時候學的詩了,只覺得很熟悉,「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好像在朱自清的散文裡有套用,但印象很模糊了。杏花微雨醉讀出這句詩,我就會想到西湖。之前因為一些緣故,去了幾次杭州西湖,第一次就被西湖美景迷住了。
  • 《吹面不寒楊柳風》讓你想起了哪篇課文?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這是南宋詩人僧志南的一首《絕句》。第一次讀還是上小學的時候。語文課本裡有一篇朱自清寫的散文引用了其中一句話。小時候很喜歡朱自清的散文。其中最出名的《背影》《春》《荷塘月色》這幾篇。其中《春》就引用了一句「吹面不寒楊柳風。」
  • 一位宋代僧人寫下一首詩,詩中有杏花雨和楊柳風,這首詩妙在哪裡
    杏花雨、楊柳風,是春天特有的,也是春天的象徵,在我國古代詩歌的長河中,有一首是將杏花雨和楊柳風都寫了進去,詩句是「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那麼這首詩是誰寫的呢?這首詩妙在哪裡呢?眾所周知,在鑑賞詩歌、閱讀文章時,了解作者是很重要的。
  • 僧人志南:一首絕句詩,便在詩壇留下大名,說杏花雨、楊柳風之美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首二句寫詩人遊覽的行蹤,第一句說「古木陰中系短篷」,所謂「古木」,就是參天老樹;「短篷」,代指有篷的小船,這一句的意思只是說,詩人在一棵老樹下拴好了小船。後兩句說,「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這兩句一出,必將是千古名句!如果說前兩句只是在表現美好的春天,那麼後兩句便聚焦在春天到底如何迷人!
  • 早春的佛山羅南生態園,是杏花雨,是楊柳風
    在佛山有一個生態園,仍然保留著完好的嶺南水鄉美景,就是位於南莊鎮的羅南生態園。這個季節的羅南生態園是吹面不寒的楊柳風,是沾衣不溼的杏花雨。經過一、二月的輕寒,一個萬物復甦的季節—春天,悄然而至。在這個美麗而又充滿活力的季節裡,天氣也變得暖融融的,這時候我們應該暫時放下手上的工作,出去欣賞一下嶺南水鄉的自然好風景。
  • 散文| 沾衣欲溼杏花雨
    春雨又稱「杏花雨」,「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春雨呼喚著花骨朵兒快快醒來,給春姑娘換上新衣。想像春雨初霽,粉紅色的杏花壓彎枝頭,一樹花開,蝶舞蜂鬧,春意盎然。三五好友在樹下流連忘返,談笑間一起合個影,不負春光不負卿!「誰家舊宅春無人,深園簾遮杏花雨」,寂靜的庭院,青磚黛瓦,屋簷下燕子銜泥築巢,杏花開放,滿園花香,又是一番意境。
  • 詩詞鑑賞:杏花雨,楊柳風,春的意境,一場相約在詩詞中的春雨
    杏花雨,楊柳風,青箬笠,綠蓑衣,春的意境,美不勝收,讓我們一起感受詩詞中的春雨吧。初春小雨【唐】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這首詩詠早春,能攝早春之魂,給讀者以無窮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繪畫所不能及的。詩人沒有彩筆,但他用詩的語言描繪出極難描摹的色彩——一種淡素的、似有卻無的色彩。
  • 兩首春天的詩,一大一小兩個角度,寫盡了大美春光。寫作方法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在春暖花開的時節,在詩詞裡品味春天之美。萬物復甦,生機萌動,詩人們欣賞春光,描繪春光,他們讚嘆,他們感慨,這是一個無比美好的季節,這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季節。詩人們有哪些觀察的角度呢?下面我們跟隨兩位詩人的腳步來春遊一番吧!
  • 三月的雨好浪漫,它們有個好聽的名字「杏花雨」5首杏花雨古詩詞
    初春的雨帶著涼意,宋代的朱淑真曾寫過「東風吹雨苦生寒,慳澀春光不放 寬。」隨著天氣慢慢轉暖,雨絲也有了溫度,變得浪漫了起來。尤其是杏花開放的時候下的雨,有個好聽的名字「杏花雨」。說起描寫杏花雨的古詩詞,下面這一首是我最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