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化與蘇州經濟發展

2020-12-13 中國社會科學網

  吳文化:發展變遷及其當代價值

  作為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建設基地,蘇州市職業大學吳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中心在研究工作中尤為重視當下性和實用性。本版三篇論文強調吳文化對於社會經濟生活的影響和反哺,從現實出發,彰顯吳文化的當代價值。

 

  吳文化與蘇州經濟發展

  孫學文

  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蘇州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在20世紀90年代,蘇州搶抓開放型經濟發展機遇,實現了強勢崛起。目前,蘇州的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口規模等在長三角城市群中都緊隨上海排名第二。據有關機構統計顯示,2019年蘇州GDP在全國各城市中排名第六、財政收入排名第五。與1978年相比,蘇州GDP增長了600多倍,以0.09%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2.1%的GDP、2.4%的稅收和7.7%的進出口總額。截至2019年底,蘇州全市累計實際使用外資1320億美元,位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三;有150餘家世界500強企業在蘇州投資,共設立了400多個投資項目;蘇州的上市企業總數超過150家,其中境內上市企業120家,位居全國第五,科創板上市企業6家,位居全國第三;科技進步貢獻率連續11年保持江蘇省第一,共有高新技術企業7052家,位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五;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為58.26件,同樣位居全國第五;「國家級重大人才引進工程」人才達262人,其中創業類135人,位居全國第一;擁有全國唯一一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2項世界物質文化遺產和6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聯合國世界遺產城市組織授予「世界遺產典範城市」稱號。

  吳文化對蘇州經濟發展的支撐

  第一,蘇州的「三大法寶」。偉大事業的實現離不開強大精神力量的牽引,精神力量在實踐活動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在過去40多年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進程中,蘇州人悟出了「大發展小困難,小發展大困難,不發展最困難」的道理,蘇州大地先後誕生了以「團結拼搏、負重奮進、自加壓力、敢於爭先」為核心的「張家港精神」,以「艱苦創業、勇於創新、爭先創優」為標誌的「崑山之路」,以「借鑑、創新、圓融、共贏」為特點的「園區經驗」,湧現出了一批又一批「敢為天下先」「樣樣爭第一」的先鋒模範人物。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張家港精神」「崑山之路」和「園區經驗」並稱為蘇州「三大法寶」,是蘇州人民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偉大實踐中培育、塑造的時代精神,是蘇州的傳家寶,是推動蘇州經濟社會發展的精神支柱和內在動力,也為底蘊深厚的吳文化增添了新的內涵和時代活力。

  第二,吳文化是「三大法寶」產生的文化根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每一種精神的誕生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土壤和時代背景,悠久、燦爛的吳文化是蘇州「三大法寶」孕育產生的深厚文化根基。2500多年前,吳王闔閭任用賢才,大膽重用楚國的伍子胥、齊國的孫武。伍子胥奉吳王之命,通過「相土嘗水、象天法地」建造了闔閭大城,即如今的蘇州古城區,其水陸並行、河街相鄰的格局,為國內外所罕見。至明清時期,蘇州成為全國的「工藝之都」和著名的商品集散中心,經濟、文化發展呈現雙峰並峙的局面,成為全國經濟和文化中心之一。2500多年來,世世代代的吳地人民積澱形成了底蘊深厚的吳文化,為吳地的繁榮發展、生生不息提供了強大的精神支撐,蘇州獲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吳地以環太湖流域的蘇州、無錫、常州為主要區域,輻射到松江(今上海西南部)、浙江嘉興、湖州等地。吳文化是吳地人民數千年來所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稱,以崇文重教、開放包容、精緻、家國情懷等為典型特徵,已滲透到蘇州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並成為蘇州經濟發展的優勢所在。

  崇文重教是蘇州這座千年古城不懈傳承的精神特質。蘇州是著名的狀元之鄉,古代狀元數量居全國各城市之首。清朝共有114名狀元,出自蘇州的就有26名;蘇州還是著名的院士之鄉,蘇州籍「兩院」院士超過110位,居全國地級市之首。開放包容成為蘇州的第一氣質。作為全國第二大移民城市,蘇州實有人口超過1500萬,其中一半以上是來自五湖四海的「新蘇州人」。蘇州連續8年入選「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十大城市」,全市常住外籍人口超過2萬人,常住臺胞14萬人。精緻是蘇州的最典型特徵。蘇州人創造了獨領風騷、內涵豐富的物質文明,「蘇作」「蘇式」「蘇意」「蘇工」等成為中國歷史長廊裡閃耀的時尚標籤。蘇州園林、香山幫建築、蘇繡、緙絲、宋錦、玉雕、核雕、蘇州評彈、崑曲等成為吳文化的典型代表。精緻對蘇州人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表現在蘇州人做事的精細周密、精益求精。蘇州歷史悠久,湧現出許多傑出人物,其中不乏具有家國情懷的仁人志士。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範仲淹倡導「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對後世有著重要影響。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經學家、史地學家和音韻學家顧炎武恪守「博學於文,行己有恥」的行為準則,提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名言,影響深遠。

  吳文化為蘇州「開放再出發」提供精神動力

  作為區域文化,吳文化的特質總是在與其他區域文化的比較中顯現的,也總是隨著歷史的演進而不斷嬗變。蘇州毗鄰上海,受海派文化的影響較大。上海的海派文化具有開放、創新、多元等特點,對於吳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具有重要借鑑價值。

  當前,蘇州要把握「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自貿區等國家戰略倡議疊加實施的歷史機遇,主動融入國家對外開放重大布局。以上海為龍頭,全力做好長三角一體化,建設可以與上海實現協同增強效應的現代國際大都市,在做強一體化內核中實現「市域一體化、滬蘇同城化」。蘇州正在深入論證「現代國際大都市、美麗幸福新天堂」的城市發展願景,吳文化在蘇州城市發展中必將發揮重要作用。當下的蘇州,再次站到了歷史性跨越的新起點上,開放成為蘇州的第一共識,創新成為蘇州的第一動力,人才成為蘇州發展的第一資源,發展成為蘇州的第一要務。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黑天鵝」「灰犀牛」事件不時顯現,「逆全球化」、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全球經濟面臨諸多挑戰。蘇州對美貿易佔全國八分之一、江蘇全省三分之二,受中美經貿摩擦影響比較大。與此同時,挑戰還來自國內城市間的競爭。蘇州要繼續傳承弘揚「三大法寶」,敢於爭第一,勇於創唯一,以實體經濟的規模優勢、製造業體系完備的產業鏈優勢、先行先試的開放優勢、古今輝映的人文優勢以及親商重商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繼續走在高質量發展的最前列,再次創造出讓世人刮目相看的蘇州奇蹟。

  (本文系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建設基地吳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中心(2018ZDJD-B018)研究成果)

  (作者系蘇州市職業大學教授、吳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中心主任)

相關焦點

  • 蘇州發展「最強」的城區,一個是蘇州高新區,一個是吳文化發祥地
    現在的蘇州是我國地區發展的國內有實力的城市之一,全國所有的旁註,蘇州的經濟力量是最強的,也是最具發展潛力的一個城市,它是優秀的城市地理、豐富的自然和文化資源,以及在交通便利的支持下,現在的蘇州經濟總量只,而是更強對外人口的魅力很大,一個也承受能力的城市。
  • 傳承優秀歷史文化 弘揚吳文化優良傳統 蘇州東吳博物館中的吳文化特色文物
    蘇州高新區東吳博物館優勢和突出特色,就是彰顯吳文化,展現多元融合的歷史文化生態,努力打造最具蘇州標識的文化名片,注重推動歷史傳承,為當代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注入文化的力量。蘇州東吳博物館是江蘇及全國收藏吳文化青銅器最多的博物館之一,且多珍品。在銅器專題系列陳列《金韻吳風》中,吳文化青銅器尤為吸引觀眾的眼球。
  • 蘇州何以「最江南」?文化高質量發展!
    □李群1月12日,蘇州舉辦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發布了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一攬子政策,聚力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走在全省全國前列。太湖三山島的舊石器一橫,鑄就蘇州一萬多年文明歷史;良渚玉琮的一豎,立起蘇州5000年璀璨文化。商代末年,泰伯奔吳,帶來了先進的中原文化。
  • 江蘇蘇州:姑蘇娃研學吳文化
    2020年8月4日,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少年宮組織姑蘇少兒開展「行走姑蘇」研學吳文化體驗活動。圖為姑蘇區學生在蘇州評彈博物館體驗評彈技藝。 2020年8月4日,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少年宮組織姑蘇少兒開展「行走姑蘇」研學吳文化體驗活動。圖為姑蘇區學生正在蘇州評彈博物館試聽評彈錄音。
  • 上海香港才是吳文化和嶺南文化的高地?蘇州廣州:我們忍很久了
    上海香港才是吳文化和嶺南文化的高地?蘇州廣州:我們忍很久了!一種觀點認為,上海的確受西方文化影響頗多,但不是沒有自己的東西,可能北方人不怎麼明白江浙滬這一代「吳文化「的東西。吳文化相反南方人去北京,會較少有文化膈應,這是因為普通話推行,實際無形中是北方文化對南方文化的一種侵蝕。但中國文化不等同於北方文化。
  • 中央官媒新華社為蘇州旅遊宣傳:國家高度重視蘇州文旅經濟發展
    上海雙滋傳媒總部原創出品蘇州是江蘇省第一大經濟城市,也是長三角重要旅遊勝地。2019年蘇州旅遊收入接近3000億元,今年4月開始蘇州就開始大力推動蘇州文旅經濟復甦。旅遊產業繁榮有序。2019年蘇州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2751億元,比上年增長5.8%。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1360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4%。年末全市共有5A級景區6家(11個點)、4A級景區34家、五星級飯店24家和四星級飯店26家。可見蘇州不僅是經濟強市和工業強市,還是中國旅遊強市。
  • 用風物文物精細「講述吳文化變遷」,蘇州吳中博物館今開館
    澎湃新聞獲悉,這一新開的博物館通過文字、實物、影像等多種形式全面展示吳地文化特色,呈現「考古探吳中」和「風雅頌吳中」兩大常設展,前者是用考古發現的資料,去串聯吳地、吳中、甚至江南的歷史,而後者則是廣義的吳文化,展現從春秋戰國到明清時代,從風物、人情、地理再到雅頌的傳承,講述吳文化在歷史階段的變遷與發展。」
  • 打卡蘇州第二家福朋喜來登,探秘古吳文化的發源地
    蘇州這座古典和摩登交匯的江南水鄉,到處散發著江南的魅力。而吳中作為蘇州的老城區,古吳文化的發源地,穿城而過的大運河,作為吳文化傳承的載體託起了城市發展的靈魂。那麼來蘇州旅行,怎麼能錯過吳中呢。吳中歷史悠久,風景秀麗,著名的金雞湖,吳中歷史博物館都位於吳中區內,所以來蘇州記得要去逛逛吳中。這次來吳中,我選擇了最近剛剛開業不久的吳中福朋喜來登酒店,這家由萬豪集團打造的大運河城市人文客廳,浸潤了兩千多年吳文化,給你帶來舒適愜意的城中居停之所。
  • 蘇州讓文化IP成經濟發展「新爆點」
    文化IP變成創意設計  文創賽助推文化與產業深度融合  農曆四月十四「軋神仙」,是蘇州人一年一度的民間狂歡節,於2014年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稱得上是蘇州的一張城市名片。  如何擦亮這塊金字招牌,讓文化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姑蘇區金閶街道作為承辦活動的「主角」,始終堅持在文化傳承的同時,不斷創新突破,打造文化IP。
  • 致力通古鑑今 傳揚吳地文化
    歷代編寫的有關吳地歷史文化的著作汗牛充棟,粗略計算就有上百種,但就單純的吳文化現象和吳文化積累而言,這些著作的描述大多過於籠統,或者過於單一,很難真正展示出吳地文化的全部面貌。  《吳中文庫》叢書分為名賢、名勝、名產、民俗、文物、工藝、詩文和影像八個方面,對吳中的歷史文化變遷進行了全面、系統、真實的展示,無論從涵蓋的廣度還是深度,均堪稱吳地歷史文化之集大成。從八個方面編纂,既符合吳中歷史文化發展的脈絡和基本面貌,還較好地避免了內容敘述上的交叉重複,達到了每一選題既獨立成書,又相互關聯。
  • 蘇州古稱吳簡稱為蘇又稱姑蘇平江等是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
    蘇州,古稱吳,簡稱為蘇,又稱姑蘇、平江等,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長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位於江蘇省東南部,長江三角洲中部,是江蘇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東臨上海,南接嘉興,西抱太湖,北依長江。
  • 透過書香看蘇州 多場活動關注「吳文化」
    作為本屆江蘇書展的舉辦地,蘇州盡顯主場優勢。7月25日,多場圖書發布活動關注「吳文化」。
  • 雙休日探秘吳文化
    作為一個資深的傳統文化工作者,這個雙休日應邀赴蘇州陽澄湖、石湖風景區、蘇州職業大學等地進行參觀學習考察,所見所聞實在獲益匪淺。尤其是此行中仔細聆聽了「蟹王」好友夏君黃君等對清水大閘蟹的養殖技術和食用方法的詳細介紹說明,簡直讓我們這些自以為經常吃蟹的上海人徹底顛覆了對陽澄湖大閘蟹原來固有的許多認知,掌握了不少全新的知識,實屬難得。
  • 思想+ | 彰顯「最江南」蘇州文化的當代價值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蘇州,古韻今風,文化之美和景色之美的交融,經濟繁盛和文化繁榮的互動,自然物產和人文創造的兼具,使蘇州成為「最江南」之地。近年來,伴隨著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穩步推進,對於「江南文化」的研究也越來越受到重視。
  • 春日蘇州之旅:太湖名城,吳文化起源
    自註:五帝之時,環太湖一帶有良渚文化,其餘城遺址,規模宏大,儼然東南巨鎮也,非華夏五千年文明之實證乎?殷商之未,周太王之子泰伯奔吳,讓國於季歷,文身斷髮,從荊蠻之俗,是為吳太伯。建都梅裡,在今無錫,歷十九君,始遷蘇州。然則無錫者,吳文化之始也。
  • 蘇州太湖新天地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
    蘇州太湖新天地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  以文化為基石以創新為抓手合力打造全域旅遊  蘇州太湖新天地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系江蘇吳中集團全資子公司,成立於2005年。  全國五星茶樓挹翠軒  蘇州太湖新天地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旗下擁有:蘇州環秀曉築養生度假村(養生主題)、蘇州黃金水岸大酒店(樂活主題)、涵碧曉築度假酒店(雅活主題)三家高端度假酒店
  • 蘇州——人間天堂,吳文化的發祥地,園林多,古鎮多
    蘇州,簡稱「蘇」,古稱姑蘇、平江。蘇州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近2500年歷史,是吳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清代「天下四聚」之一,有「人間天堂」的美譽。中國私家園林的代表——蘇州古典園林和中國大運河蘇州段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下面為大家介紹蘇州十大必遊景點。
  • 遊新郭老街 訪吳地文化
    為進一步豐富居民的業餘生活,弘揚吳文化。10月23日,吳門橋街道四季晶華社區聯合向上公益為老服務社組織轄區40多位黨員居民前往新郭老街秋遊,開啟了一段探訪吳文化之旅。「新郭在隋朝建造到現在,有近2000年的時間,這裡承載了吳越春秋爭霸的歷史,也流傳著範蠡西施的愛情故事,範成大、餘覺等歷史名人也在此居住過。千百年來,新郭人在此生活,形成了自己獨有的民俗文化。」
  • 江蘇一區,園林眾多,是吳文化重要發源地,世人品蘇州最重要窗口
    蘇州作為國務院批准的24座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2500年來,蘇州古城城址未變,格局尚存,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城垣活的標本。到蘇州去,哪裡最能體現歷史文化的精髓?到姑蘇區!這裡的古典園林、古建老宅、古街小巷不僅是姑蘇的文化符號,更是世人看蘇州、讀蘇州、品蘇州最重要的窗口。而在2012年以前,這種說法並不存在。
  • 蘇州人的酒杯中無不透著吳文化的光環
    蘇州人喝酒含蓄、文雅、理智、涵養功夫深,這大概與蘇州人的性格和吳文化的薰陶有關,蘇州人喜歡喝慢酒,慢慢地飲,細細地品,他們認為,小酌慢飲,才能深得其妙,領略酒中美味。蘇州人喝酒飲食有文化,講究環境、氣氛、菜餚、品味,蘇州人的酒杯中無不透著吳文化的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