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中元盛會!

2020-12-21 子曰無咎

歷史·風俗篇·中元節

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海慶中元。《中元節有感》 清·王凱泰

王凱泰詩中寫到中元節盛況:道教中元節普渡,佛教盂蘭盆節救難,民間七月半祭祖。

一般認為,中元節即為盂蘭盆節,也就是俗稱的「七月半」,其實這種認知有很大誤解。七月十四祭祖節,中元節,盂蘭盆節,是分屬民間俗信,道教,佛教的說法,三者並非一個節日的三個不同名稱,而是實實在在的三種節日。道教自隋唐興盛,其遵奉「三元說」。在唐朝中期時正式將道教的中元定為七月十五這天節日名稱。隨後便是「三俗合一」。

「七月半」祭祖習俗自古有之,原本是民間祭祖節。春祭秋嘗,這個節日源於早期「七月半」農作物豐收秋嘗祭祖。六月下旬至七月上旬正是穀物收割的時節,古時候人們對農事豐收寄託於神靈庇佑,所以在「七月半」時期舉行豐收祭祀,將勞動果實供奉神靈,祭祀先祖亡靈,祈祝來年好收成。其實七月在民間並沒有「鬼月」一說,或許「三俗合一」後,從道教中元普渡開鬼門關演變而來。相反「七」乃復生之數,古人在七月十四祭祖,也與此有關;且七月為豐收之月,是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緬懷先人的好時節。

正是三種節日意義不同,自然習俗也不同。因此在王凱泰的詩中有「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海慶中元」的感慨。全詩大意是「道教中元節做道場普渡鬼魂,佛教盂蘭盆節自出現以來就有救苦救難的意義;但在民間看到紅色精美箋紙貼門口,喝酒吃肉歡慶節日。"卻不知道詩中的"怪"是奇怪還是責備的意思。

「七」在易經中是一個變化之數,復生之數。《易經》:「反覆其道,七日來復,天行也。」陰陽反覆是自然法則,天地之間陽氣消盡之後,經過七天可以重新生發,這是天地運行之道,暗合陰陽消長循環之理。無獨有偶,西方《聖經》《創世紀》中恰有七日創世之說。因此七日為一周,如此反覆。而在古羅馬紀曆中,沿用古巴比倫流行「七曜」記日法,把七天順序加上日、月、火、水、木、金、土七個星球的名稱,是為「七曜日」,也就是一星期。

話說回來,民間傳說中人有三魂七魄,人死後一年消一魂,一日散一魄,三年魂消,七日魄散,是以有了守孝三載,祭祀七期。在《天幹地支紀法》中,甲庚為煞,子午對衝,甲至庚為七,子至午亦為七,是故天幹逢七為煞,地支逢七為衝。人死後七日遇天煞地衝,魂魄離骨,或記憶未消,牽掛家中,或感親人哀思,故而有「頭七返魂」一說,也就是「回魂夜」。相傳頭七之日,家人備好吃食,就應迴避,早早入寢,以免死者看見,徒添牽掛,影響投胎轉世。從死者卒日算起,喪家每隔七天就要舉行一次燒紙祭奠,共有七次,俗謂「燒七」。直到七七四十九日方才結束,「七七」為終,亦為始。通俗來說,假若七為負,則負負得正。

所謂「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出自《易經繫辭》,是故有了「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天理命數,自有一線生機的說法。其代表結束,又代表起始,新生,因其後便是「一」。

道教尊奉「天,地,水」三位神靈,既「三官大帝」(天官,地官,水官),因其誕辰分別在上元,中元,下元(上元元月十五,中元七月十五,下元十月十五)之日,又稱「三元大帝」。道經中「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是故七月十五中元節這天是地官統領五帝五嶽,掌管地府,檢點諸路眾鬼,放歸人間,由世人祈福消災,寬免罪過。所以中元節又稱「鬼節」。眾鬼都要離開冥界,有主的歸家去,無主的遊蕩人間,徘徊在各處找食吃。人們進行各種祭祀鬼魂的活動,點荷燈為亡魂照回家之路,道觀舉行盛大法會祈福超度。

中國自上古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禮儀。其源於古代先民對天地水的自然崇拜。在上古社會,天、地、水是人們生產、生活的必要條件,沒有它們,人類無法生存生活,因此人們常懷敬畏之心,虔誠膜拜。

「太一生水。水反輔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輔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復相輔也,是以成神明。」出自《太一生水》

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蘭盆會",盂蘭盆的意思是「倒懸」。所謂眾生疾苦,如倒懸枝頭,為了解眾生倒懸之苦,便需要誦經,布施食物給孤魂野鬼。佛教盂蘭盆節起源於「目蓮救母」的故事,出自《大藏經》。大意是「目犍蓮尊者的母親因業報,死後墮落餓鬼道。目犍蓮不忍,請教佛陀。佛陀說:七月十五日這天是僧人功德圓滿的日子,用盆子裝滿百果,供奉佛陀和僧侶,便功德無量,以此可以救他母親脫離苦難。於是目犍蓮尊者照做,果救其母。」

佛教的盂蘭盆節有誦經布施,解救苦難的意義。強調藉由供奉佛陀,以報答雙親養育之恩。因此七月在佛教中是吉祥月,孝親月。

七月十五日,作為道教」三元盛會「之一,中元節這天道觀舉行盛大法會祈福禱告,道士們日夜誦經。佛教徒舉行「盂蘭盆法會」供奉佛祖和僧人,濟度六道苦難,以及報謝父母長養慈愛之恩。民間的街道村頭塔起施法臺,焚香燒紙。

20世紀50年代之前,七月半仍是個隆重熱鬧節日。人們傳承著以家為單位的祭祖習俗,祭掃墳墓,焚紙錠,燒袱紙、紙紮 ,放河燈的古老習俗。早在七月初市面就有賣冥器的,賣時鮮瓜果的,賣油餅餡餅乳餅豐糕的,色彩斑斕,叫賣聲不絕於耳。在民間的中元節活動中,放燈是比較重要的。河燈也叫"荷花燈",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作為三大祭祖節日,去城外去祭墓的,絡繹不絕,較之清明節尤勝。直至50年代末,中元節盛會,祭祀活動被宣揚是封建迷信,這一盛況逐漸消絕。

在日本,盂蘭盆節是僅次於元旦的重要節日。企業,學校一般都會放假一周左右,稱為」盆休「,外出工作的日本人都會利用假期返鄉團聚祭祖。

作者:無咎

相關焦點

  • 中元生物攜自主產品亮相美國醫博會
    近日,中元生物攜自主研發生產的3分類血細胞分析儀、5分類血細胞分析儀、免疫定量分析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以及生化試劑、原材料等重點項目亮相第70屆美國臨床化學年會暨臨床實驗醫學博覽會(以下簡稱AACC),受到世界業內人士廣泛關注。
  • 人間佳節是中元?
    回到「中元節」話題上來,以「三元」對應「三官」,則中元對應地官,因此,中元節又被稱為「地官節」。 再往上追溯,「中元」作為帝王紀年或年號的歷史則更長久。或有世而改,有中元、後元。』」這表明,「中元」一詞的最早出現,應該是在漢初。 但遲至唐朝,中元節才大放異彩。唐代詩人王建有首《宮詞》詩曰: 燈前飛入玉階蟲,未臥常聞半夜鍾。 看著中元齋日到,自盤金線繡真容。
  • 中元|一杯清酒,以寄哀思
    中元,俗稱七月半,這天是中國人祭祀亡故親人、緬懷祖先的日子,也是重要的「八節」之一。關於中元節,也有很多人都在科普這天有許多不能做的忌諱事,比如不能夜遊,忌亂拍他人肩頭等,恐帶來麻煩事。今天無意探討這些,只想探討一下中元節的本源,其實是為了祭祀懷念亡故之人。
  • 湖南產業網際網路IOT聯盟落地,中國聯通&中元易尚繼續攜手前行
    會議重點在5G應用、智聯萬物等創新領域進行全面結合發力,打造有影響力的產業網際網路IOT盛會,促進創新與智慧同行。本次會議由中國聯通湖南分公司主辦,湖南省工信廳領導、中國聯通物聯網中心領導、區縣政府以及包括北京中元易尚科技有限公司在內的全國物聯網頭部客戶、生態廠商、行業重點企業等200多家物聯網生態合作夥伴齊聚長沙,共同探討5G時代物聯網發展的新思維、新趨勢、新路徑。
  • 臺灣新竹縣中元普度義民季 2000斤米豬公上桌(圖)
    記者林麒瑋╱攝影(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8月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新竹縣關西鎮金錦山義民廟,舉行一年一度中元普度義民季,其中黃秀蓮所飼養每年農曆7月10、11日所舉辦中元普度義民季,已有95年歷史的傳統習俗,並由金山和錦山兩個裡、6個鄰輪流主辦,成為當地民眾相聚的盛會。
  • 今日中元:中元寄哀思,燈下念故人
    中元節由來「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根據五雜俎的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就這樣每年到了這一天,它成為了一個秋嘗祭祖又表達著祈禱祝福的華夏傳統節日。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組成了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
  • 臺灣基隆中元祭:東方人的「萬聖節」
    一年一度的基隆中元祭最高潮,在此上演。煙火映襯下,海面上被點燃的中元祭品,帶著民眾祈禱平安的祝福越燃越旺。這個沿襲自漳泉的民俗活動,至今已經159年了,祭典除依古禮和傳統外,還融入了諸多現代元素,並用濃濃的人情味串聯各類巡遊民俗表演,打造出一場熱鬧的民間嘉年華,成就「東方萬聖節」的獨特魅力。
  • 中國中元榮獲全國文明單位!
    一直以來,中國中元黨委將創建文明單位融入企業改革發展黨建各項工作中,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落實工作責任,通過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將精神文明建設成果轉化為激發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營造了風清氣正的工作環境,樹立了企業良好的社會形象
  • 中元節,邂逅最美的中元詩詞
    上界秋光淨,中元夜氣清。星辰朝帝處,鸞鶴步虛聲。玉洞花長發,珠宮月最明。掃壇天地肅,投簡鬼神驚。倘賜刀圭藥,還留不死名。《中元日贈張尊師》唐代:令狐楚偶來人世值中元,不獻玄都永日閒。寂寂焚香在仙觀,知師遙禮玉京山。
  • 倍立達協辦中元國際「10+10」建築論壇
    倍立達公司在中元國際北京建築設計研究院,參與了每年一度的名為「10+10 中國中元2011建築論壇活動。中元國際作為甲級設計研究院,近年來陸續設計了多個公建項目和文化場館,也是公司續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後需持續開拓的設計院之一。
  • 中元華電
    董事、總經理:王永業尊敬的各位嘉賓、各位投資者、及所有關心支持中元華電的朋友們:歡迎大家參加武漢中元華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網上路演活動。很高興通過網絡平臺與各位朋友進行廣泛的交流,在此,我謹代表中元華電對廣大朋友的關心與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謝!
  • 中元夜:中元屬於黃泉,另一度空間
    而中元 中元屬於黃泉,另一度空間 」余光中《中元夜》余光中的這首中元夜,寫的是一個關於靈魂的幽嘆。人在有月亮的橋上站立,這個夜晚既不關於天上的的牛郎織女,也不關於人間的團圓。而讀在這兩個節日之間,月亮分明的園著。
  • 王博調研中工國際中國中元廈門分院
    近日,中工國際(002051)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博到中國中元國際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中元」)下屬中元(廈門)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元廈門分院」)進行調研,指導黨建和業務工作。中工國際黨委委員、中國中元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張同億;國機工程集團下屬企業中設集團深圳市中設實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謝恩廷;中元廈門分院執行董事、黨支部副書記、總經理洪峰,黨支部書記、副總經理康喜強及中元廈門分院班子成員;相關職能和業務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
  • 中元股份(300018)融資融券信息(11-24)
    中元股份(300018)2020-11-24融資融券信息顯示,中元股份中元股份融資融券詳細信息如下表:交易日期
  • 臺灣謝氏花車遊基隆「中元祭」+視頻
    臺灣基隆中元祭傳承百年的文化慶典 ,今年2019年自8月1日開始為期一個月,地點位於基隆文化中心廣場周邊,結合祭典科儀、藝文展演到消費好康等多項精彩活動,為傳統宗教祭典活動注入全新靈魂,讓遊客可以體驗不同以往的中元祭。    基隆「中元祭」,基隆市區舉行中元節遊行活動。
  • 六國化工擬投資6千萬控股中元化肥
    六國化工擬投資6千萬控股中元化肥 作者:2014-07-31 11:01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 基隆中元祭放水燈遊行登場 開幕劇獲滿堂採(圖)
    市府今年主題花車則以生動有趣的漫畫圖像,搭配車上精彩的鼓陣表演,讓民眾感受中元祭的歷史典故;市議會也別出心裁推出「超級英雄」花車,議長宋瑋莉打扮成「神力女超人」與民眾同樂。 各宗親也熱情參與盛會,遊行隊伍綿延近數公裡,市區主要幹道晚間震耳欲聾,現場時而響起電音,時而轉為廟會樂曲,基隆晚間成了不夜城。 遊行結束後,各姓氏宗親會水燈頭花車將開往望海巷施放水燈,文化局表示,今年首度結合特技體操、鼓樂及現代音樂,為放水燈活動揭開序幕。
  • 鎮遠中元禪院以「農禪」傳統做實扶貧產業
    農禪文化為魂 生態農業為基——鎮遠中元禪院以「農禪」傳統做實扶貧產業段向東2020年5月9日立夏後,鎮遠縣尚寨土家族鄉豐收村更顯生機盎然,茶山蒼翠。中元禪院植福茶葉加工廠自5月8日試運作以來,已經是連續四天向豐收村的群眾收購明後鮮茶青798.9斤,收購價值7989元, 50餘戶貧困戶受益。收購茶青的每個夜晚,位於豐收村老村委會的中元禪院植福茶葉加工廠,一片繁忙,制茶師傅們正忙著從萎凋、揉捻、發酵和烘乾的制茶流程反覆操作,白茶傳統工藝需要十天左右才能上市,紅茶一個星期左右才能上市。
  • 傳藝中元祭典 獲贈平安福袋
    臺媒圖     華夏經緯網8月1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公立傳統藝術中心在園區文昌祠舉行「傳藝中元祭」,整體祭典特別融入紙糊藝術,將傳統中元普渡打造成獨具特色的東方萬聖節,各式各樣的紙糊作品都與    傳藝中元普渡特別邀請臺中清水三塊厝祖傳紙糊工藝師戴桂雍,製作「大士爺」、「寒林院」、「同歸所」、「沐浴亭」。這些出自祖傳三代的手藝作品,都是各大廟宇於中元普渡及建醮使用,因手工精細而成為紙糊藝術界的翹楚。
  • 評:中元將至,請文明祭祀
    秋風將至,又逢中元。過去,人們習慣在這一天用燒紙錢、放鞭炮等方式懷念過世親人。但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們理應賦予傳統習俗新的內涵和新的方式。科學、文明、環保地祭祀,當為中元祭祀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