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農場計劃」探索農業可持續發展新模式

2020-12-14 新華網客戶端

數位化浪潮幾乎席捲了所有領域,一些傳統行業在高科技、網際網路技術的加持下發生著顛覆性的變革,農業是其中典型代表。6月21日,拜耳、極飛科技和阿里巴巴農村淘寶共同在北京召開發布會,宣布正式啟動「未來農場計劃」新概念農業示範基地項目,並公布了全球首批示範基地。

在發布會上,拜耳作物科學全球作物策略與資產管理總監Mathias Kremer博士表示,農業行業面臨重重挑戰,但仍然有很多機遇。「新技術的不斷出現,可以滿足全球人口對食物日益提升的要求,同時兼顧環境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他說。

「未來農場計劃」籤約儀式

用技術重新定義農業 踐行可持續發展

據悉,該項目將應用前沿的生產技術推動農業向可持續性方向發展,提供全程解決方案,建設高效能示範農場,傳播安全、環保、健康的農業管理理念,最終為消費者以可負擔的價格提供充足、可信賴的高品質食物。

Mathias Kremer表示,耕地和水等自然資源日益稀缺,人口增長與糧食需求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技術的發展為解決農業領域的瓶頸提供了可能性。未來農場計劃希望能通過高新技術,在探索效能最大化的同時保護環境,實現農業生產和自然生態可持續發展,同時增加農民收入,給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產品。未來農場的農戶會獲得耕、種、管、收的全方位農事支持,建立一套完備的智慧農業管理系統。農業的精準化、數位化變革,會極大降低生產的不確定性,擺脫「靠天吃飯」的高風險和散、亂、小的無序低效狀態,幫助農戶提升生產效率、及時止損、提高農產品產量與質量。

拜耳作物科學全球作物策略與資產管理總監Mathias Kremer博士

「我能想像,在未來的模式中,種植戶播下種子後,只負責收穫,而中間環節則完全交給服務提供商。服務商幫助種植戶解決作物生長中的各種問題。種植戶購買的不再是產品,而是結果——田地裡沒有病蟲草害的結果。」Mathias Kremer解釋道。未來農場採用給的農場管理模式,將精確計算合適的農藥、化肥使用量,杜絕藥物浪費,減少對土地和水的汙染,並利用可持續耕作工具保護自然資源和生物多樣性。未來農場作物將實現全程可追溯,農戶可通過雲數據管理平臺隨時查看其生長狀況和用藥情況,按國際綠色標準進行安全檢測,確保農產品綠色健康。

把控農業生產全產業鏈 實現多方共贏

此次的「未來農場計劃」全方位考慮到農戶、終端消費者、環境保護三方面的需求。拜耳作物科學大中華區總裁黃偉東表示:「通過未來農場計劃,我們與合作夥伴一起,將更深入地幫助種植戶優化農業管理,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共同應對在健康和營養方面最緊迫的全球挑戰,引領農業發展方向,惠及消費者。」

三家合作方將發揮所長,分工協作:拜耳公司將為農戶提供關於種子、農藥、施藥安全和環境保護方面的科學指導,比如在作物生長過程中科學栽培、管理;防治病蟲草害,使植株更健康;通過選擇適合的施藥器械,提高植保產品使用效率,減少浪費,保護環境;在使用植保產品時安全科學用藥,保護施藥者安全、環境安全等。

螞蟻金服在農村金融方面,將提供基於數據風控為核心的線上服務能力,結合極飛科技在農業植保服務中積累的農戶、農田數據,通過數據化授信(無抵押免擔保),能夠為未來農場的農戶及參與者提供基於網際網路的金融支持。

極飛科技創始人兼CE0彭斌介紹,通過物聯網和測繪無人機技術,可以幫助農戶提高對農田的智能感知,通過農業智能引擎分析幫助農戶更科學地決策,從而讓機器更好地為農戶服務,減少低級重複勞動,節省大量人力,提高勞動效率,創造更多價值。

阿里巴巴集團阿里研究院副院長譚崇鈞表示:「拜耳和極飛作為農業上遊環節的參與者,將為農產品的安全、品質、標準化提供指導和保障,阿里巴巴農村淘寶作為下遊流通環節參與者,將推動優質農產品從產地到大市場的連結,做好農產品分層、渠道匹配,減少流通成本和損耗。」

全球首批示範基地公布 探索農業科學發展新模式

本次發布會公開全球首批九大示範基地。據介紹,示範基地儘可能在不同的氣候、地理等自然環境下進行,針對主要農作物類型,兼顧多種農事管理模式,因而更具代表性,並結合拜耳在全球推廣可持續農業的實踐經驗,為制定長期、科學發展的標準奠定基礎。

未來農場全球首批示範基地的示範作物主要包括棉花、水稻、香梨、柑橘、臍橙、土豆、小麥、葡萄等。並計劃在3年內通過一系列的新開發的作物管理方案、建立標準的操作規範、科學發展的標準,實現全球範圍推廣,號召更多的公司、專家、農場和種植者加入未來農場計劃,為全球消費者生產具有可塑性和透明度的可信賴食品,確保生產過程低消耗、作物高產且對環境生態友好,把可持續農業的理念傳播給更廣泛的人群。(王坤朔)

相關焦點

  • 德青源未來農場模式為世界農業發展改革帶來新思路
    在農業生產實踐中形成的兼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以及結構和功能優最化是目前全世界農業、養殖業所共同追求的生態模式。而自2002年至今的十年間,我國農業部及行業專家所共同推崇的「四位一體」的農業模式更為未來農業提供了可持續發展的行業預期。
  • 「未來農場計劃」啟動高風險低效率的傳統種植模式將終結
    通過數位化手段實現精準化耕作,讓農民種糧不再「靠天吃飯」,改變小散亂的低效模式,提高農產品產量與質量,確保農產品綠色健康,也提高農民的收入,降低種植風險——未來農業生產將被重新定義。如今,未來已來。2018年6月21日,拜耳、極飛科技、阿里巴巴農村淘寶共同宣布,正式啟動「未來農場計劃」新概念農業示範基地項目。
  • 鎮街窗口 | 蘆洲鎮計劃建設「一村一農場」 發展農業休閒遊引客
    接下來,該鎮將打造「一村一農場,一農場一特色」的農業發展模式。農業與旅遊結合發展,已成為當前惠城農業發展鄉村振興的新模式,農業觀光休閒遊正受到越來越多市民的喜愛。隨著扶貧模式從「獻血」到「造血」轉變,如今,越來越多農村利用自身優勢和資源,讓綠水青山成為增收脫貧的「本錢」,開闢出一條鄉村振興的新路子。蘆洲的扶貧農場建設就是其中一個樣本。
  • 90後企業家探索農場親子旅遊
    」為主題的第六屆中國行業影響力品牌峰會在北京會議中心成功舉辦,此次峰會圍繞建國70年中國民營企業發展歷程與前景等諸多議題進行深入探討。  作為在新時代下成長起來的創新型農業企業,寶苞農場憑藉領先的行業技術和優秀的創新能力,創始人90後企業家鍾明玉作為此次峰會歷史上最年輕的分享嘉賓受邀出席,榮獲「2019中國休閒農業影響力人物」並與主持人康輝老師共話新時代,崢嶸七十載,洞見新未來。  對話現場,鍾明玉給大家展示了農場的局部照片。
  • 江油:探索「網際網路+農業電商」扶貧新模式
    江油市堅持以市場需求和改革創新為導向,突出農業企業主體作用,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網際網路產業和網際網路應用服務,推動網際網路由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拓展,實現網絡經濟與扶貧工作協同推進,探索建立「網際網路+農業電商」扶貧新模式。
  • 江蘇微雀創新休閒農場新模式——親子農業
    作為農村一二三產業發展的融合體,休閒農場在促進美麗鄉村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加之政策扶持,休閒農場由發展理念變為戰略舉措,迎來了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高速發展下想要不掉隊,還得跟緊時代步伐,積極融入流行元素,提升農場整體品質。
  • 籤約日本MOKUMOKU,融創東南以鄉村國際探索鄉村振興新模式
    首先落地德清莫幹溪谷,開啟鄉村文旅的探索實踐。在發展過程中,以「鄉村國際」為指導,以「農業+」創新場景的營造為路徑,為中國傳統鄉村注入新的內容和活動力。此次耕耘節上,融創東南為中國村落的復興帶來了新的解題思路和落地方案——與英國、日本文旅方面的國際資源籤訂合作協議,以融創·莫幹溪谷為起點,並積極謀求在全國範圍內的更多合作,以更好推進鄉村振興的新探索。
  • 鋅賞,從美國日本農業發展看中國農業未來
    日本有著發達的農業合作社——日本農業協同組合(農協),其功能多樣而全面,涵蓋了農業生產、農產品購銷流通等各個領域,在農業生產資料採購、農民生產計劃、農產品的銷售等方面的事務都有相關的分會來負責。 4.農村工業發展與農業發展同步也是日本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特點。
  • 碧桂園打造全球首個萬畝級無人化農場 未來農業「種田不用下田」
    隨著農業科技的跨越式發展,一場由智能科技「領跑」的農業產業升級正蓬勃興起,農業領域即將發生的變革正深刻影響著中國傳統農業的未來。全流程無人化作業,種田不用下田,助推中國農業加快轉型升級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產物,無人化農場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近年來不少發達國家陸續開始探索構建無人農場,我國江蘇、河北、黑龍江等地也在積極探索無人大田農場的作業新模式。
  • 新農業,新模式,神農莊園迎來世界多國留學生
    願師生們乘著一帶一路的航母常來韓城,走進神農,共展未來,友誼長存!神農現代農業園區的建成,將為陝西省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一個可持續,可複製的示範案例,為國家在西北黃土高原農業領域的發展,探索成功模式。
  • 走進國內首個未來農場,看看關於農業的想像如何實現
    未來農場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導,在一二三產業融合的大趨勢下,電商企業不滿足於搭建平臺,今年6月,阿里巴巴對外發布未來農場計劃,表示將在三年時間內,在全球建立包括水稻、棉花、臍橙等9大類作物的首批示範基地,應用最先進的生產技術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
  • 海峽兩岸農業論壇——走進臺灣:源鮮智慧農場
    為深化兩岸農業農村農民交流,融匯對接現代農業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了解臺灣農業發展情況,記者走進臺灣相關農業單位進行採訪報導。從今天起將播出海峽兩岸農業論壇——走進臺灣系列報導,帶您了解臺灣先進的種植模式和管理經驗。
  • 未來農業啥樣?全球首個最先進的萬畝無人化農場告訴你!
    未來農業啥樣?全球首個最先進的萬畝無人化農場告訴你! 探索! 為中國農業插上高科技翅膀 無人農機的「表現」 獲得國內頂尖專家們的認可!
  • 農村經營添新模式 「合作農場」的太倉實踐
    偌大一個東林村,用於耕作的地方是一整片地,1800畝面積,人們叫它「合作農場」,上面全部種了水稻、葡萄等。  合作農業場是太倉市農民專業合作社中又一新型合作經濟組織形式, 主要由村集體經濟組織發起,農民參股實現合作經營。其成員可以是農民,也可以是從事農產品加工、營銷的企業。
  • 「多樣化」助推農業可持續發展—新聞—科學網
    近日,由德國維爾茨堡大學和義大利優若克研究中心牽頭、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等單位參與的百餘名專家組成的的國際研究小組證實了生物多樣性對農業發展的益處,即生物多樣性豐富的農田能更好地抵禦害蟲、促進授粉、提高產量。相關成果日前發表於《科學進展》。 「在未來的環境條件下,維持諸如野生授粉者和天敵等有益生物的生物多樣性,對於確保提供生態系統服務和保持高產、穩產至關重要。
  • 農業版「人機大戰」來了!從「一顆草莓」看中國智慧農業的未來
    對於此次大賽,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龔元石給出了很高的評價和期待,「這次比賽的初衷,在於探索將國際最前沿的數字農業科技做本地化應用,形成一套可複製、可推廣的模式與經驗,並在中國各大農業產區落地。」「人類的知識和經驗,可以和 AI 共存,並且用更簡單、更可持續的方法為每個人提供優質美味的蔬果。」
  • ...浙江省數字賦能促進新業態新模式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 年...
    為深化數字浙江建設,培育壯大新業態新模式,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浙江省數字賦能促進新業態新模式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要求深入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等,到2022年,數字賦能社會效益顯著,累計帶動形成100萬個以上新就業機會,下面請隨小編了解詳情。
  • 泰國起草《農業可持續發展法》成立國家有機農業研究所
    食品夥伴網訊      泰國農業和合作社部12月9日消息: 部長阿特恩表示,2020年泰國有機農業面積超過40萬萊,泰國農業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對此成果感到滿意,並將繼續修訂《農業可持續發展法》草案,使其更加完善。同時,將成立國家有機農業研究所和實施城市中農業可持續發展計劃。
  • 義大利農場公園,多元發展讓農業更美
    世界其他國家的發展歷程,也普遍遇到了形形色色的鄉村問題。世界銀行統計,截至2016年,全球農村人口為33.91億。一方面,農業、農村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機遇;另一方面,農村建設、農民生活還面臨諸多繞不開的難題。 商場養禽畜,屋頂辦農場。
  • 拼多多探索電商助農新模式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武若曦):4月21日,在「2019年年報」正式披露前夕,拼多多率先發布了「2019年農產品上行發展報告」,報告從拼多多平臺2019年農(副)產品成交額、國家級貧困縣商戶的年訂單總額、平臺單品銷量以及農(副)產品活躍商家數量等方面分析了電商發展趨勢,進一步探索電商助農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