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十七阿哥胤禮來的這個時間點剛剛好,不偏不倚,正好為鄔思道提出隱退的想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由頭,不然鄔思道還不知道怎麼向雍正開口說出自己要隱退。
十七阿哥這時候來做什麼呢?有人說是雍正讓十七阿哥來的,目的就是讓十七阿哥來除掉鄔思道。我認為這有點過度解讀了,雍正雖有除掉鄔思道的想法,但不至於讓自己的弟弟,一個皇子來幹這種見不得光的事情,隨便找一個粘杆處的侍衛就能辦了。
十七阿哥胤禮來的目的無非是向雍正匯報關防事宜和表功,因為雍正登基當晚,十七阿哥在幫著十三阿哥胤祥控制了豐臺大營以後,然後十三阿哥安排他領兵在暢春園外勤王護駕。
其實在二次廢太子之後,十七阿哥胤禮靠向了雍正這一邊,在原著中,十七阿哥的母親被十阿哥非禮了,然後胤禮的母親自殺了。四阿哥胤禛知道以後,對十七阿哥說:以後我像待十三弟一樣待你!自此,十七阿哥投入了四爺門下,還幫著雍正辦了不少事。比如,西山銳健營的主事,是十七阿哥胤禮的舅舅,為了幫四爺爭取到西山銳健營的支持,十七阿哥把家底都花光了。
康熙駕崩當晚,四爺府的鄔思道等一幹謀士全部被轉移到十七阿哥胤禮的府上了。當四爺得知康熙傳位於他的時候,他讓張五哥去十七阿哥胤禮的府裡把消息告訴鄔思道等人,然後拿著金牌令箭去放出十三爺,十三爺畢竟被關了十多年,對外面的情況不是很熟悉,所以鄔思道十七阿哥胤禮協助十三爺去控制豐臺大營。
到了豐臺大營搞定成文運之後,十三阿哥和十七阿哥兩兄弟帶著人來到了暢春園,十三阿哥讓十七阿哥帶著兵馬駐紮在園子外面以防有變,他自己則趕著去看老爺子康熙最後一眼,結果他去之前康熙已經駕崩了。
緊接著,隆科多在十三爺來了以後適時的捧出了遺詔,當隆科多準備宣讀的時候,八阿哥胤禩說:十七阿哥還沒有來,等十七阿哥來了以後一起聽吧!十三阿哥胤祥冷冷一笑道:不用等了,十七阿哥正帶著豐臺大營的人在園子外面勤王護駕呢!八阿哥胤禩一聽,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安排都涼了,只能無奈的接受現實。
而雍正在看到十三阿哥胤祥來了以後,就知道自己的大位穩了,然後放聲大哭了一會以後,在張廷玉和隆科多的攙扶下,接受了眾位兄弟的朝拜,從以前的「孤臣」變成了現在的「寡人」!
一、康熙駕崩當晚,四爺進宮前鄔思道的一系列安排以及四爺登基後回到潛邸時鄔思道的決策
在康熙染病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之後,四爺把鄔思道以及府上所有的幕僚到安排到了十七阿哥胤禮的府上。
康熙駕崩當晚傳旨要見所有的阿哥,四爺接到消息以後來和鄔思道商量,四爺到了十七阿哥府上之後對鄔思道說:今兒萬歲要傳見所有阿哥。老八他們已經進去了。方才傳旨,我說來約十七阿哥,和你們商議一下。
鄔思道聽完之後眼睛一亮道:所有?所有阿哥?何必要一齊都見?四爺和其他幕僚猶豫該怎麼辦,有的說拖時間等十七阿哥,有的猶豫要不要立刻進去!鄔思道當際道:四爺一定要去!你難道看不出,今日已到最後關頭?萬歲要宣遺詔了!除了宣遺詔,有何必要召見所有阿哥?四爺如不在場,不怕八爺挾天子令諸侯?一道矯詔下來賜死,四爺奉詔還是不奉詔?
四爺一聽鄔思道這話不敢再猶豫了,趕緊著急慌忙的要去,並準備拉著十七阿哥胤禮一起進去,鄔思道趕緊說:十七爺去做什麼?叫人家一鍋燴了麼?四爺,把你祭天用的欽差關防留下,你放心去。過了申時你沒有手諭也不見人,叫十七爺帶上關防放出十三爺,我們在外頭就要大動幹戈了!
四爺留下了欽差關防大印之後就趕著進來宮裡,然後就如前面所說,四爺得知康熙傳位於自己以後,讓張五哥拿著金牌令箭去找鄔思道,鄔思道聽到這個消息以後激動了好一會,因為自己平生的理想實現了,他自信學的是屠龍術,帝王道,就是要輔佐一代令主登基。
然後,鄔思道讓張五哥拿著金牌令箭去釋放了十三爺,並依計行事,這說明此前一切都是安排好了的,張五哥見到十三爺以後按鄔思道的話告訴十三爺依計行事,然後就是十三爺和十七阿哥胤禮帶著金牌令箭搞定豐臺大營,之後帶著人馬去暢春園勤王護駕。
二、四爺在成功繼位之後做了三個重要的安排
第一,讓十五歲以下的兄弟都各自回家去,其餘的兄弟都不得離開,名其名曰:隨朕左右參贊朝務。朕心裡悲慟迷亂,一時也離不得你們。
第二,讓陝甘總督年羹堯傳旨十四阿哥回京奔喪,可帶十名從人驗關放行。
第三,雍正道:國家大變,要嚴防奸佞小人乘亂作祟。明發詔諭,傳令各地方官安守職份,彈壓地方。命各州縣開倉賑濟,有凍死一人餓死一人者,著該地道府監察御史據實參劾——著兵部下牒,將北京九城暫時封閉,天下兵馬非奉旨不得擅調一卒!
這些安排其實就是針對成年阿哥們的,說白了就是為了控制八阿哥一夥搗亂,可以說一切都安排的嚴絲合縫,不給八爺黨一夥一絲機會,之後雍正回到了潛邸,因為這裡還有一幫人等著他「安排」呢!
而鄔思道也在做著安排,四爺在回到潛邸的時候,看到雍和宮周圍,沿街兩行三步一哨五步一崗全是人。其實這就是鄔思道提前安排的五路人馬,四爺還以為是十三爺安排的呢,他還心裡埋怨十三爺安排的太誇張了。
其實這正是鄔思道做的安排,這五路人馬分別是:九門提督、豐臺大營、西山銳健營、善捕營和順天府。雍正見到鄔思道以後說道:論理作為孝子我不該回來,但乍逢大變,宮裡情形不明,回來略住一住,老十三也太費事了,有豐臺大營還看不住這麼個院子?怎麼安排這麼多人呢?雍正這話明顯就說的有點假,明明宮裡宮外的情形被他安排的嚴絲合縫的,還假裝說情形不明。
鄔思道心說:咱倆誰跟誰呀,一起混了十幾年了,我還不知道你是啥人啊,別裝了,我知道你回來幹啥來了,但嘴上說道:萬歲,是我叫十三爺這麼辦的。五路人馬平素不相統屬,共同護駕,十三爺居中指揮,就不至於有意外。這個時候越小心越好!注意了,鄔思道很自然的改了稱呼,不叫四爺了而是萬歲。雍正聽鄔思道這樣說之後道:既然是你安排的,那自然是好的!嘴上雖然這麼說,但心裡罵了一聲:老狐狸還狡猾的很!
接著鄔思道開始了示弱,打起了感情牌,他趕緊對雍正說道:臣不敢當。萬歲一身系天下蒼生安危,垂拱駐蹕,原該嚴謹。言下之意,我的安危也很重要啊!
三、鄔思道以「天子無私事」為由讓雍正不要見十七阿哥胤禮的用意
接著有人報告十七阿哥胤禮請見,雍正道:讓他進來。鄔思道趕緊站起來阻止並且諫言道:萬歲,今非昔比,您不宜善聽善見。雍正說道:話雖如此,十七弟是我心腹兄弟,怎麼好給他閉門羹吃?
鄔思道對報告的人說:你去回十七爺話。萬歲稍息片刻就進宮。有公事請他轉告張廷玉處置,要是關防的事,請十三爺處置。要是私事,你就說天子沒有私事。萬歲,這麼回話可成?
雍正嘆了口氣說:既然是先生安排,那就這樣辦吧!雍正為什麼要嘆氣呢?這是因為,他回到潛邸就是來辦私事來的,而他的心思被高深莫測的鄔思道給算到了。
他回到潛邸就首先安排家眷們進宮去了,單獨留下這幫曾經替他辦秘密事的人,他就是想除掉這些人,防著一些上不得臺面的事情日後曝光出去。所以,鄔思道給他來了天子沒有私事!言下之意就是說你現在是天子了,要行的是光明正大之路,要辦我又是見不得光的事情。
接著鄔思道又動情的說出了他的三忌和三不可用,言語間說出了二人這些人共同經歷的點點滴滴,還明確的透漏了自己用不洩密的決心,這打動了這個曾經的冷麵王,但雍正沒有完全放鬆對鄔思道的戒心,安排鄔思道做了半隱,讓他去對他最忠誠的奴才李衛那裡去當個師爺,並且還送了鄔思道一個女人如月,用意還是雙重監視鄔思道的一舉一動。
寫在最後
鄔思道在歷史上有原型,這個人叫做戴鐸,在歷史上是雍正的重要謀士,在雍正登基以後,被派到外地去做官,後來雍正以貪賄為由殺掉了戴鐸,在歷史上關於雍正的傳言很多,他是個充滿爭議性的人物。
在這裡鄔思道說出天子無私事,其實就是為了自保,他太了解雍正是個什麼樣的人了,所以,他先是安排了五路不相統屬的人馬在雍親王府周邊,他告訴雍正是他讓十三爺這樣安排的,言下之意就是說這些人都知道,我如果有個什麼閃失,那麼這些人都知道,讓雍正不要見十七阿哥,是第二層保險,提醒雍正,我知道你接下來要辦的私事就是除掉這些辦秘密事的人,所以我才這樣說,讓雍正心裡有所忌憚。
實際上雍正當晚回到潛邸確實有這一層意思,但被鄔思道給一一化解了,僅僅這樣還不夠,鄔思道又進行了一番動情的演說,言語間透漏自己歸隱的想法,並且保證永遠不洩密,雍正才放他半隱。之後鄔思道通過一系列運作,終於在田文鏡那裡成功脫身,實現了全隱的願望,最終明哲保身!
《雍正王朝》自1999年播出以來,至今仍為人們津津樂道行,之所以倍受好評的原因是它堪稱最經典的職場教科書。內容豐富多彩有隱忍、鐵血、預見、勾心鬥角、權謀……
它是根據二月河先生的同名小說《雍正皇帝》改編而來。整本書以清朝的整個社會場景為大背景,上至廟堂之高,下至江湖之遠,宮閨秘事,市井奇聞無不涵蓋。上至帝王康熙,下至六八女等人,各個都是人精,康熙高深莫測的帝王心術,張廷玉、佟國維等深諳職場之道的老狐狸,足智多謀的鄔思道,任俠好武的十三爺,善於邀買人心的八爺,冷酷腹黑的四爺……
世間的一切道理皆來自書中,一本好書可以使人洞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