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思道以「天子無私事」為由讓雍正不要見十七阿哥有何深意?

2020-12-18 小崔讀書說事

引言:十七阿哥胤禮來的這個時間點剛剛好,不偏不倚,正好為鄔思道提出隱退的想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由頭,不然鄔思道還不知道怎麼向雍正開口說出自己要隱退。

十七阿哥這時候來做什麼呢?有人說是雍正讓十七阿哥來的,目的就是讓十七阿哥來除掉鄔思道。我認為這有點過度解讀了,雍正雖有除掉鄔思道的想法,但不至於讓自己的弟弟,一個皇子來幹這種見不得光的事情,隨便找一個粘杆處的侍衛就能辦了。

十七阿哥胤禮來的目的無非是向雍正匯報關防事宜和表功,因為雍正登基當晚,十七阿哥在幫著十三阿哥胤祥控制了豐臺大營以後,然後十三阿哥安排他領兵在暢春園外勤王護駕。

其實在二次廢太子之後,十七阿哥胤禮靠向了雍正這一邊,在原著中,十七阿哥的母親被十阿哥非禮了,然後胤禮的母親自殺了。四阿哥胤禛知道以後,對十七阿哥說:以後我像待十三弟一樣待你!自此,十七阿哥投入了四爺門下,還幫著雍正辦了不少事。比如,西山銳健營的主事,是十七阿哥胤禮的舅舅,為了幫四爺爭取到西山銳健營的支持,十七阿哥把家底都花光了。

康熙駕崩當晚,四爺府的鄔思道等一幹謀士全部被轉移到十七阿哥胤禮的府上了。當四爺得知康熙傳位於他的時候,他讓張五哥去十七阿哥胤禮的府裡把消息告訴鄔思道等人,然後拿著金牌令箭去放出十三爺,十三爺畢竟被關了十多年,對外面的情況不是很熟悉,所以鄔思道十七阿哥胤禮協助十三爺去控制豐臺大營。

到了豐臺大營搞定成文運之後,十三阿哥和十七阿哥兩兄弟帶著人來到了暢春園,十三阿哥讓十七阿哥帶著兵馬駐紮在園子外面以防有變,他自己則趕著去看老爺子康熙最後一眼,結果他去之前康熙已經駕崩了。

緊接著,隆科多在十三爺來了以後適時的捧出了遺詔,當隆科多準備宣讀的時候,八阿哥胤禩說:十七阿哥還沒有來,等十七阿哥來了以後一起聽吧!十三阿哥胤祥冷冷一笑道:不用等了,十七阿哥正帶著豐臺大營的人在園子外面勤王護駕呢!八阿哥胤禩一聽,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安排都涼了,只能無奈的接受現實。

而雍正在看到十三阿哥胤祥來了以後,就知道自己的大位穩了,然後放聲大哭了一會以後,在張廷玉和隆科多的攙扶下,接受了眾位兄弟的朝拜,從以前的「孤臣」變成了現在的「寡人」!

一、康熙駕崩當晚,四爺進宮前鄔思道的一系列安排以及四爺登基後回到潛邸時鄔思道的決策

在康熙染病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之後,四爺把鄔思道以及府上所有的幕僚到安排到了十七阿哥胤禮的府上。

康熙駕崩當晚傳旨要見所有的阿哥,四爺接到消息以後來和鄔思道商量,四爺到了十七阿哥府上之後對鄔思道說:今兒萬歲要傳見所有阿哥。老八他們已經進去了。方才傳旨,我說來約十七阿哥,和你們商議一下。

鄔思道聽完之後眼睛一亮道:所有?所有阿哥?何必要一齊都見?四爺和其他幕僚猶豫該怎麼辦,有的說拖時間等十七阿哥,有的猶豫要不要立刻進去!鄔思道當際道:四爺一定要去!你難道看不出,今日已到最後關頭?萬歲要宣遺詔了!除了宣遺詔,有何必要召見所有阿哥?四爺如不在場,不怕八爺挾天子令諸侯?一道矯詔下來賜死,四爺奉詔還是不奉詔?

四爺一聽鄔思道這話不敢再猶豫了,趕緊著急慌忙的要去,並準備拉著十七阿哥胤禮一起進去,鄔思道趕緊說:十七爺去做什麼?叫人家一鍋燴了麼?四爺,把你祭天用的欽差關防留下,你放心去。過了申時你沒有手諭也不見人,叫十七爺帶上關防放出十三爺,我們在外頭就要大動幹戈了!

四爺留下了欽差關防大印之後就趕著進來宮裡,然後就如前面所說,四爺得知康熙傳位於自己以後,讓張五哥拿著金牌令箭去找鄔思道,鄔思道聽到這個消息以後激動了好一會,因為自己平生的理想實現了,他自信學的是屠龍術,帝王道,就是要輔佐一代令主登基。

然後,鄔思道讓張五哥拿著金牌令箭去釋放了十三爺,並依計行事,這說明此前一切都是安排好了的,張五哥見到十三爺以後按鄔思道的話告訴十三爺依計行事,然後就是十三爺和十七阿哥胤禮帶著金牌令箭搞定豐臺大營,之後帶著人馬去暢春園勤王護駕。

二、四爺在成功繼位之後做了三個重要的安排

第一,讓十五歲以下的兄弟都各自回家去,其餘的兄弟都不得離開,名其名曰:隨朕左右參贊朝務。朕心裡悲慟迷亂,一時也離不得你們。

第二,讓陝甘總督年羹堯傳旨十四阿哥回京奔喪,可帶十名從人驗關放行。

第三,雍正道:國家大變,要嚴防奸佞小人乘亂作祟。明發詔諭,傳令各地方官安守職份,彈壓地方。命各州縣開倉賑濟,有凍死一人餓死一人者,著該地道府監察御史據實參劾——著兵部下牒,將北京九城暫時封閉,天下兵馬非奉旨不得擅調一卒!

這些安排其實就是針對成年阿哥們的,說白了就是為了控制八阿哥一夥搗亂,可以說一切都安排的嚴絲合縫,不給八爺黨一夥一絲機會,之後雍正回到了潛邸,因為這裡還有一幫人等著他「安排」呢!

而鄔思道也在做著安排,四爺在回到潛邸的時候,看到雍和宮周圍,沿街兩行三步一哨五步一崗全是人。其實這就是鄔思道提前安排的五路人馬,四爺還以為是十三爺安排的呢,他還心裡埋怨十三爺安排的太誇張了。

其實這正是鄔思道做的安排,這五路人馬分別是:九門提督、豐臺大營、西山銳健營、善捕營和順天府。雍正見到鄔思道以後說道:論理作為孝子我不該回來,但乍逢大變,宮裡情形不明,回來略住一住,老十三也太費事了,有豐臺大營還看不住這麼個院子?怎麼安排這麼多人呢?雍正這話明顯就說的有點假,明明宮裡宮外的情形被他安排的嚴絲合縫的,還假裝說情形不明。

鄔思道心說:咱倆誰跟誰呀,一起混了十幾年了,我還不知道你是啥人啊,別裝了,我知道你回來幹啥來了,但嘴上說道:萬歲,是我叫十三爺這麼辦的。五路人馬平素不相統屬,共同護駕,十三爺居中指揮,就不至於有意外。這個時候越小心越好!注意了,鄔思道很自然的改了稱呼,不叫四爺了而是萬歲。雍正聽鄔思道這樣說之後道:既然是你安排的,那自然是好的!嘴上雖然這麼說,但心裡罵了一聲:老狐狸還狡猾的很!

接著鄔思道開始了示弱,打起了感情牌,他趕緊對雍正說道:臣不敢當。萬歲一身系天下蒼生安危,垂拱駐蹕,原該嚴謹。言下之意,我的安危也很重要啊!

三、鄔思道以「天子無私事」為由讓雍正不要見十七阿哥胤禮的用意

接著有人報告十七阿哥胤禮請見,雍正道:讓他進來。鄔思道趕緊站起來阻止並且諫言道:萬歲,今非昔比,您不宜善聽善見。雍正說道:話雖如此,十七弟是我心腹兄弟,怎麼好給他閉門羹吃?

鄔思道對報告的人說:你去回十七爺話。萬歲稍息片刻就進宮。有公事請他轉告張廷玉處置,要是關防的事,請十三爺處置。要是私事,你就說天子沒有私事。萬歲,這麼回話可成?

雍正嘆了口氣說:既然是先生安排,那就這樣辦吧!雍正為什麼要嘆氣呢?這是因為,他回到潛邸就是來辦私事來的,而他的心思被高深莫測的鄔思道給算到了。

他回到潛邸就首先安排家眷們進宮去了,單獨留下這幫曾經替他辦秘密事的人,他就是想除掉這些人,防著一些上不得臺面的事情日後曝光出去。所以,鄔思道給他來了天子沒有私事!言下之意就是說你現在是天子了,要行的是光明正大之路,要辦我又是見不得光的事情。

接著鄔思道又動情的說出了他的三忌和三不可用,言語間說出了二人這些人共同經歷的點點滴滴,還明確的透漏了自己用不洩密的決心,這打動了這個曾經的冷麵王,但雍正沒有完全放鬆對鄔思道的戒心,安排鄔思道做了半隱,讓他去對他最忠誠的奴才李衛那裡去當個師爺,並且還送了鄔思道一個女人如月,用意還是雙重監視鄔思道的一舉一動。

寫在最後

鄔思道在歷史上有原型,這個人叫做戴鐸,在歷史上是雍正的重要謀士,在雍正登基以後,被派到外地去做官,後來雍正以貪賄為由殺掉了戴鐸,在歷史上關於雍正的傳言很多,他是個充滿爭議性的人物。

在這裡鄔思道說出天子無私事,其實就是為了自保,他太了解雍正是個什麼樣的人了,所以,他先是安排了五路不相統屬的人馬在雍親王府周邊,他告訴雍正是他讓十三爺這樣安排的,言下之意就是說這些人都知道,我如果有個什麼閃失,那麼這些人都知道,讓雍正不要見十七阿哥,是第二層保險,提醒雍正,我知道你接下來要辦的私事就是除掉這些辦秘密事的人,所以我才這樣說,讓雍正心裡有所忌憚。

實際上雍正當晚回到潛邸確實有這一層意思,但被鄔思道給一一化解了,僅僅這樣還不夠,鄔思道又進行了一番動情的演說,言語間透漏自己歸隱的想法,並且保證永遠不洩密,雍正才放他半隱。之後鄔思道通過一系列運作,終於在田文鏡那裡成功脫身,實現了全隱的願望,最終明哲保身!

《雍正王朝》自1999年播出以來,至今仍為人們津津樂道行,之所以倍受好評的原因是它堪稱最經典的職場教科書。內容豐富多彩有隱忍、鐵血、預見、勾心鬥角、權謀……

它是根據二月河先生的同名小說《雍正皇帝》改編而來。整本書以清朝的整個社會場景為大背景,上至廟堂之高,下至江湖之遠,宮閨秘事,市井奇聞無不涵蓋。上至帝王康熙,下至六八女等人,各個都是人精,康熙高深莫測的帝王心術,張廷玉、佟國維等深諳職場之道的老狐狸,足智多謀的鄔思道,任俠好武的十三爺,善於邀買人心的八爺,冷酷腹黑的四爺……

世間的一切道理皆來自書中,一本好書可以使人洞見人生。

相關焦點

  • 雍正即位第一個要殺的是鄔思道,只因兩人辦事,很多都見不得光
    1.鄔思道是雍正的黑暗面,成為皇帝之後需要「洗白」鄔思道經歷坎坷,見識高遠,但性格深沉,深謀遠慮,面對現實的坎坷,固然有其才華高絕的一面,但越大的光芒越有陰暗面,這一點跟雍正很相似。既然為天子就要光明正大,所以需要與鄔思道進行切割,將自己能夠承繼王座歸為「奉天承命」,而不是靠鄔思道窺測君心。鄔思道能夠窺測天心,知道康熙所想所慮,故而讓雍正在奪嫡之中既不顯山不露水,但也不至於寂寂無名。
  • 雍正王朝:鄔思道是怎樣一步步脫離雍正的監視從而全身而退的?
    接著雍正邀請鄔思道和留下的其他人聚餐喝幾杯,其實就是把這些人聚起來一股腦的全部毒死,鄔思道可沒給他這個機會,鄔思道以有密事要奏為由要求和雍正單獨談談,於是,二人的正式心理博弈開始。雍正首先說:如今大功告成,我準備啟用先生,只是暫時沒有合適的位置,怕別人說閒話,等以後我會慢慢抬舉你。
  • 都是雍正的功臣,為什麼年羹堯和鄔思道的結局如此不同呢?
    為甚麼天子不殺控制著他浩繁隱秘的鄔思道,反而殺了年羹堯呢?有如下幾個緣故:起首,從年羹堯的脾氣來說,他就比如是牆頭草,意念不剛強。他老是覺得雍正不可當天子,因而一會站在十四阿哥那兒,一會站在八阿哥那兒,固然末了他認清了模式,抉擇和雍正站在了一路。不過試問如許一個意志不剛強,經常有二心的人,皇上奈何會喜好他、信託他呢?
  •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輔佐老四胤禛到底為了什麼,他最終結局是什麼?
    那麼為什麼雍正帝還要見鄔思道,見不到了後,為什麼還制止田文鏡的追趕呢?本期楊角風談雍正王朝:雍正王朝中鄔思道明知道雍正帝要來,為什麼要火速從田文鏡處逃跑?這就在於老四胤禛的為人,以及對鄔思道所做的幾件誠心事了:當然,這方面也有年羹堯的功勞,一開始就是一個如花似玉的姑娘年秋月照顧這個糟老頭子。伺候他洗腳,給他做護膝,伺候他的吃喝拉撒睡,作為一個坐了十年大牢的人,一下子有這待遇,確實也感受到了老四胤禛的誠意。
  • 《雍正王朝》中,四阿哥登基後,居功至偉的鄔思道為何要跑?
    因為這些人知道太多太多雍正皇帝謀奪皇位的具體過程,這些人不除,日後必然會成為雍正皇帝的大患。特別是鄔思道,他是雍正最大的「敵人」。首先,鄔思道是雍正奪嫡戰爭的頭號軍師,肯定掌握了很多見不得人的秘密,鄔思道這種人如果見了陽光,即便他對雍正有無可質疑的忠誠,政治上也是一枚危險的炸彈。
  • 《雍正王朝》裡鄔思道離開雍正後,為何沒有投奔年羹堯而去李衛那
    引子:鄔思道在《雍正王朝》中近乎於妖,對帝王心術了解到了細思極恐的地步,沒有他分析不透的事,四阿哥胤禛藉助於他的智慧從「九子奪嫡」中脫穎而出最終成為雍正帝。自古以來,「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屢屢發生,雍正素來有「冷麵王」的稱號,他刻薄成性的個性朝野皆知,鄔思道早知雍正乃是:「豺聲狼顧,鷹視猿聽,一世陰鷙梟雄之主」。他早已勘透世情,須知與平常人交,共享樂易,共患難難。與天子交,共患難易,共享樂難。
  • 雍正王朝:鄔思道為何向田文鏡索要八千兩幕酬?為花銷?為脫身?
    在電視劇中還有一個小細節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在九子奪嫡後期,雍正被康熙撤了所有職務之後,心灰意冷,拿出一筆錢財來準備贈於鄔思道回鄉,看起來數目不小,至少有十萬兩以上,但鄔思道拒絕了,並且給當時還是四阿哥的胤禛進行了一番鞭辟入裡的精準分析,使四爺精神大振。
  • 雍正王朝:鄔思道怎麼知道雍正馬上就要來了
    所以,當雍正說要見鄔思道的時候,田文鏡立即命人順著官道去追。鄔思道在這個時間點離開田文鏡的幕府不是巧合,他已經知道雍正馬上就到了,但不想見雍正,所以選擇遁走。顯然,他不想見雍正,所以才那麼著急。那麼問題來了,鄔思道憑什麼就能判斷出雍正在那一天晚些時候會出現在田文鏡的幕府呢?在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中,有三個地方說明鄔思道能夠判斷出雍正大概什麼時候來!第1個地方,官府的邸報。
  • 雍正王朝中,雍親王把金牌令箭交給謀士鄔思道,是有怎樣的考量?
    鄔思道很明白自己難登朝堂,因此難以享受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榮耀,但梟雄之心仍在,那是一個男人對被人認可的渴望,對成功的渴望,雍正的上位意味著鄔思道追求的成功,因此,雖然面臨雍正上位後自己可能是兔死狗烹的命運,但是仍然為雍正謀劃!皇位還未坐穩,晚上那麼忙的時候,雍正居然回府見鄔思道?難道是要給獎勵嗎?
  • 雍正王朝:奪嫡之夜,鄔思道為何瞞著雍正調集五路兵馬宿衛四爺府
    萬一鄔思道跟其他阿哥有所勾結,四爺胤禛此時去暢春園萬一能繼承皇位,那麼鄔思道會不會拿這顆「關防大印」作為投名狀獻給其他阿哥,所以四爺知道這顆「關防大印」的重要性,猶豫是這一切的不確定,讓他緊張、焦慮不安。
  •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是四爺的「智囊」,康熙知道四爺府有這個人嗎?
    更高明的是,鄔思道在輔佐四爺胤禛登上皇位後,能從陰鷙乖戾的雍正手下安然地逐步退隱,並在退隱過程中,處江湖之遠,仍能間接地助故主雍正幾解危難。劇中的帝師鄔思道,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人物。鄔思道如此之高明,也曾被朝廷通緝過,以江湖中落難的刑餘之人進入四爺府,如題所問,鄔思道在四爺府十多年,四爺的父親康熙皇帝知道他府中有這麼一位高人麼?
  • 雍正王朝:雍正能放過知道他太多秘密的鄔思道嗎?鄔思道結局如何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是一個神一般的人物,不出門便知天下事,運籌帷幄,最終幫助胤禛走向至尊之位。在封建王朝歷史裡,「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悲劇不斷上演,有很多一心輔佐主子成為帝王的人物,功勞顯赫卻落沒有好結局。那麼,鄔思道的結局又如何呢?
  • 雍正王朝裡年羹堯西北用兵殺運糧官罷巡撫,為什麼不敢殺鄔思道?
    《雍正王朝》裡年羹堯西北用兵殺運糧官罷巡撫,為什麼不敢殺鄔思道?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了。要說明這問題得從以下方面入手:一、鄔思道和雍正的關係;二、鄔思道手裡抓著年羹堯的什麼把柄,別人都不敢去送,他為何那麼自信。搞清楚這兩點自然就可以知道年羹堯為什麼不敢殺鄔思道。
  •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從田文鏡離開後為什麼說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但是在雍正登基那一天起,鄔思道和雍正之間的關係就發生了很大變化,之前兩人是知己是朋友,可以無話不說,但當四爺繼位之後他就是天子,是雍正皇帝,而鄔思道則成為了那個知悉皇帝秘密最多的人,所以狡兔死,走狗烹,良鳥盡,彈弓藏,鄔思道擔心自己有殺身之禍,所以他千方百計想逃離雍正身邊。
  •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幫雍正出謀劃策,康熙知道他的存在嗎?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神機妙算,是一個難得的曠世奇才,對朝廷局勢洞若觀火,在九子奪嫡幫雍正出謀劃策,當然要是沒有鄔思道,雍正在奪嫡之路很難得勝,更別提登上皇位了。雍正登基後,鄔思道完成了他的使命之後,明哲保身而退,也是大智慧者了。鄔思道是個厲害人物,可以說沒有他胤禛難奪位,順利登上皇位。
  • 《雍正王朝》中:胤禛把金牌令箭交給鄔思道,到底有多大的風險?
    導讀:這個問題其實得這麼看,金牌令箭交給鄔思道有什麼風險?如果就鄔先生本人的忠誠來說沒有絲毫問題。因為鄔思道加入胤禛府中做老師的時候太子胤礽仍然在位,他能選擇胤禛作為投效的對象也是深思熟慮的。只有胤禛勢單力薄,符合他的利益最大化或者說是最佳的實現人生抱負的人選。
  • 雍正王朝:同樣潛邸舊人,為何李衛平步青雲,鄔思道卻被猜忌?
    在整個奪嫡行動中,鄔思道全程參與所有事件。而且,他在雍親王府待了十幾年,因此,許多雍正見不得光的事,他都一清二楚,就比如第二次扳倒胤礽,就是鄔思道策劃的反間計。他指揮坎兒送信,借八爺之手除掉胤礽,之後坎兒又被胤禛所殺。不光彩之事,是所有老闆都不願意重提的事,員工知道得越多,那肯定就越危險。
  • 雍正王朝:並非只為殺鄔思道,這3件事,才是雍正返回潛邸的原因
    在張廷玉、隆科多、鄔思道和皇十三子胤祥的鼎力相助下,皇四子胤禛雖然暫時壓制住了實力強大、心有不甘的「八爺黨」,但實際上,對於剛剛繼位之雍正皇帝的威脅,遠遠沒有消除和結束。也就是說,鄔思道的存在會直接證明雍正皇帝在「奪嫡」過程中的「陰謀為體」,而並非表面看起那樣的「光明正大」、「一心為公」。為了維護自身正面形象和皇帝權威,雍正皇帝有太多的理由除掉鄔思道。
  • 雍正王朝裡八爺樹大根深,又財大氣粗,為何還是敗給了四阿哥胤禛
    「你不要揣摩朕的意思。朕沒有什麼『意思』,」康熙微笑道,「你只管說。」張廷玉咽了一口唾沫,躬身道:「是。十四阿哥實有不足之處。與之相比,十三阿哥似更好些。但十三阿哥仿佛無自立之力,主一方,治一事,是個好臣子,再大的擔子,恐難以勝任。」方苞道:「廷玉所見很透徹。臣以為四阿哥也該說說。
  • 遠去的背影——鄔思道
    在雍正朝裡,鄔思道絕對是一位神秘人物,而這位神秘人物在年輕時卻有過曲折悲慘的經歷。他本打算一心讀聖賢書走功名仕途。康熙年,科舉本已上榜,卻不知何因又落榜;憤懣下,便召集眾學子高舉孔子像大鬧貢院,致使官府通緝,逃亡途中卻不幸落入強盜之手,禍不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