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總】特定蛋白的常見項目、臨床應用和臨床意義|CRP|ASO|關節炎...

2020-12-15 健康界

在IVD試劑廠家的市場宣傳菜單中不難發現「特定蛋白」套餐或者檢測系列,看似自成一派,卻又跟其他檢測套餐有交錯。那麼什麼是特定蛋白呢?特定蛋白什麼特別的臨床應用和臨床意義嗎?在這裡我們一起盤點常見的特定蛋白項目,以及其臨床應用和臨床意義。



  • 蛋白質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可以採用抗原—抗體反應對具有某一特定抗原性的蛋白質進行測定,故又稱特定蛋白檢測。

特定蛋白的種類有很多,本文篇幅有限,就跟大家講一講特定蛋白在臨床上的主要應用。


1、免疫球蛋白及補體系列


特定蛋白中最常見的就是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和補體C3、補體C4系列。其中檢測IgG、IgM、IgA的臨床意義是:了解機體抗感染能力;而在免疫複合物疾病中,檢測C3、C4可以了解其消耗程度。


2、風溼及類風溼系列


特定蛋白中檢測風溼及類風溼系列的項目是:抗鏈球菌溶血素(ASO) 、類風溼因子(RF) 、C-反應蛋白(CRP)。RF是抗變性IgG的抗體,常見於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的血清和滑膜液中,其定量測定是判斷患者免疫應答和觀察療效的一個重要指標。CRP對類風溼炎症反應具有輔助的診斷作用。ASO可用於風溼熱和風溼性關節炎的鑑別診斷。


3、尿微量蛋白系列


特定蛋白中屬於尿微量蛋白系列的項目有:尿微量蛋白(MA)、尿轉鐵蛋白(TRU)、尿免疫球蛋白(IgU)、α1-微球蛋白(A1M)、β2-微球蛋白(β2MG),其中腎小球性蛋白尿是由於腎小球濾膜通透性增加或(和)濾膜上負電荷減少所至。如果尿蛋白排出增多,但低分子量蛋白為主,如MA、TRU等,稱為選擇性蛋白尿;若高分子量的蛋白排出增多,如IgU等,稱為非選擇性蛋白尿,後者表示病變嚴重。


腎小球性蛋白尿可見於腎小球腎炎、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腫瘤等。腎小管性蛋白尿系腎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礙所致,主要是小分子蛋白排洩增高,如β2MG、A1M。可見於腎孟腎炎、失鉀性腎病、腎血管性疾病及重金屬中毒等。


4、急性炎症蛋白系列


C-反應蛋白(CRP)、α1-酸性糖蛋白(AAG) 、觸珠蛋白(HPT) 、銅蘭蛋白(CER) 、α1-抗胰蛋白酶(AAT)。在炎症和組織壞死時,血漿某些蛋白會出現特徵性變化,稱為急性炎症時相反應。CRP、AAG、HPT、CER和AAT是五種急性炎症時相蛋白,其在急性損傷早期就可表現出含量升高。這些指標比傳統指標如發熱、白細胞升高及分類異常、血沉加速等,能更早的反映炎症和感染情況。


另外,急性炎症時相蛋白增加的持續時間不一樣,有助於準確判斷炎症的發展過程。其中CRP最為敏感,在炎症發生的最初2小時內含量就會增加;HPT在48小時內明顯升高;AAG是疾病恢復的極好指標;而CER經常與HPT、AAG一起檢測,有助於對急性炎症時相反應的監測。


5、營養狀況檢測


白蛋白(ALB) 、前白蛋白(PAB) 、轉鐵蛋白(TRF)患者的營養狀況可極大地影響預後、療效和住院期限。對患者的營養狀態,可以用ALB濃度來評價,但是由於其含量高,半壽期長(20天),用於營養狀態監測的靈敏度偏低;但PAB(半衰期為2天),TRF(半衰期為8天),在營養不良情況下,二者也都能快速表現出含量的下降。目前,臨床普遍聯合使用ALB、PAB及TRF三項指標,用於營養狀況的評價和治療效果的監測,保證結果更加靈敏準確。另外,PAB在肝臟合成,半壽期短,又可作為早期肝功能損傷的指標。


6、神經系統疾病檢測


腦脊液(CSF)中的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對血腦屏障完整性的評價以及對椎管內炎性病變的診斷,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7、血液病檢測


特定蛋白中常見的血液病檢測指標是:轉鐵蛋白(TRF) 、觸珠蛋白(HPT) 、鐵蛋白(FER) 、抗凝血酶-Ⅲ(AT3),其中TRF可用於缺鐵性貧血和溶血性貧血的鑑別診斷。影響鐵代謝或造血的因素都可間接地影響轉鐵蛋白的水平。HPT可輔助鐵的儲存,其水平下降可見於嚴重血管內溶血。FER是檢查體內鐵缺乏的最靈敏的指標,缺鐵性貧血、失血以及長期腹瀉造成的鐵吸收障礙可以導致FER降低。AT3是具有抑制凝血作用的血漿蛋白,是提示血栓形成危險性的重要指標。

最後再跟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特定蛋白的臨床意義,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1)顱腦損傷後CRP升高幅度和持續時間是反映顱腦損傷嚴重程度和觀察療效的理想指標,對判斷傷情輕重、預測預後有重要意義

(2)是反映動脈粥樣硬化患者臨床病情的一個敏感指標

(3)是未來冠狀動脈時間的預測指標。

(4)全程C反應蛋白可替代普通C反應蛋白

(1)A組鏈球菌感染後1周,ASO即開始升高,4~6周可達高峰,並能持續數月,當感染減退時,ASO值下降並在6個月內回到正常值,如果ASO滴度不下降,提示可能存在復發性感染或慢性感染。多次測定,抗體效價逐漸升高對診斷有重要意義,抗體效價逐漸下降,說明病情緩解。

(2)由於人們常與A族鏈球菌接觸,正常人也存在低效價的抗體,通常當效價>200IU/ml時,才被認為有診斷價值。

(3)風溼熱、急性腎小球腎炎、結節性紅斑、猩紅熱、急性扁桃體炎等ASO明顯升高

(4)少數肝炎、結締組織病、結核病及多發性骨髓瘤病人亦可使ASO增高

(5)少於15-20%的健康人血清中的ASO含量高於200IU/ml。大多數新生兒的ASO含量高於其母親,但在其出生後數周內ASO含量會急劇下降。學齡前兒童的ASO值通常低於100IU/ml,然後隨年齡的增加ASO值增加,並在學齡期達到頂峰,成年後ASO值下降。類風溼因子(RF)

升高:類風溼性關節炎、皮肌炎、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症候群、混合性結締組織病、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慢性活動性肝炎、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多種細菌、真菌、螺旋體、寄生蟲、病毒感染。

(1)細菌和病毒感染的鑑別診斷

CRP升高與感染的程度正相關,當病毒感染時,CRP在絕大多數病毒感染中的血清濃度變化不大或基本保持不變。

(2)CRP與心血管疾病

據報導CRP在急性局部缺血和心肌梗塞時升高。CRP並可預兆不穩定心絞痛患者發作的局部缺血,心絞痛患者繼續梗塞以及吸菸者冠狀動脈死亡,甚至CRP可作為外觀健康者未來發生心肌梗塞或中風的預兆。

(3)CRP與婦科疾病

CRP測定也有助於婦科患者並發感染的研究,對羊膜破裂早產並伴有絨毛膜炎的孕婦,CRP測定最具有準確和早期預報作用。免疫球蛋白A(IgA)

(1)升高:嚴重感染和自身免疫疾病,特別是肝的炎症過程會使血清IgA水平升高;多種骨髓瘤能產生大量的單克隆或多克隆IgA

(2)降低:原發性及繼發性免疫缺陷綜合症、蛋白質從腸內流失及通過被燙傷的皮膚而流失也可以引起IgA濃度降低。

(1)升高:見於嚴重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紅斑狼瘡、慢性肝炎、傳染性疾病和膽囊纖維症等

(2)降低:見於原發性及繼發性免疫缺陷綜合症。

(1)升高:嚴重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多種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細菌和寄生蟲傳染病、肝臟疾病、類風溼性關節炎及膽囊纖維症。

(2)降低:原發性及繼發性免疫缺陷綜合症、蛋白質流失性腸道疾病及燒傷。

1)升高:

常見於某些急性炎症或者傳染病早期,如風溼熱急性期、心肌炎、心肌梗死、關節炎等;


2)降低常見於:

(1)補體合成能力下降,如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化、肝壞死等;

(2)補體消耗或者丟失過多,如活動性紅斑狼瘡、急性腎小球腎炎早期及晚期、基底膜增生型腎小球腎炎、冷球蛋白血症、嚴重類風溼關節炎、大面積燒傷等

(3)補體合成原料不足,如兒童營養不良性疾病

(4)先天性補體缺乏。補體C4(C4)

C4是補體經典激活途徑的一個重要組分,它的測定有助於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診斷、治療和病因探討。


(1)升高:常見於風溼熱的急性期、結節性動脈周圍炎、皮肌炎、心肌梗塞、Reiter症候群和各種類型的多關節炎等;

(2)降低:常見於自身免疫性慢性活動性肝炎、SLE、多發性硬化症、類風溼性關節炎、IgA腎病、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等。在SLE,C4的降低常早於其他補體成分,且緩解時較其他成分回升遲。狼瘡性腎炎較非狼瘡性腎炎C4值顯著低下。

1)升高:


(1)腎病症候群 ( NS)NS患者的凝血因子改變,以纖維蛋白原水平升高最為明顯。纖維蛋白原水平升高可達10g/L,但纖維蛋白原的分解代謝率則正常。

(2)心腦血管疾病 有冠狀動脈阻塞病的患者血漿中纖維蛋白原水平較高,心肌梗死的範圍也與纖維蛋白原增加程度密切相關。有不穩定心絞痛的病人,在其發生心肌梗死之前,往往有血漿纖維蛋白原水平升高現象。在心肌梗死病程中,再梗死多發生在纖維蛋白原水平超過7g/L的患者。

(3)血液流變學血漿纖維蛋白原含量升高,可使血液粘度增高,紅細咆聚集增高,血小板聚集增高,從而使血液處於高凝狀態,促進血栓形成。

(4)其它因素 如遺傳傾向性、年齡增長、高脂血症、吸菸、原發性高血壓、肥胖症、口服避孕藥及妊娠期等。


2)降低:


肝臟疾病 纖維蛋白原在肝臟合成,主要分布在血漿,亦存在於血小板和巨核細胞。正常血漿濃度為1.5~3.5g/L,當肝臟嚴重受損時,血漿中纖維蛋白原濃度降低。

CCP抗體對類風溼性關節炎(RA)具有相當高的特異性和敏感性(68%~75%),即使是RA早期患者,敏感度也有40%~60%。


還有學者認為,CCP抗體不僅是RA早期診斷指標,而且是鑑別侵蝕性、非侵蝕性RA的靈敏指標,CCP抗體陽性者通常出現或易發展成較抗體陰性者更嚴重的關節骨質破壞。


聯合檢測類風溼因子(RF)和CCP抗體,將明顯提高診斷的敏感度。d

相關焦點

  • 臨床研究新增研究成果,2項幹細胞治療骨關節炎的臨床療效觀察
    骨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關節疾病,病理變化主要包括關節軟骨破壞,軟骨下骨硬化和滑膜增生,主要發生在中老年和關節負荷較大的運動員,累及負重滑膜關節,引起關節疼痛及功能障礙。患者主要採用物理輔助緩解關節受累,或口服非甾體抗炎藥緩解疼痛,必要時進行外科手術,但以上臨床手段主要以緩解症狀為主,並不能阻止骨關節炎的進展。為緩解現有臨床手段的不足,再生醫學利用幹細胞以及細胞因子發揮效應,已逐漸成為骨關節炎的臨床新方案。經過研究人員的長期驗證與觀察,發現幹細胞治療骨關節炎安全有效,值的臨床推廣。
  • 酶科生物:血液生化全套檢查項目及臨床意義
    不同的醫院,生化全套檢查的項目會有差別,但大致的項目不會相差太大。  1.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或GPT)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常見於急慢性肝炎、藥物性肝損害、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梗塞、心肌炎及膽道疾病等。
  • 預防性人乳頭瘤病毒疫苗的臨床應用進展
    二、HPV疫苗概述HPV疫苗分為預防性疫苗和治療性疫苗兩種。治療性HPV疫苗即通過觸發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以治療已確定的HPV感染和HPV相關惡性腫瘤的疫苗。因為HR-HPV的早期蛋白E6和E7是惡性腫瘤發生和維持必需的,且在正常細胞中不存在,因此,E6和E7蛋白是治療性疫苗的理想靶抗原。目前治療性疫苗仍在臨床試驗階段。
  • 陳李濟舒筋健腰丸等11項中成藥臨床應用專家共識發布
    就舒筋健腰丸臨床專家共識的研製方法、過程、項目組人員的構成以及如何形成臨床問題等方面,高景華副院長向與會專家做了詳細地介紹。經過兩輪調研之後形成的專家共識內容,吸引了眾多的專家、學者、企業家以及媒體的關注。  高景華介紹,舒筋健腰丸臨床專家共識主要針對三種疾病:腰椎間盤突出症、椎管狹窄症和膝骨關節炎。
  • 類風溼的典型症狀|類風溼關節炎|風溼熱|...
    3.天鵝頸和鈕扣花是類風溼關節炎的典型關節表現。類風溼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臨床上最常見的自身免疫系統疾病之一,即自己的免疫系統攻擊自己的器官和組織,主要表現為慢性、以炎性滑膜炎為主的多關節炎。我國RA的發病率約為0.36%,當前約有500萬RA患者,發病年齡20-60歲,45歲左右最常見,男女比例1:2~4。大部分起病緩慢,一般不伴有發熱,病情多呈慢性且反覆發作。
  • 清除衰老細胞抗衰老新藥治療骨性關節炎臨床結果積極
    今日,專注於減緩,停止或逆轉與衰老相關疾病的生物醫藥公司UNITY Biotechnology宣布,其在研抗凋亡蛋白抑制劑UBX0101,在治療中重度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OA)的1期試驗中,取得了積極結果。
  • 下一代測序技術臨床應用現狀和發展趨勢
    一、NGS技術平臺、發展趨勢及臨床應用現狀國內臨床應用短讀長NGS技術主要基於邊合成邊測序(sequencing-by-synthesis, SBS)的Life平臺和Illumina平臺。單細胞NGS測序能夠揭示細胞個體間差異,可為腫瘤分子分型和個體化治療提供精細化指導,有助於準確理解腫瘤內部異質性和腫瘤演進。越來越多證據表明,在相關藥物代謝通路,編碼藥物代謝酶或相關蛋白基因遺傳變異決定個體藥物反應或藥物敏感性[10]。不同患者對同一藥物毒性和療效有不同反應。臨床藥物基因組學發展日新月異。
  • 國內臨床階段的小分子和生物藥統計分析
    鑑於對國內IND到NDA階段的臨床藥物信息缺乏統計和分析,本文就關注了當前正在國內臨床研發周期內(請注意,不只是局限於某一年)的藥物相關信息,分別從小分子和生物藥兩個方面對比闡述。國內臨床藥物階段統計截至2017年3月底,當前國內外各大藥企和研究機構在國內約有700個藥物正在全國各地進行進行臨床試驗(國內CDE已發臨床批件但還未進行臨床試驗的藥物和一致性評價不參與統計),其中小分子包括創新化藥、天然產物、改良製劑、新型組合藥物等;生物藥包括單克隆抗體、多肽多糖、疫苗、抗體偶聯藥物等。
  • 雙蛋白食品:精準發力臨床營養
    5月29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組織有關專家,在北京對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自主研發的「雙蛋白食物創製及在血液病臨床營養幹預中的應用」項目進行了鑑評。鑑評會上,專家們一致認為,雙蛋白臨床營養幹預效果顯著,開創了雙蛋白複合營養粉應用於異基因造血幹細胞骨髓移植患者臨床營養幹預研究,對異基因造血幹細胞骨髓移植患者(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開展為期3年的雙蛋白臨床營養幹預,研究結果表明,雙蛋白營養粉明顯改善患者基礎狀態及生存質量,降低了感染率和死亡率。
  • 幹細胞療法修復的3個臨床佐證,應用前景可期
    半月板是維持膝關節結構穩定的重要組織半月板損傷是目前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撕裂傷,中老年人由於組織學的黏液變性更易出現退變性撕裂;而年輕人多因劇烈運動或運動不當導致半月板損傷導致患者的膝關節不能被穩定的固定,甚至誘發骨關節炎,患者的膝關節往往不能正常的作屈伸活動還有旋轉活動,可能會使患者在行走時跌倒、摔跤。
  • 銀屑病關節炎一線新藥!諾華Cosentyx(可善挺)首個頭對頭III期臨床...
    2019年11月03日訊 /生物谷BIOON/ --瑞士製藥巨頭諾華(Novartis)近日公布了頭對頭臨床試驗EXCEED的結果。該研究是一項52周、多中心、隨機、雙盲、陽性藥物對照IIIb期試驗,入組了超過800例先前未接受生物療法治療(生物製劑初治,biologic-naive)的活動性銀屑病關節炎(PsA)患者,比較了2款抗炎藥——Cosentyx(中文商品名:可善挺,通用名:secukinumab,司庫奇尤單抗,俗稱「蘇金單抗」)與Humira(中文商品名:修美樂,通用名:adalimumab,阿達木單抗)的療效和安全性
  • 專家:未來骨損傷組織工作修復再生有望在臨床規模化運用
    醫院提供中新網廣州6月15日電 (蔡敏婕 白恬)眾多實驗研究成果已證明組織工程可用於組織再生修復可行,但在臨床應用中卻面臨成本較高、細胞培養時間長等問題。廣州醫科大學再生醫學與3D列印技術轉化研究中心主任張智勇15日稱,臨床轉化成為其團隊現階段的核心工作,「未來5至10年,骨損傷組織工作修復再生有望在臨床規模化推廣」。
  • 感染性指標中,PCT和CRP,誰更具有指導意義?
    因此,PCT在嚴重細菌感染早期診斷、判斷病情嚴重程度、判斷預後、判定抗感染療效、指導抗菌藥物應用等方面具有較大的臨床價值,尤其是在膿毒症、感染性休克方面的意義更大。 PCT的臨床應用價值 (1)膿毒症的診斷和鑑別診斷 PCT在全身炎症反應症候群(SIRS)、膿毒症、嚴重膿毒症及膿毒性休克患者的質量濃度依次升高,有統計學意義,與病情嚴重程度相關。
  • 黑螞蟻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
    另有研究發現,黑螞蟻石油醚部位可以顯著改善大鼠抑鬱樣行為,抑制核轉錄因子KB(NF-KB)通路蛋白表達,下調前額皮層炎症因子IL-1β和腫瘤壞死因子,抑制抑鬱模型大鼠小膠質細胞及星形膠質細胞的激活以及吲哚胺2,3-雙加氧酶基因的表達水平。
  • 化驗單上的「甲功檢測指標」,分別代表了哪些臨床意義?
    診斷甲狀腺疾病主要依賴於甲狀腺功能的實驗室檢查,合理檢查和分析激素和抗體的改變,對於診斷和鑑別診斷甲狀腺疾病、指導治療、預測療效和病理研究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臨床醫生正確理解與甲狀腺疾病相關的實驗室檢查非常重要。
  • 數字PCR的臨床應用和挑戰,檢驗大咖有話說!
    因其高靈敏度和特異性,數字PCR目前正應用於絕對等位基因定量分析、病毒核酸檢測、罕見突變檢測、拷貝數變異分析、DNA甲基化分析、基因重排分析。組織和血液是數字PCR 技術主要應用的標本類型,使用腦脊液、尿液、房水等其他體液的新方法也正在開發中。
  • 三葉鬼針草的功效和作用 臨床應用有哪些
    而在中醫當中,鬼針草其實是一味具有一定藥用價值的中草藥,具體是什麼樣的功效和作用?臨床上它又有哪些應用呢?本期文章小編就來跟大家介紹一下這味中草藥的相關知識。三葉鬼針草的功效主治三葉鬼針草,別名又叫做金盞銀盤、刺兒鬼、一把針等等,一般在夏秋兩季開花,以全草入藥,中醫認為其性微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祛風除溼以及活血消腫的功效,臨床上可用於咽喉腫痛、洩瀉痢疾以及黃疸等疾病症狀。
  • 蟛蜞菊的功效和作用 臨床應用有哪些
    那麼,蟛蜞菊具有什麼樣的功效和作用,臨床上又有哪些應用呢?本期文章,小編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這方面的相關知識。蟛蜞菊的功效和作用如今,正值蟛蜞菊開花的花期,鮮黃色的花朵開放的十分的奪人眼目,而在中醫當中,它的全草均可入藥,中醫認為其性涼味微苦、甘,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散瘀的功效,因而臨床上可用於感冒發熱、咽喉炎、扁桃體炎、百日咳等方面的疾病症狀的治療。
  • ​全球最大的NMN人體臨床實驗項目正式啟動
    自此以後,關於NMN的實驗研究大幅增加,且都證實NMN在改善代謝、激活抗衰老蛋白、修復DNA、抗氧化等方面都有非常積極的意義。英國的《Daily Mail》、美國著名科技期刊《Wired》、《Science》、《Nature》、《Cell》等主流媒體都能看到NMN的身影。
  • 關節炎藥物市場達480億元 靶向藥物爭鋒
    10月12日是世界關節炎日。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全球關節炎患者高達3.55億人;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在肥胖症、糖尿病流行性疾病及環境因素影響下,中國關節炎病人超過1億人。關節炎性疾病由風溼、類風溼性關節炎兩類不同疾病構成,而兩者不能混為一談。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急性或慢性結締組織炎症;類風溼關節炎是影響全身的免疫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