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是一個對懶人無限友好的時代。
任何時候,只要打開手機,連上網絡,就能搜索到一切你想知道的事情。
但其中不乏存在一些真假摻雜的訊息,需要有一定的辨別能力。
否則,你會陷入無限的迷茫當中,變得隨波逐流,人云亦云。
在茶圈中,亦是如此。
這幾天,關於存茶出現的問題,又開始了一輪小爆發。
存茶,已經成為了現在白茶圈裡繞不開的一個話題。
在茶桌上,除了溝通喝茶體驗,就是交流存茶經驗,再自然而然問對方,「最近你又存了些什麼好茶?」
可見,如今沒囤些好茶,都不好意思出門喝茶了!
某一次與三五朋友喝茶的過程中,話題又再一次被引到了存茶上。
只見其中一位朋友,忽然面露難色,吞吞吐吐地訴說著自己的遭遇。
「年前花了將近2萬,買了5斤頭採米針,前幾天檢查發現都有點受潮了。」
聽說,他對於倉儲環境的要求十分嚴格,甚至還另外買了一臺抽溼機。
但唯一的問題,就是出在了包裝上。
《2》
存茶並非難事,但想要存出好茶,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成就還是毀滅,僅僅只在一念之間。
按照朋友所說,他在自己家中專門空出了一個房間,用於儲存白茶。
並且配備了抽溼機、空調等設備,在空氣溼度較大的情況下,便會打開它們,保護白茶的安全。
如此有心的人,白茶為何還是慘遭水汽的侵擾,受潮變質了?
原因就在於,他將白茶統統存在了紫砂罐裡。
正是基於此,之前付出了再多的努力,也全部成為了白費。
好比一個人在蓋房子之前,考慮著是裝修成歐式還是中式?是現代風還是古風古韻?但唯獨忘了一件事——自己連地基都還沒有打好。
詢問他,為什麼要把白茶從原本的紙箱中取出,轉頭放置在紫砂罐?
回答是,「紙箱太難看了!你們不知道,我買紫砂罐還花了不少錢呢。賣家說透氣性特別好……」
之後所云,無不是在誇紫砂罐的精美、透氣性,以及批鬥紙箱的笨重和不上檔次。
依他的看法,既然花高價買回了頭採米針,這麼好的白茶自然要存在配得上它的容器裡。
存白茶,竟然也講門當戶對那一套觀念?
當然不!
誰能更好地保護白茶,對於存出好茶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誰才是真正的贏家。
顏值即正義,至少在存茶這件事上,行不通!
想要存出優質老白茶,就絕對不能單純地看「臉」。
《3》
白茶,喜幹怕溼,水汽是它的剋星。
顯然,朋友也是明白這個道理的,否則也不會買抽溼機了。
一邊是抽溼機,為了防潮、防止過多水汽;一邊是透氣性良好的紫砂罐,為了讓空氣進入罐內。
這不是自相矛盾了嗎?
我們要知道,抽溼機雖然能夠讓倉儲環境保持在一個相對乾燥的狀態下,但空氣中依然存在水分。
況且,朋友也只是在少數時間裡打開抽溼機,並非天天運轉。
這就表明,依然有水汽存在於房間內,且隨時有可能與白茶接觸。
關鍵,就在於包裝的密封性如何。
紫砂材質,呈現特殊的雙重氣孔結構,在高溫燒制時內外均未施釉,因此留下了細細密密的小氣孔,形成透氣性好的特點。
良好的透氣性,也就意味著空氣和水汽會順著這些小氣孔,進入到罐內。
日積月累之下,茶葉吸收了大量的水汽,受潮變質也是在所難免的。
並且,紫砂罐也難以做到完全的密封。
為了方便拿取,罐口通常做得很寬闊,展現出大口敞開的模樣,而在上面的蓋子卻松松垮垮,剛好符合罐口的大小而已。
肉眼可見,罐口周圍存在著較大的縫隙。
大量的水汽和異味順著縫隙,溜入其中,與白茶發生不良反應,最終變質。
所以,將自己心愛的白茶存在紫砂罐中,其實與直接暴露在空氣中無異。
受潮變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罷了。
既然知道儲存白茶要防潮,也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去完成這件事,就不要讓存茶輸在包裝上。
俗話說,大俗即大雅。
與紫砂罐比起來,紙箱雖然平平無奇,但在密封性這一方面卻可以贏過大多數同行。
美觀只是一時,但存出老白茶卻是值得炫耀的一件美事。
不僅收穫了自己收藏白茶的快樂,還能感受到老白茶獨特的風味,更能成為茶餘飯後的談資,一舉多得。
《4》
三層包裝法的優勢在哪裡?
日常所說儲存白茶所用的三層包裝法,指的是以鋁袋、食品級塑膠袋、標準五層厚的瓦楞紙箱為工具。
排出其中多餘的空氣後,分別紮緊鋁袋和塑膠袋的袋口,再用膠帶封緊四周的縫隙。
鋁袋能夠避光、防潮;塑膠袋進一步隔絕水汽進入;而紙箱起著防潮、避光、隔熱、收納規整等重要作用。
在層層密封下,讓白茶在三層包裝內安心的陳化。
而也曾經有人問,「我能不能把三層包裝法的紙箱換成其它的?比如紫砂罐、陶罐、木箱這些?」
答案是,不行。
紙箱的不可替代性,在於它可以做到良好的密封,並且儘可能地隔絕外界的空氣進入,這是其它容器所達不到的。
前面我們已經說過,紫砂罐的透氣性好,且罐口難以密封,首先淘汰。
陶罐同理,除了罐口設計以外,由於陶瓷材質光滑、摸起來冰涼,成為了水汽的聚集場所,沿著縫隙順勢進入了罐內,加劇白茶受潮的風險。
木箱更是糟糕,木頭本身就有強大的吸水性,且質量不好的木箱中還會存在著濃重的異味,簡直與白茶八字不合。
而紙箱呢,就沒有以上所說的這些困擾。
首先,紙箱是由厚紙板製成,厚實、多層,能夠抵禦大部分的水汽入侵,也不吸收異味。
將白茶存在裡面,再加上塑膠袋和鋁袋的加持,讓人覺得十分的安心,紙箱成為了白茶忠實的守衛者。
其次,紙箱不會導熱,只要倉儲環境的溫度保持在25℃左右,就能讓白茶處在一個陰涼的環境下,靜心陳化。
最後,紙箱通常是正方形或是長方形,不像各式各樣的罐子一般,需要蓋子。
紙箱是有一定柔韌度的,將箱子中間的縫隙對準以後,用透明膠帶密封起來,防止跑氣和水汽進入即可。
若是收到的白茶是以三層包裝法密封,且自己是專門用來儲存,便無需破壞其中的構造,原樣儲存起來是最好的方法。
選擇存茶的容器,所考量的第一要素,應該是能否保證白茶的品質不變。
隨後,再來考慮是否方便收納,什麼樣的規格才適合自己的存茶空間。
至於美觀、花紋、樣式,那都是後話了。
《5》
存白茶,是一件極富情趣之事。
但卻不代表它需要尊榮華貴的外包裝作為加持,樸素雅致,才是存茶的真諦。
紫砂罐作為一件藝術品、收藏品,價值極高。
擺在家中,也能成為點亮生活之美的裝飾。
但是,也僅限於此。
用於儲存白茶,是當真不合適。
不僅無法促進茶葉的陳化,反而令更多的水汽和異味進入其中。
紫砂罐存白茶,莫過於給好茶判了「死刑」。
就好比將一個活生生的人,丟在了荒郊野嶺,寸草不生之處。
喊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求救無門。
在如此困境當中,只能自甘墮落,最終受潮發黴,淪為劣質。
經由紫砂罐存出的老白茶,不禁讓人想到一句話: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