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罐存茶、木箱存茶、紫砂罐存茶,盤點三種不適合存白茶的方式

2020-12-21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近來重讀莊子,發現其中不少有趣的內容。

引為道教典故的「黃帝遺珠」,就講了這麼一個關於道法無為的故事。

黃帝遊歷時,遺失玄珠,派人幾番認真尋找,卻無結果。

最後採用「象罔」的辦法,忘記行際,自然而為,終尋回寶珠。

故事雖是在講求道要自然而為,但是在紛繁世間中。

有多少事情,是刻意追求卻求之不得,無心栽柳卻成蔭呢?

近年來,白茶在市場上十分走俏,不少茶友都愛買上一些白茶來,邊喝邊存。

白茶製作工藝簡樸,具有越存越陳越香的特點。

因此,學會正確存白茶,就顯得十分重要。

對於儲存白茶來說,自然無為的做法自然是行不通的,白茶不是簡單的放一旁,睡個三年五載大覺就能成為老白茶的,存放過程中需要細心呵護。

怎樣存白茶?首要面對的自然是從各式各樣的存茶器皿裡做選擇。

下面就來盤點三個美觀雅致,卻不適合存白茶的存茶罐子。

茶友們在存白茶的時候,不要太過刻意追求追求美觀,以免犯了買櫝還珠式的錯誤,枉負好茶。

《2》

紫砂罐不適合拿來存白茶。

白茶與紫砂,似乎是飛鳥與海魚,此生註定無緣,難以碰撞出火花。

不僅是在衝泡品飲白茶的時候,不適宜用紫砂壺衝泡。

並且在保存白茶的時候,紫砂罐也同樣不適合。

紫砂材質的存茶罐,器型古樸,色澤雅潤,上面還會雕刻出許多精緻的花紋。

紫砂罐作為存茶器皿,具有一定的藝術欣賞價值。

生活之中,講求日常使用的器皿的美感,對於提高生活質量來說,有很大幫助。

此外,還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擺置在家中,既是存茶器皿,也能作為上檔次的裝飾品。

對於存放普洱茶一類的茶來說,紫砂罐存茶是適宜的。

但是對於存放白茶來說,就不太實用了。

保存白茶,需要滿足一下要求:遮光、密封、乾燥、無異味,這四大點,缺一不可。

紫砂罐的材質特殊,密布著許多通透的氣孔,這一雙層透氣的結構,使得紫砂罐的密封性能不佳。

若是將白茶存放其中,紫砂較強的吸附性會吸收白茶部分茶香。

再加之密封性能不好,極為容易讓外界的水汽侵入其內,造成白茶的受潮變色變味變質。

紫砂罐作為觀賞的藝術品來說,是無懈可擊的。

但是要作為存白茶的容具,卻是完全不合格。

做一事,忠一事,紫砂罐在存白茶的時候,並沒有做到這一點。

《3》

玻璃罐存白茶,不可行!

玻璃器皿,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儲存容器。

不少糖果店、乾果鋪都採用的是玻璃罐來做存儲器,既可以做收管,也可以做展示,既美觀又實用。

之前陪李麻花逛街喝咖啡的時候,看著店內花花綠綠擺放齊整的玻璃罐,裝著各式的咖啡豆,好看極了。

這妮子回來就在網上囤夠了一批玻璃密封罐,問其何用?答曰,拿來裝紅豆、綠豆、燕麥片,放著好看。

還好不是拿來存茶,不然就要糟蹋不少茶葉了。

玻璃罐材質透明,既方便觀察罐內存物的變化,放置美觀,取用時也十分便捷。

但對於白茶來說,拿玻璃罐來存茶,是絕對不行的。

玻璃材質通透美觀,是其一大閃光點,若是拿來存白茶,就成了其一大致命點。

白茶的保存,需要避光。

光照具有熱能,若是長時間直接裸露在較強的光線之下,白茶的內質物容易氧化分解,導致白茶變質。

白茶葉片中的色素物質,葉綠素、葉黃素、以及類胡蘿蔔素等,在受到較強光線之下,氧化發生分解,使得白茶的外觀葉片顏色發黑髮紅,不再具有鮮活靈性。

此外,在較強光線下,白茶除了外觀氧化大變樣,內質物也呈現出摧枯拉朽之勢,色香味全變,風味大損。

因此,功能強大的玻璃密封罐,也並非萬能的。

對於存放白茶來說,拿玻璃罐存放,是不可行的!

《4》

小清新的木質罐,不適合存白茶!

近來重新流行了小清新的木質罐作為包裝。

天然木質的罐子,具有自然的草本清香,打磨拋光之後,再在其上刻畫花紋,頗具一番清新雅致之美。

有的茶友別有雅興,在存儲白茶的時候,用清新的木質茶罐,來給白茶提供一個天然舒適的家。

但是對於嬌弱的白茶來說,這一天然之家可是承受不起,原因如下:

其一是,木質茶罐的氣味太張揚。

天然的木質茶罐,總免不了具帶一份自然的草本之味,會沾染白茶馥鬱的純正香味。

其二是,木料材質的透氣性強

在樹木的生長過程中,木質部中是層層的篩管,這是樹木的大動脈,為其提供生長必需的水分和養料。

因此,木質材質的質地並不緊實,透氣性強,會吸收空氣中的水汽,難以防潮。

若是拿來存白茶,在潮溼的雨水天氣,木頭本身就極為容易受潮,更何況其中的白茶呢?

質地並無細密的木質茶罐,拿來存白茶容易讓其受潮變質。

可見小清新的木質茶罐,對於存放白茶來說,也並不適用。

《5》

存白茶的正確包裝,樸實無華的三層包裝是王道。

乾爽嬌弱的白茶,在長期存放的過程中,需要遠離強光、遠離強氧、遠離潮氣、遠離異味存放。

綜合上述白茶的存儲要求,樸實無華的三層包裝法是其儲存的王道。

白茶的三層包裝法,即是用遮光的紙箱、密封的塑膠袋、鋁袋進行三層包裝。

將兩層袋子分別繫緊之後,將其放入紙箱,用膠布將紙箱密封之後,將其隔牆離地放置。

並且,要減少對其的頻繁開箱翻擾。

若是家庭中存白茶,需要將放茶的地方遠離潮溼有異味的環境。

如地下室、廚房、陽臺等。

適合將其安置在專門的儲物間、書房的架子或是閒置的臥室之中,遠離家庭生活的活動區。

在這三層包裝之後,白茶就可以在其中舒舒服服的慢慢發生轉化,經年之後,可以醇厚的老白茶麵目出山,驚豔一方。

《6》

包裝的出現,本意是為了烘託事物的美好。

若是在黃帝珍貴的玄珠上加一層包裝,可能也沒那麼容易遺失吧。

買櫝還珠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要犯一昧追求外在,忽略本質的錯誤。

對於茶友來說,若真的愛茶,在存白茶的時候,就應該認真了解白茶存放的要求。

而不是只為了包裝好看,而不顧白茶存放的感受。

這樣的做法,實在是本末倒置。

對於保存白茶的外包裝來說,無論是古樸雅致的紫砂罐,還是通透美觀的玻璃罐,還是小清新的木質茶罐,都不實用。

若從追求白茶的保存效果來說,三層包裝才最為適宜,簡單的瓦楞紙箱外包裝,就能符合白茶的需求。

白茶真是有靈性的茶葉,就連外包裝保存上,也遵從著簡簡單單才是真的道理!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存白茶沒用對容器,一不小心就毀了,木箱,紫砂罐,鐵罐你選誰?
    不乏有人終成眷屬,存出了好茶;但也有人因為疏忽,將白茶存壞了。其中最重要的,是要選好存茶的容器。平日裡聽大家提起最多的,便是木箱,紫砂罐以及鐵罐這三種容器。那麼,想要存出優質老白茶,更適合用哪種呢?《2》木箱適合存白茶嗎?答案是,不適合。在今年國慶前,有位茶友問,「你們家有沒有木箱包裝,好看點的,我用來送禮。」但很遺憾,沒有。
  • 四大原因告訴你,玻璃罐存白茶並不可取,圖解正確的存白茶容器!
    (茶友不同意發他的圖片,於是在網上搜索了類似的圖片)玻璃罐存白茶,果然是個新玩法。好看,美觀,但肯定不能這麼存。不推薦。原因嘛,請看下文。1、玻璃罐存茶,容易跑氣這種罐狀結構的容器,必定有一個口,這個口,是很容易讓氣體進出的。並且,玻璃這種材質,本身就不具有粘性。因此,玻璃材質的罐子,最大的缺陷就是,很難密封。
  • 紫砂罐存白茶又惹禍端,幾萬元的好茶全毀了,還是乖乖用紙箱吧
    這幾天,關於存茶出現的問題,又開始了一輪小爆發。存茶,已經成為了現在白茶圈裡繞不開的一個話題。詢問他,為什麼要把白茶從原本的紙箱中取出,轉頭放置在紫砂罐?回答是,「紙箱太難看了!你們不知道,我買紫砂罐還花了不少錢呢。賣家說透氣性特別好……」之後所云,無不是在誇紫砂罐的精美、透氣性,以及批鬥紙箱的笨重和不上檔次。依他的看法,既然花高價買回了頭採米針,這麼好的白茶自然要存在配得上它的容器裡。
  • 一個龍井茶農阿姨的存茶故事,看完,你還選擇紫砂罐存白茶巖茶嗎
    「你推薦的存白茶箱子太難看了,我買了幾千塊錢的紫砂罐,看看,擺在房間裡多漂亮。」「白茶為什麼不能用紫砂罐儲存?這太不合理了!」以上,只是節選自部分紫砂愛好者,對村姑陳不推薦使用紫砂壺泡茶、不建議使用紫砂罐存茶的「投訴」!字字扎心啊。透過手機屏幕,村姑陳可以看到他們臉上的無可奈何,以及憂思深重。
  • 醒茶與紫砂罐存茶,論巖茶圈的拿來主義!
    我說,是啊,巖茶是吃了火的,不密封,豈不是讓它迅速退火變味返青了嗎?瑩老師說,你們不知道,有好些不懂巖茶的人,學了綠茶的貯存方法,把巖茶存放在紫砂茶葉罐子裡,還美其名曰:醒茶!真是毀茶不倦,怎麼勸都不聽的。我訝異:「真的嗎?還有人把巖茶存在紫砂罐子裡?!天啊!!
  • 聽說存老白茶,普洱茶,南方存茶轉化快,北方存茶品質好?
    不過,這在「老茶收藏家」們看來,秋天乾燥,剛好能在存茶上多省點心。至少不必再為存茶防潮的問題,而終日發愁了。存幾箱老茶,少不了長年費心。不過近期,有朋友和我們分享了他的存茶心得體會:「存老白茶,老普洱,南方存茶轉化快,北方存茶品質好。」但村姑陳看來,並不是這麼一回事。
  • 茶罐隨便選?千萬別讓這種想法,毀了你的好茶
    那麼我們有哪些茶罐可供選擇,什麼茶該用什麼茶罐儲藏呢?我將為您一一講解。紫砂罐的器皿古樸,色澤雅潤,擺在家中,又可以存茶,又能當裝飾品,可以說是大眾選擇最多的罐子。由於紫砂的材質呈雙重氣孔結構,是多孔性材料,所以紫砂茶葉罐的透氣性非常好。
  • 醒茶與紫砂罐存茶,只會拿來主義的武夷巖茶,未來還能走多遠?
    我說,是啊,巖茶是吃了火的,不密封,豈不是讓它迅速退火變味返青了嗎? 瑩老師說,你們不知道,有好些不懂巖茶的人,學了綠茶的貯存方法,把巖茶存放在紫砂茶葉罐子裡,還美其名曰:醒茶!真是毀茶不倦,怎麼勸都不聽的。 我訝異:「真的嗎?還有人把巖茶存在紫砂罐子裡?!天啊!!
  • 大紅袍存冰箱,紅茶放5年,白茶普洱隨便存,別存壞了好茶才後悔
    概而言之,冰箱存茶是不少茶友容易踩坑的茶葉儲存雷區。 很多人堅信的認為,冰箱低溫存茶有好處。 但卻忽略了,大紅袍,紅茶,普洱,白茶,黑茶等。 市面上絕大多數的茶葉,根本不適合放進冰箱。
  • 為什麼要存茶?(附:精美老茶葉罐)
    清中期 刀馬人青花茶葉罐為什麼要存茶?1、茶葉成本不斷上升每年的通貨膨脹,加上採制茶的人工成本越來越高,茶價長遠往後看,只會越來越高。任何茶樹都是有其生命期的,要培養成整片的古樹並非一日之功,所以遇到好茶,一定要存點。
  • 老了也有好茶喝:錢要存,茶更要存!
    但其實存茶最好的階段,應該就是年輕的時候。因為年輕人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在合理支配工資之後,應該有一定的金額是用作於未來的投資的。這一部分金額,用於存下自己心愛的茶,也是不錯的選擇。 年輕時候,有精力去研究茶葉的存儲價值,比較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可以豐富對茶葉的收藏眼界。若是年歲已大,不容易接受新產品,對茶葉升值空間的敏感度不高,可能會錯過一些不錯的收藏茶品。
  • 六大茶類,紅茶、綠茶、白茶、黃茶、黑茶、巖茶,白茶最難存嗎?
    買含水量不達標的白茶,意味著得多花不少的錢,買到的卻是一部分的水。還放不了太久就容易徹底存壞,實在特別吃虧。所以,在長期收藏白茶進行倉儲陳化時,要先檢查幹度情況。檢測茶葉的含水量,最靠譜和精準的方式當然是用專門的儀器。
  • 陶罐、紫砂罐、瓷罐竟然都比不上它
    眾所周知,陶罐壁是不透氣的(指有上釉者),那麼,適合存放普洱茶嗎?雖然陶罐壁是不透氣的,但這可以是有利的,也可以是不利的。有利的是:如果陶罐外面是很潮溼(例如:85%),只要陶罐的蓋子是封的很好,在陶罐裡的茶餅就不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因為陶罐壁是不透氣的,水分無法走進來,外界的潮溼不可以有效地影響茶罐裡面。
  • 你買了茶知道怎麼存嗎?家庭存茶指南
    而烏龍茶中,一般只有發酵程度比較低的清香型烏龍茶適合冰箱存放。◆ 白茶、黑茶類:完全不適合放進冰箱存放。白茶,涉及到後期的轉化;後發酵的黑茶,更是需要陳化來發揮更好的飲用價值。家庭中日常飲用的、少量的白茶散茶,可使用原包裝袋,或裝入錫罐、鐵罐常溫存放,每次取茶後要注意密封好。日常飲用的白茶餅茶,可隨時撬取,剩下的仍用白棉紙貼身包裝,然後放入厚實的鋁箔袋密封保存。
  • 牢記存茶3步走,茶葉越來越香濃
    每年一到春秋兩季,新茶一上市,很多茶人就開始採購新茶,但是一次性買的比較多,拆封了,喝不完怎麼辦,是不是很多茶人都是都是直接把茶葉塞冰箱,其實這是不對的。茶莊老闆教你一招,牢牢記住3步走,茶葉越存越香。
  • 白茶的散茶、餅茶的儲存分別有什麼不同?這幾個存茶要點,收好了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茶,都值得精心收藏。比如,含水量不合格的茶、工藝嚴重缺陷的茶、怪異氣味明顯的白茶,哪怕存再久,也難以陳化出精彩的茶味。所以打算用來長期收藏的白茶,在歸倉前,可得打開預先檢查清楚。第一步,先從外包裝上檢查。
  • 密封袋、一層餅紙、頻繁開箱,這3點存白茶餅錯誤,會報廢好白茶
    十年老茶,始於存茶。選茶,買到適合的好茶,重在分辨。而存茶,妥當珍藏一箱老茶,計在長遠。近期有位北方的茶友,過來諮詢白茶儲存的方法。聽了我們的三層包裝建議後,他一臉驚訝。基於操作簡便,方便取茶,省事快捷等優勢,不少茶友習慣用密封袋封裝白茶。要麼是用相似款的餅袋,裝白茶餅。要麼直接用散茶密封袋,裝入散白茶。其實,按這樣的存茶包裝方式。短期臨時使用,沒有問題。
  • 答茶友問:小罐裝的白茶,能存到明年嗎?
    儲存白茶最好的包裝是「三層包裝法」,也是福鼎茶農用的儲存方式。但茶葉在禮品市場上,這樣的包裝並不吃香。人們還是更傾向於小罐子儲存的白茶,更加方便,也美觀一些。不過小罐子的包裝,看起來沒有「三層包裝法」那般可靠。
  • 用心存好茶一京倉老白茶
    ……第一個客戶帶了特別老的,說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這麼老,那我也得品品啊,沒打開前,還是很有期待的,不過其實心裡早有準備,那就是九成以上是做舊茶,看看再說吧,迫不及待啊,當打開那一刻,聞了聞,什麼味道啊,說實話,外觀已經讓我失望了,葉子已經完全炭化,黑黑的,告訴他實情吧,怕人家受到打擊,不告訴吧,還真把他當作寶貝,真是進退兩難啊,我只能說如果花的錢不貴的話,還是別喝,從新茶開始存吧,別走捷徑
  • 為什麼說趁年輕要存茶?
    經常聽到老茶友念叨存茶的樂趣,還建議年輕人也學著喝茶,學著存茶。不過年輕人往往聽不進去,可能平時連茶葉很少喝,更別說存茶了。 年輕人不愛喝茶不是稀奇的事情,比起茶葉來,好像碳酸飲料更加可愛,更有喝的衝動。而茶葉在年輕人的眼裡,可能只比枯燥且無味的白開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