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買了茶知道怎麼存嗎?家庭存茶指南

2020-12-16 阿傑說茶

關於「茶葉是否需要放進冰箱?」

◆ 綠茶類:冰箱保存為佳。

如西湖龍井、碧螺春、信陽毛尖等綠茶類,可以放進冰箱內存放。

日常飲用、或不需要長期保存的,可放入冷藏室;如果是沒有開封且短時間不飲用的,則可以直接放入冷凍室。

Tips:

① 家庭中,如果不是專門用來存茶的冰箱,一般都會放一些其他食材,因為茶葉具有很強的吸附性,在冰箱中存放時要特別注意密封。

可以在確保茶葉包裝密封性良好的基礎上,再套一個乾淨的密封袋存放。

② 從冰箱冷凍室裡取出的茶葉,先不要急於打開包裝取茶,可以先帶包裝晾置一段時間,待包裝及茶葉回升到室溫後再取茶。

◆ 紅茶、烏龍茶類:是否放入冰箱,因茶而異。

紅茶在多數情況下常溫保存即可,對茶葉的品質影響不大。

一些品質較高、原料較細嫩的紅茶(例如金駿眉等),通常茶黃素含量也較高,在密封的情況下,可以在冰箱低溫的環境下儲存一段時間,這樣有利於減慢紅茶的褐變速度。

而烏龍茶中,一般只有發酵程度比較低的清香型烏龍茶適合冰箱存放。

◆ 白茶、黑茶類:完全不適合放進冰箱存放。

白茶,涉及到後期的轉化;後發酵的黑茶,更是需要陳化來發揮更好的飲用價值。

它們都需要陰涼、乾燥的環境。

《2》各大茶類的家庭存放

◆ 白茶存放指南

關鍵詞:常溫、密封、防潮、避光、防異味。

家庭中日常飲用的、少量的白茶散茶,可使用原包裝袋,或裝入錫罐、鐵罐常溫存放,每次取茶後要注意密封好。

日常飲用的白茶餅茶,可隨時撬取,剩下的仍用白棉紙貼身包裝,然後放入厚實的鋁箔袋密封保存。

打算長期存放的白茶,無論餅茶、散茶,茶百科最推薦的是「紙箱+鋁箔袋+內膜袋」的三層包裝法存放:

最內層用食品級塑料膜包裝(防潮、隔熱),中層錫箔紙(錫箔紙無毒無味,還可防潮、遮光),最外層使用乾淨的紙箱包裝。

【可參照茶百科的收藏版白露茶、高山壽眉產品】

紙箱周邊可用膠帶封緊,然後儘量架空放置,不要放在牆邊和地上。

◆ 普洱茶、六堡茶等黑茶存放指南

與其他茶類存放追求的「保鮮」不同,黑茶追求的是「陳放」。因此,黑茶存放不需「密封」,反而要保持「適當通風」。此外,仍舊需要避光、無異味、不可過於潮溼的存放環境。

準備長期保存的普洱茶,如果是以整件(提)為單位的話,存放時就很簡單,以整件(提)原包裝存放即可。如果倉儲味過重,也可將竹箬拆去,單餅儲藏,也可以撕掉外包紙再儲藏。

如果是散茶建議存放在紫砂罐或陶缸裡,要清潔衛生,無雜味、穩定的溫度與溼度,不要見光。

六堡茶根據存茶量,外包裝可選擇雙層或者多層的瓦楞紙箱,或者陶製容器、竹籮筐、木盒等。

陶製類容器要求不能上釉,以保持其透氣性,使用前清洗乾淨,去其土味、火味等;木盒存放不要選擇如樟木、沉香木等有香味或異味的,避免茶葉吸附異味影響品質。

存放tips:

① 茶葉如果有較重的「倉味」,可先將其置於通風處,待倉味散盡後再儲存進容器內。

② 撬散的茶餅或日常飲用的散茶,可放入紫砂或陶罐中,靜置醒茶一段時間後,飲用口感更佳。

這裡有一個小知識點:南方的茶友,因為天氣原因,可以把茶放入陶土罐;而北方的茶友,則可以適量採購錫制或是鋁製的茶罐,在一定程度隔溼防潮。

如果是單片的緊壓茶,不管是否開封,都可以裝入大小合適、規格統一的瓦楞紙盒。盒子上用標籤紙寫上茶品名稱,整齊的疊放在架子上,還可以在紙盒邊上鑿一些小洞,以方便通風透氣。

③ 普洱生茶和熟茶要分開存放。

④ 新茶和老茶能否存放在一起,應區別對待。

同一類型的茶,由於茶葉的基本風格類似,可以將同年份、不同制式(散茶或緊壓茶)的茶品整理、收藏、存放在一起,使收藏的普洱茶品「批次」分明。

非滿足以上條件的,應做到「分清批次、分類整理、適當隔離儲藏「,儘量減少儲藏期間不同茶類的相互混雜、汙染。

⑤ 做好日常維護:定期拿出來喝,了解其轉化的程度,還要檢查其是否發黴,或者是否長蟲子,如果有的話就要及時處理。

◆ 烏龍茶存放指南

關鍵詞:防壓、防潮、密封、避光、防異味。

發酵程度較輕的清香型烏龍茶,如清香型鐵觀音等,可採用冰箱冷藏保存法。

未開封的可連茶葉袋或罐直接放入冰箱,已開封的茶葉要用複合塑膠袋或茶葉罐密封裝好後放入,必要時可多層密封,以防串味。

焙火中等或較重的烏龍茶,不需要特別處理,常溫條件下密封、避光存放即可。

市場上也常見小袋泡的包裝方式,比如茶百科的鳳凰單叢體驗裝,一袋即為一泡茶的量,即開即泡,無需糾結存放問題,也很是方便。

◆ 紅茶存放指南

關鍵詞:常溫、密封、防壓、防潮、避光、防異味。

紅茶多數情況下常溫下保存即可,對茶葉的品質影響不大。

紅茶幹茶含水量不高,很容易受潮或散失香氣,在存放的過程中儘量避免不同種茶葉的混合存放。

如茶百科的紅茶,包裝都是使用錫箔紙或錫箔罐,存放時不用再麻煩騰挪,保持乾燥、密封,避開光照、高溫及有異味的物品,就可較長時間保存。

但與普洱茶相比,紅茶的存放時間過長,原本的茶香就會慢慢散失,滋味也會失去本身的柔和感。

所以,想要品嘗紅茶最純正的味道,建議在保質期內喝完。

◆ 陳皮普洱茶存放指南

柑普茶大都是採用單顆包裝的方式,可常溫保存,存放環境潔淨、陰涼、防潮、無異味、無汙染即可。

小青柑一次一顆,隨飲隨取,剩餘的原包裝密封好防止香氣散失。

大紅柑單顆重量較大,每次取適量茶後,剩餘的部分可仍用原包裝棉紙包裹,放入茶葉罐內密封存放。

◆ 花茶、花草茶存放指南

花茶像茉莉花茶,花草茶如金絲皇菊等,日常存放是要特別注意兩點:密封、避光、冷藏。

可直接放入冰箱冷藏或冷凍保存,能夠有效避免因氧化而顏色發白、花香散失。

但和綠茶類一樣,除非是專門存茶的冰箱,一定要保證茶葉包裝的嚴密性,避免串味。

相關焦點

  • 聽說存老白茶,普洱茶,南方存茶轉化快,北方存茶品質好?
    不過,這在「老茶收藏家」們看來,秋天乾燥,剛好能在存茶上多省點心。至少不必再為存茶防潮的問題,而終日發愁了。存幾箱老茶,少不了長年費心。不過近期,有朋友和我們分享了他的存茶心得體會:「存老白茶,老普洱,南方存茶轉化快,北方存茶品質好。」但村姑陳看來,並不是這麼一回事。
  • 如果給你100萬,你會存生茶還是熟茶?|生熟茶的存茶樂趣
    現在做山頭純料較多,但很少純料老茶標本,存茶是存純料還是拼配?李揚:從我們的經驗來,單從品飲價值來說,拼配好。因為拼配茶的喉韻出的比純料要快。為什麼我能得出這個結論?這跟我們今天的主題有關,因為熟茶的變化快,我們可以很快知道它後期的一個情況,如果存生茶几十年以後你才知道,但是熟茶我們很快得出了這個結論。
  • 玻璃罐存茶、木箱存茶、紫砂罐存茶,盤點三種不適合存白茶的方式
    怎樣存白茶?首要面對的自然是從各式各樣的存茶器皿裡做選擇。下面就來盤點三個美觀雅致,卻不適合存白茶的存茶罐子。茶友們在存白茶的時候,不要太過刻意追求追求美觀,以免犯了買櫝還珠式的錯誤,枉負好茶。紫砂材質的存茶罐,器型古樸,色澤雅潤,上面還會雕刻出許多精緻的花紋。紫砂罐作為存茶器皿,具有一定的藝術欣賞價值。生活之中,講求日常使用的器皿的美感,對於提高生活質量來說,有很大幫助。
  • 誰才是家庭存茶最佳防潮小能手?抽溼器?生石灰?木炭?乾燥劑?
    在這種情況下不太適合使用抽溼器,如果一定要用的話,電費支出相對存茶量而言非常不划算。  二、生石灰 優點   生石灰有吸附溼氣的作用,而且基於生石灰特殊的物理構造,它還不會吸走茶的香氣,傳統家庭存茶都會使用生石灰。生石灰似乎是家庭存茶最佳的防潮小能手。
  • 單餅普洱茶應該怎麼存放,懶人存茶法,4步輕鬆搞定!
    我之前寫過好多期關於普洱茶怎麼存放的問題,但有些茶友就提出了,好像都沒說過單餅茶應該怎麼存放?仔細想想也的確是,忽略了很多新茶友剛剛接觸普洱都是單餅普洱茶開始的!那麼這期就說說單餅普洱怎麼存放!單餅的茶的存放在我們傳統的存茶觀念中經常會被遺忘,基本網上說的存茶都是起碼以提為單位!而現在大多數網友買茶都是一餅兩餅的買!首先存茶第一要素就是環境,不管單餅還是整筒,存茶都是要適合的環境,防潮防異味避免直曬的地方即可,就像網上說的人呆著舒服的地方,就可以放茶!
  • 一個龍井茶農阿姨的存茶故事,看完,你還選擇紫砂罐存白茶巖茶嗎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紫砂壺存茶,一直是茶界的一個硬傷。跟紫砂壺泡茶一樣。總是有小部分對紫砂情有獨鐘的茶友,想方設法,用紫砂壺來泡茶,用紫砂罐來存茶。「這茶香氣如何?能用紫砂壺泡嗎?」
  • 年輕不存茶,老大無茶喝
    普洱、黑茶、白茶再加上如今剛開始的陳年鐵觀音,都是越存越好,如果存二十年,價格都是存茶時的N倍價。也確實試過很多款時間很長的老茶,口感、滋味好出很多,香氣倒是各有千秋。現在存茶,就為老的時候,可以幸福滿滿地喝,就這點,就夠。年輕時工作能力強,掙錢也不少,社會中流砥柱嗎?可想想,當退休後,沒有工作,就只能指望社保,可社保真的靠譜嗎?未來的事,誰也說不準。到那時候,就算和現在買的茶是一個價,也不好下手啊。有些茶友會問為什麼?你現在掙錢最當時的時候都捨不得下手的茶,等錢少了或沒錢了,還下得了手,只能想想,做夢了吧!
  • 買了十幾餅白茶,平時應該怎麼存比較好?注意這4點,白茶才安全
    丨作者:村姑陳 《1》 存茶,本身就是件有意義的事。 最近幾天,剛巧有位茶友過來諮詢。 「買了十幾餅白茶,平時應該怎麼存比較好?」 認真說起來,漫漫藏茶歲月裡,該如何存好茶,還真是個系統工程!
  • 終於明白,存茶的意義
    我已經存茶不少,黑茶、普洱、白茶,還開始存起老鐵。可每到茶季,心裡還是有衝動,還想存茶,也很多新茶友加入存茶,為什麼呢?難道真的是為了增值和茶更好喝嗎?我想不是,存茶,本身就是一件極為意義的事。人經歲月曆練,茶經歲月修為。一個人的修養不在於浮華的外表,不在於誇張的言辭,而在於內心的積澱與細節的彰顯。
  • 老了也有好茶喝:錢要存,茶更要存!
    有人問我,你為什麼不是富二代,我只想回你一句話:「那是因為當年我爸沒有存茶!」 而有機會能收藏到其中的一兩款,且不說這些茶的歷史見證價值,其品飲價值更是難以預估,家裡能有這些「大寶貝」的茶友,還算不上是「大咖」嗎? 除了收藏一些有歷史價值的茶葉,不少人藏茶,也是為了當時的一些回憶。世事變化無常,如果說相機能留下當時的畫面,文字能記錄下當時心情,可能只有茶,能保留住當時的味道了。
  • 用心存好茶一京倉老白茶
    近日來接待了幾位找老白茶的客戶,有找白毫銀針的,白牡丹的,壽眉的,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口味,很難去要求客人喝什麼樣的茶,只能告訴他,你自己覺得喝進去後口腔很舒服就是好茶
  • 存茶訣竅之家庭如何存放普洱茶?
    金標37作為一款極具收藏、存儲價值的茶品,在拆箱後如何進行家庭存放,才能保證茶品的成功轉化呢?今天的福海講堂,我們和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家庭存放普洱茶的技巧。
  • 關於普洱茶存儲的其他問題:家庭存普洱茶,有什麼講究?
    老茶因此,「存茶」成為了每一個消費者很關心的課題,在紛繁各異的說法中,到底存茶有什麼講究?什麼樣的存儲方法才合理呢?劃重點:儘量不拆外包裝Q普洱茶能和其他茶類存放在一起嗎?劃重點:普洱茶與其它種類茶葉要分開存放Q家庭存茶哪些容器最適合?A容器可以選擇透氣性較好的紫砂、紫陶等陶製品。
  • 那些年不聽我勸的人的,都把白茶存成什麼樣了?
    存白茶講究嗎?比如,存茶的時候,就不能隨性,要聽聽小白的存茶建議。02前幾天,有個熱心茶友轉載了一篇文章,說他學到了一套存茶法,用一張紙就能存好老白茶。我瞅了瞅倉庫裡那裡三層外三層的茶,很認真地看了這個用一層紙保存白茶的人。
  • 老白茶、老普洱茶、老黑茶,存老茶就是一場騙局?關鍵看你怎麼選
    他覺得茶作為消費品,不是收藏品,存老茶的做法從來就是茶圈裡的一場騙局!聽到這,我勸住了他,別太悲觀主義。《2》存老茶,沒有任何意義嗎?當然不是,關鍵你怎麼選,怎麼做。存好一箱老茶,存茶方式選擇很關鍵。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是對存茶知識一概不知,再好的茶葉買入手,也容易面臨白白存壞、浪費的問題。客觀來看,經過多年的歲月考驗後,能順利呵護一款老茶的陳化,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 為什麼說趁年輕要存茶?
    喝茶從存茶開始,老茶友建議年輕人存茶,也就是想讓年輕人多喝茶,多與茶交流,是良苦用心。再者存茶有很多好處,比如存茶可以獲得成就感。通過良好的存放方式把茶葉存好,品質提升,那麼自己就會很滿足,很有成就感。 存茶也是省錢的方法,能長期存儲的茶,比如有白茶、普洱茶,存了多年的老茶會比新茶貴,那麼通過自己來存茶,便是在間接的省錢。
  • 夏天存紅茶,需要放進冰箱嗎?不,那是綠茶鐵觀音的存茶專屬
    看到這,不少茶友心裡會疑惑:將紅茶放入冰箱前,包裝已經密封過了,難道還會有影響嗎?答案是肯定的。小泡袋獨立包裝、鐵罐裝、或是直接自封袋包裝下的紅茶,雖然看起來是密封了,但百密仍有一疏,並非是固若金湯的守護。
  • 紫砂罐存白茶又惹禍端,幾萬元的好茶全毀了,還是乖乖用紙箱吧
    任何時候,只要打開手機,連上網絡,就能搜索到一切你想知道的事情。但其中不乏存在一些真假摻雜的訊息,需要有一定的辨別能力。否則,你會陷入無限的迷茫當中,變得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在茶圈中,亦是如此。這幾天,關於存茶出現的問題,又開始了一輪小爆發。存茶,已經成為了現在白茶圈裡繞不開的一個話題。
  • 大紅袍存冰箱,紅茶放5年,白茶普洱隨便存,別存壞了好茶才後悔
    提起存茶的那些事,有太多前車之鑑在前。 茶友們在家中存茶時,選對方向,有章可循,才不會白白浪費好茶。 概而言之,冰箱存茶是不少茶友容易踩坑的茶葉儲存雷區。 很多人堅信的認為,冰箱低溫存茶有好處。 但卻忽略了,大紅袍,紅茶,普洱,白茶,黑茶等。 市面上絕大多數的茶葉,根本不適合放進冰箱。
  • 如果茶都不會存,說會喝普洱茶恐怕是假的吧
    這不最近經常有茶友在群裡吐槽自己存普洱茶的經歷。根據他們的經驗再加上個人之談,貝葉總結出一套冬季存普洱茶的要點,為茶友謀福造利。下面跟著貝葉一起來看看吧。存茶環境:乾燥、避光、無異味無論春夏秋冬,乾燥、避光、無異味都是老生常談的存茶要點。特別是冬季,有一些細節上的問題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