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白茶講究嗎?
當然講究
遮光、密封、乾燥、陰涼、無異味
這五個存茶要素
一點都不能少
對了,還有三層包裝也不能丟
那些年
不按照正確方法保存的白茶
都怎麼樣了?
文 | 小白
01
第五年在網際網路上和茶友們分享白茶知識。
嗯,我叫白茶家族,主要是分享白茶知識的。
別的茶,我也喝,但術業有專攻,白茶,我是專業的,其他茶,也有涉獵,不敢託大,算是懂。
可能很多人覺得,小白就是個90後,是個小姑娘,覺得我說的話,可聽可不聽。
用一些大哥大姐的話說:「小姑娘,我吃過的鹽比你吃的米還多呢。」
年齡比小白的人,我都尊重。
但基於對白茶的尊重,有些話,還是要聽小白這個小姑娘的。
比如,存茶的時候,就不能隨性,要聽聽小白的存茶建議。
02
前幾天,有個熱心茶友轉載了一篇文章,說他學到了一套存茶法,用一張紙就能存好老白茶。
我瞅了瞅倉庫裡那裡三層外三層的茶,很認真地看了這個用一層紙保存白茶的人。
嗯,認識,算是老熟人了,按照年齡,我該喊他一聲叔叔。
但是,他說的這個存茶方法,卻不是我們福鼎茶農推崇的存茶法。
一層紙,還是包餅的綿紙,怎麼能把茶存好。
說句大逆不道的話,按你這方法存茶,買了你家的茶,要是存壞了,給退嗎?
敢拍著胸脯說存壞包退,那你這一張紙存茶法,隨便用。
如果不敢保證,還是三緘其口,至少也要分享正確存茶法啊,不能仗著年紀比小白老,就不對自己說的話負責哦。
對於一些沒有分辨能力的新茶友來講,很有可能就會偏聽偏信,最後的結果,當然就是茶存壞了,打水漂了,哭訴無門啊。
說不定,還會把責任推給你,說你是自己沒存好茶呢。
有苦難言。
03
說到存茶,小白雖不敢說字字珠璣,但也是真心實意融進了文字裡。
每一句話,都是實打實的經驗。是我從小看著老白存茶的經驗,這要是換做有些人,是要開課收費的啊,哪裡會像小白一樣,不厭其煩地分享。
其實我的目的很簡單,分享正統、正確的白茶知識,讓白茶能夠走的更遠,被更多的人認識。
特別是符合國家標準的白茶,它是可以長期保存的。
既然可以長期保存,保存的過程,就非常重要了。
白茶能不能存好,能存成什麼樣子,主動權掌握在我們手中。
這些年,我也遇到過非常多茶友,他們有自己的堅持,對於小白分享的存茶方法,有的是非常信任,而有的人,則是將信將疑,還有的人,乾脆有自己的想法,直接把鋁袋、塑膠袋都丟了……
所以……小白包裝白茶,那不是做無用功啊,每一樣東西,都是有它存在的道理的。
鋁袋,遮光,密封,防潮,抗氧化,防異味。
這是白茶非常重要的防護之一。
塑膠袋,防潮,可以隔絕部分異味,能給白茶更好,更妥善的保管。
紙箱,抗壓,防摔,防震,可隔絕光線,避免水汽入侵,避免茶存壞。
每一樣,都很重要。
要是沒了三層包裝,白茶將面臨非常嚴峻的挑戰,變質的風險就加大了。
04
遇到了太多沒存好茶的朋友。
前兩天,就有茶友來問,說自己沒有用三層包裝,結果打開白茶,徹底沒味兒了。
什麼叫沒味兒?
就是指白茶聞幹茶,沒了香氣。再經過衝泡,聞蓋香,也沒香氣,或者說是忽略不計,再喝茶湯,得兒,也沒味道,像白開水似的。
一聽描述,就知道是茶存壞了。
茶友悻悻然,問:「還有救嗎?能寄過去給你拯救嗎?」
抱歉。
小白做不到。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已經變質的茶,如何拯救,更何況,小白已經非常非常多次地強調,要用三層包裝~~
然而,有些茶友,還是不到南牆不回頭啊。
存壞的茶,就是存壞了。權當是一次經驗教訓啦,下次別再犯了。
05
那些年,不聽小白勸,沒有聽小白的方法存茶的朋友,您的白茶還好嗎?
別覺得小白年輕,這些存茶的方法,都是經驗之談。
那是爺爺、老白他們的心血總結。
茶農樸實,不藏私,都分享給你了。
知識付費時代,說不定哪天你想學了,都要付費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