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茶友問:小罐裝的白茶,能存到明年嗎?

2020-12-24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在存茶這件事兒上,茶友們是很謹慎的。

這樣的謹慎也十分合理,畢竟是能夠長期儲存,並且升值的東西。

相當於古董一般,自然是要小心的收藏起來。

儲存白茶最好的包裝是「三層包裝法」,也是福鼎茶農用的儲存方式。

但茶葉在禮品市場上,這樣的包裝並不吃香。

人們還是更傾向於小罐子儲存的白茶,更加方便,也美觀一些。

不過小罐子的包裝,看起來沒有「三層包裝法」那般可靠。

茶友自然便生出了疑問:小罐裝的白茶,能存到明年嗎?

《2》

小罐的基礎之上,用三層包裝法,也能夠長期儲存

品質好的白茶,茶友們買回家之後,往往會自己儲存個兩三年之後再飲用。

長期儲存的白茶,有個講究,不能經常打開箱子。

茶是有茶香的,如果經常的將箱子打開,香氣散開到空氣中,便如潑出去的水一般,再難收回。

為了減少茶香的散失,給出的應對方式是:拿一個茶葉罐,做分裝。

如此這般,就能夠避免長期存茶的大箱子重複打開。

在分裝的小罐子裡存茶,大多選擇密封嚴實的雙層馬口鐵的茶葉罐。

裝茶葉的時候,還需要套上一層食品級的塑膠袋,避免茶葉和金屬罐子直接接觸。

然後,在封口的時候,用可以重複使用的食品密封夾,進行封口。

這樣包裝後的小罐裝,可以看出,同樣包裝的十分嚴密。

小罐裝的白茶,並非脆弱不堪。

但是作為經常取用的茶葉分裝,小罐裝裡的白茶,在重複打開和密封的過程中,會和空氣接觸。

即使在北方,喝茶環境下的空氣,難免會帶有水汽。

對於水汽,茶葉的態度如同飛蛾撲火。

明明知道吸收了水汽之後會受傷,受潮,卻又忍不住的想要靠近,吸附。

若是經常打開的小罐裝茶葉,是不能夠長期存放的。

可要是只將小罐子作為一個容器,裡面的茶葉都是含水量達標的優質茶葉。

在小罐裝的白茶外面,再套上鋁袋、食品級塑膠袋、瓦楞紙箱,照樣是可長期儲存。

《3》

決定白茶能否長期儲存的,並不只有包裝

包裝,是保護白茶免受到外界浸染的保護罩。

外界的保護,必不可少。

但內裡的堅定不移,更是必不可少。

若內裡腐敗,外表的堅持便成了笑話,絲毫沒有意義。

白茶本身的品質是否達標,是能否長期儲存的關鍵。

如今正是二月下旬,距離新白茶採摘的時間已經不久。

茶友們對於新白茶,可謂是躍躍欲試。

不過太姥山的白茶真正上市,卻要等到五月份左右,還有一定的時間可以期盼。

有茶友說不對,我去年三月份就買到當年的白毫銀針了。

市場上有白茶,不代表應該有當年的白茶。

市場上售賣提前上市的白茶,是因為有需求。

那麼相應的,便會有人為了牟利而販賣。

提前上市的白茶,往往還未經過完全的烘乾,含水量不達標。

茶葉當中含有過多的水分,這些水分看似微不足道,實則如堤壩下的蟻穴。

千裡之堤,可能毀於一旦。

茶葉本身的含水量太高,包裝再好,依舊會變質。

長期儲存的白茶,含水量一定要達標。

至於達標的標準,在最新一版的白茶國家標準裡,標註的是8.5%。

但對於茶瘋子S師傅來說,他的茶總是控制在5~7%。

這樣的含水量,比標準的含水量還要更高一些,對於茶友們來說是好事一件。

含水量更低,陳化內質更加紮實。

尤其,就含水量這一點來說,給存茶馬虎的茶友,留下了一些犯錯的空間。

當然,避免犯錯是最好的選擇。

《4》

長期存放白茶,要儲存在合適的儲存地

包裝妥當,茶品質也完全達標的情況下。

合適的儲存白茶的地方,正是白茶得以長期儲存的重要一環。

乾燥的白茶,和所有的乾貨一樣,都不喜歡水汽。

對於儲存白茶的環境來說,越幹越好。

只怕不夠乾燥,不怕乾燥過頭。

另外,儲存食物的時候,經常會見到「放置陰涼處」的字樣。

白茶儲存同樣如此。

至於環境的乾淨整潔,沒有異味更是儲存食品的基礎要求。

總聽茶友說,自己也想存茶,也有不少好茶想要珍藏。

可越是珍貴,就越是不敢輕舉妄動。

有時,就白白錯過了不少存茶的好機會。

但是茶友也可從上文看出,儲存白茶其實和其它的食品,並沒有太大的不同。

只是要放置於乾燥、常溫、避光、無異味的環境下儲存即可。

對於儲存環境,並無嚴苛要求的白茶,到底為何總是給茶友留下難以儲存的印象?

思來想去,唯有過分珍惜,反而害怕照顧不周吧。

既然有這樣的愛惜茶葉的心思存在,又何必擔心照顧不周呢?

一定能將茶照顧的很好。

《5》

儲存白茶的時候,不要關心則亂

愛惜白茶,無可厚非,就怕過猶不及。

在存茶的時候,總有一種「你媽覺得你冷」式的擔憂。

將白茶用「三層包裝法」包裝之後,再放置於合適的環境下儲存,便足矣。

萬萬不可畫蛇添足,再將白茶放置在冰箱裡,名曰「多加一重的保險」。

看似關懷,實則負擔。

白茶的儲存,和冰箱的環境,可以說是「八字不合」。

家用的冰箱,富含水汽,潮溼,和乾燥要求不符。

存放食材,氣味混雜和無異味條件相悖。

低溫,與白茶所需的常溫不符合。

把白茶放在冰箱裡,實屬多此一舉,不過徒勞增添電費的支出罷了。

又或者是,一些北方的茶友,在暖氣條件下,覺得燥熱。

便貼心的以為白茶同樣會被乾燥所影響,在儲存白茶的地方,放上一盆水,以增加空氣中的溼度。

同樣,只是看起來貼心。

從實際出發,卻對白茶的長期儲存沒有幫助,還添亂了。

北方相對於南方,要稍微乾燥一些。

對白茶的儲存來說,這是一大優勢。

而在白茶邊上放水的操作,等於直接打消北方在儲存上的優勢,並且還增加了風險。

不要將存白茶想像成一件特別困難的事兒,放平心態最為重要。

《6》

存茶的過程,和自釀酒很相似。

在儲存的時候,一定飽含著對未來美好轉化的希望。

在選茶、包裝、存放的過程中,總是會小心翼翼的。

又珍視,又歡喜,又期待,還帶著一些惴惴不安。

這樣的心情,其實是很珍貴,並且值得記錄。

尤其在將白茶陳化好之後,那第一次衝泡的茶湯裡,除了茶的好處之外。

還會有無數的歲月一塊兒在茶香水汽中氤氳。

好茶在歲月中,愈展芳華。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那些年不聽我勸的人的,都把白茶存成什麼樣了?
    存白茶講究嗎?但基於對白茶的尊重,有些話,還是要聽小白這個小姑娘的。比如,存茶的時候,就不能隨性,要聽聽小白的存茶建議。02前幾天,有個熱心茶友轉載了一篇文章,說他學到了一套存茶法,用一張紙就能存好老白茶。
  • 玻璃罐存茶、木箱存茶、紫砂罐存茶,盤點三種不適合存白茶的方式
    近年來,白茶在市場上十分走俏,不少茶友都愛買上一些白茶來,邊喝邊存。白茶製作工藝簡樸,具有越存越陳越香的特點。因此,學會正確存白茶,就顯得十分重要。此外,還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擺置在家中,既是存茶器皿,也能作為上檔次的裝飾品。對於存放普洱茶一類的茶來說,紫砂罐存茶是適宜的。但是對於存放白茶來說,就不太實用了。保存白茶,需要滿足一下要求:遮光、密封、乾燥、無異味,這四大點,缺一不可。
  • 存白茶二三事,存出老白茶不是問題,學會了省大幾萬,教程來了
    你若是問他,為什麼存這麼多白茶?他會回答,喝啊。除此之外,或許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那份成就感吧。將一款新白茶存成老白茶,看著它的年紀一年比一年高,看著它的香氣滋味發生很大的變化。那種成就感油然而生,有種創造出絕世佳品的喜悅。存白茶就是有這樣的魔力,令人愛上存茶。長期存白茶,也時常被人誤解,時常被質疑。
  • 新白茶,只適合存,不適合喝?
    同是白茶為什麼新白茶的價格低而老白茶的價格高這是不是說明新白茶比老白茶劣質白茶,在新茶時期不能飲用?文 | 小白01秋天的節氣,如果說白露是初秋的話,那麼寒露就是深秋。秋白茶季,從初秋,到深秋,也算是經歷了很長的一段時間。
  • 一個龍井茶農阿姨的存茶故事,看完,你還選擇紫砂罐存白茶巖茶嗎
    總是有小部分對紫砂情有獨鐘的茶友,想方設法,用紫砂壺來泡茶,用紫砂罐來存茶。「這茶香氣如何?能用紫砂壺泡嗎?」「你推薦的存白茶箱子太難看了,我買了幾千塊錢的紫砂罐,看看,擺在房間裡多漂亮。」「白茶為什麼不能用紫砂罐儲存?這太不合理了!」以上,只是節選自部分紫砂愛好者,對村姑陳不推薦使用紫砂壺泡茶、不建議使用紫砂罐存茶的「投訴」!
  • 白茶百問(54) 何為群體種、菜茶、土茶和小白茶?
    從7月4日起以圖文的形式在彼岸書店公眾號上連載,一次一問,以供廣大茶友共同研究,並同時繼續向大家徵集有關白茶的疑問,爭取實現百問百答的目標。我們相信頭腦的碰撞才能產生火花,君子可以和而不同,很期待您對白茶的真知灼見,敬請留言。
  • 四大原因告訴你,玻璃罐存白茶並不可取,圖解正確的存白茶容器!
    李麻花繼續在酒席上八卦,我不想理她,埋頭跟茶友聊起收藏白茶來。突然發現,李麻花關於婚姻的理論,也可以套用到白茶收藏上面。許多人以為結婚是個結束。其實,婚後的路更加難走和漫長。很多人以為買到好茶是個結束,其實,未來的存茶之路更加費心費力。
  • 大紅袍存冰箱,紅茶放5年,白茶普洱隨便存,別存壞了好茶才後悔
    能存多久?顯然成了頭疼的問題。 之前還有外地茶友問,「收到一盒別人送的大紅袍,該放冷藏還是冷凍?」 剛一看到留言,徹底傻了眼。 焙過火的大紅袍,壓根不用放冰箱! 提起存茶的那些事,有太多前車之鑑在前。
  • 無論新白茶,還是老白茶,請問白茶的毫香就是棗香嗎?
    《2》下午,吃了C(一種福州冬至必吃的糯米食物),又吃了茶友寄來的湖北橙,有點撐。正在準備泡一杯武夷山于和偉家的慧苑肉桂喝的時候,有茶友來聊天了。是一位買了我的書的茶友。3、老的白茶,還有一個基本的判斷年份的標準,那就是湯水醇厚、漿感強烈、稠滑度極強。如若不然,那必定年份不真實。說到這裡,茶友問到一個看起來簡單,但其實很多人都沒有搞明白的問題:白茶的毫香,就是棗香嗎?本來想大略說一下就過的。
  • 粗枝大葉的白茶才適合存,白毫銀針存久了只剩甜味,不好喝?
    梗粗葉大的白茶才能久存白毫銀針存幾年後只剩甜味這說法挺新奇小白還是第一次聽說真的是這樣嗎?誰還不是個寶寶呢,請善待我們的白毫銀針好嗎!這不,最近又多了一個新的說法。「只有梗粗葉大的壽眉才經得起歲月,白毫銀針存久了只剩甜味,不好喝。」看到這位茶友的留言,小白的心情就像過山車一樣波動,先是疑惑,再是氣憤,最後是無奈。
  • 不是做舊老白茶難分辨,是你買茶太貪便宜!
    這句話的後頭還配上了一個尷尬到滿臉通紅的表情包。粗略的回憶了一下,這位茶友每次買的「老白茶」,就沒超過100塊的!所以呀,買到做舊茶也不奇怪,這麼「實惠」的價格,難道還真想買到好茶嗎?假如茶友們想要多一些選擇,那建議大家從新白茶開始入手,存自己喜歡喝的。不難發現,市面上的老白茶大多都是老壽眉餅,很少見到存老的白毫銀針和白牡丹。一是因為它們本身的產量比較低,每次新茶上市就被茶友們一搶而光啦!大家喝都不夠呢,哪有多餘的存啊。
  • 一問一答,白茶基礎知識貼,系統介紹白牡丹!
    隨著白茶的名號越來越響亮,白牡丹開始走進茶友們的視野內。這篇文章會使用問答的方式為茶友們系統的介紹福鼎白茶中的仙子——白牡丹。問:什麼是白牡丹?從牡丹王到三級牡丹,可採摘的時間間隔較長,故而春牡丹的產量更大,市面上能見到的春牡丹品類更多,所以春牡丹的名頭更盛,這也讓一些茶友誤認為白牡丹只有春季才有。而秋牡丹就小眾許多。首先秋壽眉長於秋季,不論是溫度或是溼度,都不適合白牡丹生長,茶葉的發育緩慢,所以秋牡丹的產量低;其次,秋季氣溫變化快,使得秋白茶的採摘期被大大縮短,只有一個星期左右。
  • 我喝到的所有老白茶,都是巧克力味,所以,老白茶就是巧克力味的
    前幾天的文章裡已經把巧克力味老白茶形成的原因,說了個清清楚楚。怎麼還會有人看不懂,理解錯誤呢?難道含水量不是檢測一款茶是否受潮最好的標誌嗎?管它是哪種氣味,只要儲存過後含水量超標了,就必定是存壞了。而正正好,巧克力白茶們,都是摸起來潮潮的那種。
  • 密封袋、一層餅紙、頻繁開箱,這3點存白茶餅錯誤,會報廢好白茶
    近期有位北方的茶友,過來諮詢白茶儲存的方法。聽了我們的三層包裝建議後,他一臉驚訝。「呀,我們北方冬天特別幹,用不上這麼麻煩吧。」「你說的這種包裝方法,我用不上。」呃,又是位以「北方冬天乾燥」為由,想要在存茶過程尋找捷徑的茶友。但其實,在存白茶這件事上,完全沒理由放鬆警惕。白茶的陳化之旅,是一段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好茶一旦受潮,吸附進過多的水汽。
  • 新茶友問:為什麼你家的白茶白牡丹餅看起來這麼綠,別人家的都是又...
    是今天剛剛新認識的茶友,在留言呢。初學者,新入門的茶友,對白茶世界,充滿了好奇,所有的問題,都特別的新穎。今天的茶友,問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大概是困擾他很久了,一直沒能得到答疑解惑。茶友的問題,很簡單。
  • 綠茶、巖茶、白茶、紅茶、普洱茶的禮品茶如何選?價格優先嗎?
    是茶友在催。這段時間武夷巖茶基本都到位了,也被催個半死。是茶農在催。茶友的催促,是因為馬上到中秋節了,中秋節是中國人送禮的大節,然而,村姑陳的好茶們還沒上線,他們想買知根知底的茶葉去送禮,卻苦於沒貨可挑。
  • 為什麼白茶存了5年,苦澀感還是這麼強?
    將白茶存為老白茶之後,感受沉穩清鬱的香氣,醇厚甘甜的茶湯。老茶的魅力,綻放其中。但說到這兒,還必須得有一個前提條件。那便是優質白茶,才有機會成為優質老白茶。否則,劣質茶存久了,也仍然是上了年紀的,劣質老白茶。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之前看到過一個提問,「為什麼我的白茶存了5年,苦澀感依然不退?」
  • 【茶友來信】白茶也有金花一說嗎?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悠閒的周末,照常是答茶友問的時間。其實就是撿一些平時茶友問起的,比較有代表性的問題,統一回復,總結成文,分享給列位看官。但是村姑陳喜歡寫成「答茶友問時間」,這樣聽起來比較高大上,有點外交部發言人答中外記者問的範兒。
  • 存白茶沒用對容器,一不小心就毀了,木箱,紫砂罐,鐵罐你選誰?
    這句話來自一位茶友。現在白茶圈裡的人,大概沒有誰不關注老白茶。幾乎每條涉及老白茶的消息,都能擠進茶友們的熱搜。並且,老白茶的銷量一直穩居上風。這便足以看出,大家對老白茶有多麼喜愛。《2》木箱適合存白茶嗎?答案是,不適合。在今年國慶前,有位茶友問,「你們家有沒有木箱包裝,好看點的,我用來送禮。」但很遺憾,沒有。
  • 白茶怎麼存更保值?
    我們都知道,潮溼和異味是茶葉的天敵,南七經常看到有些茶友將茶葉買回去之後隨意一放,或者放冰箱,等到要喝的時候卻發現茶葉變了味,甚至無法品飲。這都是儲存不當惹的禍!白茶金條包裝白茶屬輕微發酵茶,它很容易吸附空氣中的水分及異味而導致茶葉變質,如果存儲不當,不僅口感香氣會變差,受潮後的白茶還易發黴變質,價值也會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