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激戰正酣,它不僅是球迷的狂歡日,也給「世界盃經濟」帶來商機。
小龍蝦電商的崛起,催生了品蝦師這個新崗位,他們在世界盃期間加班吃蝦到凌晨;看球當然少不了夜宵,訂單增長也讓外賣小哥看到了「月薪過萬」的希望;體育類淘寶主播粉絲大漲,不少主播已經把作息調成俄羅斯時間;如果沒有中國女工的出手相救,世界盃吉祥物可能無法按時出現在開幕式上。
事實上,品蝦師、淘寶主播等很多人聞所未聞的職業,已經火了很久了,他們都是阿里新零售創造出的新物種、新崗位,是世界盃讓這些職業再次引來關注,甚至有網友稱「不給工資也想去做品蝦師」。此外,新零售還創造出機器人飼養員、盒馬揀貨工等諸多新奇職業。
打通線上線下的新零售,依靠網際網路科技平臺創新產生就業機會,已成為商業大趨勢。以「新零售網紅」盒馬鮮生為例,這一種新零售業態就提供了上萬個新崗位。
以新零售為代表的電商正在激發人才新需求。商務部最近公布的報告顯示,我國電子商務就業人員達4250萬人,其中近87%來自阿里巴巴生態。
品蝦師、淘寶主播、外賣小哥、中國女工因為世界盃火了,正折射出新零售推動就業形態的深刻變革。
品蝦師——世界盃來了,品蝦師加班吃蝦到凌晨2點
世界盃來了,小龍蝦火了。最新數據顯示,天貓、盒馬、口碑、餓了麼等平臺已經賣出超過1億隻小龍蝦。
在湖北潛江的一家小龍蝦加工廠裡,25歲的山東妹子曲雲瀟每天不停地剝蝦、吃蝦,記錄下每一批小龍蝦的形態、色澤、口感和辣度——她是一名專職「品蝦師」。
因為天貓平臺上小龍蝦電商的崛起,「品蝦師」成為一個新興職業。
曲雲瀟兩年前本科畢業,之後便去了英國著名學府卡迪夫大學深造,學習供應鏈專業。去年,她碩士畢業學成回國。剛入職就年薪30萬,每天又能吃到各種口味的小龍蝦,在大多數人眼裡她的「品蝦師」職業堪稱是一個完美的工作,但背後卻有著外人難以想像的辛苦。
曲雲瀟首先需要觀察小龍蝦是否冷凍的比較緊實。加熱後,觀察小龍蝦身體是否完整,有無斷鉗現象。在品嘗之前,曲雲瀟需要聞一下小龍蝦的氣味,是否能夠聞到麻辣鮮香的味道。
為了去除舌頭對上個批次小龍蝦的記憶,品蝦師都需要用牛奶(去除麻辣感覺)和礦泉水(去除鹹鮮味)漱口,以達到最大限度的精準。如果發現不達標,整個批次全部廢棄。
一位品蝦師每天平均吃2斤蝦,最多時每天吃下5斤。隨著世界盃來臨,銷量激增,工廠經常加班到凌晨2點。對於曲雲瀟來說,每天吃掉上百隻小龍蝦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工作之外,她再也不想吃蝦了。
曲雲瀟所在的公司,大約有50位專職「品蝦師」,年薪最高可達60萬。如今公司產能擴張,對外急召品蝦師。不過公司坦言,合格的品蝦師要了解烹飪、品控、供應鏈等各個環節,這樣的人才實在太難招了。
外賣小哥——每天送單到凌晨,最多時一次送300瓶啤酒
世界盃是球迷的節日,為了讓球迷過好這個「節」,外賣小哥們通宵工作,可謂是最忙碌的一群人。
6月17日晚7點,世界盃哥斯大黎加對塞爾維亞開打之前,餓了麼平臺接到一個訂單——上海普陀區某商場內的轟趴館,20多名球迷啤酒告急,緊急預訂300瓶啤酒……這是世界盃開賽以來,餓了麼平臺小哥一次預訂啤酒最多的訂單。
普陀區延川路91號的蜂鳥配送站內, 26歲的外賣小哥吳應兵在工作平臺看到這個訂單後,迅速響應起來。此前,他一直用手機刷著比賽信息。雖然比賽即將開始,但在他眼中,客戶的訂單更重要。世界盃期間,球迷熱情高漲,啤酒預訂量大增,300瓶啤酒意味著25箱,怎麼運送是個難題。吳應兵喊上了其他5名小哥,一起去大潤發曹安店搬貨。
今年2月才開始送外賣的吳應兵,算是外賣派送大軍裡的新手。曾經開烤鴨店虧本的他來到上海,帶著對更高收入的期待,成為了一名餓了麼小哥。
半個小時後,他們將300瓶啤送到轟趴館。推開門的一瞬間,20多名客戶集體為他們鼓掌。外賣小哥如及時雨一般,解決了他們無酒可喝的尷尬。
看世界盃的同時,大家舉杯慶祝。在上海這座「不夜城」裡,共有數萬名和吳應兵一樣的騎手,在晚上9、10點之後依然接單派送外賣。
本地生活服務、物流等新經濟形態,帶動了海量的新就業機會。世界盃期間,球迷的熱情點燃了外賣平臺,讓吳應兵這樣的外賣小哥看到了「月入過萬」的希望。
淘寶主播——賽事直播賣運動裝備,世界盃期間漲粉飛快
凌晨的上海,淘寶主播李珒(Angelalee李玲歪歪)剛剛結束了一場直播,這時距離她的下一場直播還有不到7個小時。世界盃帶火了體育類淘寶主播,他們的生物鐘也調成了俄羅斯時間。
這是世界盃開賽的第二天。早餐結束後,她需要花大量的時間來策劃下一場直播,從主題、內容呈現形式,到直播場地的選擇和安排。
作為一個鐵桿球迷,世界盃期間,李珒所有的直播時間都會按照世界盃賽程來。
15日晚8點,埃及在葉卡捷琳堡對陣烏拉圭。數千裡之外的上海,李珒和她的助理早早地就來到了虹橋老克勒訓練基地。她的直播從5點開始,到11點結束。她和在訓練場的足球運動員們一起看世界盃直播,同時地為淘寶直播間的粉絲們解說賽事,預測這場球賽的勝負,還穿插著向粉絲們推薦好用的運動裝備和產品。直播中途,她還下場和球員們一起踢了會兒球。因為對世界盃賽事的關注、解說和預測,李珒漲粉飛快。
李珒今年1月入駐淘寶直播平臺,她的粉絲大多是體育和養生迷。淘寶平臺提供的獨特機會,以及整個阿里巴巴生態系統蘊藏著的巨大潛力,讓她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她預感到,這裡也會是垂直內容電商的未來所在。
李珒身後還有上百萬個主播和她一樣,奮鬥在淘寶平臺上,淘寶是他們夢想開始的地方。
數據顯示,目前淘寶平臺上累積有160萬內容創業者,他們既是阿里巴巴電商板塊的新生力軍,也是阿里新經濟生態乃至整個國家新就業形態的一個註腳。
製造世界盃紀念品的中國工人——完成一項「拯救世界盃的任務」
俄羅斯世界盃的順利開幕,還多虧遠在7000公裡外的一群中國女工為俄羅斯解決了一個「大」難題。
事情源於開幕前兩個月,世界盃組委會發現俄羅斯老邁的輕工業竟生產不出用於開幕式等重大場合、兩米高的大型吉祥物。最終,組委會跟中國剁手黨們一樣,想到了「上淘寶」。
世界盃吉祥物叫「扎比瓦卡」,原型是俄羅斯平原狼。組委會原本打算做幾個兩米高的大「扎比瓦卡」用在開幕式上,先找了一批俄羅斯本土廠商,但他們看了樣品之後都表示,太大,這可做不出來。
在找到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之後:位於安徽、湖南、廣東等超過10個省的30多家製造商;中國各個省份出產的鋼條、皮料、絲線和棉花;大多來源於中西部省份的數千名女工——在阿里巴巴的資料庫中迅速進行篩選、匹配與整合,鎖定合適廠商和工人,匯聚於這項「拯救世界盃的任務」。
一批玩具廠「精英女工」,在不到一個月內,完成了建模、試工再到批量化生產全過程。
除了兩米高的大型吉祥物,位於安徽、湖南、廣東、江浙等多地加工廠,聯合為世界盃生產了超過一百萬隻30釐米高的小型吉祥物。
當下嚴格的環保政策下,不少玩具廠的原料來源都受到了影響,但在阿里巴巴的及時匹配下,幾百批次上百萬件世界盃吉祥物的生產沒有一件受到影響。
大數據沉澱為IP授權商篩選匹配高質量的製造商,製造商又通過阿里巴巴找到最佳的原材料供應商,默默無聞的中國女工就此與原本遙遠的世界盃產生了真切的聯繫,也成為「Made in Internet(網際網路製造)」這個最新概念中的一環。
通過阿里巴巴式的網際網路製造賦能,將有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及普通勞動者的心血結晶,閃亮於世界盃這樣的世界級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