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段時間看了《無問西東》,本來當做消遣,卻感覺悟到了些什麼。
電影的名字取自「器識其先,文藝其從,立德立言,無問西東」,講述的是關於選擇的故事。
國學天才吳嶺瀾打破實業救國的桎梏,投身文學聖殿;富家子弟沈光耀棄筆從戎,選擇為民族大義而殞身天際;核工程師陳鵬,用愛情託住了死裡逃生的王敏佳,也喚醒了模範生李想的良知;公司總裁張果果,拒絕在爾虞我詐的商戰中明哲保身,用善行尋得灰暗世界中的一絲光明……四個不同年代的清華學子,他們的選擇相互影響,他們的人生互為因果。
2.
我最喜歡的是王力宏飾演的主角沈光耀。來自廣東的巨富之家、多才多藝的他,可以寫一手漂亮的毛筆字,也可以360度旋轉幾圈後依然保持直行;可以一眼認出全球第一輛全鋼車身汽車,也可以抓蛇取蛇膽泡酒。能文能武,有見識,也有野外生存能力,自帶耀眼光環。
憑著他的家庭條件和能力,本來可以像母親期許的那樣,在亂世中度過平安喜樂的一生。但是他沒有,國將不國的時代,心中有股熱血在沸騰,處於猶豫、痛苦的焦灼狀態。看到身邊的孩子被炸死,廣大同胞受苦受難,他再也不能保持冷靜。
「這個時代不缺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內心發出的真誠、正義、無畏和同情。」
在飛虎隊陳納德教官的號召下,他背著家人加入了空軍,訓練時,他冒著危險,空投食物給衣衫襤褸的孤兒吃,保全了包括陳鵬在內的孤兒的性命。踏入戰場,沈光耀擊毀了日軍的王牌飛機,自身也遭受了重創。他沒有跳傘逃生,而是選擇與敵方軍艦同歸於盡,僅留下了一句「媽媽,對不住」,英勇殉國。
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捨生取義的沈光耀,奔赴一場劫難,卻像去赴一場盛宴。
3.
我們每時每刻都面臨著選擇的煎熬。如何做出選擇?
《無問西東》給出了答案,真誠面對你自己,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 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當今物慾橫流的時代,浮躁的病似乎進入了集體潛意識中,我們需要給成功學降降溫。除了金錢外,這世間還有太多美好的事物值得我們為之奮鬥。
簡書作者心理學小宋老師,離開了薪水高、平臺大的新東方教育機構,而是選擇回到大學,做一名幸福課講師,與書齋結緣,與學子交流。在相對自由的氛圍中找回了快樂的自己。
蘆芳生是我挺喜歡的一個演員,在《九州海上牧雲記》飾演大端朝的皇帝牧雲勤,戲份不多,演技卻槓槓的。即便癱瘓在床,但眉眼之間全是戲,獲得觀眾的一致好評,大火了一把。我很佩服他的一點就是,放棄在日本的優渥生活環境和好工作,選擇回國考北京電影學院,做自己真正熱愛的演戲事業。
從心所欲的人,會過得更開心。
4.
有朋友或許會說,我也知道要真誠面對自己,但還是害怕選擇,該怎麼辦?不妨試試幾個方法。
首先,減少我們對周圍人正在做什麼、得到了什麼的關注。其次,極簡思維。人們總擔心這樣會喪失選擇空間,放棄多餘的選擇,反而會改善做出選擇的體驗;再次,通過可靠的信息源,清楚了解每一個選擇的信息,或者它可能帶來的後果;然後,降低對選擇結果的期望,它有可能不會讓你的生活有什麼翻天覆地的變化。
通過這四個步驟,我們就能選出既符合內心,又符合實際的選擇了。
最後,我想以董卿在《朗讀者》的發言作為本文的結尾,希望大家都能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我們這個時代不缺機會,所以也勢必會讓每個人面臨很多的選擇,那麼,是遵從自己的內心,還是隨波逐流;是直面挑戰還是落荒而逃;是選擇喧囂一時的功利,還是恆久平靜的善良;無論如何,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做出一個在日後回想不讓自己後悔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