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村是一片大有可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緊緊扭住鄉村振興這個「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實現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就能為不合理的城鄉二元結構畫上句號,為舉世矚目的中國夢寫下驚嘆號。
永城是農業大市,是「豫東糧倉」,是河南省鄉村振興示範縣(市),做好「三農」工作,實現鄉村振興,對全市、全省而言意義重大。
「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探索實踐鄉村振興『永城樣板』。」「以『四大提升』為路徑,構建一體化發展體系,打造以中心城區為龍頭、中心鎮為節點、鄉村為腹地的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近年來,永城市委、市政府緊盯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總目標,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以「黨暉溫暖·鄉村振興」十大工程為抓手,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重任,高質量推進農村「四大革命」,聚力抓實「四大提升」,持續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全面振興。
目前,全市農業生產穩中有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農民群眾安居樂業,鄉村振興進展順利。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之下,在全面落實「六穩」「六保」任務之下,我們要切實增強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加快實現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的轉變,走出一條具有永城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奮力打造鄉村振興「永城樣板」。
(一)辦好農村的事情,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黨。夯實鄉村治理這個根基,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治國安邦重在基層。黨的十九大將「治理有效」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之一。
問題是時代的呼聲。當前,我市廣大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喜人變化,但也暴露出一些深層次問題。有的村莊人口大量流出,「年輕人空、住房空、產業空」;有的村莊「三留守」現象突出,產生了一系列社會問題;有的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黨員隊伍結構不合理,缺少年輕幹部。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的基礎,必須扭住「牛鼻子」,不斷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作用。
「俺村一共捐款17萬元,村裡有一面牆專門張貼捐款人員的照片。」演集鎮韓寨村男女老少齊聚該村黨群服務中心,通過「四議兩公開」募集美麗鄉村建設資金。「村黨支部會提議、村『兩委』會商議、黨員大會或黨員代表會議審議、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會議決議;決議公開、實施結果公開」,在永城,很多農村的院牆上,都有一幅「六把鑰匙開一把鎖」的漫畫,「六把鑰匙」象徵「四議兩公開」的六個步驟,而這把「鎖」,就是農村問題。
如今,我市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力強了,村裡糾紛少了,人氣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多了,村民的心更齊了,更加聽黨話跟黨走,日子也越過越紅火。
實踐證明,選好配強農村黨組織書記,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深化村民自治實踐,加強村級權力有效監督,就能聚沙成塔、握指成拳,打造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善治之鄉,農村基層黨組織就能充分發揮「火車頭」作用,帶動鄉村振興的時代列車滾滾向前。
(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好脫貧攻堅戰是優先任務,這決定著鄉村振興的底色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永城戰績斐然:2016年年底,全市78個貧困村全部脫貧;2019年年底,全市貧困戶全部脫貧,實現了「任務清零」;2016年至2019年,永城市脫貧攻堅在省級考核中連續四年獲得「好」等次;2020年在商丘市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產業扶貧評比中,我市均位列非貧困縣第1位。
在扶貧政策的幫扶下,身體殘疾的雙橋鎮鹼荒村脫貧戶沈留增,通過電商孵化培訓脫貧致富,並將特產貢梨銷往全國各地;茴村鎮呂店村脫貧戶劉須嶺建起了蔬菜大棚,並利用無土栽培技術培育無公害蔬菜,走上了致富路;患有遺傳性尿毒症的侯嶺鄉孫莊村脫貧戶陳鵬,創業經營服裝加工廠,帶動周邊群眾一起增收……當前已到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交匯推進的關鍵時刻,必須高瞻遠矚、務實作為,堅持「四個不摘」,持續鞏固脫貧成效,高質量完成各項過渡工作,與鄉村振興無縫銜接。
脫貧攻堅繪就了鄉村振興的底色。雖然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但鄉村振興之路任重道遠,要以歷史的責任感改善鄉村環境,鑄牢振興基礎;以致富的大目標做大鄉村產業,夯實振興動力;以發展的大格局培育鄉村人才,壯大振興力量;以文化的大內涵培育鄉村文明,提振振興信心。脫貧只是更高的起點,高質量脫貧是非常嚴峻的考驗,要繼續努力,緊盯鄉村振興總目標,以矢志不渝的精神奮勇前行。
(三)確保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給,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要堅持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穩定糧食生產能力,扛穩糧食安全永城重任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永城作為糧食生產核心區,糧食生產對全省影響舉足輕重。目前全市耕地面積206萬畝,小麥播種面積180萬畝,小麥產量穩定在18億斤,居全省第2位。
永城堅持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建成高標準農田106萬畝,高效節水灌溉農田9.7萬畝,實現了旱能澆、澇能排,確保了糧食不減產。圍繞「四優四化」,實施了「3030」工程,建立富硒小麥和強筋小麥生產基地各30萬畝,並選取了5個萬畝方,實現富硒麵粉源頭可追溯,讓富硒麵粉市斤單價達到10元以上,實現了優質小麥的專種、專收、專儲、專用,全省優質小麥「四專」現場會在永城召開。
扛穩糧食安全這個重任,就要發揮好糧食生產這個優勢,立足打造全省、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核心區,推動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穩步提升糧食產能,在確保糧食安全方面有新擔當新作為。要牢牢守住耕地保護這根「紅線」,完善土地執法監管體制機制,堅決遏制土地違法行為,保持警鐘長鳴。要堅決保住糧食安全這條「底線」,著力增加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保證讓老百姓吃上安全放心的農產品,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出新貢獻。
(四)鞏固提升「四大革命」成果,聚力抓實「四大提升」,努力補齊農村基礎設施這個短板
進城打工的年輕人回老家住不了幾天就想走,可能是因為村裡沒有WiFi、上廁所不方便;農產品賣不出去,可能不是品質差,而是外運的道路不好走……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落後,是鄉村振興的「卡脖子」問題。做好「三農」工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發展短板,尤其是基礎設施短板,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
近年來,永城把「百城建設提質」的理念向鄉村延伸,實施「四大革命」,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短板。「廁所革命」,完成了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24.23萬戶,實現了能改則改、應改盡改的目標,走在了全國全省前列,全省農村改廁工作現場觀摩會在永城召開。「保潔革命」,建成並投入運營了日處理1200噸的協鑫垃圾發電廠和日處理900噸的長青生物質發電廠,建成了覆蓋鄉鎮的29個垃圾中轉站,落實了「村掃、鄉收、市運」三級保潔機制。「道路革命」,投入17億元,實施了「莊莊通」「戶戶通」工程,2019年新修道路3000多公裡,打通了群眾致富的「小康路」。「鄉風革命」,開展了「零彩禮」和各類評先表彰活動,淳樸了民風、涵養了鄉風,湧現了救人英雄張志賢等一大批模範人物。
「路變得又寬又平,還安裝了路燈,那感覺跟在城裡一樣!」「家裡有水衝式廁所了,門前屋後還有小花園、小菜園,環境真好。」……外出務工者對老家環境變化的讚嘆,是農村基礎設施改善的縮影。
但是,廣大農民群眾對幸福生活的追求,不會止步於一條馬路,也不會滿足於幾盞路燈。作為一個發展中的農業大縣,我們要補的農業基礎設施短板還有很多。要持續鞏固提升「四大革命」成果,聚力抓實「四大提升」,推動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讓農村跟得上發展、留得住鄉愁、遇得見未來,讓鄉村振興美好藍圖一步步變為現實。
(五)走好新時代鄉村振興路,就要順應高質量發展這個大勢,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
龍崗鎮陳古同村藏紅花、高莊鎮車集村花卉、苗橋鎮高樓村水產……近年來,永城依託農業優勢和特色產業發展,優化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推進優勢特色產業提質增效、農村人口持續穩定增收。
強農道路千萬條,農民增收第一條。永城依託「中國麵粉城」優勢,通過「三鏈同構」,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組建了華星、三順、滙豐、遠徵、金源五大麵粉食品集團,年加工小麥58億斤。培育了6個萬畝水產養殖基地、中糧集團百萬頭生豬繁育基地和林洋光伏、協鑫光伏產業基地,生豬年生產能力由37萬頭提高到230多萬頭,實現了「生豬保供應」目標。打造了時莊村、黃橋村等一批特色文化旅遊村。通過這些,帶動了群眾就業,增加了群眾收入,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發展無窮期,改革無止境。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還要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承包地、集體建設用地、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發展多種形式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人才興則鄉村興,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鄉村振興需要一批真正懂農業、愛農村的人去奮鬥。築巢引鳳,吸引更多有眼光、有情懷、有實力的「能人」投身鄉村建設;就地培養,造就一批紮根農村的「土專家」、「田秀才」和農業職業經理人,廣袤田野才會不斷升起新希望。
根基扎在泥土,枝葉沐浴陽光,164萬永城兒女齊心激發向上的力量,鄉村振興這棵大樹就一定會枝葉參天!(來源:今日永城 今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