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2020-12-18 澎湃新聞

山東「十三五」「三農」工作巡禮——

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鄉村振興「諸城模式」國家級農林科技孵化器俯瞰圖

農村穩則天下安,農業興則基礎牢,農民富則國家盛。

鄉村振興戰略關乎全局、關乎根本、關乎長遠。

「十三五」時期,全省各級農業農村(漁業)部門把「三農」工作置於重中之重,鄉村振興步步推進,憑藉勇立潮頭的實踐探索,奮力書寫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新篇章。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自然災害、非洲豬瘟等風險挑戰,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業領域新舊動能轉換,農業農村工作穩步推進。

5年時光,不負韶華,一路風雨兼程,「藍圖規劃」變為「現實畫卷」,億萬齊魯兒女共同見證山東「三農」工作榮耀時刻,繪就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時代畫卷:糧食生產連年豐收,農村改革持續深化,農村社會和諧穩定,農民收入不斷增加,為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強有力的基礎支撐。

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有力——糧食總產連續7年千億斤以上 「菜籃子」「果盤子」供給充足

513.84億斤!今年,山東迎難而上抗疫情、保春耕,克服乾旱、倒春寒、風雹等不利因素影響,夏糧總產量再創歷史最高水平。

回眸5年發展歷程,山東堅定扛牢農業大省責任,堅持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全省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2億畝以上,劃定5247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和403萬畝棉花生產保護區。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6113萬畝。今年全省糧食總產達到1089.4億斤,今年夏糧總產、單產雙創歷史新高,全年糧食生產有望實現「夏增、秋增、全年增」,總產連續7年達到千億斤以上。

山東貫徹落實中央「像抓糧食生產一樣抓生豬生產」的指示要求,堅持非洲豬瘟防控和穩定生豬生產兩手抓,生豬存欄自2019年8月份在全國率先實現止跌企穩以來,連續平穩回升,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生豬存欄量達到2623萬頭,恢復到2017年的86%,預計明年年底恢復到常年水平。肉類、水果、蔬菜、水產品、花生產量分別佔到全國9%、10%、11%、13%和16%,穩居全國前列,「菜籃子」「果盤子」供給充足,較好滿足了人民群眾的消費需求。

農業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4.56% 農產品出口額居全國首位

要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技術裝備支撐能力明顯增強,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不斷提高。2019年,全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4.56%,高於全國5.36個百分點。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7.85%,高於全國近17個百分點,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超過98%。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發展迅速,家庭農場達到8.2萬家,農民合作社22.3萬家。

回首5年的發展之路,山東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各類社會化服務主體13.6萬家,2019年全省農業生產託管服務面積達到1.46億畝次。農業對外開放步伐不斷加快,首個國家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落戶濰坊。2019年,全省農產品進出口總額達到2308億元,其中,農產品出口額達到1234.5億元,連續21年位居全國首位。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農業合作積極推進,2019年,全省農產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規模分別達到196.3億元和357.4億元,多元開放的農業對外合作格局正加快形成。

農業綠色發展取得新進展——化肥農藥連續多年「雙減」 漁業轉型升級駛入快車道

綠色是農業現代化的基色和底色。5年風雨歷程,山東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積極打造農業綠色發展的亮麗名片。

實施農業綠色發展五大行動,投入品減量化、生產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加快推進。積極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用量和強度連續多年實現「雙減」,截至去年底,全省化肥、農藥使用量分別比2015年下降14.7%和20.53%,提前完成下降6%和10%的任務目標。全省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達到89.8%,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4.6%,農膜回收率達到89.4%,提前完成國家規定目標。棗莊市、齊河縣先後獲批國家級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滕州市、齊河縣納入全國首批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先試支撐體系建設試點。

實施生態健康養殖、養殖尾水治理、水產養殖用藥減量、配合飼料替代幼雜魚、水產種業質量提升等水產綠色健康養殖五大行動,推進漁業轉型升級,累計創建省級以上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500餘家、國家級漁業健康養殖示範縣5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44個。

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保持穩中向好發展態勢,主要農產品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7%以上,3市18縣被命名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縣,85個縣被命名為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農民收入不斷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7775元 產業融合迸發新活力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

「十三五」期間,山東農民最大的感受,就是腰包鼓了起來——2019年,我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7775元,較2015年增長37.5%,增速高於城鎮居民收入增幅。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由2015年的2.44:1縮小到2019年的2.38:1,低於全國2.64:1的平均水平。

農民脫貧增收奔小康,得益於我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速形成的有效支撐。放眼齊魯大地,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農業龍頭企業過萬家,創建壽光蔬菜、煙臺蘋果兩大千億級國家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累計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8個、省級52個,國家農業產業強鎮59個,省級以上田園綜合體46個,初步構建起了國家、省、市、縣四級產業園體系,產業融合發展載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小農戶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日趨完善,帶動農民增收能力顯著增強。

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舊貌換新顏美麗更宜居 農村公共服務不斷完善

農村人居環境直接影響我國整體人居環境的水平,關係到廣大農民的健康福祉和社會文明和諧,更關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國家穩定發展大局。

5年來,山東各級黨委、政府紮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組織開展村莊清潔行動系列戰役,全省動員7.3萬個行政村,清理生活垃圾1200多萬噸,村容村貌發生較大改觀,農村垃圾清理效果明顯。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加快推進農村廁所革命,一類地區農村改廁覆蓋率達到90%以上,讓鄉村成為充滿魅力和希望的一方水土。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和汙水治理,實現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的行政村達到95%,完成生活汙水治理的行政村達32.39%。推進農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堅專項行動,已完成新建改造農村公路4.2萬公裡。

「鄉村振興了,環境變好了,鄉村生活也越來越好了。」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路、水、電、氣、房、暖、網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教育、醫療、養老等農村公共服務不斷完善。

農業農村改革持續深化——率先基本完成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 877.76億元農業保險護航農業

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山東強化制度供給,向改革要動力、要活力。10月29日,山東農村產權交易中心揭牌,在全國率先推出「交易鑑證+抵押登記+政策擔保+風險補償+風險緩釋+不良處置」的農村產權交易與農村金融相結合服務模式,助力盤活農村低效、沉睡資產,開闢農村產權抵押融資渠道,為鄉村振興賦能。

農業農村改革的路上,山東始終走在前列。在全國率先基本完成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基本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整省試點。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99.86%的村(組)完成成員身份確認,99.75%的村(組)成立了新的集體經濟組織並完成登記賦碼,99.55%村(組)完成股權證書發放,沂水縣等5個縣(市)先後被確定為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典型單位,武城縣農村集體資產股權質押貸款等7項經驗做法被農業農村部在全國推廣。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斷深化,土地流轉面積達到3890.4萬畝,佔家庭承包經營面積的42.3%。

加快推進省級農村改革試驗區建設,確定了濟南市長清區等28個縣(市、區)進行先行先試。紮實推進縣域農村綜合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實現交易額248.9億元。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日益完善,流轉管理和服務不斷強化。

加大農業保險改革力度,為山東農業生產撐起「保護傘」。2019年,小麥、玉米、水稻等主要糧食作物承保覆蓋率達到75%以上,全省種植業參保面積7400多萬畝,為1670.32萬農戶提供風險保險877.76億元。

明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山東將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奮力交出開局之年的好答卷,億萬齊魯兒女將乘風破浪、逐浪而行,打造山東「三農」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富春山居圖」。

山東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將咬定青山不放鬆,錨定「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目標定位,聚焦打造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先行省、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引領省,凝心聚力,精準謀劃,奏響農業現代化路上的「齊魯音符」。

新時代,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山東農業農村部門不忘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要求,實施「百園千鎮萬村」工程,培植新產業新業態,加快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通過產業載體建設和輻射帶動做強農業;以實施美麗村居「四一三」行動為抓手,打造山東特色的美麗宜居鄉村;加快土地確權、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激活農村資源要素,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奮力打造「三生三美」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來源:大眾日報 10版)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輝煌「十三五」|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山東「十三五」「三農」工作巡禮——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鄉村振興「諸城模式」國家級農林科技孵化器俯瞰圖農村穩則天下安,農業興則基礎牢,農民富則國家盛。鄉村振興戰略關乎全局、關乎根本、關乎長遠。「十三五」時期,全省各級農業農村(漁業)部門把「三農」工作置於重中之重,鄉村振興步步推進,憑藉勇立潮頭的實踐探索,奮力書寫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新篇章。
  • 山東「十三五」「三農」工作巡禮|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
    「十三五」時期,全省各級農業農村(漁業)部門把「三農」工作置於重中之重,鄉村振興步步推進,憑藉勇立潮頭的實踐探索,奮力書寫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新篇章。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自然災害、非洲豬瘟等風險挑戰,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業領域新舊動能轉換,農業農村工作穩步推進。
  • 山東「十三五」「三農」工作巡禮—— 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戰略關乎全局、關乎根本、關乎長遠。  「十三五」時期,全省各級農業農村(漁業)部門把「三農」工作置於重中之重,鄉村振興步步推進,憑藉勇立潮頭的實踐探索,奮力書寫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新篇章。  農業農村改革持續深化——  率先基本完成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  877.76億元農業保險護航農業  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山東強化制度供給,向改革要動力、要活力。
  • 竹泉村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400多年歷史、歷經10年打造,竹泉村模式的成功離不開專家主導、理念先進、超常規持續的創新和投入。山東省16市黨報社長、總編輯、攝影部主任等40餘人齊聚一堂,探討鄉村旅遊,助力鄉村振興。  2018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人大山東代表團審議時要求,「推動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 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薰衣草小鎮
    8月31日,《濰坊日報》刊發了「潮起膠東」大型融媒體採訪團採寫的通訊《賦能綠水青山 成就金山銀山——薰衣草小鎮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報導了臨朐創新提升「三個模式」,推動薰衣草小鎮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典型做法。現全文轉發。
  •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系列述評③典型引路,鄉村振興崛起「樣板群」
    在推進過程中,山東始終注重發揮典型示範引領作用,搭建鄉村振興典型示範平臺,做好「點、線、片、面」結合文章。通過實施美麗鄉村示範村創建、美麗村居「四一三」行動、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區創建、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等一系列舉措,全省湧現出一批好做法、蹚出了不少新路子,讓幹部群眾學有榜樣、行有示範、幹有目標,帶動了整體工作提升。
  • 青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打造齊魯樣板先行區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青島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打造齊魯樣板先行區「十三五」以來,山東省青島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奮力打好鄉村產業、生態、組織、人才、文化、改革六大攻堅戰,全市農業農村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引領區,濟寧做法成效顯著
    2018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提出,要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12月23日下午,濟寧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濟寧引領區」新聞發布會。
  • 山東九山鎮: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以「雙招雙引」為抓手,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凝心聚力,擔當作為,狠抓落實,全力構築五彩振興發展新格局,成功創評國家體育運動休閒小鎮、省級特色小鎮、省級服務業特色小鎮、省級電商小鎮、省級森林鄉鎮,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級示範區,五彩九山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
  • 突出沂蒙特色,沂水高起點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 莊琳 田寶宗 賈孝月 記者 邱明 曾現金 實習生 王蘇寧  6月5日,農業農村部推介首批20個全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沂水殯葬改革入選首批全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6月1日至2日,在全省推進鄉村振興暨脫貧攻堅現場會上,沂水縣四門洞村依託4A級螢火蟲水洞景區發展鄉村旅遊業等工作被點讚。沂水縣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把脫貧攻堅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按照「高起點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指示要求,從最短板著手、向最難處發力,探索出了一條具有沂蒙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濟寧交出「亮眼」答卷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鄭州 濟寧報導  12月23日,濟寧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濟寧引領區新聞發布會。據悉,濟寧市各級堅持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引領區目標定位,堅持「全域、統籌、融合」,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方針,創新思路、突出重點、強化舉措、集成政策,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和顯著成效。
  • 集中力量重點攻堅,農業效益快速提升……青島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集中力量重點攻堅,農業效益快速提升,促進城鄉融合發展青島: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
  • 全國工商聯主席高雲龍:凝心聚力 服務大局 助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近日,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高雲龍同志在山東省工商聯《凝心聚力 服務大局 助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文章上批示,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振興,山東工商聯通過「雙招雙引」、「扶貧車間」、「網際網路+」等有效措施,引導技術、人才、資金等生產要素向鄉村湧流,為打造齊魯樣板做出了貢獻。
  • 臨沂城投集團助力鄉村振興:目標不變、靶心不散,打造齊魯樣板
    2019年,城投集團加大鄉村振興力度,幫包孟良崮片區,力爭2年內「所有自然村集體年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於本縣區平均水平10%以上」,成為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築牢鄉村振興之基  景色秀美,花木葳蕤的費縣薛莊鎮三星村,坐落於彩山腳下,是當地出了名的「窮山村」。
  •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調查與思考
    如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山東省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區域,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條具有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近期,為進一步探尋財政在鄉村振興中應發揮的支撐作用,財政部山東監管局從山東省東、中、西部選擇了濰坊、泰安、菏澤三個有代表性的城市開展深入調查。
  • 走向詩意與富強丨臨朐九山薰衣草小鎮努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目前,薰衣草小鎮項目建設進入了新階段,該項目在更好地推動文旅產業上檔升級的同時,也將逐漸成長為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示範標杆。不僅是一個項目 更是一份使命美麗鄉村,不止在風景。如何讓「美麗風景」催生「美麗經濟」,處理好產業振興和鄉村環境保護的關係?
  •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青島5個村入圍全省鄉村旅遊重點村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25日訊 近日,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全省鄉村旅遊重點村(精品旅遊特色村)名單,嶗山區沙子口街道東麥窯社區、嶗山區北宅街道涼泉社區、平度市大澤山鎮響山潘家村、平度市古峴鎮一裡村、萊西市水集街道產芝村入選。
  • ...美麗鄉村建設時要求 勇當城鄉融合發展標杆 打造鄉村振興溧陽樣板
    調研美麗鄉村建設情況4月2日下午,常州市委副書記、代理市長陳金虎,常州市政府秘書長杭勇一行來溧調研美麗鄉村建設情況。陳金虎對溧陽美麗鄉村建設給予「華姿初現,未來可期」的高度評價,希望我市勇當城鄉融合發展標杆,全力打造鄉村振興溧陽樣板。我市領導徐華勤、陳波濤陪同調研。
  • 鄭柵潔裘東耀浙江日報刊文:海定波寧行好船,勇立潮頭譜新篇
    鄭柵潔裘東耀浙江日報刊文:海定波寧行好船,勇立潮頭譜新篇 2019-09-06 1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軍民攜手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曾經的連片貧困山區,如今被山東省評為「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級示範區」——這是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九女峰片區在脫貧攻堅戰場上創造的佳績。該區領導告訴記者,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人武部幹部職工和民兵的辛勤付出。為此,他們發動幹部職工和民兵帶頭把生態文明理念融入美麗鄉村建設,走上了一條「生態好、群眾富、可持續」的鄉村振興之路。思路一變天地寬。道朗鎮豐山村黨支部書記、民兵連連長陳文華,帶領民兵和村民改種以黃精、四葉參、何首烏、紫草為主的泰山四大名藥和泰山女兒茶。他們還採用立體種植的方式,在藥材種植基地栽植榛子樹800餘畝,不僅提升了生態效益,而且增加了村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