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系列述評③典型引路,鄉村振興崛起「樣板群」

2020-12-17 海報新聞

典型引路,鄉村振興崛起「樣板群」

遊客在美麗鄉村示範村鄒城市石牆鎮上九山村遊覽。(□資料圖)

□ 本報記者 楊學瑩 李振 毛鑫鑫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山東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擔當,深入謀劃推進鄉村振興的思路舉措。在推進過程中,山東始終注重發揮典型示範引領作用,搭建鄉村振興典型示範平臺,做好「點、線、片、面」結合文章。通過實施美麗鄉村示範村創建、美麗村居「四一三」行動、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區創建、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等一系列舉措,全省湧現出一批好做法、蹚出了不少新路子,讓幹部群眾學有榜樣、行有示範、幹有目標,帶動了整體工作提升。

典型帶動效應顯現,美麗鄉村「星火燎原」

蒼翠的鐵蕨山下,遊客們在老房子下興致勃勃地留影;停車場上,外地車輛進進出出。6月20日、21日,青島市西海岸新區鐵山街道後石溝村遊人如織,不少人專程來這裡的影視基地「打卡」。

後石溝村是山東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山東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美麗中國要靠美麗鄉村打基礎」重要指示,依託各地不同的自然條件、資源稟賦和區位特點,因地制宜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尤其是2017年全省全面啟動美麗鄉村示範村建設後,一大批生產美、生態美、生活美、宜居宜業宜遊的美麗鄉村典型湧現出來。2000個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及更多的市、縣級示範村遍布齊魯大地,樹立起可參考、可借鑑的樣板。

「美麗鄉村示範創建,關鍵在於過程。創建只是『藥引子』,為的是撬動各方積極性,共建共享。」省農業農村廳社會事業促進處副處長王娜介紹。像後石溝村,2017年入選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後,實施了道路硬化、外立面改造、村口節點綠化等環境提升工程,村容村貌顯著改善。3年來,村莊陸續吸引外部投資4000多萬元,打造成鄉村影視拍攝基地。

美麗鄉村,乾淨漂亮只是「面子」,鄉風文明、治理有效是「裡子」。7大類68項指標的創建標準中,不少是要求「軟實力」的,如村規民約完善、民主決策落實、「三會一課」規範、群眾對黨組織書記滿意度高等。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桓臺縣起鳳鎮辛泉村把傳統美德寫進村規民約,共建共享共維護的理念深入人心。村民胥桂蘭多年來無償管護村莊綠化,「俺不知道啥叫示範村,但俺知道街邊的花草俺得每天澆水。」

「要求『內外兼修』,為的是給鄉村留下持久發展的能力。現在很多美麗鄉村都成了旅遊目的地,一看村莊管得井井有條、令人信任,村裡的農產品賣得都比外頭貴。」王娜說。

美麗鄉村創建,不光選基礎好的「優等生」。不少經濟薄弱村,甚至是貧困村,在創建中實現了「逆襲」,其帶動效應更顯著——

莒縣庫山鄉仕家溝村原是省定貧困村,經過幾年創建,不僅一躍成為省級示範村,還吸引附近2個社區共15個村加入丹參、黃芩種植銷售,共同走上了致富路;濱州市級示範村博興縣陳戶鎮北相村也曾是省定貧困村,如今他們依託合作社建起3個蔬菜大棚,周邊村民紛紛前來學習參觀;省級示範村棗莊市臺兒莊區張山子鎮丁莊村吸引鄉土人才返鄉創業,僅晟凱佳電子一家企業落戶,就帶動本村及周邊用工50餘人……

「我們在調研走訪時發現,一個鄉村創建成功了,周邊村的老百姓會看著羨慕,倒逼本村跟人家學。」王娜說,典型的帶動效應已經顯現。後進學先進,一村帶一片,越來越多的美麗鄉村正在「星火燎原」,成為齊魯大地的亮麗底色。

串起「點線片面」,崛起「樣板群」

在美麗鄉村示範村創建多層次、廣布點的基礎上,山東統一布局、資源整合,探索成線、成片地推進區域「五大振興」,讓樣板的輻射面更廣、帶動力更強,把一個個「亮點」連成一道道風景。

鄉村振興,要彰顯特色,切忌千篇一律、千村一面。2018年,山東組織開展美麗村居建設「四一三」行動,提出集中打造膠東、魯中、魯西南、魯西北4大風貌區,布局建設膠東海濱、沂蒙山區、黃河沿岸等10條風貌帶,培育300個地域文化鮮明、建築風格多樣、田園風光優美的美麗村居建設省級試點。一個個試點村居通過因地制宜、整體規劃,串聯起一條條風格統一又不失個性的風貌區、風貌帶。

青紅瓦頂錯落有序、磚石牆體交相呼應,鄒城市香城鎮泉山溝村把空置老屋打造成魅力民宿,極具魯西南傳統地方特色,令遊客流連忘返。「由專業團隊來村進行精細化設計,一戶一策,不破壞房屋原狀,木門木窗『修舊如舊』。遊客說,傳統就是特色,能找到鄉愁。」泉山溝村黨支部書記陳濤說。

蒙陰縣桃墟鎮安康村,保留老門樓、女兒牆和石頭房、石頭牆原樣,打造形成沂蒙山區山地丘陵型的特色村居風貌;威海環翠區張村鎮王家疃村,聚力塑造膠東特色風貌,推進傳統村居保護與現代生活共融共生,打造形成具有濱海特色的美麗村居……如今,山東已開展2批156個美麗村居試點建設,以此為節點,一條條風格特色鮮明的風貌帶漸漸清晰。

上午在朱家窪村採摘就餐,下午去裡峪村體驗戶外運動,晚上回八樓村體驗民宿,入夏以來,去九女峰片區休閒遊,成為泰安及周邊城市居民的熱門選擇。依託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級示範區建設,岱嶽區道朗鎮19個村莊各揚所長,形成相互借勢、協同發展的鄉村集群。

長期以來,泰山西麓山區交通閉塞,發展滯後。2018年,岱嶽區將地域相鄰、產業相輔、優勢互補的19個村,串聯成整體發展集群九女峰片區,並聘請國內頂尖規劃專家團隊,編制了片區總體規劃和6個重點村規劃。「各村不再各自為戰,而是依據自身特色錯位布局。」道朗鎮農辦主任張連軍介紹,以文旅板塊為例,山下大眾休閒、山上文旅體驗、深山高端康養,立體化格局拓展了村莊的旅遊消費空間,遊客停留時間拉長,村莊收入增加。19個村中,省定貧困村北張村的村集體收入從2015年的8000元增至2019年的19.5萬元,今年有望突破30萬元。

「2017年下半年起,街道連續舉行十多次示範區創建培訓班,為的是在各村之間凝聚抱團發展,共同振興的共識。」張連軍說。兩年來,各村從不理解到全力支持,村與村之間的壁壘加速消融,區域內的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去年以來,九女峰片區建成12公裡的九女山路,從四個方向打開了片區迎賓通道;建成15.2公裡柏油連村路和25.6公裡環山路,將19個村串珠成鏈,打破了制約片區發展的交通瓶頸。

區域統籌、抱團突破,示範帶動作用不斷放大。包括九女峰片區在內,目前,我省首批40個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級示範區正在加速創建。我省計劃,到2022年,創建省級示範區100個、市級示範區200個、縣級示範區300個。以其為載體,探索鄉村振興新機制、新模式、新路徑,統籌推進區域「五個振興」。

勇當「試金石」 探出新路徑

鄉村振興是一項前無古人的事業。典型的使命不僅是樹樣板,更是探路子,探索鄉村振興的新機制、新模式、新路徑,提供可學習、可借鑑的經驗。

2018年,山東實施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支持10個縣、100個鄉、1000個村探索創新多元模式和成功經驗。新泰市,就是其中一個示範。

6月23日,山東泰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新泰基地的有機茶園裡,55歲的石萊鎮北官莊村民馬新廠,正領著40多位鄉親給茶樹根部覆蓋銀黑雙面地膜。泰茶農業在新泰流轉了4萬多畝土地,其中也有馬新廠家的14畝地。除了拿流轉費,馬新廠還在基地當管理員,管理著570畝茶園。他常年領著40多人幹,去年,他管理收入20多萬元;忙季4個多月,鄉親們的平均務工收入近1.5萬元。

泰茶農業董事長劉孝平是新泰市石萊鎮北官莊人,原來在外地從事房地產開發,2012年返鄉創業。眼下,泰茶農業的「良心谷」茶葉、菊花、中草藥等產品都通過了中國、歐盟、美國、日本有機認證。出口國外,一朵金線黃菊能賣到30元。去年,基地銷售收入近2億元,帶動用工最多時超1萬人。

新泰市發改局局長王業訓告訴記者,在新泰,像泰茶農業這樣5000畝以上的現代農業產業園有24個,經營者多數是返鄉創業的本地精英。引進工商資本,特別是回引本地英才返鄉創業,以產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是新泰鄉村振興的一個顯著特點。

在有「中國第一牛縣」之稱的陽信,最近牛產業又有新突破:5月1日,鴻安集團在內蒙古投資建設的肉牛交易市場正式開業,1個多月交易額就突破1億元。鴻安和陽信億利源在當地建設了肉牛養殖基地,還將引進高檔肉牛品種,建設屠宰加工廠、冷鏈物流等項目。跨省打開大市場,既能助力當地產業扶貧,也有利於解決陽信牛源不足、養殖成本攀高等問題,為陽信牛產業發展拓展了巨大空間。

「堅持綠色生態理念,突出特色優勢產業,是陽信抓鄉村振興的鮮明路徑。」縣長劉藎一說。在陽信,秸稈、牛糞變成了有機肥,有機肥種出了優質農產品。縣裡扶持肉牛、鴨梨、民俗文化、古典家具等特色優勢產業,僅肉牛產業鏈就帶動了12萬人就業。

像新泰、陽信這樣,越來越多的縣、鄉、村,在實踐中探索著適宜自己的鄉村振興之路。如諸城深入推進生產園區、生活社區、生態景區「三區」共建共享,全面提升「三生三美」水平;平度確定了以組織振興為引領,「兩融合兩促進」路徑打法;蒙陰以生態振興為引領,走出生態為本、農業為基、農商文旅共融的特色發展之路……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山東的腳步越來越堅實,道路越來越寬廣。

相關焦點

  • 竹泉村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400多年歷史、歷經10年打造,竹泉村模式的成功離不開專家主導、理念先進、超常規持續的創新和投入。山東省16市黨報社長、總編輯、攝影部主任等40餘人齊聚一堂,探討鄉村旅遊,助力鄉村振興。  2018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人大山東代表團審議時要求,「推動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 典型引路以點帶面 打造鄉村振興的「壽寧樣板」
    變化始於2018年,那年鄉村振興的號角如長風入川,改變著壩頭村以及村民的命運。抓班子聚合力、抓產業促增收、抓民生補短板、抓治理轉民風……一系列強有力的舉措讓壩頭村充滿了生機活力,2018年實現脫貧「摘帽」,2019年人均年收入約15200元,2020年村集體收入預計達23萬元,還獲得了「福建省鄉村振興試點村」「福建省鄉村治理示範村」「省級森林村莊」等多項榮譽。
  • 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薰衣草小鎮
    創新提升「三個模式」,對踐行生態優先、綠色崛起的臨朐而言,在深入貫徹落實省市「重點工作攻堅年」部署下,以更高的境界、更高的標準、更實的措施,認真組織實施「一二五五一」思路舉措,圍繞建設秀美文明活力幸福臨朐,按照「五大振興」要求,聚焦「三生三美」,著力推進富裕鄉村、美麗鄉村、幸福鄉村「三村共建」
  •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引領區,濟寧做法成效顯著
    2018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提出,要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12月23日下午,濟寧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濟寧引領區」新聞發布會。
  • 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鄉村振興戰略關乎全局、關乎根本、關乎長遠。 「十三五」時期,全省各級農業農村(漁業)部門把「三農」工作置於重中之重,鄉村振興步步推進,憑藉勇立潮頭的實踐探索,奮力書寫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新篇章。農業農村改革持續深化——率先基本完成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 877.76億元農業保險護航農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山東強化制度供給,向改革要動力、要活力。
  • 輝煌「十三五」|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山東「十三五」「三農」工作巡禮——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鄉村振興「諸城模式」國家級農林科技孵化器俯瞰圖農村穩則天下安,農業興則基礎牢,農民富則國家盛。鄉村振興戰略關乎全局、關乎根本、關乎長遠。「十三五」時期,全省各級農業農村(漁業)部門把「三農」工作置於重中之重,鄉村振興步步推進,憑藉勇立潮頭的實踐探索,奮力書寫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新篇章。
  • 山東九山鎮: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以「雙招雙引」為抓手,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凝心聚力,擔當作為,狠抓落實,全力構築五彩振興發展新格局,成功創評國家體育運動休閒小鎮、省級特色小鎮、省級服務業特色小鎮、省級電商小鎮、省級森林鄉鎮,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級示範區,五彩九山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
  •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濟寧交出「亮眼」答卷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鄭州 濟寧報導  12月23日,濟寧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濟寧引領區新聞發布會。據悉,濟寧市各級堅持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引領區目標定位,堅持「全域、統籌、融合」,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方針,創新思路、突出重點、強化舉措、集成政策,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和顯著成效。
  • 青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打造齊魯樣板先行區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青島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打造齊魯樣板先行區「十三五」以來,山東省青島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奮力打好鄉村產業、生態、組織、人才、文化、改革六大攻堅戰,全市農業農村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 突出沂蒙特色,沂水高起點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 莊琳 田寶宗 賈孝月 記者 邱明 曾現金 實習生 王蘇寧  6月5日,農業農村部推介首批20個全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沂水殯葬改革入選首批全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6月1日至2日,在全省推進鄉村振興暨脫貧攻堅現場會上,沂水縣四門洞村依託4A級螢火蟲水洞景區發展鄉村旅遊業等工作被點讚。沂水縣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把脫貧攻堅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按照「高起點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指示要求,從最短板著手、向最難處發力,探索出了一條具有沂蒙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 集中力量重點攻堅,農業效益快速提升……青島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集中力量重點攻堅,農業效益快速提升,促進城鄉融合發展青島: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
  • 全國工商聯主席高雲龍:凝心聚力 服務大局 助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近日,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高雲龍同志在山東省工商聯《凝心聚力 服務大局 助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文章上批示,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振興,山東工商聯通過「雙招雙引」、「扶貧車間」、「網際網路+」等有效措施,引導技術、人才、資金等生產要素向鄉村湧流,為打造齊魯樣板做出了貢獻。
  • 高質量打造鄉村振興特色樣板
    桐鄉獲評2019年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優秀單位 高質量打造鄉村振興特色樣板 發布日期:2020-03-10 09:21
  •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調查與思考
    如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山東省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區域,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條具有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近期,為進一步探尋財政在鄉村振興中應發揮的支撐作用,財政部山東監管局從山東省東、中、西部選擇了濰坊、泰安、菏澤三個有代表性的城市開展深入調查。
  • 濰水東岸,崛起一個鄉村振興新樣板
    齊魯咽喉地,濰坊東大門,一個農業4.0版的田園綜合體正在濰水東岸的昌邑鄉村崛起。  孫健,一個有情懷的企業家,帶著一份濃濃的鄉愁和全部身家,回到了家鄉濰坊昌邑市,傾力打造山東濰水田園綜合體項目(以下簡稱「濰水田園」)。
  • 走向詩意與富強丨臨朐九山薰衣草小鎮努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目前,薰衣草小鎮項目建設進入了新階段,該項目在更好地推動文旅產業上檔升級的同時,也將逐漸成長為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示範標杆。不僅是一個項目 更是一份使命美麗鄉村,不止在風景。如何讓「美麗風景」催生「美麗經濟」,處理好產業振興和鄉村環境保護的關係?
  •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青島5個村入圍全省鄉村旅遊重點村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25日訊 近日,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全省鄉村旅遊重點村(精品旅遊特色村)名單,嶗山區沙子口街道東麥窯社區、嶗山區北宅街道涼泉社區、平度市大澤山鎮響山潘家村、平度市古峴鎮一裡村、萊西市水集街道產芝村入選。
  • 鄉村振興的「瀏陽樣板」
    田溪村的火爆人氣,是近年來瀏陽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道縮影。穿行在湘贛邊界的瀏陽鄉村大地上,山巒疊秀,碧水競流,空氣清新。走進鄉村屋場,寬闊平整的道路,錯落有致的民居,滿目皆綠,處處是景。實幹興鄉村,行動出真知。《農民日報》曾以《以實幹促進鄉村振興的瀏陽行動》為題,對瀏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深入解讀,並高度評價。
  • 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軍民攜手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曾經的連片貧困山區,如今被山東省評為「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級示範區」——這是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九女峰片區在脫貧攻堅戰場上創造的佳績。該區領導告訴記者,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人武部幹部職工和民兵的辛勤付出。為此,他們發動幹部職工和民兵帶頭把生態文明理念融入美麗鄉村建設,走上了一條「生態好、群眾富、可持續」的鄉村振興之路。思路一變天地寬。道朗鎮豐山村黨支部書記、民兵連連長陳文華,帶領民兵和村民改種以黃精、四葉參、何首烏、紫草為主的泰山四大名藥和泰山女兒茶。他們還採用立體種植的方式,在藥材種植基地栽植榛子樹800餘畝,不僅提升了生態效益,而且增加了村民收入。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人民網北京8月18日電 今日,由中國城鄉融合發展聯盟會同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中國人力資源協會等單位舉辦的「首屆中國『鄉村振興』高峰論壇暨鄉村振興塔元莊同福模式研討會」在河北正定舉行,活動主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造鄉村振興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