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引領區,濟寧做法成效顯著

2020-12-25 中國山東網

2020/12/23 21:59:09   來源:中國山東網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23日訊 (記者 胡高彤) 黨的十九大作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2018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提出,要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12月23日下午,濟寧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濟寧引領區」新聞發布會。

  三年來,全市各級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重要論述,牢記總書記關於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重要指示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堅持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引領區目標定位,堅持「全域、統籌、融合」,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方針,創新思路、突出重點、強化舉措、集成政策,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和顯著成效。泗水龍灣湖、鄒城大束、金鄉魚山3個片區入圍省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片區,兗州區、金鄉縣榮獲全省2019年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一等縣。在省對市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中,2018、2019連續2年獲得全省第2名的好成績。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鄉村產業振興碩果纍纍

  糧食生產能力持續加強,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全年新建高標準農田58萬畝,累計達到560萬畝,佔基本農田的75%。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490萬畝、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50萬畝,分別佔全省9.4%、12.5%。糧食作物常年種植面積1100萬畝,全年糧食總產穩定在450萬噸以上,2020年預計480萬噸。優勢特色產業加快培植,任城苗木、兗州糧油、曲阜設施果蔬、泗水甘薯、鄒城食用菌、微山淡水漁業、魚臺稻蝦、金鄉大蒜、嘉祥種業、汶上蘆花雞、梁山魯西黃牛等產業集群集聚發展。品牌強農質量興農成效顯著,5家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和39家品牌企業產品納入省知名品牌名錄。2019年「濟寧禮饗」榮登中國區域農業品牌影響力排行榜(地市級)第七名。有效「三品一標」認證數量785個。11個縣市區全部通過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農產品例行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我市獲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創建資格。農村產業融合加快推進,共創建省級以上現代農業產業園5個,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強鎮19個,省級農產品加工示範園區2個。

  鄉村人才振興化繭成蝶

  在全省率先開展「鄉村振興合伙人」試點,8月25日,全省鄉村人才振興工作推進暨「鄉村振興合伙人」現場會在濟寧召開。積極引進高端人才,建成大豆、大蒜、食用菌、淡水漁業等院士工作站25家,成立市級農業創新服務團隊23個,與中國農科院聯合成立了黃淮海現代農業研發推廣中心。支持農民參加技能培訓,累計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8萬人,年新培訓轉移就業農民4.1萬人,每年為返鄉農民工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3億元。

  鄉村文化振興風生水起

  全域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建成縣市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4個,鎮街分中心156個,村居實踐站4480個,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5.8萬餘場次,曲阜市、兗州區被確定為全國試點,汶上縣被確定為省級試點,濟寧新時代文明實踐「123」工作法得到中宣部領導肯定。深入開展文明村鎮創建,縣鄉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實現全覆蓋,文明達標村覆蓋率98.4%,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儒學講堂覆蓋率分別達到100%、50.7%。推動鄉村文化產業發展。啟動實施旅遊業新舊動能轉換「1311」工程:著力打造培育10文化旅遊特色小鎮、30個旅遊特色村、10個康養基地、100個研學旅遊示範點。深入開展農村移風易俗活動。大力整治婚喪事大操大辦,推行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厚養薄葬,基本實現婚喪事宜規範化、民間習俗文明化、移風易俗常態化。

  鄉村生態振興成效凸顯

  強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出臺了《濟寧市農村無害化廁所管護意見》,全市共改造農村廁所133.5萬戶,佔全省改廁量的十分之一,經驗在全省住建系統推廣;在全省率先制定《濟寧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方案》,垃圾分類實現所有涉農鄉鎮街道全覆蓋;積極探索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特許經營+城鄉一體」模式,今年投資23億元,重點治理環南四湖、沿大運河、黃河等行政村,年底前完成2984個行政村、覆蓋率達50%;農村路網提檔升級工程達到1600公裡。

  鄉村組織振興有力有效

  今年重點實施村黨組織帶頭人「四雁」行動,從退役軍人、機關幹部和返鄉創業人員公選村書記206名。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了《濟寧市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的實施意見》,投入2000萬元支持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土地流轉、農機服務等集體經濟項目,全市村級黨組織領辦合作社2773個,全市行政村年集體經濟收入過5萬元,10萬元以上村3414個、佔比84.1%。

  鄉村發展活力持續增強

  在全面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的基礎上,加快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不斷增強農村發展內生動力。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全市6648個村組全部成立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鄒城市改革經驗入選農業農村部第二批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典型經驗。鄒城、嘉祥2個縣市獲批全省農村改革試驗區。汶上縣獲批國家宅基地改革試點縣。積極引導土地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全市流轉土地面積405萬畝,土地流轉率達到51%,全市土地經營規模化率達到60%以上。加快培育增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施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三年行動計劃,目前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715家,其中國家級6家、省級63家、市級646家。全市農民合作社18397家、家庭農場23994個、社會化服務組織7429個。

  在具體工作中:

  堅持規劃引領

  制定了《濟寧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構建形成市委1號文件、鄉村振興1個整體規劃、5個工作方案、多個支持政策的「1+1+5+N」政策體系,搭建起推進鄉村振興的「四梁八柱」。

  開展示範創建

  在抓好省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的基礎上,重點實施鄉村振興「322」工程,圍繞運河文化帶、泗河綠色發展帶2條鄉村振興示範帶,黃河灘區、微山島片區、尼山片區3個示範片區,20個示範鄉鎮、200個示範村布局鄉村振興示範點。累計創建省市級示範區14個,其中金鄉魚山片區、泗水龍灣湖片區、鄒城大束片區3個片區被批准創建省級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區,泗水龍灣湖片區納入省政府聯繫點。

  注重製度創新

  在基本完成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改革的基礎上,抓住國家和省農村改革試驗重要機遇,圍繞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深化拓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等,成功爭取汶上縣納入國家農村宅基地改革試點、鄒城和嘉祥納入首批省農村改革試驗區。

  強化統籌整合

  設立市級重大專項,把涉農資金納入鄉村振興「資金池」,2019、2020年財政列支專項資金19億元、統籌整合涉農資金105億元用於鄉村振興。同時積極引導金融、社會資本投資鄉村振興。

  夯實基層基礎

  積極開展省「千名幹部下基層」「萬名幹部下基層」,組建66個鄉村振興服務隊、843名隊員和駐村第一書記工作結合,形成推進鄉村振興多方合力。

  堅持典型引導

  圍繞鄉村五大振興,認真總結典型經驗做法,積極宣傳推廣,形成了一批可學習、可複製、可推廣的鄉村振興典型。鄒城市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經驗做法在全國推廣,梁山縣鄉村振興「菱花模式」得到國務院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肯定,嘉祥城鄉供水一體化入選首批全國農村公共服務典型案例,汶上縣苑莊鎮探索農村閒散土地盤活利用新路徑、兗州區管家口村黨支部領辦企業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經驗做法得到省委、市政府領導的多次批示和充分肯定。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2021年是「十四五」發展的開局之年,下步,要繼續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根據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緊緊圍繞建設現代農業強市、美麗宜居鄉村和打造齊魯樣板引領區目標定位,堅持「全域、統籌、融合」,聚焦重點、精心謀劃、高位推動、創新方法,推動鄉村振興健康有序開展,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做出濟寧貢獻。工作中重點抓好6項工作:

  深化拓展鄉村振興示範創建

  按照省市縣「三級聯創、梯次推進」的思路,從「點線片面」四個層面發力,推進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打造工作。

  紮實實施鄉村建設行動

  圍繞鄉村振興紮實實施鄉村產業提升、全域美麗創建、文明新風引領、鄉村善治助推、農民增收促進「五大」行動。

  著力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著力做好「穩、特、融」三篇文章。穩定加強糧食產能建設,確保糧食產量穩定在450萬噸以上。加快打造現代農業產業集群,大力發展特色農產品,打響「濟寧禮饗」品牌,打造一批產值超100億元、10億元的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大力發展休閒農業、鄉村旅遊、農村電商、文化康養等新興產業,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深度融合。

  加快創新鄉村社會治理

  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體系。深入推進基層管理服務創新,提高鄉村治理法治化水平。持續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深化鄉村治理「十鎮百村」示範創建,紮實開展移風易俗。

  持續深化農業農村改革

  加快推進村級經濟組織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提升縣級農村綜合產權交易中心管理水平,加快土地流轉和產權交易。紮實推進鄒城、嘉祥省級農村改革試驗區建設。啟動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推動汶上縣國家級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穩慎開展。

  強化鄉村振興支撐保障

  創新鄉村振興投入機制,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加大鄉村振興示範創建扶持力度,對全市重點示範區進行重點扶持。加大對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督導調度力度,認真做好省對市、市對縣鄉村振興考核工作,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相關焦點

  •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濟寧交出「亮眼」答卷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鄭州 濟寧報導  12月23日,濟寧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濟寧引領區新聞發布會。據悉,濟寧市各級堅持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引領區目標定位,堅持「全域、統籌、融合」,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方針,創新思路、突出重點、強化舉措、集成政策,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和顯著成效。
  •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系列述評③典型引路,鄉村振興崛起「樣板群」
    在推進過程中,山東始終注重發揮典型示範引領作用,搭建鄉村振興典型示範平臺,做好「點、線、片、面」結合文章。通過實施美麗鄉村示範村創建、美麗村居「四一三」行動、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區創建、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等一系列舉措,全省湧現出一批好做法、蹚出了不少新路子,讓幹部群眾學有榜樣、行有示範、幹有目標,帶動了整體工作提升。
  • 竹泉村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山東省16市黨報社長、總編輯、攝影部主任等40餘人齊聚一堂,探討鄉村旅遊,助力鄉村振興。  2018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人大山東代表團審議時要求,「推動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 青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打造齊魯樣板先行區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青島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打造齊魯樣板先行區「十三五」以來,山東省青島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奮力打好鄉村產業、生態、組織、人才、文化、改革六大攻堅戰,全市農業農村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 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鄉村振興戰略關乎全局、關乎根本、關乎長遠。 「十三五」時期,全省各級農業農村(漁業)部門把「三農」工作置於重中之重,鄉村振興步步推進,憑藉勇立潮頭的實踐探索,奮力書寫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新篇章。農業農村改革持續深化——率先基本完成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 877.76億元農業保險護航農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山東強化制度供給,向改革要動力、要活力。
  • 輝煌「十三五」|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山東「十三五」「三農」工作巡禮——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鄉村振興「諸城模式」國家級農林科技孵化器俯瞰圖農村穩則天下安,農業興則基礎牢,農民富則國家盛。鄉村振興戰略關乎全局、關乎根本、關乎長遠。「十三五」時期,全省各級農業農村(漁業)部門把「三農」工作置於重中之重,鄉村振興步步推進,憑藉勇立潮頭的實踐探索,奮力書寫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新篇章。
  • 全國工商聯主席高雲龍:凝心聚力 服務大局 助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近年來,山東省工商聯通過實施「千企助千村」振興行動、「千企幫千村」脫貧攻堅行動,著力引導全省廣大民營企業助力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行動並取得顯著成效。近日,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高雲龍同志在山東省工商聯《凝心聚力 服務大局 助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文章上批示,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振興,山東工商聯通過「雙招雙引」、「扶貧車間」、「網際網路+」等有效措施,引導技術、人才、資金等生產要素向鄉村湧流,為打造齊魯樣板做出了貢獻。
  • 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薰衣草小鎮
    8月31日,《濰坊日報》刊發了「潮起膠東」大型融媒體採訪團採寫的通訊《賦能綠水青山 成就金山銀山——薰衣草小鎮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報導了臨朐創新提升「三個模式」,推動薰衣草小鎮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典型做法。現全文轉發。
  • 山東九山鎮: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以「雙招雙引」為抓手,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凝心聚力,擔當作為,狠抓落實,全力構築五彩振興發展新格局,成功創評國家體育運動休閒小鎮、省級特色小鎮、省級服務業特色小鎮、省級電商小鎮、省級森林鄉鎮,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級示範區,五彩九山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
  • 集中力量重點攻堅,農業效益快速提升……青島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集中力量重點攻堅,農業效益快速提升,促進城鄉融合發展青島: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
  •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青島5個村入圍全省鄉村旅遊重點村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25日訊 近日,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全省鄉村旅遊重點村(精品旅遊特色村)名單,嶗山區沙子口街道東麥窯社區、嶗山區北宅街道涼泉社區、平度市大澤山鎮響山潘家村、平度市古峴鎮一裡村、萊西市水集街道產芝村入選。
  • 山東「十三五」「三農」工作巡禮|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
    「十三五」時期,全省各級農業農村(漁業)部門把「三農」工作置於重中之重,鄉村振興步步推進,憑藉勇立潮頭的實踐探索,奮力書寫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新篇章。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自然災害、非洲豬瘟等風險挑戰,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業領域新舊動能轉換,農業農村工作穩步推進。
  •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調查與思考
    近期,為進一步探尋財政在鄉村振興中應發揮的支撐作用,財政部山東監管局從山東省東、中、西部選擇了濰坊、泰安、菏澤三個有代表性的城市開展深入調查。  當前,脫貧攻堅戰進入倒計時,正在發起最後衝刺。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如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山東省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區域,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條具有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 走向詩意與富強丨臨朐九山薰衣草小鎮努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目前,薰衣草小鎮項目建設進入了新階段,該項目在更好地推動文旅產業上檔升級的同時,也將逐漸成長為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示範標杆。不僅是一個項目 更是一份使命美麗鄉村,不止在風景。如何讓「美麗風景」催生「美麗經濟」,處理好產業振興和鄉村環境保護的關係?
  • 決勝2020 全面小康看日照|望山看水記鄉愁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原標題:決勝2020 全面小康看日照|望山看水記鄉愁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近年來,白鷺灣小鎮堅持走精品化、差異化之路,布局4公裡長的農文旅產業帶,培育智慧農業、文化創意、藝遊觀光、科技金融等新業態,打造了一個以生態為底色、以產業為支撐、以文化為靈魂的國際知名鄉村度假目的地,形成了以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為先導帶動鄉村振興新路徑。
  • 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平原:桃園鄉村振興示範區被評為省級鄉村...
    「十三五」期間,平原縣大力實施全域鄉村振興戰略,暢通體制機制,推動改革創新,五大振興全面起勢、互促共進,為德州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率先突破貢獻了平原力量。在2019年山東省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中,平原縣獲「一等」縣(市區)。成功入選全省第二批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示範創建縣,桃園鄉村振興示範區被評為省級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區。
  • 青島農業大學參加「鄉村振興齊魯論壇2020」論壇
    12月4日至5日,由山東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山東省農業農村廳、青島市人民政府主辦,青島市農業農村局、青島西海岸新區管理委員會承辦的「鄉村振興齊魯論壇2020」論壇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辦,山東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幹傑在論壇上做主旨報告。
  • 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軍民攜手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曾經的連片貧困山區,如今被山東省評為「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級示範區」——這是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九女峰片區在脫貧攻堅戰場上創造的佳績。該區領導告訴記者,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人武部幹部職工和民兵的辛勤付出。為此,他們發動幹部職工和民兵帶頭把生態文明理念融入美麗鄉村建設,走上了一條「生態好、群眾富、可持續」的鄉村振興之路。思路一變天地寬。道朗鎮豐山村黨支部書記、民兵連連長陳文華,帶領民兵和村民改種以黃精、四葉參、何首烏、紫草為主的泰山四大名藥和泰山女兒茶。他們還採用立體種植的方式,在藥材種植基地栽植榛子樹800餘畝,不僅提升了生態效益,而且增加了村民收入。
  • 突出沂蒙特色,沂水高起點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齊魯壹點通訊員 莊琳 田寶宗 賈孝月 記者 邱明 曾現金 實習生 王蘇寧  6月5日,農業農村部推介首批20個全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沂水殯葬改革入選首批全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6月1日至2日,在全省推進鄉村振興暨脫貧攻堅現場會上,沂水縣四門洞村依託4A級螢火蟲水洞景區發展鄉村旅遊業等工作被點讚。沂水縣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把脫貧攻堅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按照「高起點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指示要求,從最短板著手、向最難處發力,探索出了一條具有沂蒙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 龍口繪出鄉村振興路線圖 明確未來五年任務書時間表
    《戰略規劃》明確了龍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到2022年,鄉村振興取得重大突破,現代農業體系初步構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格局初步形成,農村基礎設施條件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改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初步建立,鄉村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和發展,農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基本得到滿足,現代鄉村治理體系初步構建,龍口全市50%的村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建成8個齊魯樣板連片示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