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黃山前,很多朋友向我推薦,一定要去屯溪老街逛一逛。可見屯溪老街的知名度有多高。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與屯溪老街一橋之隔的地方,還有一條黎陽in巷,當地人稱黎陽老街。有一句老一輩人代代相傳的俗語「唐宋之黎陽,明清之屯溪」,可見在黃山本地人心中,黎陽老街的分量,足可以與屯溪老街相提並論。
▲黎陽水街牌坊。在古徽州,牌坊是最高的榮譽象徵,浪跡天涯而發跡的徽商,為了光宗耀祖,他們樹碑立傳,以求流芳百世。新型徽派建築映襯著牌坊,別有一番韻味。
乘坐高鐵抵達黃山北站,提前預定好的客棧工作人員告訴我,從黃山北站乘坐21路公交車,差不多半小時,到一馬路站下車往回走,穿過老大橋,就是黎陽in巷了。
屯溪與黎陽兩條老街之間,只隔著一條橫江,一座老大橋,連接著這兩處代表黃山千年商業文化的重要場所。
▲屯溪老大橋,又名鎮海橋。始建於明嘉靖15年(1536年),距今已有470餘年的歷史,老大橋位於屯溪三江口--即新安江、率水、橫江交匯處,跨立在橫江口上,東西貫穿屯溪老街與黎陽,舊時為進出屯溪的門戶,現為通往黃山機場、西郊和江西婺源的重要通道。是安徽省現存的長度排在前20位的不可多得的大型古石拱橋之一。
由於年代久遠,黎陽in巷歷史風貌建築所存不多,更多的是一些現代化的時尚建築。據說這是邀請澳洲的設計師,通過先進的聲光電技術,圍繞十餘幢百年徽派老宅打造的時尚休閒區,讓遊客休閒娛樂的同時感受徽州文化的傳承。
▲古樸與現代和諧共存,碰撞出別樣的意味。
我這次是慕名過來參加「黎陽國際精釀啤酒節」的,通過三天兩夜的行程,也算是對黎陽及周邊的景點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本篇通過我對黎陽in巷的遊、住、食、購、娛、交通等方面的信息,匯總的一篇實用的小攻略,全篇大約有5350字,含61張圖片,閱讀時長大約有10分鐘,希望對即將踏上黃山黎陽in巷旅程的你,有所幫助。
▲七月的最後一個周末,第3屆「黎陽國際精釀啤酒節」,引爆黃山夏日激情夜!
【遊在黎陽in巷】
遊覽黎陽in巷,有三個時間段不能錯過。
如果你喜歡傳統文化和時尚設計,可以逛逛白天的黎陽IN巷。
黎陽in巷主要由以黎陽街和上黎陽街為中心軸,往北有轉彎的黎陽街、勝天巷;往南,有黎陽美食街、濱江碼頭。從牌樓起,自東往西依次為:花溪路、曙光路、黎新路、光明巷、黎明巷、黎川巷、朝陽巷、利農巷,止於文峰路。
▲布滿斑駁時光印記的黎陽老街與對面新建築相互碰撞,卻不顯突兀。
黎陽IN巷共保留了十餘座有百年歷史的徽派民居,其中代表性的古建築有「石家大院」、「李宅」、「賈宅大院」、「梁宅」、「門對門」等。還有幾座仿古建築,如「黎陽老街牌坊」、「古戲臺」、「官廳」等,另外還有一些設計新穎的西式建築,如「西式禮堂」、「新界美術館」等。附近步行可至的景點還有「文峰橋」、「老大橋」、「屯溪老街」等。新老建築的融合恰到好處,並沒讓人感到任何不協調,反而顯得有些新意。不僅有黑白的徽州古韻味道,還有時尚與古典的巧妙混搭。
▲位於水街牌坊左側的黎陽in巷遊客服務中心。在這裡,可以獲取關於黎陽in巷吃住行遊購娛的全部信息,是一個集諮詢、預訂、休息、充電、補水等多功能性的遊客服務中心。
▲在破損的古牆上進行現代的修復。
▲穿過牌樓的街坊叫黎陽街,茶行旁邊有座小得不能再小的拱橋,三步就能跨越過去,名字卻很響亮——步青雲橋。如果你跨越一下,不知能否平步青雲?
▲步青雲橋旁,有一口古井。
▲進入黎陽老街的第一座徽派古建築,便是賈家大院,如今已改為「徽州鄉賢館」。
▲「徽州鄉賢館」內主要以圖文的形式,向遊客介紹徽州歷史上的著名鄉賢,以及所出版的書籍,有興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晚上也有對外開放,裡面有一些建築雕刻不錯喔。
▲在黎陽老街中部的歡慶廣場,一左一右分立著徽派的黎陽古戲臺與現代化的新界美術館。
▲黎陽in巷內的天主教堂,將西方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結合。
尤為突出的是,穿越千年的街道一頭連接著現代建築,一頭是歷經滄桑的徽派古宅,將懷舊與時尚、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融為一體,獨具文化懷舊感與現代感。
▲門對門,一座被現代建築包裹著古建築,即使對古建築的保護,也是一種創意的利用,給人一種時空交錯的感覺。
新老建築的交融,使我不僅觸摸到了歷史的印記,也感受到了是帶所帶來的變遷。歲月如牆上斑駁的印記,再也回不去的往日時光,都沉澱在這一磚一瓦裡。
▲莫問前塵有悔,但求今生無愧。
當你從徽式老宅出來,還沉迷在它的清醇美好中,一個轉身,就是現代化的西式建築,不要驚訝,這就是黎陽in巷獨有的氣質,古典與時尚並存。
▲可以聽場徽劇,看場民俗表演,也可以在橋畔隨意找家茶館,依窗而坐,飲一壺清茶。
▲黎陽老街的盡頭處,五顏六色的油紙傘,十分惹人注目。
如果你喜歡色彩斑斕和撲朔迷離,那一定不能錯過夜晚的黎陽in巷。這是一天當中最熱鬧的時段,你可以去品嘗最地道的徽菜,可以到江邊走走,喝喝小酒,聽歌聲繚繞……喧鬧的夜色下,霓虹燈下跳躍著一些遊蕩的靈魂,酒吧裡隱隱約約的燈火變得有些的曖昧,浪漫的咖啡店到了夜晚也有些的撲朔迷離,讓人有些許的心動,些許的自由。
▲富有格調的燈光設計,與古舊的老建築相襯託,別有一番情調。
▲石宅大院。
▲燈光效果下的官廳與倒影。
如果說,夜晚的黎陽老街是屬於年青人的,它時尚、動感、喧鬧而不失優雅。那清晨的黎陽老街,便回歸了它原本遺存下來的千年底蘊。沒有一個遊人,你可以閒庭信步穿梭在古街的青石板路上,感受都市不曾有的寧靜安然;一邊全是徽派老宅,一邊都是格調小店,中間是一條彎彎曲曲、古老的青石板路和精緻的水景小品,有種古老和現代結合的感覺。你更喜歡黎陽老街的那一面?
▲清晨,水街牌坊,紫氣東來。
▲散發著濃鬱歷史氣息的黎陽巷。
▲浪漫的格調小店。
▲黎陽in巷內依然採用古老的石板鋪裝,古舊的設計讓人感受時光的印記。
▲夜晚的文峰橋是流光溢彩的,而清晨的文峰橋就顯得格外恬靜,就連橋下的率水,也仿佛靜止一般,倒映出迷人的風景。
▲清晨,在老大橋下,會有許多老人家在這裡垂釣,也有一些婦女在河岸邊洗衣。看到此景,不由得想起小時候在家鄉的池塘邊洗衣的情景,兒時的快樂一幕幕呈現在眼前,感到無比的開心、幸福。兒時真美!
▲你也可以跨過老大橋,來到屯溪老街,在清晨寂靜無人的老街上,也能讓你發現一個不一樣的徽州味道。
【住在黎陽in巷】
這次借著參加「黎陽國際精釀啤酒節」的機會,入住在黎陽老街中的「徽堂壹號客棧」。聽掌柜介紹,這是一家由130多年歷史的徽派老建築改造成的精品客棧,在不改變原有建築格局的前提下,既保留了原來的徽派風格,又整體提升了住宿的舒適度。住在這裡,可以很直觀地了解當地的民居風俗。
▲徽堂壹號客棧三面環水。環境優美、清淨。
徽堂壹號客棧內設大床房、雙標房、親子套間、古典套間,一切設施均按5星級標準配備。
▲考慮到二樓採光較好,空間也大,掌柜特意為我安排了二樓的雙床標間,名字叫「燕雙飛」,牆上的書畫都出自名家手筆。
▲客棧裡有兩個豪華套間,其中之一是徽式套房,房間保留了古時候廳堂的樣子,其中老爺座,左瓶右鏡,中間的帽筒和掛畫一應俱全,床則是經過改良的古式雕花大床,讓人仿佛置身於那個年代。
▲另一個豪華套間是親子套房,除了有一大一小兩張床和富有童趣的裝飾之外,客棧還為讓孩子們有地方玩耍特別定製了榻榻米,此番用心,著實令人感動。
在與熱情的女掌柜閒聊中得知,她是土生土長的黃山人,從事著與旅遊相關的業務。因為對於家鄉的眷戀和熱愛,又喜歡古老的徽州文化,三四年前,她在黎陽in巷創辦了這家客棧。
▲白牆、灰瓦、紅燈籠...處處透著一股濃鬱的徽派建築風格。
大家都知道,經營民宿的人,必須要有很濃鬱的情懷,因為民宿的經營成本之高,回報率低下,如果不是有一顆民宿情懷的心,是很難堅持下來的。而徽堂壹號客棧的女掌柜,當初選擇在黎陽in巷租下這座百年老宅,把它改造成精品客棧,也是懷著這份對於傳統文化的敬意而來的。據她說,為了修復這座老宅,她從鄉下買了兩幢廢舊的老屋,將裡面舊的木石構件重複利用到這座民宿裡,一切按照當初的格局和徽派建築風格重新修復裝修,其改造成本遠比重新建造一座新的建築要高許多。
▲這些門板也是從鄉下收回來的舊板,上半部分的三角形縷空格,非常精美,意喻著「人上人」,可見古人對於建築風水的講究。
▲復古的迴廊似乎跟普通的民居不大相同,長形的廳堂,步步高的門檻,都在向我們述說這座百年老店的故事,原先這座老宅就是門庭若市的客棧,為來來往往販賣茶葉的徽商們服務,古為今用,當真算是傳承百年。
▲客棧的天井仍保留採光的功效,只是如今已經用玻璃蓋上,防止雨水滲入,以適應現在的住宿習慣,之前所有的徽派建築都有一個很完善的地下排水系統,因為徽商們相信,「水」就是「財」,才有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堅持。
▲原來的建築共有三個天井,作為採光之用。包括前門及兩側牆壁都沒有開設窗戶,只在後牆二樓上才開了兩個小窗戶。以前二樓是作為小姐房,因為家風嚴,小姐們是很少外出的,窗外的小世界,就是她們對外面未知世界的全部認識了。
▲後廳中,有一塊石板引起我的注意,掌柜告訴我,這個叫「牛鼻子」,地板下面是空的。在夏天酷熱時,主人會用工具套在「牛鼻」孔上,把石板掀開,通過地下的涼氣為房間降溫,是天然的空調,可見古人的智慧。
▲最後一個天井的照壁上,主人在這裡繪有一幅圖畫,九條鯉魚栩栩如生,「九」是無窮之數,代表富有,鯉魚又是祥瑞之物,意喻極好。原來的圖案經歷長年累月的風吹日曬,已經漸漸模糊。掌柜接收客棧後,又在原圖案的基礎上,重新塗上了顏料,才有了現在我們所看到了模樣。
▲曬著天井射下的陽光,溫暖而美好,典型的徽派建築採光都不錯,算是中國古典建築群中的翹楚了。
【食在黎陽in巷】
如果餓了,可以來到黎陽美食街。這條街上薈萃了各類可口的黃山風味小吃,也有以微菜為主打的時尚餐廳等。
▲黎陽美食街。
主食推薦:這次我在黎陽in巷嘗了是「臨江一樓」餐廳,不僅有一線江景,還有自帶花園和歐式包廂,主打新派徽菜和江浙菜,出品精良,環境也非常好,特別推薦。
▲現代建築風格的「臨江一樓」餐廳。
▲一樓的自助點餐區。看著菜樣點菜,是不是更加直觀些,無論是菜色、菜量、菜品,都能一目了然。
▲這一餐很豐盛。二十幾道菜,很具有徽菜風味。當然,最不能錯過的是黃山的三道名菜:「臭桂魚」、「一品鍋」和「毛豆腐」。
早餐推薦:「周一碗餛飩」是黎陽in巷非常受歡迎的餛飩店,傳承歷史兩百多年,老闆是一對夫妻,他們家餛飩的皮是手擀的,皮薄如紙,口感好,味道鮮,具有濃鬱的地方口味。還有鍋貼餃子也非常不錯,餡料味道很足。
▲不吃周一碗餛飩,白來黃山老徽州。
▲周一碗餛飩,大碗15元,小碗10元,份量很足,還加了炸過的小黃豆和紫菜,非常香。
▲周一碗鐵板煎餃,大份15隻20元,小份10隻15元。也是強烈推薦喔。
小吃推薦:在黎陽in巷,有一家路邊擺攤的毛豆腐特別好吃。毛豆腐是徽州傳統名菜,將豆腐進行人工發酵,使其表面生長出一層白色茸毛,故稱毛豆腐。外表金黃酥脆,內裡鮮嫩美味,是來徽州不可錯過的美食之一。
▲現場煎炸毛豆腐。
▲看起來很誘人,吃起來更香。
【購在黎陽in巷】
徜洋在黎陽in巷的石板路上,兩側皆是古香古色的店鋪和琳琅滿目的旅遊紀念品。整條黎陽in巷共有正街臨街店面數百家,其中不乏一些歷史悠久的老字號,遊客可以購到富有徽州特色的文房四寶和「徽州四雕」產品,以及徽漆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工藝品,「祁紅」「屯綠」「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等享譽中外的名茶,以及極具地方風味的徽派伴手禮和土特產。
▲黎陽街上,一位年青人正在現場創作手繪摺扇,買一把回去紀念也是不錯的喔。
▲這家老字號的「好再來燒餅」在黎陽街中段。
▲他家的燒餅個頭不大,脆香。散裝的一個才五毛,買幾盒回去送人也不錯喔。
【娛在黎陽in巷】
老街的中央有一個戲臺,每逢節假日這裡都有特定的表演,它展現著徽州的文化,也展示了黎陽的夜色生活。在黎陽in巷的假期就是如此安然舒適。
▲流光溢彩的歡慶廣場。
如果你有幸趕上一年一度的「黎陽國際精釀啤酒節」,那你算來對了!精彩紛呈的舞臺演繹及互動節目泳池派對,比基尼美女舞團、樂隊演出、酒王爭霸賽、嗨翻全場,水槍大戰上演溼身誘惑。還有來自十幾個國家的精釀啤酒展館,絕對讓您不出國門可以暢飲到各國的美酒佳釀,更有黃山特色美食讓人垂涎欲滴!
▲組圖:「黎陽國際精釀啤酒節」的誘惑!
【交通小貼士】
公交:乘坐高鐵到黃山北站(高鐵站),出站後在廣場右側的交通樞紐站,乘坐21路公交車,到「一馬路」站下車(第19座,約行駛30分鐘左右),然後往回走,穿過老大橋即到黎陽水街牌坊。
如果有乘坐汽車到黃山市的,可從汽車站,乘坐21路公交車,只需5站地就到一馬路。
出租:從黃山北站(高鐵站),打車到黎陽in巷,費用約40元,20分鐘即到。
▲黃山北站,原以為會是徽派風格的一座車站,沒想到會是如此現代化的一座建築。
如果你來到黃山,建議選擇某個周末,行走在黎陽in巷的老街文化街區的青石板上,沐浴在因水汽變得曲折而散漫的陽光下,輕鬆隨時可感,自在俯拾皆是,腳步在不知不覺中放慢。在這裡,你可以泡上整天或更多:上午,沐浴著暖暖冬日,閒庭信步看三江繁華;下午,流連古戲臺前聽場徽劇,或去影城看場電影;晚上,選個咖啡吧或酒吧發發呆,去和朋友聊聊天;累了,眾多餐飲店可用餐,在水岸觀景臺上駐足休憩,山水間的spa……
圖文:@志遠天下行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