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古早味 那❹家留存在記憶中的人情味道

2021-01-14 高跟鞋走地球

其實臺灣真的是個很接地氣的地方,從歷史的角度看臺灣有著很強的西方與日本統治時期的感慨與遺留,同時它也是保留傳統中國文化與臺灣當地特色最好的地方之一。從美食的角度看臺灣,即使年輕人崇拜西式的精美,日式的清新,所謂的高大上也好,但他們依舊會在那些街邊的拐角與巷子的暗處裡找到地道的平價古早味,才叫臺灣的美食。而且,他們好吃又不貴。

冬天,呃…臺灣的冬天不好說,畢竟別的地方已經過了三季了,臺灣可能還在夏末初秋。沒關係,還是可以滋補一下,況且在潮溼的臺灣,吃一鍋溫呼呼香噴噴的羊肉爐 才是滿足。羊肉爐的湯頭有當歸或紅燒,當然你也可以點一個「綜合當歸」,誰也不落下,除了羊肉裡面還有滿滿凍豆腐與配菜一起煮,湯汁很清,非常好喝,羊肉帶點皮,鮮嫩有膠質,沒有一點羊腥味,可以直接吃也可以蘸一點豆醬。

另外,麻油麵線必點,看著非常簡單與寡淡,但真的停不下來!小炒類可以多點幾盤,沙茶羊肉,烤羊排,蔥爆羊肉…真的,便宜好吃又滋補。人均30-600新臺幣!

晚上十點至早上5店的深夜夜宵,每次路過都是大排長龍,足以滿足夜生活的臺北人們。和大部分的臺灣當地小店一樣,新鮮的食材都是擺在外面給客人選擇。店內必點的當然是蝨目魚肚湯,白白的一塊魚肚配少許薑絲去腥,清湯鮮美,肉嫩肥美,也推薦試試香煎蝨目魚肚哦!

滷肉飯也是這裡的招牌,肥油丁和瘦肉燥比例適中,深色的醬汁拌入飯內並不油膩且口然潤滑,米飯有嚼勁。煎蔥蛋,超級棒,2釐米的厚度,蛋體滑嫩,蔥香撲鼻,很有層次感。最後就是三杯蛤,大顆肥美,九層塔的香味,鹹鹹甜甜的醬汁,真的不用多說,喜歡清淡的朋友也試試蛤蜊絲瓜!人均30-350新臺幣。

要說這是網紅店也不為過,當年上了「康熙來了」就名聲大噪,但其實在康熙之前就已經小有名氣了,想說跟風一下,擇日不如撞日。如果說排除媒體效應,這家店也足以值得你為大家推薦一試,通常旗魚飯上的魚肉很容易乾澀,但漁爸爸處理的還是非常好的,風味十足搭配上面醃製過的薑絲,入圍又下飯!鮮魚湯和貢丸湯也很新鮮,我個人比較喜歡這種清湯類型,因為可以感受到食材的新鮮與好壞。人均20-150新臺幣。

漁爸爸 旗魚飯 | 臺北市中正區寧波西街69號1樓

這家算是臺北最名氣的鰻魚飯門店,每天準備的鰻魚都是活魚現殺,小店早早就開始排隊,在臺灣,請習慣與人拼桌,也請麻煩吃完就趕快走哦親~鰻魚飯份大份與小份,如果是與朋友一起,建議可以分享一盒大份的鰻魚飯,這樣還可以多點些其他小菜。鰻魚表面油亮,醬汁鮮甜,米飯也很多軟糯有嚼勁,搭配烤香菇,蛋卷,醃蘿蔔,柴魚片菠菜,大大滿足我近期對食物的要求:簡單直接又回味的食物。

店內的氣氛非常家庭熱鬧,不僅有臺北當地的市民,也有不少日本人,朋友說,曾經獨自一人在這裡吃飯時,對面坐著一位氣質非凡的日本老太太,就像日劇裡那樣,彬彬有禮的吃完飯,乾乾淨淨,抿抿嘴微笑點頭,道別~人均30-480.

肥前屋 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北路一段121巷13之2號

其實對於美食的要求很簡單

不管是米其林還是網紅店

那種簡單的料理

卻一直在腦海裡回味的味道

讓你吃完後記得住的食物才叫美食

臺灣就是這樣

在嘗過了千萬種高級佳餚後

你卻依舊想鑽進巷口的那家小店

來碗湯,一碗飯

或幾份可口的小菜

品嘗記憶中懷念的味道

臺北|這❺處不僅有小清新,更有小時髦!

臺北一頁|慵懶小周末,躲進這貌美❻處數時光!

曼谷|文藝有套路!這❻處比你想得更具設計感


國內第一本時尚旅行手邊書終於誕生

巴黎 · 首爾 · 上海

聯合當地的Celebrity、Stylist、Fashion Editor和Buyer

選出城中時髦聚點

給只願風格出行Hot Girls!

噹噹、亞馬遜、京東現已上架

………………………………………………

原創內容,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

相關焦點

  • 臺北的「古早味」
    在臺北,經常聽到「古早」這個詞,尤其常和吃的連在一起:古早味豆花、古早味蛋糕、古早肉卷、古早面線……許多食物都可以加上古早一詞。  那它到底是什麼味道?朋友建議我去艋舺轉轉。  艋舺,是指龍山寺周邊一帶,現在叫萬華區,是臺北最早開發的一片土地,臺北如今的所有繁華都從這裡走來。
  • 夢想改造家新作|打造「古早味的家」用食物留住家的味道
    《夢想改造家》打造「古早味的家」用食物留住家的味道家的味道是什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義。12月23日晚22:00,東方衛視將播出立邦《夢想改造家》第七季第十一期《古早味的家》。本期夢改將走進廈門,用舌尖上的味道解鎖關於家鄉的記憶。
  • 《夢想改造家》打造「古早味的家」用食物留住家的味道
    家的味道是什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義。12月23日晚22:00,東方衛視將播出立邦《夢想改造家》第七季第十一期《古早味的家》。本期夢改將走進廈門,用舌尖上的味道解鎖關於家鄉的記憶。設計師汪昶行將創新改造鼓浪嶼舊宅,留住屬於廈門古早味道的同時,也讓鼓浪嶼這座美麗的海島,多了一家兼具地域特色與家庭溫情的私房菜館。
  • 穿過臺北的市井人情,古早味才是這座城市的最大魅力!
    閩南語中,用「古早」形容被懷念的事物,而在臺北開啟的旅行,無論是經年不變的美味小吃,還是街頭巷尾鄰裡之間的親和人情,即使作為旅行者遊逛其間,也會一不小心就淪陷在臺北的「老味道」裡。古早味覺記憶:淪陷在臺式美味中對於大部分去臺北旅行的人來說,品嘗臺式美食,一定是旅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 臺北的「古早味」
    在臺北,經常聽到「古早」這個詞,尤其常和吃的連在一起:古早味豆花、古早味蛋糕、古早肉卷、古早面線……許多食物都可以加上古早一詞。  那它到底是什麼味道?朋友建議我去艋舺轉轉。呂阿昌醫生宅、鳳翔浴室、長壽號茶桌仔店、秀英茶室……這些建築和店家蘊藏著深厚的歷史記憶,呈現出樸實典雅之美。遊客最青睞的取景地往往是拱形的「亭仔腳」,也就是海南、福建等地常見的「騎樓」。方正厚實的騎樓柱古香古韻,色彩鮮豔,立身街頭,來一張具有縱深感的照片,滿滿的懷舊風味,難怪許多文藝青年都會到此拍照紀念。
  • 記憶味道|漳州府埕古早味
    ,那就是家所在的地方,那裡的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復一年跟著時間走,演繹著歲月的輪迴,雖披星戴月,早出晚歸,但也歲月靜好,現實安穩。這是漳州的古早味肉粽,那麼多年,味道從未改變過。老闆說,一個小時可以包100多個肉粽,每天幾千個的銷量要包出好吃的粽子,精髓都在炒米上,把米炒好,配上新鮮量足的佐料,下水煮的時間也要足,這樣做出的肉粽口感才好。來買粽子的人不少是多年的老顧客 其實這家肉粽店還有一大熱門,那就是漳州沙茶麵。
  • 老漳州古早味 記憶中的味道
    清晨醒來的漳州人,第一個想念的便是兒時到現在從未變過的味道——古早味。金蝦五香麵店,老漳州人最愛的古早味中的佼佼者,店老闆蔡永和夫婦做了一輩子的五香面。在老一代人的記憶中,五香面並不稱為面,而叫五香卷,手抓面上抹勻沙茶醬,裹上一根炸五香,蘸點醬料,大口大口的咬,這是傳統的五香面吃法。
  • 泉州古早味「普示菜」:記憶中的古城「味素」
    在如今物質生活極其豐富的現代社會,談論古早味泉州菜,與其說是對清淡本真、甘醇鮮美這種簡單味道的懷念,不如說是為了追憶這座古城的民俗舊事。泉州文化研究者、閩南語作家洪泓目前正在用閩南方言寫一本關於泉州的書,他採用一半文史,一半文學,一半白讀,一半文讀的獨特寫作方式,其中就有不少關於古早味泉州菜的記憶。從他的視角出發,古早味泉州菜無論從味道、做法、習俗上,其實都別有另一番趣味。
  • 這是你「記憶」中的古早味蛋糕嗎
    古早味是一種態度,她崇尚自然,許多美好的事物都在過去的掌心中,意指「懷念的味道」。早在閩南地區的方言,就有古早一詞。早期由於食品工業不發達,很多美食都採用純天然的食材,基於手工製作,味道淳樸而美味。漢糕堂用卓越的眼光看清了市場需求,在自家中式糕點中加入了古早蛋糕。並使用最原始的材料,做出最原始的味道。在如此浮躁功利的社會,執著地堅持品質為先的傳統理念。讓老百姓無論在什麼時候都可以感受到老一輩的「溫情」。
  • 臺北的「古早味」(寶島紀行)
    在臺北,經常聽到「古早」這個詞,尤其常和吃的連在一起:古早味豆花、古早味蛋糕、古早肉卷、古早面線……許多食物都可以加上古早一詞。那它到底是什麼味道?朋友建議我去「艋舺」轉轉。呂阿昌醫生宅、鳳翔浴室、長壽號茶桌仔店、秀英茶室……這些建築和店家蘊藏著深厚的歷史記憶,呈現出樸實典雅之美。遊客最青睞的取景地往往是拱形的「亭仔腳」,也就是海南、福建等地常見的「騎樓」。方正厚實的騎樓柱古香古韻,色彩鮮豔,立身街頭,來一張具有縱深感的照片,滿滿的懷舊風味,難怪許多文藝青年都會到此拍照紀念。
  • 找尋古早味,溫暖味覺記憶的臺灣!
    嚴格來說,我在臺北只待了4天,然而了解一個城市,遠非4天所能達到,所以,抓住記憶的尾巴,記錄下浮光掠影。 (隨處可見「古早味」的字樣)每一個城市的味道都不一樣,臺北的食物、人文、時光皆是古早味的。 一開始,我不明白,為何街道上的小食店都寫著「古早味」字樣,在的士車上,與司機攀談,詢問這三個字的意思,司機是一個中年男子,他操著濃厚的閩南腔熱情又費勁的給我解釋,「古早味吼(尾音),就是很老很老的那種味道啦!很好啦!你可以試試看的啦」,交流了大約好幾分鐘,讓一開始以為是某種料理方式的我恍然大悟,所謂「古早味」大約指傳承下來不隨時光而改變的兒時味道。
  • 古早味糯米飯,記憶中的味道
    古早味糯米飯By hjtlooking用古早味來形容,其實也不知道恰不恰當,這只是我自己記憶裡的一種口味。第3步、泡好的糯米瀝乾水,蒸籠墊一塊蒸籠布,然後把糯米鋪到蒸籠中。第4步、泡好的去皮綠豆瀝乾水,用盤子裝好,放蒸籠中。第5步、綠豆跟糯米一起蒸,大火30分鐘。第6步、蒸好的綠豆碾成蓉。
  • 令人尖叫的火爆臺灣的古早味蛋糕,懷念的味道
    古早味手工蛋糕,造型簡單、口感樸實,完全沒有添加劑,這種返璞歸真的味道直擊我的記憶深處。第一口蛋糕的滋味,是小時候等媽媽下班回家,看她從包裡拿出的方方的雞蛋糕的味道。蓬蓬鬆鬆,帶著濃濃的奶香和雞蛋香,入口微微回甜。
  • 臺北小眾餐廳:尋常巷陌中的古早味
    (原標題:臺北小眾餐廳:尋常巷陌中的古早味) 「大隱酒食
  • 臺灣有一種難忘的味道——古早味
    在臺灣經常會看到、聽到一個詞——古早味。有人會誤解為是傳統早餐,那也可以說是古早味的一種啦。其實古早味是臺灣人用來形容古舊味道的一個詞。 古早味,就是遵循歷史流傳至今的飲食製作方法和味道。在臺灣,因為時髦飲食的衝擊,許多古早味店鋪正日漸式微,而遵循傳統的老師傅、老店鋪,則仍在付出與收成完全不成比例的情況下,默默地艱難支撐,為的是給日漸稀少的懷舊食客們留一份「正宗」的老味道。
  • 散文《記憶中的古早味》小雯— 5295號
    記憶中的古早味 文 / 小雯   那首滿含「古早味」的《鹿港小鎮》,感染了無數背井離鄉的人,他們奔波於一座陌生的城市,遙望家鄉懷念舊時的歡愉。一棟居民樓內的一間陽臺上,四月早晨的陽光暖暖地射進窗來,照在一個中年人稍顯蒼老的臉上。中年人叫老楊,一個在大陸定居工作的臺灣人。
  • 泉州古早味「普示菜」:記憶中的古城「味素」
    在如今物質生活極其豐富的現代社會,談論古早味泉州菜,與其說是對清淡本真、甘醇鮮美這種簡單味道的懷念,不如說是為了追憶這座古城的民俗舊事。泉州文化研究者、閩南語作家洪泓目前正在用閩南方言寫一本關於泉州的書,他採用一半文史,一半文學,一半白讀,一半文讀的獨特寫作方式,其中就有不少關於古早味泉州菜的記憶。從他的視角出發,古早味泉州菜無論從味道、做法、習俗上,其實都別有另一番趣味。
  • 福州人記憶中的古早味早餐,你現在還吃嗎?
    大家還記得那家從小吃到大的早餐店嗎?門店有些老舊,桌椅磕了幾個角,上波食客剛吃完下波又坐下;熙熙攘攘的人流和高聲交談的食客,充滿煙火氣的早餐店,藏著令人懷念的古早味……一起來看看下面這5家早餐店,有你常去的那家嗎?
  • 臺灣古早味
    焦桐(臺北)·飲食關鍵詞 臺灣居民大多移自福建,清淡偏甜的福州菜,和又油又鹹的閩西菜,自然參與建構臺灣味道的基調。閩南菜尤其是主調,它重視佐料,也常以中藥材入菜,如藥燉排骨、當歸土蝨、燒酒雞等等。 在臺灣發展出的風味小吃中,許多兼具主食、菜餚、點心的功能。另一項顯然可察的特色是,臺菜常見的外在形象是湯湯水水,食物泡在羹湯中,既吃固體也喝湯,一舉兩得。
  • 一碗滷肉飯,一碗人情飯,來自臺灣的古早味美食
    臺灣滷肉飯,這道充滿古早味的臺灣美食,不但讓臺灣人從小到老都與其糾纏不休,也讓我這個異鄉人深深眷戀。臺灣早期年代物資貧乏,媽媽們把肉販不要的豬皮、肉碎用醬油滷成一鍋,讓清淡的白飯變得可口。在艱難的生活裡,滷肉飯給人們帶去了希望。很多臺灣餐館也會有這麼一道滷肉飯,這碗飯或許藏著不少臺灣人的鄉情亦或許是他們兒時的記憶,讓他們想念寶島,想念那裡的滷肉飯。